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修三 專題三、四測試題_第1頁
歷史選修三 專題三、四測試題_第2頁
歷史選修三 專題三、四測試題_第3頁
歷史選修三 專題三、四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修三專題三、四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點是A.通過對外擴張的方式建立B.通過發動政變的方式建立C.通過軍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D.通過合法選舉的方式建立2.關于30年代至二戰前國際形勢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受到挑戰,逐步崩潰B.世界大戰的歐、亞策源地形成,局部戰爭開始

C.全世界面臨著法西斯侵略戰爭的威脅D.法西斯同盟與反法西斯同盟形成3.20世紀三十年代有一場戰爭被人們稱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列各項中最符合這一說法的是A.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戰爭C.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

D.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4.希特勒說:“利用布爾什維主義的幽靈來遏止凡爾賽諸國,要使他們堅信,德國是反對赤禍的決定性堡壘。這是我們渡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和重新武裝的唯一方法.”為此,希特勒采取的相應措施有A.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B.進軍萊茵河不設防區C.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

D.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曾經擴展疆域,把國界向西推移了幾百公里,建立了所謂“東方戰線”.此事始于A.德國侵入波蘭之際B.法國被迫投降之際C.英國遭受空襲之際D.蘇德戰爭爆發之際6.1940年12月羅斯福說:“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有以徹底的投降為代價才能與納粹和平.”下列哪個國家的史實,證明了羅斯福的這一論斷A.英國B.法國C.波蘭D.蘇聯7.二戰爆發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A.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B.英法的綏靖政策和蘇聯的避戰自保C.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結果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擴張8.下列二戰過程中重大事件按3時間先后正確的排列順序是①法國的潰敗②不列顛之戰的開始③德意日法西斯正式締結軍事同盟④

蘇德戰爭爆發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①②③9.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此處的“三大盟國”是A.美國、英國、中國B.美國、英國、蘇聯

C.美國、蘇聯、中國

D.英國、蘇聯、中國10.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會議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德黑蘭會議

D.開羅會議11.二戰中歐洲戰場的轉折是A.中途島海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阿拉曼戰役

D.諾曼底登陸12.下列對雅爾塔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是①美國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爾塔會議等確定的基本原則上建立③.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④是美蘇兩國實力均衡的重要體現⑤具有一定的進步性⑥具有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色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13.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是指:

A.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

B.除敵對活動以外的一切往來

C.除戰爭以外的一切辦法

D.除一切對抗形式以外的戰爭形式14.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表現有①向西歐提供經濟援助②支持聯邦德國崛起③以聯合國名義直接出兵朝鮮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美國提出“歐洲復興計劃”的根本目的是

A.穩定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

B.推行“遏制共產主義”政策

C.對蘇聯和東歐地區進行經濟滲透

D.幫助歐洲復興經濟16.下列事件表明蘇聯霸權主義達到頂峰的是A.古巴導彈危機

B.蘇聯出兵阿富汗

C.修筑“柏林墻”

D.尼克松出訪蘇聯17.克拉克回憶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場戰爭指

A.朝鮮戰爭

B.越南戰爭

C.阿富汗戰爭

D.伊拉克戰爭18.二戰后期,盟軍曾召開一次代號為“公共交通起訖點”的會議,杜魯門認為它“只是一次炒冷飯,是一次把已有的協定付諸實施的會議”.這次會議是指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德黑蘭會議

D.開羅會議19.下列敘述中不能準確體現出因果關系的是A.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B.諾曼底登陸—法國巴黎光復,德國東西兩線作戰C.雅爾塔會議—德意投降,歐洲戰事結束D.《波茨坦公告》—日本宣布投降,二戰勝利結束20.推動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事件有①開羅會議的召開②《大西洋憲章》的發表③丘吉爾、羅斯福聲明援助蘇聯④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1.標志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的事件是A.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B.德國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即“不列顛之戰”

C.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D.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22.二戰后初期確立的雅爾塔體系的實質是A.美蘇兩分天下

B.美蘇戰時同盟

C.美蘇和平共處

D.美蘇爭奪霸權23.《羅素——愛因斯坦宣言》的核心是A.反對核戰爭B.和平共處C.要求建立歐洲無核D.反對霸權主義24.1940年德國在西線占領的國家有A、奧地利、捷克、丹麥、挪威、盧森堡B、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C、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D、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蘇聯25.對20世紀60~80年代美蘇關系的概括,較為全面的是

A.蘇聯不斷加強對外擴張,美蘇爭奪世界霸權B.美蘇對峙,互有攻防,雙方爭奪世界霸權C.美國采取強硬政策遏制和反擊蘇聯的全球擴張D.美蘇爭奪全球戰略優勢,軍備競賽不斷升級26.(2011年全國卷文綜21)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國之間在軍事上既合作又斗爭。下列實物中,最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

A.一枚鑄有蘇、美、英國旗和“1944年6月”的紀念幣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國及物資”的清單

C.一本20世紀40年代的中文版《開羅宣言》

D.一張布雷頓深林會議場景的照片

27.(2011年天津卷文綜歷史11)在近代歷史上,法德兩國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在戰爭過程中,法國遭受最嚴重失敗的是

A.反法同盟戰爭

B.普法戰爭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28.(2011年四川卷文綜21)丘吉爾說:“英國的政策并不考慮企圖稱霸歐洲的國家究竟是哪一個國家…它唯一關心的是,誰是最強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們不要怕別人說我們親法反德。如果情況有變.我們同樣可以親德反法。”這一說法反映出來英國奉行的外交原則是

A.民族自決

B.勢力均衡

C.綏靖主義

D.嚴守中立

29.(2011年四川卷文綜2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二戰

A.消除了圍際秩序中的大國強權色彩B.促成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園家的建立

C.終結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的殖民統治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的制度化進程30.(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16)法國將領在1919年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其主要依據是

A.國際聯盟軟弱無力

B.英國推行“均勢”政策

C.美國拋出了“十四點原則”,企圖稱霸世界

D.戰勝國的宰割行徑,激起戰敗國的復仇情緒二、非選擇題(31題16分,32題8分,33題16分,共40分.)

