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_第1頁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_第2頁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_第3頁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_第4頁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腹瀉病定義(Definition)大便形狀改變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概述Background]兒童是腹瀉病主要累及人群,尤其是嬰幼兒,為兒童最常見疾病之一,是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一)小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二)機體防御功能較差(三)人工喂養[易感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輪狀病毒(Rotavirus)最常見

2.細菌:

3.寄生蟲:溶組織阿米巴原蟲、隱孢子蟲、藍氏賈第鞭毛蟲。

4.真菌: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病因Etiologicalfactors

](二)非感染因素

1.食餌性腹瀉(DietaryDiarrhea)2.癥狀性腹瀉(Symptomaticdiarrhea)3.過敏性腹瀉(Allergicdiarrhea)

原發性繼發性

4.其它:如乳糖不耐受(lactoseintolerance)

原發性、繼發性天氣因素

[病因Etiologicalfactors

]一.侵襲性腸炎InvasiveDiarrhea

(滲出性腹瀉)

[發病機理Pathogenesis]侵襲性細菌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炎性滲出潰瘍、出血侵入腸粘膜固有層腸道(主要在結腸/直腸)

腹瀉口、胃痢疾桿菌、空腸彎曲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屬、侵襲性大腸桿菌、耶爾森氏菌、變形桿菌、枸櫞酸桿菌、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侵襲性細菌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炎性滲出潰瘍、出血侵入腸粘膜固有層腸道(主要在結腸/直腸)

腹瀉口、胃[發病機理Pathogenesis]一.侵襲性腸炎InvasiveDiarrhea

(滲出性腹瀉)

二.腸毒素性腸炎EnterotoxigenicDiarrhea

(分泌性腹瀉SecretoryDiarrhea

繁殖腸粘膜上皮細胞不耐熱腸毒素耐熱腸毒素(labiletoxin,LT)(stabiletoxin,LT)上皮細胞膜相應受體結合腺苷酸環化酶鳥苷酸環化酶ATPcAMPGTPcGMP

腸上皮細胞吸收Na+、Cl-、水分泌Cl-腸液增多,超過結腸吸收能力腹瀉粘附腸毒素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霍亂弧菌等產生腸道病理改變?輪狀病毒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復制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壞死、脫落,絨毛腫脹、變短吸收面積↓水電解質吸收↓腹瀉雙糖酶活性↓腸腔滲透壓↑雙糖被腸道細菌分解為小分子有機酸三.病毒性腸炎ViralDiarrhea(滲透性腹瀉OsmoticDiarrhea)

四.食餌性腹瀉DietaryDiarrhea飲食不當食物未充分消化、吸收積滯在腸道上部,酸度下降腸道細菌上移、繁殖食物被發酵、腐敗

短鏈有機物增多腐敗性產物(乙酸、乳酸)(如胺類)腸腔滲透壓升高水份進入腸腔腸蠕動加快腹瀉

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全身中毒癥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脫水低鉀血癥低鈣血癥、低鎂血癥代謝性酸中毒

[臨床表現Manifestations]

一、脫水(Dehydration)

定義:指體液總量(尤其細胞外液量)的減少原因:丟失過多(頻繁嘔吐、腹瀉丟失大量液體)攝入不足小兒不同程度脫水的判斷要點

輕度中度重度體液丟失占體重的比例(%)<55~10>10失水量(ml/kg)5050~100100~120精神狀況稍差萎靡或煩躁嗜睡、昏睡或昏迷眼眶、前囟凹陷不明顯凹陷深凹眼淚有減少無口唇粘膜稍干干燥極干皮膚彈性好差極差尿量稍減少明顯減少無休克無無有(一)脫水程度的判斷(二)脫水性質的判斷:指體液滲透壓的改變

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水/鈉丟失比例鈉>水鈉=水鈉<水血漿滲透壓mOsm/L<280280~300>300血鈉濃度(mmol/L)<130130~150>150病理生理細胞外脫水細胞外液向細胞內轉運細胞內液無明顯變化細胞內脫水細胞內液向細胞外轉運臨床特點易發生休克一般的脫水表現高熱、煩渴、皮膚粘膜干燥、煩躁、肌張力增高甚至驚厥、昏迷病因慢性腹瀉營養不良伴腹瀉急性吐瀉部分病毒性腸炎患兒中暑二.低鉀血癥Kaliopenia

血清鉀低于3.5mmol/L(一)原因

1.消化道失鉀過多

2.鉀攝入量不足

3.鉀由細胞外轉運到細胞內(二)臨床表現

1.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神經興奮性降低:精神萎靡、嗜睡骨骼肌肌肉興奮性降低:四肢軟弱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甚至癱瘓胃腸道平滑肌興奮性降低:麻痹性腸梗阻

2.心血管系統:心率紊亂、心音低鈍、心電圖異常三.低鈣血癥Hypocalcemia

低鎂血癥Hypomagnesemia

(一)原因:丟失過多

(尤其是佝僂病或營養不良的病兒伴腹瀉、慢性腹瀉病兒容易發生)(二)診斷標準:血鈣<1.9mmol/L

血鎂<0.65mmol/L

(三)臨床表現: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

(表現為煩躁、肌肉震顫,甚至發生手足搐搦、驚厥等)四.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一)原因1.腹瀉使大量堿性液體丟失堿丟失↑2.熱卡攝入不足,體內脂肪氧化,酮體生成增加3.血容量不足,組織缺血、缺氧,無氧代謝增加,乳酸堆積4.血容量不足,腎臟血流量減少,尿量減少,使酸性代謝產物潴留H+排除↓

(二)臨床表現

輕者表現為呼吸稍快;重者表現為呼吸深長、口唇櫻紅、呼出的氣體有酮味、心率增快;嚴重酸中毒(PH<7.2)時,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險。

