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現狀研究目錄TOC\o"1-3"\h\u2719一、緒論 17154(一)研究目的 18295(二)研究意義 1126531、理論意義 130982、現實意義 122534(三)概念界定 243161、繪本游戲教學 2161832、幼兒游戲指導 223937(二)文獻綜述 2109461、關于繪本游戲教學的研究 277012、關于幼兒游戲指導的研究 330857二、研究設計與實施 315058(一)研究對象 329244(二)研究方法 3142351、文獻法 3126362、觀察法 41123、訪談法 420574三、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44739(一)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時間及頻率分析 414844(二)不同類型的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的情況分析 5119741、游戲類型的選擇情況 5122762、不同類型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情況 527191(三)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效果分析 511453四、幼兒園繪本游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620782(一)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681951、游戲時間控制不足 6159932、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游戲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6173853、游戲中忽略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6194734、教師對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存在偏差 731068(二)提高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效果的對策 7129641、提高教師對繪本教學活動中游戲的認識 7194542、精心設計游戲 8220953、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86264、增加游戲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929237五、結論 101558參考文獻 11摘要認知水平處于前運算階段的3-6歲的幼兒,他們受到認知水平的制約,需要借助摹仿、想象、語言等方式來認識世界。繪本的圖畫、內容、設計方式都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大部分幼兒教師都將繪本教學設為日常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21世紀是中外兒童繪本傳播最快的時代,繪本以其圖文結合、簡明易懂的特點博得了幼兒的喜愛。為了促進幼兒認知的良好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一線幼兒園通過繪本閱讀這一教育媒介展開對幼兒認知發展的研究,通過閱讀相關文獻,結合目前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情況,不難發現,繪本教育在幼兒園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這一主題,結合先有文獻資料,通過文獻法、觀察法及訪談法展開研究,首先對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其次對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探究出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提高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效果的對策。希望能夠為游戲在幼兒園的繪本教學提供意見。關鍵詞:游戲;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運用緒論研究目的在幼兒發展進程中,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一直維持著語言學習興趣和摹仿沖動的幼兒,他們在語言領域中展現出來的積極性為語言教育奠定了基礎;學前兒童的社會發展也與語言教育密切相關,幼兒逐步了解自己、他人以及周圍世界的過程需借助語言的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也在此過程中得到發展;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也離不開語言教育,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他們可以從不同繪畫、不同故事情節的作品中獲得幸福感,在對作品的不斷解讀中獲得最初的世界觀。其中繪本閱讀是其中的一種文學形式,繪本對幼兒的長期發展也十分有益,他們的情感和思維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和促進。然而在當前的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運用過程中中,仍然存在著存游戲時間控制不足、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游戲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游戲中忽略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教師對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存在偏差等問題。本研究以繪本教學活動為切入口,通過觀察法、訪談法對游戲在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二)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針對具體繪本內容設計恰當的活動目標,使用多媒體教學,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導入部分采用猜謎游戲的活動方式,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言環境。幼兒在游戲的進程中鍛煉了語言的表達,同時在游戲中體驗了語言表達的樂趣。教學活動中不僅僅只注重了語言能力的發展,也融入了情感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認同感,促進其社會性行為的發展。