高三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寫作專題_第1頁
高三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寫作專題_第2頁
高三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寫作專題_第3頁
高三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寫作專題_第4頁
高三上學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寫作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寫作專題廣東省佛山市15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德”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上圖“德”字選自《說文解字》。“德”字左邊的“彳”表行走,可引申為一種行為。右邊由“直”和“心”構成,其中“直”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條直線,表示眼睛要看正;下加一個“心”,表示直行者還要心胸坦蕩。“德”在古代文獻中也與“得”相通,表示得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對你有什么啟示?請整體把握上述材料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2023年暑期有篇報道稱,“今年暑期醫美旺季的消費主力以畢業生等年輕群體為主.眼鼻整形等‘輕手術’項目備受追捧。”上述報道說明,國內醫美整容已經趨向年輕化、低齡化。針對這種現象,你作為一名學生,產生了哪些聯想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廣東省東莞市七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生,需要不斷地清空和充盈。清空,是充盈的前提;充盈,是清空的目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清空物質,充盈精神;更需要清空小我,充盈大我。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耳機一戴,誰也不愛”。周圍的世界有時太嘈雜了,但想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也很容易,只需要戴上耳機。——《2023年新課標語言文字運用Ⅱ》上文中提到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在當代青少年中也不鮮見。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有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放松,沉淀,成長。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廣東省惠州市第八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通常說,汽車的自動變速器只有三個檔位,分別為前進檔、倒檔和空檔。前進檔和倒檔分別控制著汽車的前行和后退,而空檔用于停車時使用,既可以保護發動機也可以避免重新啟動時突然移動產生危險。汽車的運行,不可能永遠以最高的速度向前行駛,根據對外部環境的判斷,及時切換檔位才能保證行程的安全。

