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初一二班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制作人初一二班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制作人初一二班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制作人初一二班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制作人初一二班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制作人:初一二班肖家維肖海鵬陳庭鋒楊昊黃澤銘魅力越秀第1頁廣州藝術博物院坐落在白云山南麓麓湖風景區,環境幽雅,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筑以白色為主調,再配合嶺南特有紅砂巖柱廊,顯得端莊、典雅、恢弘。

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作品是在廣州美術館原來收藏基礎上擴展,收藏有數以萬計中國歷代書畫作品,猶以嶺南地域書畫作品最多,還有眾多其它門類歷代藝術品。在籌建過程中,得到當代一批著名美術家、收藏家賴少其、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廖冰兄、楊之光、歐初、趙泰來、楊永德、簡慶福等人捐贈數千件中外美術作品。藏品類別包含國畫、書法、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粉畫、漫畫、雕塑,以及唐卡、銅器、陶瓷、剪紙等工藝品。藏品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當代,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文物,含有很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廣博收藏基礎上,博物院開展了陳列展覽、學術研究、印刷出版、推廣教育、對外藝術交流等專業活動。

第2頁廣東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位于廣州市文明路中山大學舊址。1957年籌建,1959年開放。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包含三個部分:博物館展館,國民黨一大舊址,魯迅博物館。郭沫若為廣東博物館題名。該館藏品以地方文物為主,共12.4萬多件,有陶瓷、字畫、端硯、金木雕、錢幣及出土文物等。一級藏品300多件。珍品有全國僅有宋代陳容墨龍圖,以及清代猴王端硯,北宋熙寧元年(1068)白釉釋迦牟尼像。

博物館展館是在1992年新建,是一座含有當代化設施新陳列大樓,樓四面都是白色浮雕,分別是廣東著名人物孫中山和廣東著名歷史事件,虎門銷煙等等,新館有13個展廳,2個序廳和一個學術匯報廳。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陳列大樓南邊,露天陳列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3尊鐵炮以及300多年前墜落在英德縣一塊8000多斤重隕鐵?!稄V東古代史》陳列,共有展品2123件,系統地展示廣東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歷史?!稄V東近代史》陳列,展品1244件。反應了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廣東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爭以及洋務運動時期廣東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和康有為、梁啟超為首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還介紹了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和同盟會成立及其在兩廣發動屢次武裝起義,著重表現了辛亥年“三·一九”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

第3頁英雄廣場位于中山三路,正對著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正門。這里原是東較場一部分。1911年黃花崗起義中,許多革命黨人在這附近廣東咨議局前英勇犧牲;1926年北伐軍是在這里誓師出發;1927廣州起義中,5000多名革命者和群眾曾在這里被槍殺。英雄廣場為紀念革命先烈而命名。

廣場占地面積1.25萬平方米。廣場以種植為主,配以平臺。主要種植木棉、羅漢松、垂榕,配以灌木和地被。第4頁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初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墻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更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多年發展文物史料。

鎮海樓是廣州標志性建筑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墻用紅砂巖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墻綠瓦,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鎮海樓兩側對聯:“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后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第5頁

廣州五大叢林之一大佛古寺,始建于南漢時期,至今已經有千余年歷史,在清朝順治至乾隆年間曾興盛一時,是嶺南有名佛教名勝古剎。

致力于弘揚佛法是大佛寺最大特點。早在1921年,大佛寺就成立了“廣州佛教閱經社”,深得孫中山先生贊許,并親筆贈書“闡揚三密”四字匾額以示勉勵,至今匾額尚掛存在大佛寺大殿門前。

“文革”期間,大佛寺終止宗教活動,至1986年才恢復開放。1996年,年輕僧人耀智法師繼任大佛寺住持,為承前啟后,續佛慧命,曾發三大愿,成立“當代化佛教圖書館”、興建“祖師塔園”、收回歷史占用地——惠福西小學,建設弘法大樓,欲將大佛寺建成廣州地域佛教宏法中心。經幾年努力,法師大愿逐步得以實現。

年9月,大佛寺成立了省內第一家面向社會開放當代化佛教圖書館。圖書館占地664平方米,室內全方面安裝空調,采取當代化電腦管理。當前藏書已達8000余種,四萬余冊。同時,還有大量佛教音像供讀者視聽、借閱,是一所佛學專業圖書館。長久舉行青年佛教修學班、佛法交流討論班、禪坐班、老人共修法會和中國傳統文化兒童誦讀班等活動。年,大佛寺收回了位于白云山東麓約一萬平方米祖師塔園歷史用地,重建“大佛寺佛世山莊”。經過近三年努力,當前已全部完工并正式對外開放。

年7月,惠福西小學已按照大佛寺與越秀區教育局簽署協議搬遷,其房屋、土地使用權已正式償還大佛寺。越秀區政府也已把恢復千年古剎原貌一事列入年市政規劃,相關部門正在著手進行詳細設計,以重現大佛寺歷史風采。第6頁北京路是廣州古城發展中心軸線也是歷史上最繁榮商業集散地,被譽為嶺南名街。現在日均人流量約50萬人次,是廣州市最繁榮步行街,其范圍包含附近中山四路、中山五路、西湖路、教育路和禺山市場以及周圍商業網點。步行街北面越華路一帶從西漢南越國時期起至清代,均是廣州城中心地域,而北京路是唐、宋、元、明、清歷朝廣州城內主要街道,自明代起逐步形成市內最繁榮文化商業街。

在北京路一帶及周圍地域,沉淀了廣州城多姿多彩歷史風貌與文化古跡,據相關史料和教授考證,當前北京路、教育路、西湖路周圍區域已經有或已建成及挖掘出土歷史文化遺址有:秦漢番禺城、秦漢造船工場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南漢御花園遺址等十多個朝代十多個含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文物古跡。同時,又是百年老店和廣州老字號商鋪集中地,云集了廣州市最早肉菜市場——禺山市場,百年老字號“陳李濟”、“太平館”、“三多軒”,還有20世紀40年代全市聞名大百貨企業之一新大新企業。全部這些令廣東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老店名店,無不—一印證著羊城歷史變遷和文明進程,歷久常新。

迄今,北京路已發掘出五個朝代11層古代路面遺址和宋代拱北樓遺址。這層層疊壓、延續千年道路遺址和門樓遺址,再次有力地證實:廣州建城多年,北京路一直是城市中心。

第7頁越秀公園是廣州城市中心公園,是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它與白云山聯成廣州城北屏障。海撥70余米。歷史上又稱粵秀山,越王山。明朝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又稱觀音山。越秀山早在西漢時期便是登臨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先生曾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解放后,人民政府把構想變成了現實。

現在,越秀公園是廣州市內大型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它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桂花崗,木殼崗及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面積共8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2%。它不但保留了鎮海樓,明古城墻,四方炮臺,中山紀念碑等各個歷史時期遺址和古樹名木;還建設了五羊仙庭,成語寓言園,竹林幽閑區,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