繪本閱讀活動既符合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幼兒的認知經驗在此過程中得到提升,他們的社會性行為也能得到發展。繪本的情節生動有趣,畫面優美,對話趣味盎然。有利于幼兒在活動中發揮討論的積極性。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可以通過講述繪本的情節內容來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其知識儲備以及體會到過分羨慕別人是不好的情緒,學會認可自己,促進幼兒在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發展。2、現實意義通過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研究,一方面,能夠幫助教師擴充繪本教學領域相關理論及實踐知識,提高教師辨識繪本或其他作品資源的能力,對在繪本教學活動中幫助兒童開展有效的繪本閱讀也具有重大意義。最終,在一次次繪本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另一方面,繪本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同時,在繪本教學中,幼兒可以跟隨教師優秀的講解建立起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進而培養起很好的閱讀習慣。最后,不僅可以為幼兒園形成辦園特色,還可以幫助家長了解繪本、了解繪本的價值,為家庭中開展親子繪本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三)概念界定1、繪本游戲教學首先繪本是指用中文撰寫內容,以圖文結合或單純以圖畫呈現內容的繪本。而繪本教育則指教育者(教師或父母)以中文繪本為媒介對幼兒進行教育行為的一種教育形式。中英繪本能讓幼兒通過繪本內容展開角色扮演游戲,也能讓幼兒培養閱讀興趣、習慣和能力,讓幼兒在游戲與閱讀中促進認知的發展。[1]2、幼兒游戲指導HYPERLINK"javascript:;"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行為指教師通過直接指導幼兒游戲對幼兒的游戲施加影響的行為。將幼兒游戲得以拓展。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幼兒可能會不自覺地受到挫折,那么教師可以給幼兒一個積極的微笑,讓幼兒擺脫這種不良情緒的影響,這樣可以讓幼兒更加愉快地進行游戲。HYPERLINK"javascript:;"培養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感情。教師作為游戲的“旁觀者”、“引導者”、“游戲者”,是幼兒的好伙伴,HYPERLINK"javascript:;"在指導游戲的過程中應該讓幼兒更好地發展,并且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促進教師和幼兒的良好關系。[2]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游戲時,教師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而是在幼兒游戲的支持者與引導者。HYPERLINK"javascript:;"一定要明確幼兒發揮的是主體作用這一觀點,必須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指導只是以引導的身份為了提供合理必要的幫助,并不是教師作為整個游戲的主體文獻綜述1、關于繪本游戲教學的研究繪本起初是從國外興起引進的,在國外有圖畫書之說,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我的圖畫書論》闡述了日本圖畫書的發展歷程以及其對幼兒想象力的激發和補充;培利.諾得曼《閱讀兒童文學的快樂》強調了圖畫書閱讀應該是一種平面空間和立體空間相交替的過程,重在研究幼兒感受想象;大衛.阿諾德則在《通過錄像訓練研究圖畫書。而繪本閱讀在國內起步較晚,相關研究還不充足,但隨著幼兒教育和雙語教育的發展,對于中英繪本的需求銳不可當。一些學者、本碩生及一線幼兒園教師對關于繪本和幼兒的研究越來越豐富。有些研究如碩士論文中蘇州大學吳微《基于皮亞杰兒童認知理論的兒童繪本插畫研究》跨專業將幼兒認知發展與繪本插畫設計結合,探討了如何基于不同年齡階段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進行插畫設計使幼兒繪本閱讀更加科學、我國插畫設計更好發展的研究。上海師范大學林舒怡2018年撰寫的《幼兒園大班繪本與音樂活動相結合的實踐研究》等,多將幼兒繪本教育和社會性發展如情緒、社會交往相結合或者單獨與音樂、戲劇、游戲相結合,注意力、感知覺、思維則較少被全面提及。譚永春等三人(2019)在《蚌埠學院學報》一書中通過對皖北農村幼兒園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皖北農村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師資素養狀況,繪本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狀況等,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從政府、幼兒園、幼兒教師、家長四方面出發的解決策略。[3]總之通過對國內外文獻內容整理上看,對于繪本的價值國內外學者認為繪本有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對于繪本教學每一位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還指出有效本的繪本學習是由成人所主導的,教師對幼兒的輔導閱讀優于幼兒自己進行閱讀。從收集文獻可以看出繪本教學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2、關于幼兒游戲指導的研究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應用的較為廣泛,因此有很多學者對游戲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研究。比如曹中平(2000)認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游戲更像是一種策略,能夠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加輕松,因此也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策略加以運用。王小英(2004)則認為,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游戲不僅僅是一種行動方式,還是一種自由的實現,是幼兒解放天性的體現。并且,游戲可以使幼兒更加自由的學習,使幼兒擺脫傳統學習的束縛,使其能夠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身的個性,更加歡快的學習。