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_第1頁
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_第2頁
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_第3頁
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_第4頁
二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0單元備課教材分析:本單元編排了5篇精讀課文《要好好學習》、《朱德的扁擔》、《梅蘭芳學藝》、《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好文章?!兑煤脤W字》記敘了在革命根據地延安,毛主席教導兩位小八路要好好學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下一代的關懷,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展開描寫,圍繞“學字”這條線索,安排故事情節。《朱德的扁擔》講述了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展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品質。《梅蘭芳學藝》通過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苦練眼神,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梅蘭芳苦練前后的眼神的變化,充分展現了他苦練基本功的過程。《孔繁森》一文記敘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并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大禹治水》是一個古代傳說,記敘了大禹治理洪水,為民造福,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贊揚了他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線索,展現了大禹為人民謀利益的感人形象。這幾篇課文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件事來寫人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這些杰出人物的言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教學目標要求:1、正確認讀只認不寫的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組詞、擴詞,正確、規范的書寫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能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3、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頓4、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教學重、難點:讀準生字的字音,能規范的書寫生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教育。課時安排:《要好好學字》——2課時《朱德的扁擔》——2課時《梅蘭芳學藝》——2課時《大禹治水》——2課時《練習六》————2課時12.要好好學字教學目標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識,教育學生從小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明白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道理。教具準備:教學投影片、生字卡片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1、板書課題,齊讀。2、討論: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讀課文1、學生自讀課文兩遍。要求:(1)畫出生字詞。(2)畫出長句子,練習朗讀。(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練習讀通課文。2、檢查自學情況。(1)指名說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2)抽讀生字詞,正音。(3)指名分節讀課文。(4)齊讀課文。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誰?寫關于他們的什么事?4、讀后討論,引導填空:毛主席在()遇見()。毛主席教導他們要()。三、教學生字,指導書寫。1、教學字形。(1)出示:延、革、席。教師講述書寫筆順:延、革、席(2)出示:寶、貴。(3)引導學生自學:劉、澤、參、腰。自學后指名分析字形。2、指導書寫。3、學生在書上描紅。4、指名口頭一字開花。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抽讀生字卡片。2、指名分段讀課文。二、精讀課文1、出示投影片,引導觀察:這是什么地方?圖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2、細讀第一段。(1)自由輕聲讀。(2)討論: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主要說些什么?指導:1939年,抗日戰爭時期。延安,是我們的革命根據地。(3)"才"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說說。(只)。用在這里強調了什么?(4)指名來圖上指出誰是安定寶,誰是劉長貴。(5)齊讀第一段。(6)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3、細讀第二段。(1)指名讀。(2)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用"--"畫出寫毛主席的句子。(3)毛主席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4)比較句子:A、毛主席彎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寫了"毛澤東"三個字。B、毛主席寫下了"毛澤東"三個字。①指名讀句子。②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③"彎下腰"說明了什么?(5)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4、細讀第三段。(1)指名讀。(2)投影出示第三段。師畫出毛主席說的話。(3)這是誰對誰說的?(4)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5)為什么說"參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學字。"(6)指導朗讀。三、布置作業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用"參加"說一句話。第三課時一、復習1、認讀生字卡片。2、用"參加"說一句話。二、總結課文。1、指名讀課文。2、毛主席希望兩個小八路干什么?聽了毛主席的話,你是怎樣想的?教學反思:13朱德的扁擔一、教學要求: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二、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三、教學時間:兩課時。四、教學準備: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多媒體課件。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1.談話?!冻运煌诰恕愤@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你們知識他是誰嗎?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簡介朱德。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1.自由讀課文。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2)標出自然段序號。(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3.集體認讀生字詞。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生產草鞋打仗(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2)開火車認讀。[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4.學生質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1)什么是“斗笠”?(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3)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①出示貼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一起讀讀這個詞。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地會合。③讓學生看書上插圖。“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2)引導學生帶著質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①讓學生帶著質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②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因為戰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四)研讀、感悟、理解戰士為什么心疼朱德。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3.集體交流。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開黑才能回來。)