以上材料給人啟示,引發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廣東省汕頭市南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檢測語文試卷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平庸與卓越之間,有時只隔了一個立即開始。沒有行動,理想再美也只是遠方的風景。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寫作專題廣東省佛山市15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德”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上圖“德”字選自《說文解字》。“德”字左邊的“彳”表行走,可引申為一種行為。右邊由“直”和“心”構成,其中“直”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條直線,表示眼睛要看正;下加一個“心”,表示直行者還要心胸坦蕩。“德”在古代文獻中也與“得”相通,表示得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對你有什么啟示?請整體把握上述材料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寫作指導】從材料來看,文字部分是對“德”字構成的解說,因此考生要圍繞材料中“德”字指向的內涵進行思考,展開分析。材料中對“德”字的解說分為三個層次:1.左邊部分的“彳”,意為行走,引申為行為、行動。我們可以理解為,“德”是指導行為的思想,是我們的行動指引。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以“德”為行事的準則,要將“德”這種操守、品行化于行為之中,做真正的有德之人。2.右邊部分的“直”和“心”可以理解為直行時眼睛要看正,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強調正道直行。作為新時代青年,在人生的奮斗歷程中要堅守信念、堅守初心,要走正路、干正事、揚正氣,方可踐行“德”。當然,“德”字也可理解為正直、坦率、誠實、遵循本心等。3.在古代文獻中,“德”與“得”通用。材料意在告訴我們,有德才有得,這里的“德”是品德、道德,“得”可以理解為目標的達成或成果的獲取。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做有道德的賢明之人,一個有“德”的新青年才能夠在人生中有所獲得。學生根據材料從不同角度進行立意、寫作,只要在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符合相關要求,即可酌情給分。答案中的立意僅供參考。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2023年暑期有篇報道稱,“今年暑期醫美旺季的消費主力以畢業生等年輕群體為主.眼鼻整形等‘輕手術’項目備受追捧。”上述報道說明,國內醫美整容已經趨向年輕化、低齡化。針對這種現象,你作為一名學生,產生了哪些聯想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解析】審題: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材料說明,醫美整容已經趨向年輕化、低齡化,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有兩種聲音,兩種觀點。一種不贊成。說明當今社會部分人的審美觀影響了年輕人,部分學生群體也開始加入整容隊伍。他們開始質疑自己的容貌,熱衷子眼外整形等“輕手術”項目。另外由于我國醫美行業還不夠規范,有些醫美機構資質、技術等還存在問題,且學生青年對醫美的危害認識不足,因此希望我們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能夠對自己的容貌和青春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另一種是持贊成態度,“醫美消費主體趨于年輕化、低齡化”,闡述說明類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等觀點。立意:1.青年應有正確審美觀。2.有顏值不如有價值。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根據材料從不同角度進行立意、寫作,只要在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符合相關要求,即可酌情給分。答案中的立意僅供參考。廣東省東莞市七校2024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語文試題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生,需要不斷地清空和充盈。清空,是充盈的前提;充盈,是清空的目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清空物質,充盈精神;更需要清空小我,充盈大我。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寫作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生,需要不斷地清空和充盈。清空,是充盈的前提;充盈,是清空的目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清空物質,充盈精神;更需要清空小我,充盈大我。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一、審題:材料本身帶有思辨色彩。清空,意為“潔凈”“無所有”,也可以理解為“使……潔凈”“使……無所有”。充盈,意為“滿盈”“豐富”,也可以理解為“使……滿盈”“使……豐富”。材料首先強調,人生需要不斷地清空和充盈,意味著對清空和充盈的肯定,也告訴我們,寫作應圍繞清空和充盈兩個方面展開,只寫某一方面,是半離題。人生,應該在清空中占據先機,在充盈中開拓進取。清空,是充盈的前提。人生,猶如一個容器,容量是有限的。當你盛滿了一種東西,就容不下另外的東西,如果想繼續容納別的東西,就必須清空一些東西。充盈,是清空的目的,追求充盈,但不忘適度清空,方能盈而不覆;只有不斷充盈,才能提升我們的本領,從而行穩致遠。有時候,我們需要清空物質,充盈精神;更需要清空小我,充盈大我。這讓我們思考,清空什么,清空多少;充盈什么,充盈多少,體現著取舍的智慧。二、立意:1.人生,需要不斷地清空和充盈。2.清空,是充盈的前提;充盈,是清空的目的。三、綜合評分的原則:1.一類文:綜合評分60-50分;分為:一類文上60-55分;一類文下54-50分。同時滿足以下四點,評為一類文上:(1)任務都完成得好(能緊扣清空和充盈進行寫作);(2)思想內容好(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文風端正);(3)表達形式好(文脈清晰、語言流暢、書寫漂亮);(4)有亮點(①深刻——本質,內在聯系,具有啟發性;②豐富——材料足,論據足。③形象豐滿,意境深遠;④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句有表現力)。書寫不漂亮但工整的可在一類文下打分。2.二類文:綜合評分49-45分任務都完成較好、表達形式較好、思想內容較好、書寫比較工整。3.