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課件_第1頁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課件_第2頁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課件_第3頁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課件_第4頁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閱讀報告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目錄腎臟易發生藥源性損傷的原因藥物性腎損傷的主要臨床類型抗生素的腎損害抗腫瘤藥物的腎損傷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腎損傷中藥的腎損傷藥物性腎損傷的防治原則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腎臟易發生藥源性損傷的原因1、腎臟血流豐富,雖僅占體重的0.4%-0.5%,但其血流占心搏出量的20%-25%,因此大量藥物可隨血流到達腎臟引起病變。2、腎臟耗氧量大,腎組織代謝率高,多種酶作用活躍,故易受損傷;若在缺血缺氧狀況下,腎臟的負擔加重,更易造成損傷。3、腎臟為多種藥物或其代謝產物進行排泄過濾的場所,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在濾過、再吸收、排泄過程中易損傷腎臟。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4、腎臟具有酸化尿液之功能,其pH的改變有可能影響藥物的溶解性,可發生腎小管內沉積、堵塞而損傷腎臟。

5、腎臟存在基礎病更易引發藥物性腎損傷。如腎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藥物不能正常排出,致使藥物半衰期延長引起蓄積,導致腎損害;腎病綜合征患者低白蛋白血癥,使循環中游離型藥物濃度增加,增加了腎損傷機會。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

藥物性腎損傷的主要臨床類型1、急性腎小管壞死,藥物腎毒性所致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衰竭多為非少尿型,表現為血肌酐、尿索氮快速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比重及尿滲透壓降低,可伴代謝性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2、急性間質性腎炎,由藥物過敏所致,臨床表現為用藥后出現。全身過敏反應,主要是藥物熱、藥疹、全身淋巴結大及關節酸痛,血嗜酸性細胞升高;腎臟過敏反應,表現為無菌性白細胞尿;腎小管功能損傷,重癥可致急性腎衰竭。若及時停藥,應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或脫敏藥物,可使腎功能恢復,尿檢正常。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藥物性腎損傷的主要臨床類型3、急性腎炎綜合征或腎病綜合征,由于藥物引起免疫反應導致腎小球腎炎,臨床表現呈蛋白尿、血尿、血壓升高及水腫,少數病例高度水腫呈腎病綜合征表現。4、急性梗阻性腎病,藥物導致腎后性損害的主要原因是梗阻,如結晶尿和腎結石導致的梗阻。致使突然發生無尿及血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促進結石形成的因素包括曾有腎結石史或現在有結石、尿量減少和尿pH減低或升高、高尿鈣或低尿鈣,同時藥物代謝本身的因素也可能是結石形成的原因之一。一旦梗阻解除,尿量增多,血尿素氮可降至正常。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5、慢性腎損害長期服用鎮痛劑、鈣離子拮抗劑或鋰可能會導致慢性腎損傷。有關資料顯示,長期服用鋰治療雙相精神障礙和(或)抑郁會導致腎間質纖維化和腎性尿崩癥,其腎臟病理表現為皮質和髓質囊腫或擴張(主要是遠端或集合管),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慢性小管間質性硬化,同時出現足細胞足突融合;鋰可以降低機體對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從而導致尿崩癥。最終可表現為尿崩癥、水電解質紊亂或緩慢進展的腎功能減退等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

抗生素的腎損害傷氨基糖甙類,該類藥物容易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發病呈劑量依賴性,且在低鈉和低鉀等電解質異常及體液量減少時容易發生。合用藥物可增強腎毒性,如與利尿劑、萬古霉素、環孢菌素及ACEI等合用可增強毒性。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具有β-內酰胺環的頭孢菌素類中,頭孢噻啶的腎毒性最強,該藥在腎皮質內高濃度蓄積,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青霉素類抗生素與其他β-內酰胺類藥物一樣,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單獨使用時,可被腎的脫氫二肽酶-1加水分解,出現腎小管細胞毒性。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

抗生素的腎損害新喹諾酮類抗生素,在尿pH堿性時,溶解度差,可析出結晶導致阻塞性腎損害。糖肽類抗生素,腎功能低下時,需要減量或延長用藥間隔,與氨基糖甙類合用將增強腎毒性。腎臟損害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四環素類抗生素,二甲胺四環素可引起間質性腎炎,強力霉素則引起尿崩癥。磺胺類,容易形成結晶,有時引起腎小管阻塞。抗結核藥,應用利福平有時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4]。抗真菌藥,抗真菌藥物中,二性霉素B的腎損害嚴重。該藥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也可引起遠曲小管功能障礙和尿崩癥。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抗腫瘤藥物的腎損傷

