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_第1頁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_第2頁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_第3頁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_第4頁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及作業前、作業中和作業后全流程的安全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有限空間作業及其安全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811頭部防護安全帽GB/T3836.1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6095墜落防護安全帶GB6220呼吸防護長管呼吸器GB12358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GB/T16556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GB20653防護服裝職業用高可視性警示服GB24543墜落防護安全繩GB24544墜落防護速差自控器GB/T29639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30862墜落防護掛點裝置GB30871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8451呼吸防護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逃生呼吸器GB39800.1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第1部分:總則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有限空間confinedspaces又稱受限空間,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受限但人員可以進入或探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有限空間作業workinginconfinedspaces人員進入或探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

作業單位workingunit進入有限空間實施作業的單位。

發包單位contractissuingunit將有限空間作業發包給作業單位實施的單位。

作業負責人workingsupervisor由作業單位確定的,在作業現場負責組織實施有限空間作業的管理人員。

作業人operator進入或探入有限空間內實施作業的人員。

監護人attendant在有限空間外對有限空間作業進行專職監護的人員。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條件conditionsforworksafetyinconfinedspaces滿足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所需要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教育培訓、設備設施、應急救援預案等各種因素及其組合。安全管理通則鼓勵采用先進裝備和技術替代人工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提升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水平。存在有限空間的單位應將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納入本單位安全管理體系,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管理臺賬存在有限空間的單位應對本單位管轄區域內的有限空間進行辨識,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更新。有限空間管理臺賬應包括有限空間名稱、位置、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可能事故后果、防護要求、作業形式、審批責任人等基本情況。有限空間管理臺賬示例見附錄A。警示標志辨識出的有限空間,應在其出入口顯著位置設置有限空間標牌。有限空間標牌示例見附錄B。有限空間集中布置場所,還應在其顯著位置設置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示例見附錄C。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作業單位應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其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應至少包括作業審批、安全培訓和應急管理等內容。發包單位應建立有限空間發包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應至少包括安全培訓、作業審批和發包管理等內容。安全培訓作業單位和發包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具備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作業單位應對本單位審批責任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和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發包單位應對本單位審批責任人、現場監督人等相關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包括崗前培訓和每年至少1次的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案例;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的正確使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作業單位和發包單位應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時間、內容、師資、參加人員、考核結果等情況如實記錄并歸檔保存。設備設施配置和管理作業單位應配置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并建立設備設施管理臺賬。