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2015-2016學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于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語)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與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摘自蒙田《熱愛生命》)(1)下列關于“度日”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哲人以為“度日”就是將生命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B.“我”的“度日”方式表現為把壞日子飛快地度過去,好日子卻要停下來細細品嘗。C.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希望寄托于來世而虛度此生,這是糊涂人的度日方式。D.“度日”代表了人們消極的人生態度,仿佛生命就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2)下列對“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熱愛生命,認真而充實地生活,并善于享受生活中快樂的人才不會感到死的苦惱。B.那些對于生活感到艱辛與苦惱的人,對于隨時告別人生,往往毫不惋惜。C.不懼怕死亡,熱愛生活的人在追求自己生命價值時可以超越死亡,增加生命的分量。D.如果一輩子懶散萎靡,不能積極地對待生活,留有好多遺憾,臨死時就會感到苦惱.(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生活的認識和態度正確,生活樂趣就大,如文中的“我”;反之,生活樂趣就小甚至沒有,如文中的“哲人"“糊涂人”。B.作者關注生活、講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老了,抓緊時間,還可以使生活過的豐盈飽滿。C.作為個體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暫的、有限的,總是要死亡的,所以我們要享受生活,及時行樂,這樣就可以說死而無憾。D.熱愛生命的人往往在有限的生命中增加生命的分量,實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如斷頭臺上的譚嗣同,為科學獻身的居里夫人等。2.下列對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后泛稱學校.如《寡人之于國也》中的“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B.敲撲: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亦指敲打鞭笞.如《過秦論》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C.六藝:官學要求掌握的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如《師說》中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D.乞骸骨:自請退職,臣子年老,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安度晚年.如《張衡傳》中的“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3.下列句中加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鄰國之民不加少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B.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C.師不必賢于弟子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D.棄甲曳兵而走吾嘗跂而望矣4.下列句式類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見犯乃死,重負國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為天下笑者,何也⑥其聞道也亦先乎吾⑦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⑧漢天子我丈人行也A.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B.①⑥/②⑦/③⑧/④⑤ 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⑤/⑦⑧5.下列加線詞都有活用現象,對其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③且庸人尚羞之④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⑤天下云集而響應⑥卻匈奴七百余里⑦舍相如廣成傳⑧單于壯其節A.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B.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C.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二、文言文閱讀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人也.光武即位,拜彭廷尉,行大將軍事。圍洛陽數月.朱鮪等堅守不肯下。帝以彭嘗為鮪校尉,令往說之。鮪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勞苦歡語如平生。彭因曰:“彭往者得執鞭侍從,蒙薦舉拔擢,常思有以報恩。今赤眉已得長安,更始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趙,盡有幽、冀之地,百姓歸心,賢俊云集,親率大兵,來攻洛陽。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雖嬰城固守,將何待乎?”鮪曰:“大司徒被害時,鮪與其謀,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彭還,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復往告鮪,鮪從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鮪見其誠,即許降。