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案_第1頁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案_第2頁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案_第3頁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案_第4頁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教學目標:1.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3.能夠正確斷句。4.正確翻譯文中的一些語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5.分析、把握作者在詩文中的態度、情感、觀點。歸納概括文段的思想內容。6.賞析作品形象。7.品味語言表達技巧。教學重點:1、歸納學生應掌握的文言詞語。2、落實文章中的重點句子的翻譯,爭取達到直譯無誤。教學難點:能整體把握文章并聯系實際回答問題。教法:歸納法、點撥法、記憶法學法:歸納法、記憶法、練習法課時:一課時教學步驟:一、重點課為《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師表》二、《陳涉世家》1、字詞:a、通假字:【發閭左適戍漁陽】“適”通“謫”,貶謫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

【為天下唱】“唱”通“倡”,首發

【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

b、一詞多義:①故

扶蘇以數諫故(緣故、原因)

廣故數言欲亡(故意、特意)

②將

上使外將兵(率領)

項燕為楚將(將領、帶兵的人)

③然

吳廣以為然(這樣)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④書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寫)

得魚腹中書(字條)⑤之

輟耕之壟上(去、到、)

悵恨久之(、音節助詞,無實義)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結構助詞,為“的”)

二世殺之(代詞,指扶蘇)⑥以

扶蘇以數諫故(因為)

或以為死(譯為“認為”)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把)

以激怒其眾(來)⑦次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編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⑧若若為傭耕(你)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像)你若來(如果)若有作奸犯科c、古今異義1)、【等死】古義:同樣。今義:等待。

2)【卒中往往語】古義:到處。今義:經常。3)、【今亡亦死】古義:逃走。今義:死亡

。4)、【比至陳】古義:等到。今義:比較,比方。d、課下注釋中重點詞語:之、茍、若、屯、會、次、亡、等、數(shuò)、念、間(jiàn)、旦日、并、寧、比、社、稷、刑e詞類活用【大楚興,陳勝王】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為王

【置人所罾魚腹中】罾:名詞用作動詞,就是用網捕

【將軍身被堅執銳】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固以怪之矣】怪:以……而怪。

【忿恚尉】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2、重點語句翻譯。(1)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2)天下苦秦久矣。全國百姓苦于秦朝統治已經很久了。(3)、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現在果真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隊伍,向天下人發出倡導,應該有許多人會響應。(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3、簡答題。①你怎樣看待陳勝所說的“茍富貴,無相忘”這句話?反映出他不滿現狀、渴求改變命運的心態及對富貴生活的向往,表現出及窮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②從全文看,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陳勝能夠從一個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導者,有什么才能?)陳勝是一個抱負遠大,有膽有識,能洞察時局,敢于斗爭,具有卓越的組織才干和領導才能的人。((1)、對當前形勢具有敏銳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細致;(3)、有很強的組織領導才能。)★中考連接:2011-2012廈門市質檢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6—9題。(15分)【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及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節選)【乙】陳勝出于戍卒,一旦奮發不顧,海內豪杰之士乃始云合響應,并起而誅之。數月之間,一戰失利,不幸隕命于御者之手①,身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項氏②之起江東,亦矯③稱陳王之令而度江。秦之社稷為墟,誰之力也且其稱王之初,萬事草創,能從陳馀之言,迎孔子之孫鮒為博士,至尊為太師,所及謀議,皆非庸人崛起者可及,此其志豈小小者哉!——洪邁《容齋續筆·陳涉不可輕》(節選)【注釋】①隕命于御者之手:指陳涉最后死于他的車夫莊賈之手。②項氏:指項梁、項羽。③矯:假托。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輟耕之壟上()(2)若為傭耕()(3)并起而誅之()(4)秦之社稷為墟,()7.根據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A.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B.若為傭/耕,何富貴也C.海內豪杰之士/乃始云合響應D.不幸隕命于御/者之手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茍富貴,無相忘。(2)項氏之起江東,亦矯稱陳王之令而度江。9、閱讀甲乙選段,完成⑴——⑵小題。(5分)(1)乙文中的“此其志豈小小者哉”印證了甲文中的哪一句話?(2分)(2)乙文中對陳涉有兩條基本評價,請用你的話簡要概述。(3分)參考答案:6、要點及評分:解釋準確,每個1分。(4分)(1)去、往(2)你(3)一齊(4)土地神7.C(2分)8.要點及評分:翻譯準確,表達通順。每句2分。(4分)(1)如果今后富貴了,(我們大家)不要互相忘記。(2)項羽(項梁)從江東起兵,也假稱(借)陳王的號令而渡江。9.(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2分)(2)要點及評分:寫出一點可得1分,表達1分。(3分)①秦國被推翻,陳涉起了重要作用;②陳涉志向非凡,并非庸人。三、《唐雎不辱使命》1、字詞:a、通假字:【錯意】錯,通“措”。【倉鷹】倉通“蒼”。b、課下注釋中重點詞語:【辱】辱沒、辜負。【易】交換。【加惠】給予恩惠。【廣】擴充。【直】只,僅僅。【怫然】盛怒的樣子。【搶】撞。【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撓】屈服。【謝】道歉。【諭】明白。c、一詞多義:1)、【以】.①介詞,可譯為“用、拿、憑”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吾以十倍之地(用)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憑)②.介詞,可譯為“把”以頭搶地耳、以君為長者,③.連詞,可譯為“因為”徒以有先生也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第一個)使:派遣。