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配置的種類和數量應符合附錄D和附錄E的規定,并應滿足下列要求: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存在爆炸危險的,氣體檢測報警儀、通風設備、照明燈具、通訊設備等電氣設備應符合GB/T3836.1的規定;氣體檢測報警儀應符合GB12358的規定,其檢測范圍、檢測和報警精度應滿足工作要求;氣體檢測報警儀報警值的設置應符合:氧氣應設定缺氧報警和富氧報警兩級報警值,缺氧報警值為19.5%,富氧報警值為23.5%;可燃性氣體、蒸氣報警值為爆炸下限(LEL)的10%;有毒有害氣體、蒸氣報警值為GBZ2.1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或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無最高容許濃度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的,應選用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部分有毒有害氣體的報警值見附錄F;氣體檢測報警儀應每年至少檢定或校準1次,量值準確方可使用。日常使用時還應確保零值準確;呼吸器的氣瓶應每3年至少檢驗1次,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有限空間內使用的照明燈具額定電壓不應超過24V。在積水、結露等潮濕環境的有限空間作業時,照明燈具額定電壓不應超過12V。作業單位應設專人負責設備設施的采購、維護、保養、檢驗、檢定、校準、報廢和更換等工作,確保設備設施的完好、有效。應急管理作業單位應根據有限空間作業特點,制定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并符合GB/T29639的規定。作業單位應組織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專項應急預案應每年至少組織1次演練,現場處置方案應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演練。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發包作業管理發包單位應將有限空間作業發包給具備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條件的作業單位,并對作業單位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審核和歸檔保存。發包單位應與作業單位簽訂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在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職責。職責分工應覆蓋常態下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和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發包單位應對作業單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作業前應進行發包作業審批,作業過程中應指派現場監督人開展監督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安全問題的,應及時督促整改。作業前安全技術要求作業風險分析作業前,作業單位應對有限空間作業環境及作業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作業審批作業前,作業單位應進行作業審批。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應經作業負責人和審批責任人簽字審批。涉及發包作業的,作業審批表還應經發包單位審批責任人簽字審批。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應至少包括有限空間名稱、作業單位/部門、作業內容、作業時間、相關作業人員、作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安全防護措施、作業負責人意見及簽字項、審批責任人意見及簽字項等內容。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示例見附錄G。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應歸檔保存至少1年。安全交底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對實施作業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告知作業內容、作業分工、作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作業安全要求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封閉作業區域及安全警示作業前,應封閉作業區域,并在出入口周邊顯著位置設置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夜間實施作業的,應在作業區域周邊顯著位置設置警示燈。地面作業人員應穿著符合GB20653規定的高可視警示服。占用道路實施作業的,應在作業區域周邊設置交通安全設施。設備設施安全檢查作業前,應按照附錄D和附錄E的要求,對所配置的作業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的齊備性、安全性和完好性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補充、修復或更換。開啟出入口自然通風作業前,應開啟有限空間出入口及其他與外界大氣環境相連通的設施,進行自然通風。若開啟時,人員可能受到內部涌出氣流或噴濺液體沖擊,應佩戴相應的呼吸防護用品、防護鏡等個體防護裝備。存在爆炸危險的,開啟出入口時應采取防爆措施。安全隔離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的物料、能量及設備設施時,應在作業前采取封堵、關閉、移除等可靠的隔離(隔斷)措施。清除置換有限空間內盛裝或殘留的物料可能對作業存在危害時,應在作業前對物料進行清空、清洗或置換。初次氣體檢測作業前,應對有限空間、連通管道及其周邊環境進行調查,分析有限空間內可能存在的危害氣體種類。應根據有限空間內可能存在的危害氣體進行針對性檢測,應至少檢測氧氣、可燃氣、硫化氫和一氧化碳。有限空間內氣體環境復雜,作業單位不具備相應檢測能力的,應委托具有相應檢測能力的單位進行檢測。有限空間內仍存在未清除的積水、積泥或物料殘渣時,應先在有限空間外利用工具進行充分攪動,使危害氣體充分釋放。檢測人員應在有限空間外上風側使用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進行檢測。若受出入口周邊區域限制,檢測人員可能受到內部涌出氣流沖擊時,應佩戴相應的呼吸防護用品。檢測應從出入口開始,沿人員進入有限空間的方向進行。豎直方向由上至下、水平方向由近至遠。