后五日,鮪將輕騎詣彭。顧敕諸部將曰:“堅守待我。我若不還,諸君徑將大兵上轘轅,歸郾王。”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帝即解其縛,召見之,復令彭夜送鮪歸城。建武六年冬,征彭詣京師,數召宴見,厚加賞賜。十一年春,彭自率臧宮、劉歆長驅入江關,令軍中無得虜掠。所過,百姓皆奉牛、酒迎勞。彭見諸耆老,為言大漢哀愍巴蜀久見虜役,故興師遠伐,以討有罪,為人除害。讓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悅,爭開門降.彭所營地名彭亡,聞而惡之,欲徙,會日暮,蜀刺客詐為亡奴降,夜刺殺彭。邛谷王任貴聞彭威信,數千里遣使迎降。會彭已薨,帝盡以任貴所獻賜彭妻子,謚曰壯侯。蜀人憐之,為立廟武陽,歲時祠焉。(節選自《后漢書?岑彭傳》)(1)下面加線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誠自知罪深誠:確實B.諸君徑將大兵上轘轅將:將領C.征彭詣京師征:征召D.讓不受其牛、酒讓:推讓(2)下面對文中字體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B.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C.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D.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3)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岑彭勸說朱鮪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先以往昔舊情與朱鮪慰問歡談,后以天下局勢說服朱鮪放棄頑抗之心。B.岑彭身先士卒,體恤民情。他親自率領臧宮、劉歆長驅直入江關,下令軍中不得虜掠,所過之處分給百姓牛、酒,以犒勞他們的辛苦。C.岑彭威名遠播,令人折服。邛谷王任貴折服于岑彭的威信,不遠千里派遣使者迎接并向他投降。D.岑彭功勛卓著,深受器重。光武帝多次升遷他的官職并給予優厚的賞賜,他死后,還給他的妻子兒女很多賞賜。(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蜀人憐之,為立廟武陽,歲時祠焉.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7.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鷓鴣天辛棄疾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①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②,漢箭朝飛金仆姑③.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注】①錦襜突騎:精銳的錦衣騎兵。②娖銀胡簶:整理銀色或鑲銀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1)請結合詞人“追往事”的內容,分析詞人形象.(2)本詞結尾“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在情感上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8.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勸學》以“金石"為例,論證學習應堅持不懈的句子是“,”。(2)《登高》中詩人登高望遠,抒發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感慨的句子是“,”.(3)《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句子是“,”.(4)李白在《蜀道難》中,表現劍閣易守難攻特點的句子是“,”。三、現代文閱讀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約定張君燕終于等到了約定的日子,常麗打車趕到了紙條上所寫的那個地方。下了車,常麗拿出那張緊緊攥著的紙條,紙條早已被手心里的汗水濡濕,變得軟塌塌的,陽光斜斜地劈開了常麗的影子,也把她眉梢辟開了深一道淺一道的傷口。她咬著牙,打開了那張讓她坐臥不寧的紙條,仔細地比對了一下門牌,紙條上面的每個字都像一支箭,射中她的心窩。沒錯,就是這里,長樂街18號。常麗打量著周圍的環境,諾大的院子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兒,正值花期,這些花兒開得姹紫嫣紅,院子里飄蕩著一股誘人的花香。常麗不由地蹙了一下眉頭,徑直往屋子里走去,她現在可沒心思欣賞這些花花草草。正準備舉手敲門之時,常麗又猶豫了,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屋子里的人,更不知道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但一想起紙條上的字,常麗立刻有了底氣,她把心一橫,敲響了房門。敲了半天無人應答,常麗便自作主張推開虛掩的房門走了進去。屋子里沒有人,這讓常麗原本緊繃著的神經得到了一些舒緩,激動的情緒也稍稍平復了一些.她撫著胸口,做了幾個深呼吸,每次激動緊張的時候,常麗總會下意識地做幾個深呼吸。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了過來,常麗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她自己也搞不明白她現在是一種什么心理,緊張?激動?抑或是憤恨?來不及多想,屋子的主人已經進來了。果然是個美女。常麗冷冷地打量著面前的女子,她不得不承認,這個女子確實很漂亮,尤其是那雙眸子,閃著熠熠的光,像一片深不見底的湖泊。而從她的眸子里流露出的清純卻讓常麗深深迷惑,這個大眼睛姑娘,會是她想象中的那種人嗎?“您就是‘驛花’吧?"大眼睛姑娘熱情地沖常麗問道,臉上的興奮溢于言表.常麗微微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只是心里的迷霧更重了:她沒見過“驛花”?難道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大眼睛姑娘似乎沒有注意到常麗的表情,她拉過一張椅子,讓常麗坐下。然后,又忙著給常麗沏茶。常麗靜靜地看著大眼晴姑娘忙碌,她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等著姑娘為她解開謎底。