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法制史第十一章美國法-課件_第1頁
外國法制史第十一章美國法-課件_第2頁
外國法制史第十一章美國法-課件_第3頁
外國法制史第十一章美國法-課件_第4頁
外國法制史第十一章美國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美國法

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大陸。從16世紀初開始,西班牙、荷蘭、瑞典、法國、英國等殖民者紛紛入侵,對北美進行激烈爭奪。到1722年,英國戰勝其他殖民者,在北美建立了13個殖民地。第十一章美國法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1492年1第一節美國法的形成與發展

美國法是在繼承和改造英國法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其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一、美國法的起源(殖民地時期)18世紀以前,英國法并沒能在北美取得支配地位。從18世紀初到北美獨立戰爭,北美出現了接受普通法的趨勢。英法七年戰爭后,英國確立了它在北美殖民地的統治地位。

原因:第一,殖民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第二,英國政府加強了對北美殖民地立法的干預。第三,普通法文獻和知識的廣泛傳播。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第一節美國法的形成與發展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戰2二、美國法的形成(1776年—19世紀中葉)1776年至19世紀中葉,是美國法的形成時期。1776年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北美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一)美國法形成過程中的獨立化傾向(二)以普通法為基礎的新法律的創制三、美國法的發展(19世紀中葉以后)19世紀中葉以來美國法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一)法的統一化和系統化(二)法律內容的近代化(三)美國法在現代時期的發展1.行政命令增多,委托立法出現2.新的法律部門的建立和成文法地位的上升3.民主性和科學性的加強二、美國法的形成(1776年—19世紀中葉)3第二節憲法一、憲法的歷史淵源美國憲法雖頒布于1787年,但美國憲法精神和基本框架的形成卻起源于獨立戰爭時期。(一)《獨立宣言》《獨立宣言》是由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派托馬斯·杰斐遜等人起草的。它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天賦人權”思想和“社會契約”論為理論基礎。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第二節憲法4(二)1781年《邦聯條例》1777年11月15日的大陸會議上,各州代表達成協議,通過了《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一般稱《邦聯條例》。在1787年憲法生效以前一直起著憲法性作用。二、1787年聯邦憲法(一)憲法的制定(二)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1.分權原則憲法規定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屬于國會、總統和法院。國會是國家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有一定任期。總統是政府首腦,也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總統享有發布行政命令的權力,有官吏任免權、軍事統率權、外交權和赦免權等。聯邦法院法官實行終身制,法院審理案件時,不受總統和國會的干涉。2.制衡原則根據憲法規定,國會通過法律,必須得到參、眾兩院的同意。兩院通過的法律,如果總統不同意,可以行使否決權,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還有擱置否決權。3.限權政府原則(二)1781年《邦聯條例》5參議院批準大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違憲國會立法權總統行政權聯邦法院司法權有權否決國會立法國會2/3多數可推翻總統否決國會可彈劾總統總統任命聯邦法官制約與平衡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違憲

民主共和制參議院批準大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違憲國會總統聯邦法院6(三)憲法修正和憲法解釋1.憲法修正案憲法修正案是1787年《憲法》明文規定的修改憲法的唯一形式。根據《憲法》第5條的規定,憲法修正案由國會在兩院各有2/3議員認為必要時提出,或由應2/3州議會的請求而召開的制憲會議提出。自1787年《憲法》制定以來,美國共有修正案29條(第29條為修正案提案),至1995年為止,前27條修正案已經各州批準而生效。