三類文:綜合評分44-36分滿足以下一個條件的:(1)只寫“清空”或“充盈”的;(2)書寫潦草、字跡難辨的。4.四類文:綜合評分35分以下只在開頭提到“清空”和“充盈”,然后另起爐灶的。5.五類文:綜合評分25分以下離題的。(三)均分與高分段比例本次作文平均分建議不低于45分。要敢于打高分(50分以上)。附:綜合評分依據一覽表附:1.關于“分等評分”(1)基礎等級基礎等級的評分,以題意、內容、文體、語言等為重點,全面衡量。內容項與表達項的評分應在相同或相鄰的等級內,不得跨等評分。(2)發展等級發展等級分要與基礎等級分相匹配。發展等級分不得低于內容分與表達分。發展等級的幾個項目,其實體現的是作文中的亮點,依次有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只要有若干點突出就可以按等評分,其給分與內容和表達的給分一般來說是相應的。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要鼓勵考生作文出亮點。對于亮點突出,確實寫得好的文章,就應該依據評分標準給予高分。2.其他(1)標題扣分缺標題扣2分。(2)錯別字扣分每1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標點錯誤多的,酌情扣分。(3)字數扣分①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評分標準評分,扣字數分。(少50個字扣1分)②600字以下的文章,按百字乘5在30分以下評分,不再扣字數分。③只寫一兩句話的,給1分或2分,不評0分。④只寫標題的,給1分,不評0分。與作文完全無關,甚至是調侃考試,調侃評卷老師的內容,可以打0分。⑤完全空白的,評0分。(4)套作與抄襲判定套作的,適當扣分;套作就是把預先準備好的作文材料,機械地理解作文題,生硬地套用。判定為套作是比較嚴重的,不應將套作的判定擴大化。抄襲的,“基礎等級”在第四等之內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判定為抄襲必須有確切的依據。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耳機一戴,誰也不愛”。周圍的世界有時太嘈雜了,但想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也很容易,只需要戴上耳機。——《2023年新課標語言文字運用Ⅱ》上文中提到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在當代青少年中也不鮮見。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有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放松,沉淀,成長。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題。作文審題指導:語言建構與運用審材料不能限于原材料,而要注意題干引導語。“‘安靜一下自己的空間”是青少年的正當訴求,因為他們需要在建立思維鏈條,確定中心立意。材料中所說的“自已的空間”,既可以指現實出了原因。審題的關鍵青少年的安靜被打擾?”“青少年渴望擁有的自己能實現?”少年為何需要自己的求如何能滿足?”展開論述,要有理有據。若寫成記敘文,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空間”的介紹,或就怎樣打造“自己的空間”立意行文,展示自己的成長故事;還可以思考“自己的空間”的存在意義。此外,還可以反思“自己的空間”的局限性,避免只是從自身角度、單一視角來認識和理解世界。本卷語言文定任務能完全脫開材明要求【推薦立意】①給成長以空間,給思想以自由;②于空間中慎獨,于慎獨中成長;③留獨處空間,知沉淀成長;④創自我空間,助力沉淀成長;⑤以寧靜之獨立,獲青年之成長。【例文參考】避開喧囂,靜思成長地鐵里,我們戴上耳機聽音樂:公園里,我們戴著耳機晨跑:在家里,我們關上門來學習。有時候,人們總是說年輕人很冷漠,其實不然,我們只是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安靜的空間,好好地放松,慢慢地沉淀,茁壯地成長。“虛室有余閑”,安靜的空間,讓人更加放松。年輕人,無論上班族還是學生,每天都在極度緊張的生活中度過,或承擔著家庭的責任,或背負著人生的夢想,迫切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來舒緩一天的疲憊。我們希望登上公交車,沒有熊孩子的喧嘩吵鬧:敲開家門,不用聽父母的喋喋不休:回到房間,不需要忍受大媽們廣場舞轟鳴的喇叭,這樣的要求并不過分。因為疲憊的心靈,只有在一個安靜的空間才能真正得到休憩,也只有得到了足夠的休憩,我們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去。“非寧靜無以致遠”,安靜的空間,更讓人成長。生活的復雜紛擾,若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生就會變得盲目而單調。相反,當你獨處下來,靜靜回味,會有不一樣的頓悟和成長。蘇軾被貶黃州,沒有了京城的喧囂,“夜闌風靜縠紋平”時,他終于明白人生其實“也無風雨也無晴”。梭羅遠離了熱鬧的城市,一個人來到瓦爾登湖畔隱居,終日與自然為伴,才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忙碌有時其實是無意義的重復,若能呆在一隅,“冥然兀坐”,往往能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實現精神上的超越。當然,“心遠地自偏”,這安靜的空間,也是心靈的空間。唐代山水詩人王維,亦官亦隱,被譽為大隱,為歷代文人所稱道。通過“中國詩詞大會”引發公眾關注的外賣小哥雷海為,窗簾夫婦廖珮盛、劉曉暉,前者利用了風雨奔波間隙里的沉淀奪冠,后者粗繒大布里裹著他們詩詞夢,可以說,他們是把或忙碌或平淡的日子過成了詩。因此,除去生活上的空間,我們更要在心靈上,為自己辟出一個安靜的所在。人們常說,“給心靈放個假”,只有為自己修建一座心靈的庭院,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空間。世界很大,也很擁擠。避開喧囂,靜思成長。我們沒有“諸葛廬”,也沒有“紫云亭”,但愿在這繁華熱鬧的世上,擁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空間,無論是生活的還是心靈上的,好好去經營它,在那里洗去疲憊,身心放松,慢慢沉淀,蛻變成長。【名師點評】文章精心構思,結構嚴謹。文意先從有助于放松和有助于成長兩方面論證了安靜的空們對于年輕的重要意義,接著再進一層從生活上的空間過到心靈上的空間,使文章在立意上更加完整嚴謹。文章引用得當,增添文采。文章主體部分是以“虛室有余閑”“非寧靜無以致遠”“心遠地自偏”三句古詩文為主線構建分論點,此外還引用了“夜闌風靜縠紋平”“冥然兀坐”等詞句,讓文章具有詩文的典雅韻味。再加上一些排比句的運用,使文章文采斐然。文章素材豐富,生動鮮活。蘇軾、梭羅,王維、雷海為、廖珮盛、劉曉暉、“諸葛廬”“紫云亭”,各類素材的靈活運用,不僅增強了說服力,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廣東省惠州市第八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通常說,汽車的自動變速器只有三個檔位,分別為前進檔、倒檔和空檔。前進檔和倒檔分別控制著汽車的前行和后退,而空檔用于停車時使用,既可以保護發動機也可以避免重新啟動時突然移動產生危險。汽車的運行,不可能永遠以最高的速度向前行駛,根據對外部環境的判斷,及時切換檔位才能保證行程的安全。