大眼睛姑娘坐下后,激動地握著常麗的手說:“今天終于見到您了,謝謝您這幾年來對我的資助.要是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大眼睛姑娘說著,掏出了一個筆記本,接著說,“這是您讓我找的幾個貧困山區學生的名單,我先替他們謝謝您了。不過,您放心,以后我會和您并肩作戰,還有您資助的其他幾個同學,他們也要畢業了,我們一起去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大眼睛姑娘說完,臉上露出了自信滿足的笑容。原來是這么個約定呀!一剎那,常麗感覺到了自己心靈的顫動,她聽到了自己內心的猜疑轟然倒塌的聲音.她的眼角慢慢濡濕了,淚水不知不覺地順著臉頰化作了兩條清亮的小溪。站在院子里那一大片花叢中,常麗悄悄地把那張從老公筆記本里發現的紙條撕碎,埋進了土里。她深吸了一口芳香的空氣,對著天空喃喃自語:“老公,你在天堂安心吧,你未了的約定,我會替你去完成,用一輩子的時間!”(選自2014年第1期《小小說大世界》,有刪改)(1)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A.“紙條上面的每個字都像一支箭,射中她的心窩"用比喻形象地說明了紙條上的內容正說中常麗的心事。B.屋子的主人曾受人資助,在“驛花”的勸導下加入幫助他人的隊伍,是個人美心更美的姑娘。C.小說構思嚴謹,前有伏筆后有照應,如后文常麗撕碎紙條照應了前文“常麗拿出那張緊緊攥著的紙條".D.這篇小說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常麗的憤恨﹣﹣猜疑﹣﹣感激的心理變化使情節波瀾起伏。(2)試著分析畫線處景物描寫的作用。(3)作品為何要以“約定”為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四、語言文字運用10.下列選項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蹙(cù)縮猿猱(róu)汗岑岑(cén)殘羹冷炙(zhì)B.炮(pào)烙繡闥(tà)訓熟(shú)重湖疊巘(yǎn)C.喧豗(huī)宵柝(tuò)罥(juàn)煙眉羽扇綸(guān)巾D.朱拓(tuò)畏葸(xǐ)榫(sǔn)頭冠(guān)勉堂皇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①云安縣西有一條小溪,當地流傳說這條溪的龍神與云安溪的龍神是親戚,這應是吧。②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是一項全球性課題,它與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人民都.③過去的兩年間,關于這次空難的原因,但至今仍然沒有一個一致認可的結論。A.不經之談休戚相關眾說紛紜B.流言蜚語休戚與共各抒己見C.不經之談休戚相關各抒己見D.流言蜚語休戚與共眾說紛紜1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美國之所以從戰略和政治上如此倚重監聽,原因是美國目前在經濟和財政上陷入危機造成的.B.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豐碑,不但記載著歷史的輝煌,同時也熔鑄著歲月的苦難.C.局部生態環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體惡化的態勢,中國土地沙漠化的速度與面積仍然在不斷擴大.D.2015年,我國重新修訂了《食品安全法》,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稱為“最嚴食品安全法”六、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13.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記者張靜雯)近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寧化、平和兩縣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順利通過水利部組織的專家評審。2012年起水利部開展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共有62個縣(工程)獲得命名。我省先后有德化、長汀、尤溪、永春、武夷山、光澤、寧化、平和等8個縣(市)以及紫金銅業項目獲此殊榮,創建成效位居全國前茅.(摘自2016年3月22日《福建日報》,有刪改)給這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5字)1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春天到了,農田里,肥碩的油菜花開得正旺,不久它們結出的菜籽將打出今年的新菜油;景區內,瘦矮的油菜花也競相怒放,裝點著游人的行程,花謝后,它們將被鋤倒埋入泥土.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5—2016學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于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語)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與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摘自蒙田《熱愛生命》)(1)下列關于“度日”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A.哲人以為“度日”就是將生命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B.“我”的“度日"方式表現為把壞日子飛快地度過去,好日子卻要停下來細細品嘗。C.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希望寄托于來世而虛度此生,這是糊涂人的度日方式。D.“度日"代表了人們消極的人生態度,仿佛生命就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2)下列對“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BA.熱愛生命,認真而充實地生活,并善于享受生活中快樂的人才不會感到死的苦惱.B.那些對于生活感到艱辛與苦惱的人,對于隨時告別人生,往往毫不惋惜.C.不懼怕死亡,熱愛生活的人在追求自己生命價值時可以超越死亡,增加生命的分量。D.