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研究_第1頁
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研究_第2頁
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研究_第3頁
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研究_第4頁
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于樹江”戴大雙2武春友2王云峰(1.河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天津3001302.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大連116023)特點,指出創新投入低、創新系統失效、創新主體缺關鍵詞傳統產業產業創新區域創新系統2我國傳統產業現狀2.1傳統產業含義(1)生產裝備落后我國大中型企業普遍技術水平落后國際水平5~10年,能耗普遍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以上,資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壽命低20%。據對1995年第三次工業普查資料的數據計算:(1)我國有24.6%的生產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民經濟其他行業提供裝備的部門,生產設備十分陳舊,只有11.8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52.74%的設備只達到國內一般水平,還有近20%的設備處于國內落后水平。(2)產品質量檔次低,結構性矛盾突出據對9省市639家重點機械企業調查,1995年生產的主導產品技術水平達國際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占17.8%,居國際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國際70年代初水平的占48.7%,還有7%的產品屬于國際60年代水平。(3)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缺乏技術儲備包括相當一批國家重點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企業普遍沒有技術儲備。53從產業創新系統角度分析我國傳統產業分散創新風險,關聯性很強的企業(包括專業供應商)、知識生產機構(大學、研究機構、(1)人力資源方面1997年,我國每萬名勞動力中從事R&D活動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人數為8.4人,而日本1993年為79.6人,美國1993年為74.3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為47人。我國的這一指標大致相當于經合組織國家的1/5,相當于最發達國家的1/10。創新人力資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研究機構,企業所占比例低,如下表1所示。研究機構高校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印度韓國就研究與開發經費看,美國每年的R&D支出為&D支出在700多億美元,而我國、印度、墨西哥等“科技發展中國家”的R&D投入在60億美元以下。據統計,1997年我國的R&D支出為481.9億元(折合58.6億美元),僅相當于美國的1/30,日本的1/13。就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看,瑞典為3.05%,日本為2.90%,瑞士為2.68%,韓國為2.61%,美國為2.45%,而我國1998年僅為0.64%。這一比例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5~1/4,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就人均R&D經費看,1994年世界R&D經費總額合計為4390億美元,人均78美元。中國1997年的人均R&D經費僅為3.9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地位,如下表2所示。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其它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在我國行政體制時期(1949年-1978年),從創新系統的角度來看,產業創新的特點可(1)集中計劃,用行政指令統一配置資源.中央政府集中一切資源,用行政手段有計劃力量建立了一大批國立R&D機構(與國有企業同稱為“全民所有制單位”),其科研成果無償給生產單位使用,不受專利保護(國家沒有專利法),其活動也受到國進入轉型期(1979年--)以來,從對企業的放權讓利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行政指本沒有發生變化,企業依然沒有成為創新的主動主體。動的企業(個)業(%)司國內其它企業合作的企業(%)同高校、研究機構合作的企業(%)其它雖然我國創新資源在企業的分布比例明顯偏低,但另一方面,由于傳統產業演進過程中的系統失效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造成企業的創新過程中缺乏與其它創新主體的互動。此外,我國企業合作進行的技術創新活動,主要以技術貿易方式進行,這種技術導入方式具有靜態、間斷的特點,不利于企業動態、持續的創新能力的培育。通過上面分析可知,基于我國傳統產業演進的歷史,我國傳統產業創新存在投入低、創新主體缺位及創新系統失效等特點,這也是造成我國傳統產業技術落后、產業競爭力缺乏狀況的主要原因。在新世紀我國傳統產業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把傳統產業改造放在我國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這需要首先研究我國傳統產業創新系統的特點,分析影響創新的主要問題。針對我國傳統產業創新所表現出的投入低、創新主體缺位及創新系統失效等問題,在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需要重點培育創新主體互動機制,形成區域創新網絡,使各主體能夠基于網絡進行有效的組織學習,增強自主創新與技術吸收能力。此外,要研究各產業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創新特點,據此制定不同的產業發展策略。參考文獻(1.SchoolofManagement,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1302.SchoolofManagement,DalianUniversityofTechno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ofindustrialinnothemainfeatureofourtraditionalintheinvalidityofinnovationsystemandthelackofinnovationmainbodyarethemainproblemsinourtraditionalindu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