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_第1頁
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_第2頁
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_時代楷模有感800字

戰斗英雄張富清的英雄事跡給我觸動很深。60多年前在槍林彈雨中奪取至上榮耀,轉身便深藏功名60余載,一輩子默默地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甚至連他的家人都不曾得知這份榮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3篇_時代楷模有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揭開了一位革命老兵塵封半個多世紀的赫赫功名。在張富清人生旅程中,風華正茂之時,他捍衛忠誠,用血肉之軀在槍林彈雨中揮灑青春;功成身退之時,他選擇付出,投身西部邊陲山區奉獻一腔熱血;老驥伏櫪之時,他簞食瓢飲,用最簡樸的生活,最崇高的品質,成為無數黨員干部的精神豐碑。

我想起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擺自己啊,張富清哽咽著說出了將自己所有戰功塵封64年的心里話。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他主動請纓,始終沖鋒前陣,無懼生死,突擊任務中炸碉堡、負重傷當有人問他:為什么要當突擊隊員是,他只淡淡一笑:我入黨時宣過誓,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讓張富清敢于直面生死、英勇殺敵,也造就了時代豐碑人民功臣。

張富清的一生注定是默默奉獻的一生,時逢部隊轉業,他本可以選擇去條件更好、待遇更優的地方,但他卻主動投身湖北恩施邊遠山區,下基層、搞生產、修公路,住柴房、睡草席,吃蘿卜、咽青菜。心中裝的是老百姓的溫飽冷暖,卻顧不上自己家的柴米油鹽,在湖北恩施多年,張富清在多個崗位上工作過,卻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福利,為家人開后門、亮綠燈。因為我是國家干部,我要把我的位置站正。如果我給我的家屬行方便,這不就是以權謀私嗎這是對黨不廉潔,對人民不廉潔,我堅決不能做!多年來,張富清舍小家顧大家,不給組織添麻煩潛移默化的成了家風。

如今,已經95歲高齡的張富清和老伴還生活在建于上世紀80年代潮濕老舊的老房子里,最簡單的陳設,最清淡的飲食,最樸實的生活。71年黨齡的張富清經歷得了戰爭歲月的洗禮,耐得住功成身退的清寂,依舊守著那一份老黨員淳樸作風,守著入黨時的那份熾熱初心,他心中富足、兩袖清廉,激勵著我們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廉潔自律,張富清同志終將成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們值得學習的榜樣力量!

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觀看完張富清同志的感人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對他這種哪里需要去哪里,任勞任怨,立足崗位做奉獻,不計較個人利益的豁達情懷所鼓舞。

張富清同志從入伍開始,就認為自己是黨的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服務員,是為國家和人民做事的。他從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就像一顆螺絲釘,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張富清同志60多年閉口不提過去的英雄往事,樸實純粹、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質。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生在中國這個和平年代而自豪,為有像張富清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軍人而驕傲;作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愛崗敬業,接待辦事居民,耐心聽他們的訴求,熱情服務于每位居民,盡己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作為一名80后青年,在日常生活中,我要秉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多么質樸的話語,多么純碎的情懷。老同志書寫的初心也終將成為我的榜樣,鼓舞我不斷努力奮進,認真踐行服務理念

學習張富清同志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有這樣一位老英雄,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他就是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已經95歲高齡、有著71年黨齡的張富清老人。

戰爭年代,在生與死之間,張富清選擇不顧安危沖鋒在前,在戰火洗禮中成長為戰斗英雄。1948年3月,出身貧苦的陜西漢中洋縣人張富清,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一名戰士。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階段,他擔任的是最危險的突擊任務:6月,在壺梯山戰役中任突擊組長,攻下敵人碉堡1個、擊斃敵人2名、繳機槍1挺;7月,在東馬村帶突擊組6人,掃清敵人外圍,占領敵人碉堡,給后續部隊打開缺口3枚獎章、1份西北野戰軍報功書、1本立功證書,記載著他立下的赫赫戰功。我入黨時宣過誓,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有了堅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犧牲,為全國的勞苦人民、為建立新中國犧牲,光榮,死也值得。任憑歲月磨蝕,樸實純粹的初心,滾燙依舊。

和平時期,在小家與國家之間,張富清選擇舍棄名利扎根山區,始終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光與熱。1955年,退役轉業時,組織告訴已升為連職干部的張富清,恩施地區條件艱苦,急需干部支援。山水迢迢,他深知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了大城市。雖然心里惦記著部隊,又想離家近些,他還是服從組織安排,帶著愛人來到了恩施。到恩施后,他再次響應組織號召,奔赴來鳳縣。從此,兩人扎根異鄉山區,一過便是一生。從糧食局到三胡區、卯洞公社再到外貿局、建設銀行,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兢兢業業,甘當螺絲釘。三胡區是來鳳縣最窮的地方,為了工作,他甚至都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由于困難時期工作任務繁重脫不開身,路太遠,錢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給組織找麻煩,干好工作就是對親人們的最好報答。自古忠孝難兩全。我不能考慮家事和私事,任何時間我都要考慮黨和人民的利益,我要做的事符不符合黨和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