第1—10條修正案,是關于公民權利的規定。1789年第一屆國會召開,提出了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前十條修正案,又稱《人權法案》。內容:“國會不得制定限制公民言論、出版自由,或剝奪公民和平集會和請愿的權利的法案;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不得侵犯;無論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為而兩次遭受生命或身體的處罰,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證其罪;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被剝奪生命、自由和財產。”(三)憲法修正和憲法解釋72.憲法解釋聯邦最高法院對《憲法》的解釋權是通過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確立的。3.對憲法進行補充的國會立法(四)美國憲法的影響第一,它是美國經濟和政治生活的最高準則。第二,美國憲法所設計的制度影響深遠。2.憲法解釋8第三節行政法一、美國行政法的形成與發展(一)行政法的形成(1887—1933年)(二)行政法的發展(1933—1946年)(三)行政法的現代化改革(1947年以后)1947年以后美國行政法的現代化改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1)行政法調整領域的轉變。(2)行政法作用的變化。(3)行政公開原則的確立。第三節行政法9二、行政法的基本內容(一)行政組織法美國的行政組織包括總統、總統的執行機構、內閣、部、獨立機構、政府公司。(二)行政程序法1946年6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行政程序法》。該法后來經過多次修改,至今仍然有效。(三)對行政的監督和控制法美國行政法強調和側重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和控制。這種監督和控制主要通過司法審查、總統控制、立法控制、行政公開制度等手段來實現。三、行政法的特點(一)聯邦法和州法雙重體系并存(二)行政司法以獨立機構為主體(三)注重行政程序的完善二、行政法的基本內容10第四節財產法美國的民商法領域的立法是以財產法、契約法、侵權行為法、繼承法、家庭法、公司法、買賣法、票據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形式獨立存在的。一、財產法的淵源財產法是美國民商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并在美國法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關于財產法的內容,散見于判例法、制定法及政府行政規范中。凡涉及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判例和制定法都屬于財產法的范疇。二、財產法的基本原則在20世紀初以前,美國財產法徹底貫徹絕對私有權原則;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財產法在對個人財產權給予保護的同時也高度重視對社會利益的保護,強調社會利益保護的優先地位。第四節財產法11三、不動產法不動產主要指土地、建筑物、礦藏、植物及土地或建筑物上的添附物,土地是美國不動產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不動產法是美國財產法的核心。(一)土地權益1.現實權益。又稱即時權益,包括土地占有權、使用權和享受權,對土地的排他性占有是現實土地權益的最主要特征。2.未來利益。在美國法中,土地權益中的未來利益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現在就存在的財產權。分為回收權、繼受權和取代權幾種形態。(二)不動產交易和不動產產權登記四、動產法動產在美國財產法中,主要是指除土地和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各類財產。五、信托財產制度美國的信托財產制度淵源于英國。三、不動產法12第五節契約法一、契約法的淵源契約法同財產法一樣,是美國民商事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1906年的《統一買賣法》(已廢止)、《統一商法典》、《契約法重述》。二、契約法的主要內容近代美國契約法與當時的“自由放任”經濟相適應,確立了契約自由原則,尊重訂約雙方當事人的自由意志,這一時期的判例和成文法都體現了這一原則。三、契約法的發展契約自由原則的變化契約神圣原則的動搖。第五節契約法13第六節侵權行為法一、侵權行為法的淵源美國侵權行為法的迅速發展是在19世紀,以州法律為主,歷史上,一些州判例對侵權行為法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二、侵權責任的基本原則(1)過失責任原則。(2)風險負擔原則。(3)同伴工人過失規則(4)近因原則。(5)豁免原則。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侵權行為歸責原則開始發生變化,社會正義和歸責原則的公平性問題被引入侵權行為法領域,侵權行為法發生了如下主要變化:第一,比較過失原則的應用。