如果一輩子懶散萎靡,不能積極地對待生活,留有好多遺憾,臨死時就會感到苦惱。(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對生活的認識和態度正確,生活樂趣就大,如文中的“我";反之,生活樂趣就小甚至沒有,如文中的“哲人”“糊涂人"。B.作者關注生活、講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老了,抓緊時間,還可以使生活過的豐盈飽滿。C.作為個體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暫的、有限的,總是要死亡的,所以我們要享受生活,及時行樂,這樣就可以說死而無憾.D.熱愛生命的人往往在有限的生命中增加生命的分量,實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如斷頭臺上的譚嗣同,為科學獻身的居里夫人等.【考點】論述類文本閱讀.【分析】篩選文中信息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同時還要注意選項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夸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解答】(1)D項,“‘度日'代表了人們消極的人生態度”錯誤,文中沒有體現.(2)B項,說法錯誤,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述是“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與苦惱所致”.(4)C項,歪曲作者本意,從文中來看,作者所說的是享受生活要講究方式,并不是要及時行樂.答案:(1)D(2)B(3)C2.下列對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后泛稱學校.如《寡人之于國也》中的“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B.敲撲: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亦指敲打鞭笞.如《過秦論》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C.六藝:官學要求掌握的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如《師說》中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D.乞骸骨:自請退職,臣子年老,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安度晚年.如《張衡傳》中的“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考點】文學常識.【分析】本題考查辨析文學常識的能力,本題重在對一些名稱進行考查,答題時,要逐項進行辨析,注意細節,可用排除法.【解答】C項,《師說》中的“六藝”指的不是六種技能,而是《詩》《書》《禮》《樂》《易》《春秋》;故選:C.3.下列句中加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鄰國之民不加少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B.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C.師不必賢于弟子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D.棄甲曳兵而走吾嘗跂而望矣【考點】文言虛詞.【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虛詞的用法主要和幾個方面有關系:句中的位置、前后詞的詞性、固定句式.【解答】A項,分別為“的”“時間副詞后面不譯”;B項,分別為“連詞表目的”“介詞拿”;C項,分別為“比”“對";D項,都是連詞,表修飾.故選D.4.下列句式類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見犯乃死,重負國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為天下笑者,何也⑥其聞道也亦先乎吾⑦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⑧漢天子我丈人行也A.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B.①⑥/②⑦/③⑧/④⑤ 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⑤/⑦⑧【考點】文言句式.【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題,要結合古文中常見的特殊句式的類型及特點進行分析.學生要牢記課文中的特殊句式,做到舉一反三.【解答】①狀語后置句,“取之于藍”“青于藍”為狀語后置,譯文為:青色是用藍色調成的,但比起藍色來卻更悅目;②被動句,“見”表被動,譯文為: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③判斷句,“者…也"是判斷句的標志,譯文為:老師是用來傳教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④賓語前置句,“未之有也”賓語前置了,譯文為:這樣還不能稱王,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⑤被動句,“為"表被動,譯文為:自身也死在別人手中,被天下天下人恥笑;⑥狀語后置句,“先乎吾”為狀語后置,譯文為: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⑦賓語前置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了,譯文為:(一方面)不通曉句讀,(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⑧判斷句,“也"是判斷句的標志,譯文為:漢皇帝,是我的長輩;故選:A5.下列加線詞都有活用現象,對其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③且庸人尚羞之④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⑤天下云集而響應⑥卻匈奴七百余里⑦舍相如廣成傳⑧單于壯其節A.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B.