在西方對于幼兒的教育中,游戲教學法的使用早已展開,法國教育家Jean-JacquesRousseau認為,如果想讓幼兒可以更加輕松的學習,就必須使用與其心理特點相適應的方法,游戲就是其中之一。[14]捷克教育學家JohannAmosComenius認為游戲教學法非常符合幼兒的行為特征。國外的教學理論討論點在于如何能使幼兒更加快樂、積極的學習,因此游戲教學法就作為重點教學方法被納入討論范圍。[15]關于游戲和教學的關系,國外的專家學者也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深入地思考游戲的特點和游戲所帶來的一切,以及它在教育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通過對國內相關文獻的分析看出,關于游戲教學法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國內專家的觀點普遍認為游戲屬于一種特殊性的活動方式,即是一種有行為特點的特殊的活動,它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其他行為的工具使用。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文獻參考。二、研究設計與實施(一)研究對象本文選取幼兒園的三個大班幼兒作為研究對象,對三個大班的教師進行訪談,了解教師對游戲在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的一些情況。(二)研究方法1、文獻法通過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以“幼兒繪本教學”、“游戲運用”、“幼兒大班繪本教學”、“游戲與繪本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捜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所搜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梳理、分析,從而了解目前相關研究的研究現狀,以及所缺部分,以此為本研究奠定相關的理論準備和基礎,從而確定研究的具體內容。2、觀察法通過制定研究提綱或觀察表,對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中的運用情況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從而分析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課堂教學實況,對游戲與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之間的聯系有更深刻而科學的研究。3、訪談法以對幼兒教師進行個別訪談內容作為一定的依據,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現實依據。三、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現狀分析(一)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時間及頻率分析本文對三個大班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和頻率進行了觀察,記錄如下。表1.1游戲在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時間和頻次情況表編號班級繪本名稱游戲次數游戲時間整個教學活動時間123456789大A班大A班大A班大B班大B班大B班大C班大C班大C班《蓬蓬的故事》《當我害怕時》《小威向前沖》《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野貓的城市》《方格子老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轟轟隆隆來了》《用愛送你回家》1111101015min3min6min4min5min7min4min5min5min24min23min22min23min22min23min22min23min25min通過表1.1可以看出,在9個繪本閱讀教育活動中,有7個繪本閱讀活動中用到了游戲且運用的次數都為1次,2個繪本閱讀活動中沒有運用游戲,由此可見,在觀察為期兩個月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游戲經常會被教師使用。通過表1.1可以看出,4個運用了游戲的繪本閱讀教育活動中游戲時間頻率最高的是5分鐘共出現了4次,游戲時間最長為7分鐘,出現了1次,游戲時間最短的是3分鐘,出現1次。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游戲開展的時間,要根據繪本閱讀活動的目標進行合理控制。無論哪一種游戲,幼兒都需要有充分的時間去探索、去反思,有充分的時間保證,幼兒才能盡情地投入其中,快樂的完成,充分地探索。根據本次繪本閱讀活動的觀察與記錄能夠看出,教師在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游戲的時間如表1.2所示:表1.2繪本閱讀活動過程時間表活動流程所用時間游戲活動的導入繪畫游戲的開展再次了解游戲內容活動結束5min15min10min5min(二)不同類型的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的情況分析1、游戲類型的選擇情況通過對繪本閱讀中常見游戲的觀察,發現繪本閱讀中常見的游戲類型有角色扮演游戲、表演游戲和規則游戲。數兒童繪本的內容缺乏了解,對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的思維等缺乏了解。教師應充分發揮繪本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從游戲目標的確定、類型的選擇、人物的選擇,到設計過程,包括道具、熟悉繪本內容,都必須有充分的準備,使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游戲指導完成后,必須提前做好總結等方面的工作。在幼兒教育中,教師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語言目標。然而,在繪本教學中,游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2、不同類型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情況角色游戲,指的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通過想象和模仿,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運用動作、語言、表情等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經驗的一種游戲。表演游戲區別于其他類型的游戲活動的特殊性,在于它兼具“游戲性”和“表演性”。