以上材料給人啟示,引發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寫作(60分)23.閱卷起評分:43分

一類文(52—60):緊扣材料觀點,圍繞做人、做事的道理來談,能準確把握“前進擋”“倒擋”“空擋”的含義及其關系,深入認識到“倒擋”“空擋”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二類文(44—51):扣住了材料的部分關鍵詞,但不全面。或者雖然三個關鍵詞都談到了,但缺少對三個詞之間關系的把握或者把握不夠深,并且對材料的聯想拓展不夠。

三類文(36—43):跟材料有略微關系,但詞語內涵與材料不一致。或者替換了材料關鍵詞,導致概念發生變化。

四類文(0—35):跟材料完全無關,另起爐灶,宿構套作。

其他情況說明:

(1)錯別字每3個字扣1分。

(2)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600字,得分不超過35分;不足400字,得分不超過25分。

(3)缺少標題扣2分;只寫了標題和開頭幾句話,給1—5分。

如有抄襲試卷上的材料內容,應減除相應字數后再給分。

解析:本題材料引入汽車駕駛術語,以驅動汽車的不同行駛動態來創設寫作情境,材料雖然取自駕駛術語,但貼近生活概念清楚明晰。材料中精準闡釋了“前進檔、倒檔、空檔”三者的含義和關系;材料以行車為喻,又不止于行車操作。考生在審題時,不僅要關注對“前進檔、倒檔、空檔”三種不同概念的內涵及辯證關系的理解和思考,還要揣摩出命題人暗含的情緒指向,即“根據對外部環境判斷,及時切換檔位才能保證行程的安全。”方向的選擇,汽車的進退,不僅蘊含了做人、做事的智慧和道理,更可擴展到管理者和決策者的思維。考生需抓住“汽車的運行,不可能永遠以最高的速度向前行駛,根據對外部環境判斷,及時切換檔位才能保證行程的安全。”進行三者邏輯關系的思考: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暗含方法論:我們要堅持事物的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果斷地退與理性地停一停。本次作文材料選取了汽車駕駛中的三個術語:前進擋、倒擋、空擋。選材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理解與展開寫作。

材料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解釋了三個不同檔位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三個檔位的含義;第二層次發表了議論,提出了觀點,核心意思在于汽車要保證安全向前行駛,必須及時根據外部變化切換檔位。

引導語部分給出了“啟示”“思考”“感悟”等字眼,提示學生不能局限于材料,應當由材料中行車的道理上升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寫作中應該由表及里,切忌就事論事。

綜合材料來看,寫作中必須緊扣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明確三個檔位所代表的不同選擇和做法。“前進擋”蘊含著的前進、追求、進取應該是人生的主旋律,是我們要肯定的一種人生追求;“倒擋”表面看是后退,“空擋”表面看是停止,但這二者其實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是一種休整、迂回、積蓄力量的過程。其次,為什么要切換不同的檔位?根據材料中的提示,應抓住“外部環境”的變化這個要點,所以,“換擋”實際上是一種順應外部環境的主動選擇。最后,三個檔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前進擋”在三者中應該居于主要地位,“倒擋”“空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前進,三者之間有主次之分,并且后二者對前者有補充作用。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檢測語文試卷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平庸與卓越之間,有時只隔了一個立即開始。沒有行動,理想再美也只是遠方的風景。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23.【寫作提示】審題:這是一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材料是圍繞“行動”展開的,理想要想成為現實,就需要付出行動;要想變得卓越也要行動起來。而“行動”的話題是“實踐與認識”這組思辨關系的延伸。材料的第一句話,討論的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指出“行動”是連接理想與現實的橋梁,通過“行動”才能將理想變成現實。材料第二句話,討論的是“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區別,指出“行動”是衡量平庸與卓越的標準,“立即行動”可能會變得卓越。材判第三句話,繼續回到“理想”這個話題,指出“行動”是將虛幻的理想變成現實的基礎,強調“行動”對實現理想的重要性。“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兔”不是等來的,只能用自己的行動去“抓”。在《勸學》中有“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里講的就是堅持不懈地行動,才會抵達成功的彼岸。古往今來,凡是有所成就者均是“行動派”,沒有哪個成功是“等”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材料將“行動”放到不同的情景之中,都在強調“行動”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實現理想”和“追求卓越”方新人手,討論“行動”的作用及“如何行動”,切不可脫離材料對“行動”展開論述。因此,寫作時可以寫:行動就是命運的轉折點。分論點一,行動是克服困難的唯一方法;分論點二,行動是毅力培養的唯一途徑;分論點三,在行動中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后,再照應開篇,重申觀點。立意: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行動是實現理想的基石。3.追求卓越,從行動開始。例文:行動勝于坐等俄羅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曾說過一句頗有影響的話:“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