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C.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考點】詞類活用.【分析】本題考查古文詞類活用的辨析,要熟記書中例子,及各詞類活用特點,舉一反三進行辨析.【解答】①水,名詞作動詞,游泳;②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③羞,意動用法,以﹣﹣﹣﹣﹣為羞恥;④完,使動用法,使﹣﹣﹣﹣﹣完整;⑤云,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⑥卻,使動用法,使﹣﹣﹣﹣﹣﹣退卻;⑦舍,名詞作動詞,安排住宿;⑧壯,意動用法,認為﹣﹣﹣﹣﹣﹣壯;故選:D.二、文言文閱讀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人也。光武即位,拜彭廷尉,行大將軍事。圍洛陽數月。朱鮪等堅守不肯下。帝以彭嘗為鮪校尉,令往說之。鮪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勞苦歡語如平生。彭因曰:“彭往者得執鞭侍從,蒙薦舉拔擢,常思有以報恩。今赤眉已得長安,更始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趙,盡有幽、冀之地,百姓歸心,賢俊云集,親率大兵,來攻洛陽.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雖嬰城固守,將何待乎?”鮪曰:“大司徒被害時,鮪與其謀,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彭還,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復往告鮪,鮪從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鮪見其誠,即許降。后五日,鮪將輕騎詣彭。顧敕諸部將曰:“堅守待我。我若不還,諸君徑將大兵上轘轅,歸郾王。”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帝即解其縛,召見之,復令彭夜送鮪歸城。建武六年冬,征彭詣京師,數召宴見,厚加賞賜。十一年春,彭自率臧宮、劉歆長驅入江關,令軍中無得虜掠。所過,百姓皆奉牛、酒迎勞.彭見諸耆老,為言大漢哀愍巴蜀久見虜役,故興師遠伐,以討有罪,為人除害。讓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悅,爭開門降。彭所營地名彭亡,聞而惡之,欲徙,會日暮,蜀刺客詐為亡奴降,夜刺殺彭。邛谷王任貴聞彭威信,數千里遣使迎降。會彭已薨,帝盡以任貴所獻賜彭妻子,謚曰壯侯。蜀人憐之,為立廟武陽,歲時祠焉。(節選自《后漢書?岑彭傳》)(1)下面加線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A.誠自知罪深誠:確實B.諸君徑將大兵上轘轅將:將領C.征彭詣京師征:征召D.讓不受其牛、酒讓:推讓(2)下面對文中字體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B.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C.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D.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3)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岑彭勸說朱鮪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先以往昔舊情與朱鮪慰問歡談,后以天下局勢說服朱鮪放棄頑抗之心。B.岑彭身先士卒,體恤民情。他親自率領臧宮、劉歆長驅直入江關,下令軍中不得虜掠,所過之處分給百姓牛、酒,以犒勞他們的辛苦.C.岑彭威名遠播,令人折服.邛谷王任貴折服于岑彭的威信,不遠千里派遣使者迎接并向他投降。D.岑彭功勛卓著,深受器重。光武帝多次升遷他的官職并給予優厚的賞賜,他死后,還給他的妻子兒女很多賞賜.(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蜀人憐之,為立廟武陽,歲時祠焉.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考點】文言文閱讀.【分析】(1)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2)本題考查斷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見的文言虛詞這些斷句標志和主謂結構.(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將題干與原文進行對比.(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刪”,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調”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變”,就是變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解答】(1)B譯為:諸位可直接率領大兵到轘轅去歸于郾王.將:率領.(2)C句譯為,光武帝說:“建立大事業的人,不忌諱小的怨恨.朱鮪現在如果歸降,官爵可以保住,哪里還會殺他呢?黃河水在這里可以作證,我不自食此言.”“曰”表示一個人說的話,故“曰"后斷開,可排除A、D兩項;“…者”判斷句,故“者”后斷開,排除B項,可得答案.(3)B“所過之處分給百姓牛、酒,以犒勞他們的辛苦”錯,應是推卻百姓獻給他們的牛酒,原文第四段“讓不受其牛、酒”.(4)①憐:憐惜,愛戴;歲時:按年歲時節;狀語后置句.譯為:蜀人愛戴他,為岑彭在武陽建立祠廟,按年歲時節祭祀他.②所以:…的原因;先、后:認為…先,認為…后;判斷句.譯為: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答案:(1)B(2)C(3)B(4)①蜀人愛戴他,為岑彭在武陽建立祠廟,按年歲時節祭祀他.②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參考譯文岑彭字君然,是南陽郡棘陽縣人.光武帝即位后,授予岑彭為廷尉,行使大將軍職事.包圍洛陽幾個月.朱鮪等堅守不肯投降.光武帝因岑彭曾經做過朱鮪的校尉,令他去說服朱鮪.朱鮪在城上,岑彭在城下,互相慰問歡談一如過去.岑彭趁勢說:“我岑彭過去得以拿著馬鞭侍候追隨您,多蒙薦舉提拔,常想有報恩的機會.