檢測點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豎直方向檢測的,檢測點數量不應少于3個,上、下檢測點距離有限空間頂部和底部均不應超過1m,中間檢測點均勻分布,檢測點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8m;水平方向檢測的,檢測點數量不應少于2個,近端點距離有限空間出入口不應小于0.5m,遠端點距離有限空間出入口不應小于2m。每個檢測點的檢測時間,應大于儀器響應時間與采樣管通氣時間之和。氣體檢測結果應如實記錄,內容應包括檢測位置、檢測時間、氣體種類和濃度等信息。檢測記錄應經檢測人員簽字確認,并歸檔保存至少1年。氣體檢測記錄表示例見附錄H。作業環境判定除特殊工藝要求氧含量不能達到19.5%的情況外,初次檢測結果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方可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氧含量為19.5%-23.5%;可燃性氣體、蒸氣濃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10%,涉及動火作業的,還應符合GB30871的規定;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不大于GBZ2.1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或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無最高容許濃度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的,應選用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除特殊工藝要求氧含量不能達到19.5%的情況外,檢測結果不符合5.10.1所有條件的,不應實施作業,應進行機械通風。機械通風應向有限空間內輸送清潔空氣,不應使用純氧進行通風。移動機械通風設備應與風管配合使用,并滿足下列要求:有限空間僅有1個出入口時,應將通風設備出風口置于作業區底部進行通風,且不應觸及有限空間底部;有限空間有2個或2個以上出入口、通風口時,應在臨近作業人處進行送風,遠離作業人處進行排風。再次氣體檢測和環境判定機械通風后,應按照第5.9條和第5.10.1條的規定對作業環境進行氣體檢測和環境判定。個體防護初次氣體檢測結果符合5.10.1所有條件,且作業過程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值保持穩定的,作業人應盡可能攜帶符合GB38451規定的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逃生呼吸器。初次氣體檢測結果不符合5.10.1所有條件,進入前氣體檢測結果符合5.10.1所有條件,且作業過程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值保持穩定的,作業人應攜帶符合GB38451規定的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逃生呼吸器。氣體檢測結果符合5.10.1所有條件,但作業過程中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作業人應佩戴符合GB6220規定的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或符合GB/T16556規定的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作業過程中可能缺氧;作業過程中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可能突然升高。因特殊工藝要求氧含量不能達到19.5%的,作業人進入時應佩戴符合GB6220規定的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或符合GB/T16556規定的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作業人應佩戴符合GB2811規定的安全帽。作業人應佩戴符合GB6095規定的全身式安全帶。作業人進出豎向有限空間過程中,存在墜落風險的,應盡可能選擇速差自控器配合全身式安全帶使用。速差自控器應符合GB24544的規定。當作業人活動區域與有限空間出入口間無障礙物時,作業人應佩戴符合GB24543規定的安全繩。速差自控器、安全繩應固定在有限空間外可靠的掛點上,連接牢固,掛點裝置應符合GB30862的規定。作業人還應根據不同作業環境,按照GB39800.1的要求配置相應的防護服、防護鞋等其他個體防護裝備。作業中安全技術要求進入確認作業負責人確認作業環境、現場安全防護措施和應急救援措施符合安全要求后,作業人方可進入有限空間實施作業。氣體監測和持續通風作業過程中應對作業人活動區域進行實時氣體監測,檢測點位置應盡可能靠近作業人呼吸帶,每30min記錄1個瞬時值,作業時間不足30min的,應至少記錄1次。除特殊工藝要求不能通風外,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應持續通風。作業過程中易燃易爆氣體、蒸氣濃度可能突然升高,以及有限空間內實施清淤、涂裝、防水、防腐等可能造成缺氧或產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蒸氣的作業時,應持續進行機械通風。作業中斷,作業人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按照第5.9條和第5.10.1條的規定重新進行氣體檢測和環境判定。安全監護監護人應在有限空間外全程持續監護。監護人應能跟蹤作業人作業過程,掌握檢測數據,適時與作業人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發現異常時,監護人應立即向作業人發出撤離警報,并協助作業人撤離有限空間。監護人應防止未經許可的人員進入作業區域。作業安全作業人應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關注氣體檢測數據,并與監護人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作業期間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作業人應立即中斷作業,撤離有限空間:作業人出現身體不適;氣體檢測報警儀報警;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失效;監護人或作業負責人下達撤離命令;其他可能危及作業人生命安全的情況。作業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應立即啟動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救援人員應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開展救援,不得盲目施救。作業后安全技術要求作業驗收作業完成后,作業負責人應至少對以下事項進行驗收確認:指定工作內容已完成;作業人已全部安全出離有限空間;全部作業設備和工具已帶離有限空間;有限空間出入口已關閉;作業前采取隔離措施的,已解除隔離。撤離現場清理現場后,應解除作業區域封閉措施后撤離現場。