表演游戲的“表演性”要求幼兒以自身為媒介,運用包括語言、表情、動作、姿勢等在內的手段來再現特定的故事。在這個表演游戲中,首先教師沒有為幼兒準備游戲需要用到的角色頭飾,和游戲時需要用到的“肉”,材料準備不充分,降低了幼兒表演游戲的體驗。[4]規則游戲是以規則為核心的游戲。規則游戲有明確的、預定的規則,其開展也離不開參與者對規則的有意識遵守。(三)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效果分析在這個游戲中,孩子的表現真正體現了孩子觀察愛的能力。在每一部分的表演之后,如果老師能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不僅能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對表演得到認可,他們的內心也得到了教育和更多的宣傳。教師輕視這一環節,表現在教學設計和實踐上的忽視。通過觀察發現,教師對角色和游戲類型的選擇是隨機的。基本上,角色是根據故事書中的形象來確定的。[5]四、幼兒園繪本游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一)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運用中存在的問題1、游戲時間控制不足根據觀察游戲在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的現狀,可以看出幼兒園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經常使用游戲,但是游戲在繪本教學中所占用的時間上存在一些問題,當教師引導幼兒游戲時,游戲時間過長,導致后續的繪本閱讀活動必須壓縮。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對游戲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導,導致一些教學內容被放棄或游戲的其他部分沒有及時實施。影響教師繪本閱讀活動的教學質量。[6]如果老師在備課或確定游戲的用途時能準確估計出游戲的每個環節和花費在游戲中的時間,學生就會有一個非常全面的了解,這可能不是問題。游戲經常應用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可見游戲擁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游戲的展開需要時間,時間又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科學在游戲中讓時間的價值最大化最優化,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幼兒自主游戲開始之前,必須為游戲的完成做好準備,比如準備游戲材料的教師,需要豐富關于幼兒問題的經驗,并分配幼兒自主游戲的具體任務。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游戲水平需要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通過研究發現,在幼兒園中確定幼兒自主游戲的主題仍然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教師主導了主題的確定。老師們在游戲中決定了游戲的主題,這使得孩子們的興趣不高,也不愿意參與到自主自主游戲過程中。2、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游戲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幼兒園在游戲活動還開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教師過分干預游戲的現象,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游戲能夠取得好的效果,一直對幼兒進行干預,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好像沒有什么作用,只是在跟隨老師的腳步來完成,導致很多幼兒沒有辦法真正的融入到游戲的氛圍之中,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要求幼兒嚴格按照游戲設計的進程走,幼兒在游戲中變得非常被動,沒有辦法發揮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游戲真正的價值就失去了,幼兒在游戲中的語言表達以及情緒培養等都沒有得到促進。幼兒不僅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游戲的主體,同時還要注意幼兒的全員參與。3、游戲中忽略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對大班教師訪談中發現,教師對繪本中文字作用有點縮小,教師說我認為繪本中文字沒有多大意義。孩子會根據圖片猜想理解這個繪本中所表達東西和內容,但是你給孩子不展示圖片,給孩子展示文字,他就什么也看不懂,不知道怎么進行繪本閱讀,因此我認為繪本中有少許文字或沒有文字是可以理解的,這樣還可以更好的促進孩子想象能力,但是教師卻忽略了大班幼兒對文字已經很敏感。教師開展繪本教學方式相對有限,不能有效地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為其繪本教學提供服務。[7]繪本教學不是簡單的一個教學活動就能完成的它,它需要通過多次靈活的選擇和多元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繪本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在逐頁播放PPT,通過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圖像的內容,然后講述繪本中的主要內容的,最后滲透到人物的性格或教育意義。此外,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作為教學材料,教師手中沒有紙質繪本,幼兒手中也沒有紙質繪本。這種教學沒有創造性,同時嚴重影響了幼兒對繪本的興趣。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固化,再就是對繪本的拓展不夠,單純認為繪本只是語言活動,沒有靈活的把繪本從五大領域開展教學。所以才會使方法單一,形式套路化。4、教師對游戲在繪本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存在偏差教師正確的游戲觀是有效指導幼兒開展游戲的基礎,正確的游戲觀應該是:幼兒園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是幼兒自發自主展開的游戲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體驗活動。首先,這肯定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其次也肯定了游戲的特點以及對幼兒的價值。