今赤眉已經攻取長安,更始帝被三王所反叛而敗亡,光武帝承受天命,平定了燕、趙,幽、冀之地已盡歸其所有,百姓歸心,賢俊之士云集,親率大軍,來攻洛陽.天下的大事,過去的已經是過去了.公雖然環城固守,又將等待什么呢?"朱鮪說:“大司徒被迫害時,我也參與了謀害,又向更始帝建議不要派簫王北伐,我確實知道我的罪很重啊."岑彭回來,把這個情況報告光武帝.光武帝說:“建立大事業的人,不忌諱小的怨恨.朱鮪現在如果歸降,官爵可以保住,哪里還會殺他呢?黃河水在這里可以作證,我不自食此言.”岑彭又去告訴朱鮪,朱鮪從城樓上放下一根繩索說:“如果是真的,可乘這繩上來.”岑彭靠近繩索準備上.朱鮪見他心誠,即刻許諾投降.五天后,朱鮪率領輕裝的騎兵去會見岑彭.回頭命令各部將說:“堅守此城等待我.我如果不回來,諸位可直接率領大兵到轘轅去歸于郾王.”就自縛,與岑彭同到河陽.光武帝即刻解開他的繩子,召見他,再令岑彭連夜送朱鮪回城.建武六年冬,征召岑彭到京師,多次召見賜宴,厚加賞賜.十一年春,岑彭親自率領臧宮、劉歆長驅直入江關,下令軍中不得虜掠.所過之處,百姓都奉獻牛、酒以示歡迎慰勞.岑彭見到各處耆老們,對他們說大漢哀憐巴蜀久遭賊虜奴役,所以興師遠伐,以討伐有罪之人,為百姓除害.推讓不接受百姓所奉的牛、酒.百姓都非常高興,爭著開門投降.岑彭扎營的地方叫彭亡,岑彭聽了很厭惡,準備遷徙,剛好日暮,蜀刺客假冒為亡奴詐降,乘夜刺殺了岑彭.邛谷王任貴聽說岑彭的威信,數千里派遣使者迎降.恰逢岑彭被刺身死,光武帝將任貴所獻盡數賞賜給岑彭的妻子兒女,賜謚號為壯侯.蜀人愛戴他,為岑彭在武陽建立祠廟,按年歲時節祭祀他.7.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鷓鴣天辛棄疾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①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②,漢箭朝飛金仆姑③.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注】①錦襜突騎:精銳的錦衣騎兵.②娖銀胡簶:整理銀色或鑲銀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1)請結合詞人“追往事”的內容,分析詞人形象。(2)本詞結尾“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在情感上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考點】懷古詠史詩.【分析】《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晚年寫的一篇宋詞.上闋回憶自己23歲時參加耿京義軍抗金,麾下1萬余精兵,浩浩蕩蕩、氣吞萬里如虎的叱咤風云的經歷.下闋感慨自己屢遭排擠,仍未受重用,北伐無望,倒不如回歸田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解答】(1)作答本題,先找出“往事”有關的內容: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根據這幾句可以詞人形象:意氣風發、金戈鐵馬、奮勇殺敵的年輕(少年)抗金英雄(將領)形象.(2)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感嘆感嘆“平戎策”不如“種樹書";“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感慨自己不如年邁的廉頗.這兩句都是抒發了詞人有心殺敵卻壯志難酬的悲慨之情.答案:(1)詞人追憶了當年親率義軍、渡江作戰、出兵神速的往事,塑造了一位意氣風發、金戈鐵馬、奮勇殺敵的年輕(少年)抗金英雄(將領)形象.(2)本詞感嘆“平戎策"不如“種樹書”,《京口北固亭懷古》感慨自己不如年邁的廉頗,看似皆是嘆息(牢騷),實則都抒發了詞人有心殺敵卻壯志難酬的悲慨之情.參考譯文:我年輕的時候帶著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準備著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著名叫金仆姑的箭.追憶著往事,感嘆如今的自己,春風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賞析: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那時他正在家中閑居.一個老英雄,由于朝廷對外堅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閑置散,避世隱居,心情的矛盾苦悶當然可以想見.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談功名事業,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嘆又有點好笑了.想起自己當年何嘗不是如此滿腔熱血,以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此詞上片憶舊,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時代一段得意的經歷,激昂發越,聲情并茂.下片轉把如今廢置閑居、髀肉復生的情狀委曲傳出.前后對照,感慨淋漓,而作者關注民族命運,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減損,這種精神也滲透在字里行間.辛棄疾二十二歲時,投入山東忠義軍耿京幕下任掌書記.那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錦檐突騎”,也就是錦衣快馬,屬于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張安國渡江南下.然后用色彩濃烈的筆墨描寫擒拿叛徒的經過:“漢箭朝飛金仆估",自然是指遠途奔襲敵人.大抵在這次奔襲之中,弓箭(“金仆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見《左傳》)曾發揮過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進行藝術概括.至于“夜娖銀胡觮”,卻要費一些考證.胡觮是裝箭的箭筒.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裝箭之外,還另有一種用途,夜間可以探測遠處的音響.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說:“令人枕空胡祿臥,有人馬行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響見于胡祿中.名曰地聽,則先防備."