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的企業文化,價值觀_第1頁
海爾的企業文化,價值觀_第2頁
海爾的企業文化,價值觀_第3頁
海爾的企業文化,價值觀_第4頁
海爾的企業文化,價值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爾的企業文化海爾集團創建于1984年,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瀕臨倒閉的小廠。19年來持續穩固進展,海爾已成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佳譽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產品從1984年的單一冰箱進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域。2003年,海爾全世界營業額實現806億元。2003年,海爾連任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的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世界最具阻礙力的100個品牌》報告揭曉,中國海爾唯一入選,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樂榮登榜首,麥當勞排名第二,諾基亞排名第三。海爾集團在國內外同一環境下,能夠實現如此之快的進展,最要緊緣故之一在于海爾集團十幾年來形成的良好企業文化,是海爾文化驅動著海爾持續穩固的騰飛、造就了馳譽中外的海爾品牌。要么不干,要干就爭第一1984年12月廠長張瑞敏一上任就專門快從用戶的一封來信中得知,那時許多產品賣不出去,是因為產品有缺點,不符合市場需要。這種情形的顯現究其緣故,要緊源于職工思想渙散、精神不振。于是張瑞敏為振奮精神帶頭將不合格的76臺冰箱通通砸毀,并自責自罰,讓全廠職工真正領會到市場的殘酷無情,真正熟悉到,在市場的猛烈競爭中,制造有缺點的產品,確實是制造積存品、制造廢品,確實是自我淘汰和自取衰亡。企業要興隆,就必需樹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強”的堅決決心。真正熟悉到干什么都有競爭,競爭中不是成功確實是失敗。作為海爾人必然要具有敢與強者較量、“兩軍相遇勇者勝”的雄心壯志。真誠到永久海爾人明白得,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用戶是永久的主導者。“一個用戶確實是一個市場”。對用戶真誠與否,是博得用戶的分水嶺。企業擁有了用戶,便擁有了一切;失掉用戶,便必然失掉一切。企業賣的不只是產品,更要緊的是企業的信譽,企業的文化,是通過產品與用戶的“情感交流”。海爾人要“以對用戶的真誠,換取用戶的鐘情”。專門重要的是,那個真誠不是說在嘴上,登在報上,而是滲透到每一個職工的行動當中。不是一時所為,而是要堅持到永久。不然即便一時僥幸取勝,終究也會慘淡收場。企業要進展,就必需充分利用市場資源,而市場的最大資源確實是用戶的鐘情。日清日高在海爾,每一個有效工作日職工不僅要“日事日畢”,更要“日清日高”,除完成好、清理好當日的例行工作外,還必需以天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礎上或提高質量或增加數量,或降低本錢,或改良工藝,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良,有所提高。將“日清日高”變成每一個員工的固有職責,成為集團每一名成員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動準那么,每一個班組、每一個車間都張貼著從經營治理者到員工每日、每周、每一個月工作的進展情形。將職工的奉獻,以“職位明星”、“改良明星”、“革新明星”、“制造明星”等稱號和競賽結果發布于眾。涌現出“曉玲扳手”、“云燕鏡子”、“啟明焊槍”等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各類發明制造,涌現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海爾人堅信,文化的真理是創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眼前,不更新,不創新,就等于自我拋棄。但創新不是為“新”而新,而是要“創出更多的有價值的定單”,“創出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創出更高的企業佳譽”,盡可能以較少的投入創出有利于國家、人民、社會、企業和職工的較大效益。以用戶中意為中心依照“實踐是查驗真理惟一標準”的這一真理,海爾認定用戶的利用實踐是驗證產品開發、設計、制造、銷售、效勞等一系列活動的基準。用戶中意程度是企業各部門工作成效的標志。必需成立健全起“以用戶中意為中心的經營治理體系”。目前不僅知足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用戶群體的具體要求,而且,實行“個性定做、快捷送貨”的模式,在一條生產線上同時裝配著大小、高低、寬窄不同的各類特殊冰箱,使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取得最充分的知足。全公司已形成了以最深刻地明白得用戶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知足用戶期望、最具體地分析用戶利用成效的“三部曲”,高速旋轉前進的局勢,深刻展現著“國際競爭成功的關鍵,第一是質量,第二是質量,第三仍是質量”;而質量的好壞已升華為用戶中意度高低的新觀念。同時,海爾集團實施“內抓市場鏈,外抓國際化”的戰略舉措。明確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戶關系,讓企業內部“人人面對市場”,“人人都當‘老板'”。而全集團,面向全世界,利用全世界先進技術,全世界資源,開辟全世界多元化市場。另外,并預備按期進行內、外部用戶真實評判調查,開展提高用戶中意度競賽;成立“用戶中意學院”,將用戶中意作為新興學科進行認真研究,以確保全世界用戶持續中意和完全中意。創世界名牌,樹企業佳譽海爾的名牌,絕非輕易所得。