大多數幼兒教師對游戲活動的理解和認知比較模糊,導致了一些幼兒教師在觀察及有效指導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抓不住游戲觀察及指導的重點,指導內容更加傾向于游戲規則、課堂秩序或者是解決幼兒沖突。有經驗的教師更密切地注意確保幼兒自主游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可以及時發現安全威脅,以便找到合適的方式引導兒童。但與此同時,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幼兒游戲中進行的指導可能太頻繁。而一些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解決問題時不冷靜,也更直接,指導孩子的方式也比較單一,然而,他們對兒童游戲的參與程度很高,并且喜歡參與其中。[8]教師對游戲的教學方法了解不夠,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在繪本閱讀中用作教學工具的玩具。任何工具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了解它,使用它,利用好它,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否則,結果要么是玩游戲,要么是沒有充分理解時間的使用,要么是沒有很好地利用時間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分配角色時,首先要考慮孩子們的意愿,看孩子們是否主動。看看孩子們是否積極參與,但在實踐中,更常見的是聘請教師。這種做法也是一個不幸的因素,年幼的孩子不能充分參與游戲。(二)提高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效果的對策1、提高教師對繪本教學活動中游戲的認識教師需要增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指導幼兒自主游戲的水平。第一,需要具有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理論知識。教師應了解兒童游戲的動機、兒童的年齡思維特點、聽障兒童游戲個體之間的差異等,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導游戲。第二,教師需要掌握幼兒自主游戲相關的理論知識。了解聽障兒童幼兒自主游戲的相關理論、游戲對兒童發展的價值和幼兒自主游戲的特點及其分類,才能有效理解與指導兒童游戲在游戲的應用上,基于繪本,既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優化設計,又要在表現形式上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激發幼兒興趣,以幼兒為主體,以游戲化為主線,立足游戲整個教學過程,設計具有游戲性質的活動,引導并帶領幼兒自主而有序地開展活動,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學會合作與交流,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鼓勵人人參與游戲中,實現幼兒整體的全面健康發展。如果教師開展游戲是為游戲而游戲,結果是課堂上熱熱鬧鬧,而實效則平平淡淡。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游戲形式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做到傳授知識、訓練語言,調動幼兒積極性,改善教學的目的。2、精心設計游戲在這個網絡發達的21世紀,多媒體的發展十分迅速,我們可以根據多媒體電視來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中班幼兒視力發展具有一定局限性,繪本恰恰也很小,不利于幼兒對小細節的觀察,多媒體電視可以更好的讓幼兒觀察小細節,這樣正好彌補了繪本的不足。我們也可以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在繪本教學中使用教具來提高幼兒對教學活動的興趣,也可以通過幼兒對生活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利用他們的興趣來提高繪本教學有效性。在開展繪本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幼兒進行提問和問答,這樣可以使幼兒有效投入到繪本教學過程中。怎樣增加教師提問和應答的有效性,首先我們可以讓教師增加閱讀量來組織語言的邏輯性,讓老師對幼兒提的問題不但簡單明確還有思考意義,其次教師要經常注意克服盡量不要出現莫能兩可的詞語和句子、問題等,最后通過仔細的傾聽來增加問答的有效性。教師在制定游戲計劃時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幼兒的經驗越多,在游戲里就會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生活經驗與游戲的主動性存在很大的關系,當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很高的主動性,那么就更容易使幼兒進入到游戲之中,從而在游戲中實現教學目的。[9]幼兒的經驗都是從日常的生活中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指導游戲策略時,可以將當地的地域特色以及文化背景等與游戲內容進行融合。就地域環境來說,當與不同地區的孩子討論打雪仗游戲時,北方地區的孩子在冬天都會打雪仗,玩的不亦樂乎,但南方孩子就不會提起興趣,因為他們并不懂打雪仗是什么游戲,這就導致幼兒缺乏對游戲活動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游戲活動時,需要考慮到各種方面,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引入游戲中,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引導幼兒參與到游戲中,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同時,游戲的布局以及游戲中所用的道具等對游戲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游戲布局指導時,根據游戲的主體以及內容,引導幼兒充分的發散思維,鼓勵幼兒根據游戲的主題大膽地進行環境布局,同時教師還需要保證游戲中的工具以及玩具等都是干凈衛生,游戲的環境也必須是安全的,這樣可以為幼兒塑造一個健康的游戲環境,讓他們健康游戲,并在游戲中學到知識。3、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在繪本教學活動中運用游戲時,巧妙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中,時刻以幼兒為游戲主體原則,提高幼兒游戲的參與。教師的工作更多的是引導,讓幼兒在快樂的情況下玩游戲,做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樣更好地讓幼兒喜歡上游戲,增加一定的創造能力。