宋人《武經備要前集》卷六說法相同:“猶慮探聽之不遠,故又選耳聰少睡者,令臥地枕空胡鹿──必以野豬皮為之──凡人馬行在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響聞其中.”胡祿、胡鹿、胡?,寫法不同,音義則一.“娖”《集韻》:“謹也".是小心翼翼的意思.這里作動詞用,可以釋為戒備著.“燕兵”自然指金兵.燕本是戰國七雄之一,據有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地方.五代時屬契丹,北宋時屬遼,淪入異族已久.所以決不是指宋兵.由于辛棄疾遠道奔襲,擒了叛徒,給金人以重大打擊,金兵不得不加強探聽,小心戒備.(這兩句若釋為:“盡管敵人戒備森嚴,棄疾等仍能突襲成功.”也未嘗不可.)“夜娖銀胡?"便是這個意思.這是一段得意的回憶.作者只用四句話,就把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下片卻是眼前情況,對比強烈.“春風不染白髭須”,人已經老了.但問題不在于老,而在于“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本來,自己有一套抗戰計劃,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過(現存他的文集中還存有《美芹十論》《九議》等,都是這一類建議,也就是所謂“平戎策”.)卻沒有得到重視.如今連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擠,平戎策換來了種樹的書(暗指自己廢置家居).少年時候那種抱負,只落得一場可笑可嘆的結果了.由于它是緊緊揉和著對民族命運的關懷而寫的,因此就與只是個人的嘆老嗟卑不同.正如陸游所說的:“報國欲死無戰場”,是愛國者共同的悲慨.8.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勸學》以“金石”為例,論證學習應堅持不懈的句子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2)《登高》中詩人登高望遠,抒發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感慨的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3)《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句子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4)李白在《蜀道難》中,表現劍閣易守難攻特點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考點】名篇名句默寫.【分析】此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解答】(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重點字:鍥、鏤)(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重點字:作)(3)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重點字:檣櫓)(4)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重點字:莫)三、現代文閱讀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約定張君燕終于等到了約定的日子,常麗打車趕到了紙條上所寫的那個地方。下了車,常麗拿出那張緊緊攥著的紙條,紙條早已被手心里的汗水濡濕,變得軟塌塌的,陽光斜斜地劈開了常麗的影子,也把她眉梢辟開了深一道淺一道的傷口。她咬著牙,打開了那張讓她坐臥不寧的紙條,仔細地比對了一下門牌,紙條上面的每個字都像一支箭,射中她的心窩.沒錯,就是這里,長樂街18號.常麗打量著周圍的環境,諾大的院子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兒,正值花期,這些花兒開得姹紫嫣紅,院子里飄蕩著一股誘人的花香。常麗不由地蹙了一下眉頭,徑直往屋子里走去,她現在可沒心思欣賞這些花花草草。正準備舉手敲門之時,常麗又猶豫了,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屋子里的人,更不知道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但一想起紙條上的字,常麗立刻有了底氣,她把心一橫,敲響了房門。敲了半天無人應答,常麗便自作主張推開虛掩的房門走了進去。屋子里沒有人,這讓常麗原本緊繃著的神經得到了一些舒緩,激動的情緒也稍稍平復了一些.她撫著胸口,做了幾個深呼吸,每次激動緊張的時候,常麗總會下意識地做幾個深呼吸。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了過來,常麗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她自己也搞不明白她現在是一種什么心理,緊張?激動?抑或是憤恨?來不及多想,屋子的主人已經進來了。果然是個美女。常麗冷冷地打量著面前的女子,她不得不承認,這個女子確實很漂亮,尤其是那雙眸子,閃著熠熠的光,像一片深不見底的湖泊。而從她的眸子里流露出的清純卻讓常麗深深迷惑,這個大眼睛姑娘,會是她想象中的那種人嗎?“您就是‘驛花’吧?”大眼睛姑娘熱情地沖常麗問道,臉上的興奮溢于言表。常麗微微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只是心里的迷霧更重了:她沒見過“驛花”?難道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大眼睛姑娘似乎沒有注意到常麗的表情,她拉過一張椅子,讓常麗坐下。然后,又忙著給常麗沏茶.常麗靜靜地看著大眼晴姑娘忙碌,她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等著姑娘為她解開謎底。大眼睛姑娘坐下后,激動地握著常麗的手說:“今天終于見到您了,謝謝您這幾年來對我的資助。要是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大眼睛姑娘說著,掏出了一個筆記本,接著說,“這是您讓我找的幾個貧困山區學生的名單,我先替他們謝謝您了。不過,您放心,以后我會和您并肩作戰,還有您資助的其他幾個同學,他們也要畢業了,我們一起去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大眼睛姑娘說完,臉上露出了自信滿足的笑容。原來是這么個約定呀!一剎那,常麗感覺到了自己心靈的顫動,她聽到了自己內心的猜疑轟然倒塌的聲音.她的眼角慢慢濡濕了,淚水不知不覺地順著臉頰化作了兩條清亮的小溪.