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示范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示范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示范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示范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示范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頁第2頁水土流失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和人為原因綜合作用下,水土資源以及土地生產力遭受破壞及損失,包含土地表層侵蝕及水損失。第3頁中國水土流失現實狀況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國家之一。據年土地普查,中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陸地面積37.1%.中國水土流失地域主要分布在耕墾歷史較久山區和丘陵地帶。黃土高原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域。第4頁感知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東、南、西、北方邊界在哪里?黃土高原包含哪些省區?第5頁黃土高原概況:

黃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橫跨青、甘、寧、內蒙古、陜、晉、豫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積60多萬平方千米。處于第二級階梯,海拔多1000-米。植被覆蓋率低,許多地方地表裸露,大部分地面被厚層黃土覆蓋。其位置較特殊,即從沿海向內陸、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從濕潤向干旱過渡、從森林向草原過渡、從農耕區向牧區過渡。

依據預習黃土高原區域自然地理特征,嘗試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自然原因。第6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

——降水特點北方地域降水季節特點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什么影響?第7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

——黃土特征黃土以粉沙顆粒為主無層理,但垂直節剪發育土質疏松,碳酸鈣含量高,遇水易崩解第8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

——植被稀少植被覆蓋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過濾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植被良好第9頁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黃土高原地域有不少仰韶文化(距今7100-74)遺址,說農業墾殖開始很早,凡適合農耕地域早已辟為農田。

據史料考證,黃土高原曾是塬面遼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地域。但快速增加人口對土地資源壓力以及戰亂等人類活動加劇,尤其進入20世紀以來,植被降低,氣候變干,土壤遭到侵蝕。第10頁探究練習

——將以下項目填在適當方框內⑴糧食不足⑵開墾陡坡⑶擴大耕地面積⑷糧食產量下降⑸水旱災害頻繁⑹過分放牧和采樵⑺毀壞樹木⑻燃料不足⑼人口增加⑽濫修窯洞⑾住房不足⑿水土流失嚴重9356第11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土土質疏松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地面破碎溝谷縱橫植被稀少自然原因人為原因開墾陡坡濫伐樹木過分放牧和采樵不合理開礦修窯洞第12頁觀察組圖,注意圖中各河段含沙量改變。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河流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第13頁水土流失危害——

加劇洪澇災害黃河下游為何會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有什么危害?第14頁水土流失危害——

淤積江河湖庫,影響水資源合理有效利用

觀察三門峽水庫和小浪底水庫位置,結合黃河含沙量改變情況,兩庫面臨嚴峻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對兩庫防洪、澆灌、發電等功效有何影響?三門峽小浪底第15頁水土流失危害造成生態惡化——干旱災害頻繁對下游危害——淤積江河湖庫,加劇洪澇災害,影響水資源合理有效利用破壞土壤肥力,造成農業減產加劇溝壑發展,威脅工礦交通設施安全第16頁水土流失治理回顧水土流失形成原因和黃土高原實際,在影響水土流失諸原因中哪些是人類能夠控制,哪些是人類無法控制?所以,人類能夠采取哪些有效辦法治理水土流失?第17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生物辦法(恢復植被)為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應采取哪些辦法恢復植被?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第18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工程辦法(修建水平)梯田修建水平梯田為何能降低水土流失?改變坡面水流路線、降低水流速度;促進泥沙就地沉積。坡面水流坡面水流第19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工程辦法(打壩淤地)淤地壩壩地玉米打壩淤地有何作用?1.攔蓄泥沙,預防泥沙流入下游河中。2.壩上泥沙淤積成“壩地”,土層深厚,土質良好。第20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小流域綜合治理閱讀教材《案例研究》,思索并討論:在小流域坡、溝應分別采取什么治理辦法?對水土流失為何要采取小流域綜合治理辦法?第21頁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生物辦法植樹種草工程辦法興修水庫修建水平梯田打壩淤地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第22頁第23頁課后探索——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區水土流失在回歸線附近荒漠帶上,我國南方地域因為深受季風影響,不但擺脫了淪為荒漠命運反而有溫暖濕潤環境。水熱條件好,以丘陵地形、為主,河流眾多,有發展各種農業生產良好條件。這里開發較早,人口密度較大,土地負載較重,人地矛盾突出,許多地方出現了濫伐森林,向大自然強取耕地和薪材局面。水土流失僅次于黃土高原,經濟損失巨大。搜集資料,結合南方地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特點,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并提出治理提議。第24頁區域可連續發展什么是可連續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發展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什么是區域可連續發展?在一定時空尺度區域內,人類經過能動地控制自然環境—經濟—社會復合系統,不停提升人類生活質量,又不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和本區域發展需求,又不對后代人和其它區域滿足其需求能力組成危害。

第25頁區域可連續發展內容:包含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可連續發展,其中環境可連續發展是區域可連續發展基礎。面臨主要問題:生態破壞問題(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及濕地不合理開發等);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及固體污染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