第二,事實自證原則的產生。第三,絕對責任原則的確立。第四,同伴工人過失原則和豁免原則的廢除。第五,侵權行為法調整范圍的擴大。第六節侵權行為法14第七節家庭法家庭法主要是州法,各州的具體規定有一些差異,家庭法是在普通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州還制定了一些成文法以補充不足。依照普通法,婚姻關系被看做契約關系,由具備結婚條件的男女雙方訂立。從聯邦范圍看,主要存在著宗教的和民事登記的兩種婚姻形式。夫妻關系最初實行“夫妻一體”原則,已婚婦女沒有單獨的居住權和其他民事權利。1970年,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制定了《統一結婚離婚法》,但到現在為止,許多州尚未采用。第七節家庭法15第八節公司、保險和破產法一、公司法美國的公司制度淵源于英國法。19世紀下半葉,淵源于英國法的公司建立的特許制度走向衰微。美國公司法的主要淵源是私人訴訟判例和成文立法,主要屬于州法范疇,各州都有自己的判例和成文法。1950年,美國律師協會制定了《標準公司法》,旨在促進各州公司立法的統一。目前,該法的一些條款已被大多數州采用。二、保險法美國保險法主要是議會立法。19世紀末以來,各州還通過了一系列成文的保險法規。20世紀以來,保險法不斷走向完善,制定了財產保險、意外保險、責任保險等相關法律以及特定行業保險法。三、破產法(一)破產法的歷史演變:《聯邦破產法》到《破產改革法》(二)破產法的基本原則和內容《破產改革法》不僅對清算程序、破產原因、財產豁免、清償順序、重整程序等問題作了一般規定,而且對債務人規定了一系列保護條款。第八節公司、保險和破產法16第九節經濟與社會立法一、反托拉斯法(一)反托拉斯法律體系的形成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反壟斷法制的國家。1890年,美國國會制定了第一部反托拉斯法——《謝爾曼法》。(二)反托拉斯法的基本內容《謝爾曼法》是美國聯邦第一個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授權聯邦政府控制、干預經濟的法案。1914年的《克萊頓法》1914年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法》1936年的《羅賓遜—帕特曼法案》1938年的《惠勒·利法》《合并準則》(1968年頒布并于1982年、1984年修訂)第九節經濟與社會立法17二、勞工法在19世紀末以前,美國勞工關系法的主要傾向是保護雇主利益、限制工人權利。19世紀的最后十年,勞工運動取得了極大進展,各州制定的勞工保護法日益增多。20世紀30年代,由于經濟危機等原因,導致工人運動進一步高漲。20世紀60年代后,美國的勞工關系法逐步走向民主化。三、社會福利法美國的社會福利立法也出現得較晚,社會福利立法是在勞工賠償法等保護工人權利和利益的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的憲法革命及憲法觀念的更新,為社會福利立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建立社會福利制度成為現代社會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1935年8月,美國頒布了《社會保障法》。2000年通過的《老年公民自由工作法案》。二、勞工法18第十節刑法一、刑法的結構體系美國刑法由聯邦法和州法兩部分構成。根據聯邦憲法關于聯邦權限的規定,有關偽造合眾國證券和通行貨幣的懲罰、有關海盜罪和在公海上所犯的重罪以及違反國際法的犯罪行為的界定和懲罰、對叛國罪的宣告和懲處等屬于聯邦刑事法律的范疇,其立法權由聯邦行使。對除此之外的其他犯罪和刑罰的規定,屬州刑事法律范疇,其立法權由各州行使,州刑法構成刑法的主體。二、刑法的歷史發展從刑法內容的變化來看,20世紀中葉以前,刑法具有鎮壓職能日益加強的傾向,20世紀初制定了一些旨在加強鎮壓的法律。20世紀中葉以后,對刑法進行了改造,刑罰趨于緩和,出現輕刑化、非刑事化趨勢。具有現代特征的刑事立法出現,如行政刑法、經濟刑法等。三、犯罪的概念和分類(1)按照犯罪行為的危害性程度劃分,有重罪與輕罪。(2)按法律淵源劃分,有普通法的犯罪與制定法的犯罪。(3)按犯罪性質劃分,有本質邪惡的罪與法規禁止的罪。第十節刑法19第十一節司法制度一、法院組織(一)聯邦法院系統:聯邦法院系統包括最高法院、巡回法院和地區法院三級。(二)州法院系統州法院系統大致有州基層法院、州上訴法院和州最高法院三級。(三)聯邦最高法院的違憲審查權聯邦最高法院在具體案件的審理中,如發現州憲法和法律或聯邦法律與聯邦憲法相抵觸,可宣布其違憲。某項法律一經宣布違憲,法院便不能再援用。二、訴訟制度(一)民事訴訟美國民事訴訟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訴、初審、上訴審、發布執行令。民事審判采取辯論制,由權利主張者承擔舉證責任,并實行“占有優勢證據”的證據原則,即要想勝訴,必須提供至少51%以上的有利證據。辛普森案第十一節司法制度辛普森案20(二)刑事訴訟1.辯訴交易辯訴交易又稱辯訴談判(pleanegotiation)、辯訴協議(pleaagreement)。它是一種庭外活動,由控、辯雙方磋商和談判,在這一過程中,控方以撤銷部分指控、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