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探討LFP鋰離子電池主要氣體的反應機理(鋰離子電池)在首次充電過程中,負極表面會形成固體電解質相界面(SEI)膜。該過程被稱為化成階段,除了在負極表面生成固態產物外,通常還會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氣體的積累,會造成電池體積膨脹、阻抗增加等問題,導致電性能衰減。在過充、過放等濫用測試時,電池往往會產生大量氣體,沖破防爆閥或外包裝鋁塑膜,導致失效。產氣在鋰離子電池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而化成是產氣的首個階段。
本文利用三電極數據監控磷酸鐵鋰(LFP)正極鋰離子電池化成過程的電壓,確定氣體生成的階段,定性分析氣體種類;采用正負極對稱電池討論環境對產氣的影響,分離氣體來源,結合電解液成分,探討主要氣體的反應機理。
1實驗
1.1樣品的制備和化成
實驗使用國軒057275型LiFePO4正極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容量約為2.4Ah。正、負極活性物質分別為LiFePO4、石墨;電解液為1mol/LLiPF6/EC+(EMC)(3∶7)。在測試柜上進行化成:以0.02C恒流充電4h(化成第一階段),再以0.10C恒流充電2h(化成第二階段)。為監控化成時電極電位的變化,在正、負極之間加入鋰銅復合帶作為參比。用多通道數據記錄儀監控正、負極電壓的變化。
對稱電池的制作。先將正、負極極片保留單層活性物質,并分別沖壓成40mm×50mm,42mm×52mm,與隔膜組裝成單層疊片電池,然后注液、化成[0.05C充放電1次,0.10C充放電3次(2.00~3.65V)]。組裝后的單層疊片電池容量約為40mAh?;珊?,在滿電狀態下(拆解),取出脫鋰態LiFePO4和嵌鋰態石墨,與新鮮正負極極片組裝成正負極對稱電池,如圖1所示。
正極對稱電池的兩個電極分別為100%SOC和0%SOCLiFePO4正極,負極同理為100%SOC和0%SOC石墨負極。兩種極片嵌鋰狀態不同,Li+能在兩種極片中實現嵌脫,因此,可對充放電過充過程中的產氣種類進行(檢測)。
在組裝對稱電池時,為避免電池產氣較少無法取樣,加入自制取氣裝置。取一段約5cm長的PP管,插入兩根銅絲(便于后續取氣樣),放入兩層鋁塑膜之間,進行熱封;封口處冷卻后抽出銅絲,并將膠塞慢慢旋入PP管口,最后注液封口。制作的電池,密封良好,無漏氣漏液現象。
分析極片前,將化成前后的電池在氬氣氣氛手套箱中拆解取樣,用碳酸二甲酯清洗化成后的極片,在100℃下干燥24h,再在手套箱中刮粉,與溴化鉀混合,研磨、壓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進行分析。
1.2電池氣體成分分析
用氣相色譜儀分析產氣成分。氣體采樣后,用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檢測器對成分進行分析。在計算體積分數時,需扣除空氣成分的影響。樣品中實際CO2體積分數和特定氣體的計算,見式(1)、(2)。
式(1)、(2)中:A和B分別為空氣中N2、CO2的體積比,由氣相色譜測得;VCO2為去除空氣中CO2的影響后,在氣相色譜峰中電池實際產生的CO2體積分數;為氣相色譜峰中直接得出的N2體積分數;V特定氣體為某種氣體成分在剔除空氣成分后,占總氣體的體積分數;V總和為在剔除空氣成分后,色譜峰中總氣體體積分數之和。
2結果與討論
2.1實驗結果
全電池化成不同階段的產氣組分見圖2。
化成第二階段是在化成第一階段的氣體抽除后,后續充電的產氣數據。每個階段產氣均測試2個平行樣品。從圖2可知,化成第一和第二階段產生的氣體均包括C2H4、H2、CO、CH4和C2H6,但化成第二階段無機氣體占比減少,有機氣體占比增多,扣除空氣的影響,N2、O2和CO2的體積比為78.66∶20.26∶0.08。
電池化成過程正負極電壓曲線如圖3所示。
從圖3可知,在首次嵌鋰過程中,負極電壓曲線在化成第一階段中在對鋰電壓約0.7V出現一個平臺,對應著SEI膜的形成,化成第一階段與負極SEI膜形成平臺所處位置一致。由此可知,化成過程產氣與SEI膜形成同步對應,電解液在負極表面被還原,形成SEI膜,同時產生烴類氣體。首次形成SEI膜后,負極表面大部分區域被反應產物覆蓋,部分負極表面區域SEI膜生成與增厚的過程持續進行,因此化成第二階段仍然能檢測到還原氣體的存在。
1號電池化成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原始氣相色譜見圖4。
從圖4可知,化成兩階段產氣的種類一致,但化成第二階段的無機氣體占比減少,有機氣體占比增多。
化成結束后,為了確定SEI膜的成分,對SEI膜進行F(TI)R分析,結果見圖5。
