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末練習題_第1頁
政治期末練習題_第2頁
政治期末練習題_第3頁
政治期末練習題_第4頁
政治期末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設“一帶一路”,促進西部大發展材料一: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材料二: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APEC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材料三: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戰略有近60個國家參與支持。這意味著,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已經明確表示愿意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1、西部大發展需要堅持哪些戰略和基本國策?①可持續發展戰略;②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④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⑤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西部大發展取得的巨大變化說明了什么?①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具有無比的優越性: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始終堅持“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等.④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驗集中一點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⑥發展是硬道理,是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健。⑦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⑧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根本原則.3、為什么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促進西部大發展?①是堅持民族團結、平等、共同繁榮的要求;②是維護國家統一、保障國家安全的需要;③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等等。材料一:10年前,“蛟龍”工程蹣跚起步,10年磨礪,“蛟龍”從20.4米的潛水器吃水深度一步步走來,創下世界載人深潛發展的“中國速度”;20年前,“神舟”工程涅槃而生,20載滄桑,“神舟”飛船你追我趕,在蒼茫宇宙中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后來居上。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鄭哲敏、王小謨頒發獎勵證書。材料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2年8月12日,以“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的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銀川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大賽展示了近400項科技創新項目、140幅科學幻想繪畫、157項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等,代表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的新進展。材料一和材料二體現了教材哪些相關內容?①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我國已經建立起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分)②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1分)③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或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1分)④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⑤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⑥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1分)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分)⑧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或我們中學生要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努力學習,培養創新意識,積極參加小制作、小發明、科技競賽、科學實驗等活動。言之有理即可)(1分)(④⑤⑥答出一點即可得1分)材料一: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材料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年)》在提到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目標時指出,到202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數比2009年翻一番。(l)圖一顯示出的我國人口的哪一變化令我們“憂”?(l分)簡要說明理由。(2分)人口總量仍有較大增加。理由:①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③影響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會給我國的資源、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④影響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2)圖一、二顯示出的我國人口的哪些變化令我們“喜”?(2分)出現這些可喜變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①人口增速減緩。②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原因:①我國堅持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②我國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或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