站在院子里那一大片花叢中,常麗悄悄地把那張從老公筆記本里發現的紙條撕碎,埋進了土里。她深吸了一口芳香的空氣,對著天空喃喃自語:“老公,你在天堂安心吧,你未了的約定,我會替你去完成,用一輩子的時間!”(選自2014年第1期《小小說大世界》,有刪改)(1)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CA.“紙條上面的每個字都像一支箭,射中她的心窩”用比喻形象地說明了紙條上的內容正說中常麗的心事.B.屋子的主人曾受人資助,在“驛花”的勸導下加入幫助他人的隊伍,是個人美心更美的姑娘.C.小說構思嚴謹,前有伏筆后有照應,如后文常麗撕碎紙條照應了前文“常麗拿出那張緊緊攥著的紙條”。D.這篇小說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常麗的憤恨﹣﹣猜疑﹣﹣感激的心理變化使情節波瀾起伏。(2)試著分析畫線處景物描寫的作用。(3)作品為何要以“約定”為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考點】小說閱讀.【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2)本題考查鑒賞環境描寫的能力.(3)本題考查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1)A項,“紙條上的內容正說中常麗的心事"錯,應是紙條上的內容正是常麗的心事.B項,“在‘驛花'的勸導下"錯誤,應是在“驛花”的精神的感召下.D項,“常麗的憤恨﹣﹣猜疑﹣﹣感激的心理”錯,猜疑之后是感動,而不是感激.(2)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渲染某種氛圍,為下文作鋪墊;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襯托人物心理;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活動場所;推動故事情節等.結合本題可以看出美麗的花兒不但沒有贏得常麗的愛反而讓她憤恨,讓人禁不住去思考原因,同時也暗示了花的主人一定也是美麗的人兒,可見此處的環境描寫不但烘托出人物,更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3)“約定”是常麗老公和女子的約定,正是這個約定使得常麗內心經歷了很大的波動,是這個故事發生的原因,可以說這個約定是故事發展的線索;同時給人造成一種懸念讓人禁不住思考究竟是什么約定;而最后約定內容的揭示,塑造出常麗老公助人為樂的形象;常麗老公為助人而約姑娘見面,受助的姑娘因約定而表示加入助人的隊伍,常麗因約定最后要完成老公遺志,從而揭示了小說助人為樂、知恩圖報的主題.答案:(1)C(2)①烘托人物:小院的花草花色美艷、香味誘人引發常麗心中的不悅,更加深她心里的憤恨(猜忌);也暗示下文出現的姑娘是個人美心美之人.②推動情節發展:小院的艷麗花草推動常麗更急于見到紙條之人,所以她“徑直往屋子里走去".(意思對即可)(3)①線索的作用:常麗因紙條上的約定而上門尋人,結尾處常麗下定決心要完成老公未了的約定.②懸念的作用:常麗因紙條上的約定心中充滿猜忌,而想上門尋人一問究竟,直到姑娘的一席話才解開她心中的猜忌.③塑造人物的作用:常麗老公與那個姑娘的約定,凸顯了他樂于助人的高尚品格.④揭示主題的作用:常麗老公為助人而約姑娘見面,受助的姑娘因約定而表示加入助人的隊伍,常麗因約定最后要完成老公遺志,從而揭示了小說助人為樂、知恩圖報的主題.四、語言文字運用10.下列選項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蹙(cù)縮猿猱(róu)汗岑岑(cén)殘羹冷炙(zhì)B.炮(pào)烙繡闥(tà)訓熟(shú)重湖疊巘(yǎn)C.喧豗(huī)宵柝(tuò)罥(juàn)煙眉羽扇綸(guān)巾D.朱拓(tuò)畏葸(xǐ)榫(sǔn)頭冠(guān)勉堂皇【考點】字音;字形.【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字音的辨識,而且是對常用字的易錯音考查得比較多.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對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見讀音的識記.答題時可以根據詞義來辨別,也可以根據詞性來辨別.【解答】A.錯誤;“猿猱"中的“猱”讀“náo";“汗岑岑”中的“岑岑”應寫作“涔涔";B.錯誤;“炮烙"中的“炮”讀“páo”;“訓熟”中的“訓"應寫作“馴”;C.正確;D.錯誤;“朱拓”中的“拓”應讀“tà";“冠勉堂皇”中的“勉”應寫作“冕”;故選:C.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①云安縣西有一條小溪,當地流傳說這條溪的龍神與云安溪的龍神是親戚,這應是吧。②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是一項全球性課題,它與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人民都。③過去的兩年間,關于這次空難的原因,但至今仍然沒有一個一致認可的結論。A.不經之談休戚相關眾說紛紜B.流言蜚語休戚與共各抒己見C.不經之談休戚相關各抒己見D.流言蜚語休戚與共眾說紛紜【考點】成語.【分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明確幾個成語的意思,即可得出答案.【解答】不經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相互關聯.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說法.各抒己見:個人充分抒發各自的意見.流言蜚語:在人背后散布的污蔑、中傷的說法.①強調的是這種傳說荒誕,因此應填“不經之談”;②強調的是未來城市生活與國家人民的關系相互關聯,因此應填“休戚相關”;③強調的是對于空難原因沒有一致認可的結論,因此應填“眾說紛紜”;故選:A1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美國之所以從戰略和政治上如此倚重監聽,原因是美國目前在經濟和財政上陷入危機造成的.B.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豐碑,不但記載著歷史的輝煌,同時也熔鑄著歲月的苦難.C.局部生態環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體惡化的態勢,中國土地沙漠化的速度與面積仍然在不斷擴大.D.2015年,我國重新修訂了《食品安全法》,切實保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