然而,我們必存在操之過急的弊端太忙于幼兒的游戲:當幼兒玩游戲,沒有實現既定的目標時,他們會更多地指導他們的活動。因此,教師在幼兒玩耍的時候應該更加耐心的引導幼兒,讓幼兒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特性。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只有當幼兒積極選擇游戲時,他們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游戲中,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幼兒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啟發,并鼓勵他們自主提出和確定游戲主題。[10]一般來說,大班幼兒參與自主游戲只是簡單的模仿,他們不懂得選擇主題,也不會在開展游戲。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和幫助創造主題。對于大班幼兒,應該繼續鼓勵他們獨立創建主題,這樣他們就可以自主討論,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安排,從而提升游戲參與的積極性。對于那些不適合且難以開展的主題,教師應采用遷移、商量和建議的方式進行轉換,而不應直接將其忽略,以免上海兒童的積極性。老師也可以給孩子建議,但一般情況應該基于孩子的愿望。幼兒游戲的核心是自主完成任務,而誰該獲取什么樣的任務或者在游戲過程中扮演什么樣的游戲角色往往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幼兒通常只愿意扮演他們感興趣的角色,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任務。但是,由于幼兒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他們試圖將個人愿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主動配合分配角色。[11]有時候,幼兒會因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角色而發生爭執。為了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老師們應該教孩子們如何在自主游戲中分配角色和任務。大班幼兒對于游戲角色的選擇傾向不是很明顯,甚至有時還會忘掉自己的角色,此時,老師必須提醒;對于大班幼兒可以教他們一些技巧,比如決定誰扮演什么角色。大班幼兒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幼兒彼此謙虛,不要因為競爭而起爭執。總之在選定角色的階段,以引導為主,游戲的過程中,也要以幼兒為自主游戲的主體。4、增加游戲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對幼兒游戲進行直接指導,還是進行間接指導。根據教師指導形態劃分,教師指導分為直接指導和間接指導。直接引導是成人在進行游戲指導時不直接參與游戲,而是以采取引導、直接說明、提出建議或者是鼓勵幼兒的方法對游戲中幼兒施加影響,教師直接控制游戲過程。間接引導是說老師也可以是參與其中的一員,在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的時候通過語言來知道孩子們的一些游戲行為,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其次,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教師教育智慧的過程,教師需要具有指導的教育機智。例如對幼兒進行行為暗示或者是教師利用群體同伴的作用來影響游戲中的幼兒,達到指導幼兒游戲的目的。老師經過語言、肢體動作的暗示去引導孩子們,經過群體游戲行為作用個體,讓孩子們之間每個個體之間都相互影響。第三,是教師確定游戲指導的時機。[12]教師在指導游戲是需要對幼兒和游戲密切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幼兒的需要、興趣和幼兒的困惑與矛盾。適當干預和有效的推出游戲都是掌握游戲引導時機的因素。假如孩子們在過程中需要幫助,老師的假如是很有必要的,當老師的假如讓游戲已經完成的預期的成果,又或者不能完成的時候,老師就應該要馬上推出游戲,避免過分的干預,讓游戲無法正常進行。教師應充分利用傳統手段,如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將這些手段從理解、想象、情境、體驗等方面轉化為游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創造性地使用游戲。例如,在漫畫書的內容中,你可以練習語言。在游戲表達的形式上,教師的設計并不局限于漫畫書或類型。游戲介紹:小游戲和短游戲更容易達到目的。許多傳統的語言訓練方法也對孩子的語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老師可以自己玩游戲。[13]他們只需要給孩子一個場景和環境對象,他們可以面對最親近的人和最喜歡的事情,比如講故事、紙牌游戲、布道和贊美對孩子的語言訓練都很有效。五、結論游戲對于兒童的發展來說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既能夠有效的引起兒童的興趣,也能夠幫助兒童在游戲中學會更多的知識,鍛煉兒童在交流以及思維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兒童在進行游戲時是游戲的主導者,而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對兒童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區臨時停車合同協議
- 工業電源租賃合同協議
- 展覽工程報價合同協議
- 工廠場地清洗合同協議
- 工業設備運輸安裝合同協議
- 小吃店合同協議書模板
- 小區垃圾房代理合同協議
- 小區銷售集成灶合同協議
- 山林承包流轉合同協議
- 小區開荒保潔合同協議
- 頂管工程頂進記錄表
- (中職中專)汽車修理基本技能完整版課件匯總全書電子教案(最新)
- 人員進出潔凈區更衣流程圖
- 林業政策法規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械、設備掛靠協議范本、合同、合約
- 管理前沿理論試題總結
- 馬坑鐵礦450-200鉬礦床的地下開采方案設計采礦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畢業論
- 高三英語教研組建設(課堂PPT)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讀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 企業全面戰略管理、年度經營計劃、預算管理、績效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