31.在整個20世紀,從國際關系體系上看,西歐經歷了一個逐漸走向衰落和開始重新崛起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歐的國際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4分)(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國際關系格局中,西歐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6分)(3)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歐在國際關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和影響。(6分)32.(8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可懷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夠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我們自己未來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場戰爭的結局……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對我們來講,這是同戰爭本身一樣嚴重的緊急狀況。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緊迫感、同樣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來致力于我們的任務,就好像我們處在戰爭中會表現的那樣。我們已經向英國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質支援,將來還將提供更多的物質支援。

——摘自羅斯福《關于國家安全的“爐邊談話”》(1940年12月29日)

(1)根據材料并結合1939~1940年的史實,概括羅斯福提出“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的主要背景。(5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所帶來的影響。(3分)

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咨文,說明要援助受共產主義威脅的希臘、土耳其。宣稱世界已分為兩個敵對的營壘,一邊是“極權政體”,一邊是“自由國家”,因而“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裝的少數人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論在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了和平,都與美國安全有關。”并說:“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戰后世界歷史長編》材料二尼克松說:美國不再負起保衛世界自由國家的全部責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場合。我們將根據條約的義務,在被要求時提供軍事、經濟的援助。但我們指望遭受威脅的國家承擔為本身防務提供人員的主要責任。”——《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政治和國際關系》材料三美國總統卡特1980年1月在國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勢力攫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企圖,都將被看作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進攻。對于這種進攻,關國將使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擊退。”……這是對尼克松主義以來美國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區性沖突政策的一種修正。——戰后國際關系史回答:(1)據材料—概括指出杜魯門主義的特點,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轉折點”?(4分)(2)對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國的對外政策有何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3)材料三表明美國的對外政策與材料二相比有什么變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6分)高二歷史月考試卷選修三專題三、四2015/6/2班級:姓名:得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ABCD6ABCD11ABCD2ABCD7ABCD12ABCD3ABCD8ABCD13ABCD4ABCD9ABCD14ABCD5ABCD10ABCD15ABCD16ABCD21ABCD26ABCD17ABCD22ABCD27ABCD18ABCD23ABCD28ABCD19ABCD24ABCD29ABCD20ABCD25ABCD30ABCD二、非選擇題(31題16分,32題8分,33題16分,共40分.)

31.在整個20世紀,從國際關系體系上看,西歐經歷了一個逐漸走向衰落和開始重新崛起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歐的國際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4分)(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國際關系格局中,西歐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6分)(3)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歐在國際關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和影響。(6分)32.(8分)(1)根據材料并結合1939~1940年的史實,概括羅斯福提出“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的主要背景。(5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所帶來的影響。(3分)

33.(1)據材料—概括指出杜魯門主義的特點,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轉折點”?(4分)(2)對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國的對外政策有何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3)材料三表明美國的對外政策與材料二相比有什么變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6分)高二歷史月考試卷選修三專題三、四2015/6/21——5DDBCA6——10BAAAC11---15BDACB16---20BABCB21---25DAABB26---30ADBDD31.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國家遭受沉重打擊和削弱。美國的實力得到加強。美國企圖攫取世界領導權。英國和法國控制了國際聯盟,西歐尚能與美國抗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表明國際關系格局已經不僅僅以歐洲為核心。2)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很長時間內,只能聽命于美國。原因:二次大戰后,西歐各國普遍衰落。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力量。在美蘇勢力均勢的基礎之上,形成了雅爾塔體系,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被以美蘇兩極格局取代。3)原因:經濟的迅速發展,在許多領域超過美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加強,歐洲共同體成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32.答案要點:

(1)綏靖政策失敗;納粹德國在歐洲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法國敗降;英國堅持抵抗,急需幫助和支援,“中立法”已不能滿足英國的需要;德意日正式結成軍事同盟,法西斯對世界的危害進一步加大;美國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脅。(5分)

(2)有利于反法西斯國家取得最后勝利;保護了民主國家和西方民主制度;增強了美國的軍事實力,擴大了美國的政治影響。(3分)33.(1)公開地武裝干涉。遏制共產主義;稱霸世界。(3分)(2)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收縮海外力量,對蘇推行緩和政策。原因:長期的全球擴張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陷入越南戰爭泥潭,經濟陷人困境,霸主地位動搖。(3分)(3)美國提出卡特主義,重新強調實力和軍事遏止。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的利益受到威脅。(4分)1——5DDBCA6——10BAAAC11---15BDACB16---20BABCB21---25DAABB26---30ADBDD31.1)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國家遭受沉重打擊和削弱。美國的實力得到加強。美國企圖攫取世界領導權。英國和法國控制了國際聯盟,西歐尚能與美國抗衡。凡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