(資料性)

有限空間管理臺賬示例表A.1給出了有限空間管理臺賬示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示例序號有限空間名稱位置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可能事故后果防護要求作業形式審批責任人

(資料性)

有限空間標牌示例圖B.1給出了有限空間標牌示例。有限空間標牌示例

(資料性)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示例圖C.1給出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示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一、必須嚴格執行作業審批制度,未經審批嚴禁作業。二、必須設置專人監護,作業期間監護人嚴禁擅離職守。三、必須在作業前做好安全隔離和清除置換。四、必須先檢測、后作業,檢測不合格嚴禁作業。五、必須采取充分的通風換氣措施,確保作業環境處于安全受控狀態。六、必須根據作業環境,配置適合的個體防護裝備,作業人未進行有效防護嚴禁作業。七、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置應急裝備。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警,嚴禁盲目施救。●氧含量19.5%~23.5%●可燃氣體≤10%LEL●硫化氫≤10mg/m3(7ppm)●一氧化碳≤30mg/m3(25ppm)●其他報警急救電話:119、120、999單位應急電話: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示例

(規范性)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配置一覽表表D.1給出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配置要求。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配置一覽表設備設施類別配置狀態配置要求安全警示設施●每個作業現場應配置:(1)1套圍擋設施;(2)1個具有雙向警示功能或2個具有單向警示功能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每個作業現場應配置1臺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擴散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臺擴散式氣體檢測報警儀。通風設備(含風管)▲除特殊工藝要求不能通風外,每個作業現場應配置1臺機械通風設備(含風管)。照明燈具▲有限空間內照度不足時,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臺照明燈具。通訊設備▲有限空間內外溝通不暢時,每名作業人和監護人應配置1臺對講機。呼吸防護用品△初次氣體檢測結果符合要求,且作業過程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值保持穩定的,每名作業人應盡可能配置1套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逃生呼吸器。▲初次氣體檢測結果不符合要求,進入前氣體檢測結果符合要求,且作業過程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值保持穩定的,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套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逃生呼吸器。▲氣體檢測結果符合要求,但作業過程中可能缺氧或有毒有害氣體、蒸氣濃度可能突然升高的,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套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或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因特殊工藝要求氧含量不能達到19.5%的,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套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或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安全帽●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個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帶●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條全身式安全帶。安全繩▲作業人活動區域與有限空間出入口間無障礙物的,每名作業人應配置1條安全繩。速差自控器△豎向進出有限空間的,每個出入口處應盡可能配置1個速差自控器。三腳架(含絞盤)△豎向進出有限空間的,每個出入口處應盡可能配置1套三腳架(含絞盤)。配置狀態中●表示應配置;▲表示一定條件下應配置;△表示一定條件下應盡可能配置。本表所列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種類和數量是最低配置要求。

(規范性)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配置一覽表表E.1給出了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配置要求。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配置一覽表設備設施類別配置狀態配置要求安全警示設施●(1)1套圍擋設施;(2)1個具有雙向警示功能或2個具有單向警示功能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應配置1臺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通風設備(含風管)▲除特殊工藝要求不能通風外,應配置1臺機械通風設備(含風管)。照明燈具●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臺照明燈具。通訊設備●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臺對講機。呼吸防護用品●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個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或高壓送風式長管呼吸器。安全帽●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個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帶●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條全身式安全帶。安全繩●每名應急救援人員應配置1條安全繩。速差自控器△豎向進出有限空間的,每個出入口處應盡可能配置1個速差自控器。三腳架(含絞盤)▲豎向進出有限空間的,應配置1套三腳架(含絞盤)。配置狀態中●表示應配置;▲表示一定條件下應配置;△表示一定條件下應盡可能配置。本表所列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種類和數量是最低配置要求。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時,作業配置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符合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配置要求時,可作為應急救援設備設施使用。

(資料性)

部分有毒有害氣體的報警值表F.1給出了部分有毒有害氣體的報警值。部分有毒有害氣體的報警值氣體名稱報警值mg/m320℃,ppm硫化氫107氯化氫7.54.9氰化氫10.8溴化氫102.9一氧化碳3025一氧化氮1512二氧化碳180009832二氧化氮105.2二氧化硫103.7二硫化碳103.1苯61.8甲苯10026二甲苯10022氨3042氯10.3甲醛0.50.4乙酸208丙酮450186

(資料性)

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示例表G.1給出了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示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示例有限空間名稱作業內容作業單位/部門作業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其他作業人員計劃實施作業時間年月日時分至年月日時分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是否涉及發包作業□是□否發包單位名稱發包單位的現場監督人作業審批要素1.已對有限空間作業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了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2.已制定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處置措施。□3.參加本次作業人員已經過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4.已配置滿足要求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作業負責人審批意見:□批準□不批準簽字:年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