第一是從1984-1991年硬是用7年時刻,扎扎實實地打好思想基礎和改革治理機制,從一臺臺冰箱的創優、一家家用戶優質效勞中奪得國家第一塊冰箱金牌、博得廣大用戶聲聲贊譽以后展翅高飛的。張瑞敏常說:名牌不僅要有知名度,更要有佳譽度。海爾的名牌凝聚了顧客中意的質量和效勞。海爾1990年提出產品在國內生產國內銷售的目標。接著以昂貴的姿態在發達國家打出“海爾中國造"進行品牌銷售。1997年提出2006年前進入世界500強的目標。至今已取得"亞太地域聲望最正確企業"、"全世界最正確運營企業”、“世界家電10強”和聯合國開發打算署及美國環保局頒發的“全世界氣候獎”等榮譽。張瑞敏亦被美國哈佛大學、瑞士洛桑國際治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賓西法尼亞沃頓商學院等高等學府請去講課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世界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之一。賽馬不相馬海爾超級重視人材和職工的踴躍性。他們以為,“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干出來的”。企業比如一條大河,每一個員工確實是大河的“源頭”,只有充分發揮員工的踴躍性、制造性,才能使源頭噴涌不止,大河奔流不息。因此,要求各級干部要“同心同德,獨當一面”。在人事任免制度上,堅持“人人是人材,賽馬不相馬”的原那么,為每一個員工充分制造施展才華的空間。將治理、技術職位空缺情形與選聘條件及時發布于眾,公布公平招聘。對經營治理者的成績與失誤公布揭露,要求經營治理者“榮辱不驚,能上能下”。同時斗膽啟用年輕人,一般工人能夠擔當車間主任,剛畢業不久的優秀大學生能夠統領幾千人的事業部。2000年通過競爭答辯公布聘用三名年輕人擔當集團副總裁。用科技刻寫以后海爾集團十分重視科技。以為沒有科學技術的領先就沒有企業地位的領先。1996年以來,前后招聘了3350名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立了中央研究院,開辦了海爾大學,建設了“國際培訓中心”。并與清華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等十幾所高等學府成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同瑞典愛立信、美國微軟、摩托羅拉等26個世界一流企業簽定了技術聯盟。在全世界要緊經濟區架起了貿易網絡、設計網絡、制造網絡、營銷與效勞網絡。創新速度快,是海爾的一大優勢。1000余臺特制冰箱從定貨到交貨只用了兩天時刻。當前已形成平均天天開發12個新產品、申報25項專利的大好局面,使海爾真正成了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國際化企業集團。海爾人深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若是以為今天能夠放松一下,明天就可能使自己不復存在。必需不時警戒著榮譽變成包袱,成功變成前進的障礙。將市場競爭比做球賽,盡管一場競賽結果贏了,但要看到競賽進程中的不足。如不盡快解決競賽中顯現的問題,就會在下場競賽中慘敗。不論做什么工作“看不出問題,確實是最大的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該有絲毫的知足感,必然要常常看到“成功中的不成功”,不斷“挑戰自我”。此刻海爾雖已挺進世界,亦將進入世界500強/但距離翱翔太空的最終理想還差很遠因此必需以加倍豐碩的知識和博大的聰慧不斷求索,艱苦奮進,一往無前。敬業走進海爾集團,到處可見代表著海爾精神的“敬業報國追求卓越”。若是說海爾文化是營養海爾的血液,那么這種精神確實是造血的精華。它使海爾人深深知道,國家強盛,來源于企業的興隆;企業的興隆,來源于企業每一個職工的實際奉獻。為國家、為人民有所奉獻,是人一輩子最大的欣慰;反之,無所作為或中飽私囊,那么是人一輩子最大的遺憾。這種精神不時刻刻鼓勵著海爾人遵循“三個有利于”的準那么,以卓越的產品、卓越的效勞、卓越的聲譽報效國家。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海爾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創新案例A、三小時搶定單--把他人視為絕對辦不到的事辦成了"定單確實是命令單",海爾人確實是用這種意識,使海爾產品活著界各地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1999年1-9月份,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17%。德國經銷商史密斯先生與海爾人做了一筆生意,改變了他十幾年來的一種信念。"嘟……"海外推動本部的又急促地響起來。這是德國經銷商史密斯先生打來的定貨,要求"必需兩天之內發貨,不然定單自動失敗。"兩天內發貨實際意味著當天下午所要貨物就必需裝船,而此刻正是禮拜五下午2:00,若是按海關等有關部門5:00下班計算的話,時刻只有3個小時了,而依照一樣程序,做到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定單確實是命令單,海爾人決不能對市場說不。"幾分鐘后,一個斗膽的決定產生了:船運、備貨、報關幾項工作要齊頭并進,必然要確保貨物在當天下午發出。時刻在漸漸逝去,一分、兩分、十分……空氣恍如變得凝固起來,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調貨的、報關的、聯系船期的……定單眼前,海爾人迅速反映,馬上行動的工作作風發揮到了極至。當天下午5:30,當史密斯先生取得了來自海爾"貨物發出"的消息后,發來一封感激信:"我做家電十幾年了,還從沒有給廠家寫過感激信,可對海爾,我不能不如此做!"B、徐洪泰--過迪斯尼樂園而不入的海爾人故事背景:1999年4月30日開始,海爾集團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建廠。作為海爾在美國建廠的負責人,徐洪泰第一次去就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接待過許多中國代表團,可是沒見過像海爾人如此搶時刻工作的,即便途經迪斯尼樂園也不進去,這種精神真了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