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④讓學生進入角色。如果你是紅軍戰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5.教師小結:戰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士一起去挑糧,戰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第二課時齊讀課文。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這節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2.同桌互相交流。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敬愛朱德同志。②從“越發”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③大家對朱德產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④再聯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勇敢、不怕危險和戰士同甘共苦等)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三)總結談話。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四)拓展。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五)指導書寫。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六)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教學反思:14梅蘭芳學藝教學要求:1、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明白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的: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自主識字,指導書寫生字。一、揭示課題1、京劇是我們中國的藝術國粹,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板書課題:梅蘭芳。2、出示梅蘭芳的頭像,簡介梅蘭芳。(著名京劇大師,江蘇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臺生涯中,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創造了許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梅派”)二、初讀課文。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找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應該停頓的地方,做上記號。。2、檢查讀書情況。(1)出示課件,檢查詞語朗讀情況。拜師學藝唱戲的料子沒有動搖飛翔的鴿子勤學苦練世界聞名游動的魚兒緊盯注視(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A指名分節朗讀,評議,正音。B男女生分節朗讀。C齊讀課文。3、填空,出示小黑板。這篇課文講的時梅蘭芳小時候拜師(),苦練(),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的故事。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1、出示生字“蘭、芳、藝、緊、或、者、注、視、靈、活”指名認讀,注音。2、找出獨體字和上下結構的字。“蘭、芳、藝、緊、或、者、靈”(1)交流識記的方法(2)交流書寫時的注意點3、師范寫,生書空蘭:三橫間的關系要注意,中間一橫最短,最后一橫長而穩當。緊:上寬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颍鹤⒁夤P順,斜鉤是關鍵筆畫,要舒展。者:“都”的一半,“日”要寫得正。4、學生描紅,完成作業。四、作業:1、練讀生字詞。2、練習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的:圍繞課題質疑,帶著問題讀書釋疑。指導朗讀課文,讀正確,讀出味。指導書寫“注、視、靈”一、揭示課題,質疑1、昨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讀了一篇新的課文《梅蘭芳學藝》——指名讀題——齊讀課題。2、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課文主要寫梅蘭芳學藝這件事)。(梅蘭芳是誰?他為什么要學藝?他是怎樣學藝的?他學什么本領?)二、指導讀書,釋疑。(一)“梅蘭芳是何許人?”1、通過預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是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他創立了“梅派”。他演過……)2、請看一段錄象,學生交流觀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動聽;雙眼會說話……)3、可梅蘭芳小時侯去拜師學藝時,師傅是怎么說他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交流(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子。)(板書: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子)(2)誰能完成這個填空?“師傅說梅蘭芳不是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薄耙驗槊诽m芳__________,所以師傅說他___________。”先說給同桌聽聽——指名說(二)“梅蘭芳是怎樣學藝的?”聽了師傅的話,梅蘭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學戲的念頭呢?1、示“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闭l能讀好這句話?先在下面練一練——指名讀,評議(“決心”、“沒有動搖”要加重語氣讀,以突出梅蘭芳學藝的決心很大。)——一起讀好這句話。2、那么“他是怎樣學藝的呢?”請同學們將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讀三遍,找出具體描寫梅蘭芳學藝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讀三遍,我們等會兒來個比賽,看誰找的準,讀的棒!3、交流“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1)找隊了,怎么把這句話讀好呢?誰有信心?指名讀。(2)評議(老師聽出來了,你把“常常、緊盯、注視”這幾個詞加重了語氣讀,為什么?)誰能到上面來表演一下“緊盯、注視”(梅蘭芳選擇空中之鴿,水底之魚來訓練自己的眼神,鴿在飛翔,魚在游動,觀察這些運動變化著的事物才有利于訓練自己的眼力??煽吹臅r間長了,梅蘭芳的脖子酸痛,他沒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淚水,他沒有去休息,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決心呀?。┰俸煤冒堰@兩句話讀兩遍,品位其中的含義??梢該u頭晃腦,可以手舞足蹈。(3)指名讀(有意請兩個朗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指導他們讀好。)4、日子一長,梅蘭芳的雙眼變得怎樣了呀?“靈活起來”“會說話了”板書:會說話5、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引讀第三自然段。板書: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1)誰能給世界聞名換個詞?(“舉世文明”“聞名中外”“世界有名”“馳名中外”)(2)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有一個詞說明梅蘭芳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個詞嗎?“終于”(3)理解了這段話,再來讀,老師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三、回歸總結,明理。1、梅蘭芳從“眼睛沒有神”到“眼睛會說話”,從“不是唱戲的料子”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證實了“勤能補拙”。示:勤能補拙把這個成語端端正正寫在書上2、填空:學了《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我知道了________。3、讓我們完整地來回味這篇課文。齊讀課文。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出示“注、視、靈”1、指名認讀2、找找它們有什么共同點3、書寫時有什么注意點,你要提醒大家的。4、給它們組詞5、師范寫,生書空。6、生描紅,完成作業。教學反思:15、大禹治水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8個二會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1、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經過。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以及他的獻身精神。三、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兼顧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之達到和諧統一。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教師一定要發揮好自己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感悟”中進行“訓練”,在“訓練”中加深“感悟”。四、教學準備:課件、大禹像掛圖,大禹陵照片。五、課時安排:3課時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16大禹治水