(第二個)使:出使。3)“于”字的用法①相當于“在”倉鷹擊于殿上。②相當于“自、從”受地于先王/休祲降于天③相當于“到”何至于此!d、古今異義:長跪而謝之曰

【古:道歉;

今:感謝】E、詞類活用:①輕寡人及(輕,形容詞用如動詞,意動用法,“認為……輕”,小看。)②請廣于君(廣,形容詞用如動詞,使動用法,“使……擴充”。)2、重點語句翻譯。(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國。(2)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⑶、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及臣而將四矣。這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最有膽識的人啊。(他們)心里的憤怒還沒有迸發出來,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5)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那)韓國、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3、簡答題。(1)外交辭令往往委婉含蓄,隱藏著“潛臺詞”,聽話者應仔細揣摩,才能靈活應付。請揣摩下列各句,說說其“潛臺詞”是什么?

答:①“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怒,那后果將不堪設想。②“此三子者……及臣而將四矣”我將效仿那三個人,及你同歸于盡。(2)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唐雎是怎樣讓秦王理屈詞窮的?從中可以看出唐雎是個怎樣的人?首先,唐雎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用“布衣之怒”來對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舉了三個布衣之士的例子來反駁秦王,并表示要效法這些有膽識的勇士,不畏強暴,刺殺秦王。最后,唐雎“挺劍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義,挫敗秦王。(答出要點及過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個有勇有謀、不畏強暴、敢于獻身的人。(3)列舉我國歷史上兩個“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主要事跡。*示例:(1)墨子阻止公輸盤和楚王攻打宋國。(2)晏子出使楚國,令楚王自取其辱。(3)諸葛亮舌戰群儒,聯吳抗曹。★中考連接(十一)2011煙臺【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及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音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及熙也,寡人反取病焉。”9.下面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人恒過然后能改B.或異二者之為何為者也C.吾欲辱之,何以也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D.要離之刺慶忌也甚矣,汝之不惠10.翻譯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2)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11.【甲】文中秦王對唐雎的態度、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請根據文段內容簡要概括。(2分)憤怒憤怒12.【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問話時,“避席對曰”,“避席”寫出了晏子的態度,也隱含了他的不滿。(2分)13.唐雎及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唐雎主要是靠取勝,晏子主要是靠取勝。(2分)(十一)9.D(3分)10.(1)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2)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同。(評分:4分。每小題2分)11.威脅害怕(色撓)(評分:2分。每空1分,大意對即可)。12.鄭重(2分)l3勇敢智慧(每空1分)比較閱讀【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及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①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②三百閭,張袂③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賢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儐者①: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臨淄②: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袂③:就是衣裳的袖子。1.解詞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2)豈直五百里哉?3)儐者更道4)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2.譯句(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2)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賢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3.晏子的語言讓你感覺他是一個怎樣的使者?

4.乙文中晏子綿里藏針的回敬是因為楚王的輕慢無禮,則甲文中唐雎的“挺劍而起”是因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5.晏子和唐雎同為外交使者,同樣不辱使命,他們各靠什么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6.讀了【甲】【乙】兩文這些“士”的故事后,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答案:(一)1.(3)改。(4)適宜。2.齊國派遣使臣,根據使臣的不同素質派到不同君主(的國家),賢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賢明君主(的國家),無能的人就派他出使無能君主(的國家)。3.機智幽默、善于辭令、勇敢的維護國家權益。4.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或秦王發怒(蠻橫霸道)并威脅。5.唐雎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機智的外交辭令。6.熱愛國家、勇敢無畏、責任感強。四、《出師表》1、字詞:a、古今異義:1)誠宜開張圣聽古義:擴大。今義:店鋪開業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痛心遺憾。今義:極為憎恨。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義:言行惡劣。4)由是感激古義:感動奮發。今義:深刻的感謝。5)臨表涕零古義:眼淚。今義:鼻涕。b、課下注釋中重點詞語:秋、義、遺(wèi)、咨、損、彰、諏C、一詞多義1)益:有所廣益(好處)斟酌損益(增加)2)遺:以光先帝遺德(遺留)yí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wèi3)效:恐托付不效(奏效)討賊興復之效(任務)4)鄙:肉食者鄙(目光短淺)

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

蜀之鄙有二僧(邊境)

5)顧:顧野有麥場(回頭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拜訪)附虛詞:以:⑴以光先帝遺德(來)⑵以塞忠諫之路也(以致)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來)⑷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來)⑸愚以為宮中之事(認為)⑹悉以咨之(拿)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⑻咨臣以當世之事(拿)⑼遂許先帝以驅馳(替、為)⑽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⑾以傷先帝之明(以致)⑿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⒀以先帝之靈(來)⒁以彰其咎(來)⒂以咨諏善道(來)于:⑴侍衛之臣不懈于內⑵欲報之于陛下也(在)⑶試用于昔日⑷躬耕于南陽(在)⑸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在)⑹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⑺未嘗不嘆息痛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