從圖5可知,新鮮負極與化成后負極的區別明顯,根據P.Verma等的報導,化成后負極在1645cm-1、1438cm-1、1309cm-1、1087cm-1和835cm-1處出現的峰對應于二碳酸乙烯鋰;在1521cm-1和898cm-1處的峰對應于碳酸鋰;在1043cm-1和561cm-1處的峰對應于烷基氧鋰。這表明,化成后負極SEI膜主要由LEDC、Li2CO3及ROLi組成,與三電極的數據一致。
為了確定電池化成和后續充放電過程的產氣來源以及反應機理,采用對稱電池對產氣來源進行分析。對稱電池為單一的LiFePO4或石墨環境,可對產氣來源進行分析。
LiFePO4疊片軟包裝負極對稱電池在不同測試條件下產生的各種氣體含量數據見表1。
從表1可知,負極端主要氣體成分是H2,伴有CO、CO2及一些烴類氣體。實驗發現,正極端在實驗條件下只有CO2產生。
對稱電池循環產氣的原始氣相色譜見圖6。
從圖6可知,負極環境下H2為主要成分,正極環境下只有CO2產生。
2.2討論
對化成過程三電極電位的監控及氣體成分分析表明,鋰離子電池在化成過程中,產氣與SEI膜的形成對應?;蛇^程中負極產氣占主導,正極占比很小,產氣主要為C2H4、H2和CO。對這3種成分的反應路徑分別進行探討。
電解液主溶劑EC在電壓為0.8V左右即可被還原,因此氣體形成的反應路徑主要是EC在負極還原分解,反應如式(3)、(4)和(5)所示:
式(3)為主要烴類氣體的生成機理;式(4)、(5)對應著負極表面有機及無機產物形成過程。反應產物Li2CO3和LEDC構成SEI膜,阻隔電解液在負極表面進一步還原。
H2的來源,目前文獻分析主要有3種:①電池中的水分,存在于電解液和極片中;②電解液中溶劑成分產生的氫自由基;③電解液中溶劑在正極氧化產生的R-H+到達負極,還原產生H2。R-H+需要在較高的電壓下才可產生,因此,在實驗的化成條件下,可不考慮R-H+途徑。其他H2來源途徑的反應如式(6)-(9)所示:
CO的來源較多,主要可分為兩類:①CO2以及電解液中的溶劑在負極還原產生;②電解液中的溶劑在正極發生氧化反應。電解液氧化需要較高的電壓。在化成過程中可忽略。因此?;蛇^程CO的主要生成路徑為:
上述反應除產生CO氣體外,還伴隨有烷基氧鋰和Li2CO3的產生,與EC在負極還原產生的Li2CO3和LEDC,共同構成SEI膜,與紅外結果相符。除上述3種主要成分外,其他烷烴類氣體,如CH4、C2H6,目前主要認為是由電解液中的溶劑在負極還原產生,主要反應式如下:
3結論
化成過程中,電池產氣主要成分有H2、CO以及烴類,如C2H4、C2H6和CH4等。通過三電極電位監控可知,產氣發生在SEI膜形成階段。由正、負極對稱電池驗證,確定產氣反應主要是電解液主溶劑在負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形成烴類氣體,反應同時產生有機和無機鋰鹽,構成SEI膜的主要成分。C2H4主要由EC在負極還原產生,H2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備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的戰略執行考題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技術溝通的藝術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關注問題2024年西醫臨床考試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時間安排試題及答案
- 理想人生測試題及答案
- 巖土檢測測試題及答案
- 處理心理咨詢中的挑戰與機遇的策略探討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中的功能與非功能需求分析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考試的新動態反饋試題及答案
- 新安法下怎樣做到「盡職免責」
- 2022年10月自考00830現代語言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三年級下冊數學計算去括號練習400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蓬安相如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 整書閱讀 課件
- 保安員心理測試題及答案
- YY/T 0489-2023一次性使用無菌引流導管及輔助器械
- 中醫藥適宜技術頸椎病課件
- 幼小銜接視野下大班幼兒學習習慣的現狀調查及養成策略研究
- 中職電子商務班級建設方案
- 2024年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