2、簡介大禹。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來。(2)把難讀的句子畫出來。

2、檢查自讀情況。

3、范讀課文。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頭填空。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三、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兒看出洪水很兇猛?看圖說說洪水的瘋狂。理解:滔滔、淹沒。

(3)“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

(4)這些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

3、指導朗讀。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勢。

四、過渡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教學部分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讀。

2、引導學生說說字形記憶方法。

3、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繼續細讀課文

1、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哪一句寫是大禹想的,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

(2)學習二、三兩句。

①指名讀第二,三雨句,說說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板書:走遍吃盡)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千”“萬”是不是確指一千個,一萬個?它們說明什么?

③“九條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數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了什么?(板書:挖通劈開)

④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了“千辛萬苦”,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能苦呢?

⑤指導朗讀。學生練讀,齊讀。

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數量的詞。

這些表示數量的詞強調了什么?突出表現了什么?

板書:13年三次過家門一次也沒進(4)指導朗讀。

3、細讀第4自然段。

(1)齊讀。

(2)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聯系二、三自然段討論。)

(3)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板書:制服洪水代代相傳

(4)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三、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治()()久()()理()()偉()()

二、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1)引導自學部分生字。(2)注意“久”的寫法。

2、指導書寫。3、練習描紅。

三、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畫,第七畫是()。父:有()畫,第三畫是()。

理:有()畫,第十畫是()。姓:有()畫,第三畫是()。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走遍吃盡挖通劈開制服洪水

13年三次過家門一次也沒進代代相傳

教學反思:16.孔繁森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歌聲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孔繁森的優秀品質。

教前準備:組織看電影《孔繁森》或了解孔繁森的事跡。

教法學法:小組探究學習,師生合作交流。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15孔繁森

2、簡介孔繁森的事跡。

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

一讀,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

二讀,畫出長句子,讀通讀順。

三讀,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3、師范讀課文。

4、引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5、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的什么事?

三、教學部分生字詞

1、出示:干部、拉薩市、失去、獻血。

指名讀詞。

2、引導分析字形。

部,與“都”比較。

市,與“布”比較。

失,與“大”比較。

獻,左右結構,左下不是“羊”,右邊是“犬”。

書空“血”的筆順。

3、學生按筆順描紅

四、細讀課文

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查字典理解“優秀”。

為什么說孔繁森是優秀的干部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字詞:

用投影出示以下字詞,指名讀。

優秀干部拉薩市失去撫養醫生獻血感動

2、提問: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援藏”是什么意思?

二、細讀課文

1、過渡:為什么說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細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

(2)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3)哪一句最能表現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干部?

(4)齊讀第三句話。

比較句子:(用投影出示)

孔繁森撫養他們。

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這兩句話都是說的什么?

“撫養”是什么意思?

輕聲讀一讀,比較一下,哪一句好?為什么?

齊讀這一句。

板書:接孤兒到身邊

(5)指導朗讀。

3、細讀第3、4自然段。

(1)指名讀這兩個自然段。

(2)這兩段主要寫孔繁森的什么事?孔繁森為什么要獻血,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由這一句可以看出什么?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把有疑問的地方畫出來。

(4)分段釋疑。(學生討論)

第3段:

“夜里”、“悄悄”說明孔繁森不想讓人知道獻血,說明他的無私。

“年紀大”、“身體又不好”還堅持要求獻血,更說明的他的無私精神。

“請求”和“再三懇求”寫出孔繁森要求獻血心情的迫切,強調這是一組近義詞,“再三”突出了心情的迫切。

“勉強”說明醫生是在孔繁森的再三懇求下才同意他獻血的。(查字典,了解“強”的意思,說明這是多音字。

過渡: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用自己鮮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幾個藏族孤兒上學讀書,當藏族同胞知道這件事后,他們——(感動得留下了熱淚)。這時,他們只能用歌聲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和深情。

(5)范讀歌詞。

自由練讀,知名讀,齊讀。

指名說說藏胞們唱著這首歌,心里會想些什么?

板書:獻血供孤兒上學

(6)指導朗讀。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討論:

學過這篇課文,你覺得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板書:優秀的援藏干部

你還知道哪些像孔繁森這樣的干部?

3、復述課文。

出示提綱。

(1)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孤兒。

(3)孔繁森去醫院獻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