小嬰兒表現不典型,僅表現為精神萎靡!!!H+產生↑一.病程分類

1.急性腹瀉:腹瀉病程<2周

2.遷延性腹瀉:腹瀉病程2周~2月

3.慢性腹瀉:腹瀉病程>2月

[臨床分型]二.病情分類(根據胃腸道癥狀、脫水程度、中毒癥狀)

(一)輕型腹瀉:胃腸道癥狀輕、無中毒癥狀、無脫水(二)中型腹瀉:胃腸道癥狀較重、輕度中毒癥狀、輕-中度脫水(三)重型腹瀉:胃腸道癥狀重、中毒癥狀重、明顯脫水及電解質紊亂三.病因分類

腹瀉病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真菌性腸炎其他:阿米巴痢疾食餌性腹瀉癥狀性腹瀉過敏性腹瀉其它

小兒常見類型腸炎臨床特點歷史病原體:輪狀病毒rotavirus(RV)為RNA病毒,屬于呼腸病毒科

RV按內衣殼VP6的特異性抗原分A-G七個血清群

A、B、C群與人類疾病有關。A群感染嬰幼兒,B群感染成人,C群引起散發病例。世界范圍流行感染的主要是A群。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及帶病毒者傳播途徑:糞口傳播,呼吸道傳播易感人群:6個月~2歲>4歲少見流行季節:秋冬季(10月~次年的2月)輪狀病毒性腸炎Rotaviralenteritis臨床表現:

潛伏期:1~3天起病方式:急,多以發熱開始,部分伴呼吸道炎主要表現:嘔吐與腹瀉。嘔吐發生在疾病初期的1~2天。腹瀉頻繁,為水樣便、蛋花湯樣便、或米泔樣大便,每次量多,可有少許粘液,但無膿血。伴隨表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脫水性質多為等滲性脫水,少數高滲性脫水。腸外表現:心肌炎、腦炎、肺炎、肝功能損傷等為自限性疾病,病程為3~8天實驗室檢查:大便常規:無WBC或少量WBC大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測:簡單、快速,特異性和敏感性高電鏡檢查大便中輪狀病毒顆粒

一.明確是否為腹瀉病二.區分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腹瀉三.明確病因(一)感染性腹瀉

1.水樣瀉、大便鏡檢無WBC或少,則可能病原為:病毒/腸毒素性腸炎

2.膿血便、大便鏡檢大量WBC,則可能為侵襲性細菌性腸炎,病原有:

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氏菌等。

3.長期應用抗生素、或者有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出現腹瀉:

中毒癥狀重、大便為海水樣、有大量膿細胞,可能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中毒癥狀重、稀水便、有腸管狀偽膜,可能為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所致偽膜性腸炎

大便為豆腐渣樣,伴其他部位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為白色念珠菌腸炎[診斷Diagnosis](二)非感染性腹瀉

1.食餌性腹瀉

(1)喂養不當史(2)輕型腹瀉(3)消化不良大便(4)大便常規(-)

2.癥狀性腹瀉(1)有原發病基礎(2)輕型腹瀉(3)大便常規(-)(4)隨原發病好轉

3.過敏性腹瀉四.有無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治療原則:

繼續飲食,預防脫水,治療脫水,合理用藥,預防并發癥

一.繼續飲食

二.預防和治療脫水

見液體療法三.合理用藥[治療Treatment](一)抗生素的選用

原則:1.細菌性腸炎,宜選用有效抗菌素

2.抗生素誘發的腸炎: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針對病原重新選用有效抗生素

3.病毒性腸炎不用抗生素(二)鋅劑(三)微生態療法(四)腸粘膜保護劑[腹瀉病液體療法]

一.口服補液(OralRehydrationTherapy):機理ORS成分

低滲口服補液鹽(g/L)NaCl2.6KCl1.5枸櫞酸鈉2.9葡萄糖13.5張力1/2張

(二)適應征

(三)補液量

(四)注意事項輕度脫水中度脫水50-80ml/kg80-100ml/kg8~12h8~12h1.預防脫水

2.輕度~中度脫水二.靜脈補液

適應癥:1.中度以上的脫水

2.嘔吐頻繁者常用的液體成分

溶液種類葡萄糖(g/L)電解質濃度(mmol/L)Na+K+Cl-HCO3電解質滲透壓液體張力mOsm/L血漿50142510324300等張0.9%NaCl

154

154

308等張10%(5%)GS100(50)

——5%GNS50154

154

308等張5%NaHCO3

595

59511903.5張1.4%NaHCO3

167

167334等張常用的不同張力的液體的配制

溶液種類NS5%(10%)GS1.4%NaHCO3

電解質滲透壓液體張力mOsm/L2:1等張含鈉液2

1316等張3:2:12311581/2張4:3:24322102/3張1:212

1001/3張1:414

601/5張

溶液的張力:是指溶液中等張含鈉液所占的比例(一)靜脈補液的步驟

定量、定性、定速

1.第一天的補液(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生理需要量)(1)累積損失量的補充

累積損失量的計算液體性質

速度:原則是先快后慢累積損失量應在前8~12h內補入輕度脫水中度脫水重度脫水50ml/kg50~100ml/kg100~120ml/kg脫水性質補液的張力液體的種類等滲性脫水1/23:2:1低滲性脫水2/34:3:2高滲性脫水1/3~1/5?2:1~4:1?(2)繼續損失量的補充量:原則是量出為入(一般按照每天丟失10~40ml/kg)

性質:1/3~2/3張速度:在補充完累積損失量后的12~16小時均勻滴入(3)生理需要量的補充量:60~80ml/kg

性質:1/3~1/5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