1、順鉑,順鉑是一種細胞增殖抑制劑,廣泛用于睪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肺癌、骨癌和頭頸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中。抗腫瘤效率高,但同時具有劑量依賴性的腎毒性等,主要表現為氮質血癥、多尿癥和腎功能衰竭,以腎小球與腎小管均受損為特征。2、異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常用于兒科實體腫瘤治療,接受治療的兒童約有40%會發生臨床癥狀不明顯的腎小管病變。3、甲氨蝶呤,甲氨蝶呤在惡性腫瘤如絨膜癌、其他滋養層腫瘤的治療中是作為抗代謝藥物使用的,它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其代謝產物7-氫甲氨蝶呤在腎內管道,尤其是腎小管阻塞是引起腎損傷的主要因素。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4、多柔比星多柔比星屬于蒽環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腫瘤特性。長期使用可引起進行性腎病綜合征,表現為灶性、散在性腎小球硬化,也可引起腎小管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如蛋白管型的形成以及腎小管萎縮[5]。

5、二碳磷酸鹽化合物、二碳磷酸鹽化合物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病,其可致中毒性腎小管壞死。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腎損傷1、乙酰水楊酸、乙酰水楊酸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抗炎藥。其用于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但長期大量用藥易出現副作用,可發生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和腎功能減退。2、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類解熱鎮痛藥,適用于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所致腎損傷的最主要特點是腎小管壞死,血漿肌酐升高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中藥的腎損傷1、馬兜鈴酸,馬兜鈴酸作為馬兜鈴科植物來源的腎毒素,它是著名的馬兜鈴酸腎病的病因,引起的腎臟損傷部位主要在腎小管,引起細胞亡或死亡,并抑制腎間質成纖維細胞增生,導致腎小管萎縮及寡細胞性間質纖維化。常見的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木通、淮木通、廣防己、漢中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蓮等。中成藥包括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含青木香的冠心蘇合丸、耳聾丸、大黃清胃丸、分清五淋丸、當歸四逆丸、排石沖劑等[6]。2、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作為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雖具有廣泛的藥理學活性,但也具有較強的腎臟毒性。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參考文獻1.孟繁英.藥物性腎損傷的發生機制與防治原則[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248):3.2.郝靜,袁偉杰.藥物性腎損傷的診治進展[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2):11-14.3.原田孝司,趙廣東.抗生素引起的藥物性腎損害—早期發現和預防[J].日本醫學介紹,2006,27(8):348-348.4.薛翔,宮麗崑,任進.藥物性腎損傷機制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10,45(10):1199-1204.5.沈素.引起藥源性腎損害的藥物與常見類型[J].中國醫刊,2007,42(11):13-15.6.吳道全.藥物性腎損傷的病理變化研究進展[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20).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7.丁小強,傅辰生.藥物所致急性間質性腎炎.中華腎臟病雜志,2005,21(3):123-124

8.沈素.引起藥源性腎損害的藥物與常見類型[J].中國醫刊,2007,42(11):13-15.

9.李緒玲,張永揚.住院患者藥源性腎損害的原因分析及預防[J].中國醫藥2010,5(7):636-637.

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藥物類別常用藥物

抗生素類氨基糖苷類、β-內酰胺類、磺胺類等

非甾體類消炎藥水楊酸類如乙酰水楊酸,類胺類如乙酰胺基酚,

吡唑酮類如保泰松,有機酸類如布洛芬等

抗腫瘤藥順鉑、別嘌呤醇、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

利尿劑氨苯喋啶、呋塞米、噻嗪類、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抗驚厥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

免疫抑制劑環孢素、他可莫司等

抗甲狀腺功能亢進藥物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等

中草藥及中藥制劑含馬兜鈴酸類中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

馬錢子、雷公藤;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等

重金屬汞、鉛、鋰、金、砷等常見有腎損傷傾向的藥物小結藥物性腎損傷文獻報告藥物性腎損傷的防治原則

1.嚴格掌握各種藥物適應證,避免濫用。

2.藥物應用中注意劑量、療程,用藥期間嚴密監測尿酶、尿蛋白及腎功能。對某些有腎損害高危因素者,藥物應慎用或減量。

3.如嬰幼兒、營養狀況差、腎功能不全者,應盡量避免使用本類藥物;必須要用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時間。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