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昭蘇縣軍馬場草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發展對策_第1頁
新疆昭蘇縣軍馬場草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發展對策_第2頁
新疆昭蘇縣軍馬場草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發展對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疆昭蘇縣軍馬場草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發展對策

草坪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自然資源。它是最寶貴、最經濟、最寶貴、最經濟、最具活力和更新價值的自然資源。它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游牧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束縛,人類經營利用不善,科學觀念認識不強,促使人類短期行為突出,對自然的索取加大,盲目追求數量型畜牧業,引發了許多負面效應:草地資源嚴重退化,草畜矛盾日益尖銳,生態環境日趨惡化。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天然草地恢復等一系列草地生態環境建設政策、工程的不斷落實與展開及生態置換理論的提出,草地的生態功能將提高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如何在時空上合理利用草地資源顯得尤為重要。1半濕潤半干旱冷涼氣候類型昭蘇軍馬場地處伊犁州昭蘇盆地腹內,位于東經81°03′~81°05′,北緯40°55′~43°15′,屬溫帶山區半濕潤半干旱冷涼氣候類型。土地總面積69391.51hm2現在,土地資源的利用存在一些問題2.1糧食、飼草需求增加,農田開軍馬場雖然天然草地資源豐富,草群質量好,產量高,但近年來,人口和牲畜數量急劇增加,糧食、飼草需求導致農田開墾面積加大,1981-2001年耕地總面積從5930.00hm2.2易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軍馬場畜牧業生產長期以來仍沿襲著靠天養畜、四季轉場游牧的傳統經營模式,生產水平低,對自然界的依賴性極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全場自上而下,隨地形、氣候的變化主要分為夏草場、冬草場、春秋草場三地四季利用由于軍馬場屬半干旱半濕潤冷涼氣候,冬長雪大,低溫多水,冬季最冷可達-40.1℃,積雪深度平均20~50cm2.3解決了人類草肉結構,引起草地退化、草前欠載在現有利用方式下,軍馬場天然草地季節供需嚴重失衡,草地超載過牧現象普遍;季節草場分配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超載,其中春、秋、冬超載率分別達97.58%,28.14%,2.36%,只有夏場欠載1.64%,全年超載10.09%。因此,春秋草場超載、冬季飼草料短缺是引起該場草地退化、草畜矛盾突出的焦點。如果僅僅依靠季節草場之間時空調整來保護草地資源,很難做到草畜之間的供需平衡,應該從變革現有畜牧業生產方式入手,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2.4對草地資源的過度汲取軍馬場畜群結構中,母畜比例和出欄率都較低。以2001年羊生產為例,母畜比例和出欄率分別為65.42%,47.41%,與全疆綿羊平均66.02%的母畜比例和56.75%的出欄率具有一定的差距,與畜牧業發達國家高達90%的母畜比例和90%~95%的牲畜出欄率相比差距更大。畜牧業經營仍進行春羔生產,依傳統的放牧方式,冬季放牧加補飼,但此時牧草產量低,補飼量有限,無法滿足生產母畜的營養需求。投入大、見效慢、缺乏切實可行的方案一直是制約改善畜群結構和周轉方式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加大牲畜頭數,以過度索取草地資源來換取畜牧業產值的增加成為牧民普遍采取的措施。但這一措施在換取短期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有潛在的資源和生態危機。對草地資源一味強度利用勢必導致資源的殆盡及生存環境的破壞。應依靠科學技術,在變革草地利用方式的同時,改變傳統的畜群結構和周轉方式,從本質上提高經濟效益。2.5草地資源缺乏,管理體系不健全,未形成完整的體系,規軍馬場飼草料由天然放牧草地、天然割草地、人工種植地三部分提供,但以天然草地供給為主。受市場經濟效益的驅使,種植業基本以糧油作物為主,并沒有形成畜牧業生產的強大后盾,依靠自然優勢“靠天收糧”對年際間氣候變化的依賴性很大,而且品質較同類作物差,長期以來以低投入、廣種植來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以發展的眼光看,種植糧食作物并不能發揮當地自然優勢,也不符合生產發展方向。草地資源的管理和建設在全場范圍內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全場現有人工草地100hm3優化草坪資源利用模式3.1資源集約利用效益目標以維持草地生態系統平衡為出發點,以生產發展方向為依托,以科學技術的應用為驅動力,以提高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最終目標,根據軍馬場氣候、地形地勢、植被等特定環境約束條件,在可利用草地資源量的基礎上確保建立草地資源利用優化格局所使用數據的科學性。依據景觀生態學、草地資源學和生態置換理論為指導,綜合考慮草地資源的具體情況,進行草地資源利用優化格局的研究,以新的生態經濟生產力置換受損生態修復,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產業結構優化。3.2優化方案3.2.1優化模式的建立根據退牧還草、休牧育草、減牧增草的思想3.2.2始牧期綜合考慮軍馬場的氣候特征及牧草生物學特性,制定以下草地利用格局:暖季放牧155d,冷季舍飼210d;始牧期為5月15日,終牧期10月16日。根據草地資源類的4個地形地貌空間格局,以及其氣候、植被等具體情況,設計暖季放牧區梯度輪牧利用方式,分別以草地資源類型7、9、14作為各輪牧帶之間載畜量平衡的調節點,得出軍馬場暖季放牧155d時,暖季放牧區梯度輪牧具體時、空利用方式及最大載畜量見表3。4暖季草地資源合理利用優化格局的建立研究在依據草地資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客觀分析草地資源數量、質量、分布格局,以景觀生態學、草地資源學和生態置換理論及方法為指導,變革傳統四季放牧為暖季放牧155d,冷季舍飼生產方式2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