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測試卷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當四野蛙聲和其他蟲鳴暫時沉寂時,我所聽到的一點歌聲則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謐氣氛是再合適不過了。B.如果一只主教雀對著暖流歌唱起春天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搞錯了,它還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繼續(xù)保持它在冬季的緘默。C.“水光激滟晴方好”,從游船上縱目四望,西子湖春風送暖,碧波蕩漾,長堤綴綠,群山圍翠,真是賞心悅目。D.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就摩肩接踵,擺出一副要打架的架勢。2.下面說法正確一項是()A.日常交際中,注重禮貌用語、講究措辭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人分別用“告辭”,去到他家用“蒞臨”,送人出門稱“留步”,麻煩別人說“叨擾”。B.2018年是農(nóng)歷戊戌年,按傳統(tǒng)說法是屬狗人的本命年。據(jù)此推算,2019年是農(nóng)歷丁酉年,是屬兔人的本命年。C.“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牛郎織女》《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都是古代著名民間愛情故事。D.“桑梓”指故鄉(xiāng),“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別稱。“撲朔迷離”“刮目相待”分別出自《木蘭詩》《論語》。3.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錯誤的一項是()A.“那些動輒說人家沒有哭就不夠悲傷的人,也許還是太天真,閱歷太少。”這句話中加點詞依次為代詞、形容詞、副詞、名詞。B.“無數(shù)網(wǎng)友”“心里明白”“洗得干凈”“打聽新聞”依次是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后補短語、動賓短語。C.“逢年過節(jié),家里買魚買肉是父親的責任。”“逢年過節(jié)”在句中充當了主語。D.“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必須堅持不懈地練。”這是一個假設復句。4.下列有關文化、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長河落日圓”“飲于河渭”“山河表里潼關路”這幾句詩文中的“河”指的是“黃河”。B.《觀滄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親指的就是曹操。C.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會》,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的一場微妙的沖突,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父子之間的隔膜。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頁。D.《傅雷家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傅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對待生活。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頁。5.下列句子中劃線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這兩本成語詞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視溯源,一本例句豐富,特色都很鮮明。B.經(jīng)過大家一番苦心孤詣的開導,他終于明白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C.由于廠家對產(chǎn)品的設計和生產(chǎn)吹毛求疵,因而產(chǎn)品銷路越來越好。D.魅力的畫面與逼真的音響效果相得益彰,使這部影片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6.綜合性學習金秋十月,學校開展“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系列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活動一:承習俗古代詩歌中,“月”是常見的意象。下面與“月”有關的詩句中,哪兩句寫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D.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同學們收集了一些唐代詩人在傳統(tǒng)節(jié)日記事抒懷的作品,《九日齊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請你認真閱讀,回答問題。九日齊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你注意到這首詩中描寫的節(jié)日習俗了吧,請寫出你學過的,同樣描寫這個節(jié)日習俗的兩句詩。對聯(lián)的基本要求①必須是兩句,而且這兩句字數(shù)一樣多。②頭一句與第二句所用短語的結構與詞性應當相同或相似,即是說必須形成對偶的修辭格。如: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兩句就可以稱作對聯(lián):“國家富強”是主謂短語,“人民幸福”也是主謂短語:“國家”與“人民”都是名詞,“富強”與“幸福”都是形容詞。③兩句的內(nèi)容必須有必然的聯(lián)系,如果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即使符合前兩點要求,也不能叫做④上聯(lián)最后一個字應為仄聲,下聯(lián)最后一個字應為平聲。請根據(jù)對聯(lián)要求,解答下面的問題。你認為下面三個選項中,哪一個選項的內(nèi)容不可以作為對聯(lián),請具體說出兩個理由。A.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B.百花迎春滿地香,幸福臨門多喜氣C.東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2頁。7.默寫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詩經(jīng)·關雎》)_________________,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我們在需要鼓起勁,一口氣把事情完成的時候,總會想起曹劌對勇氣的精當評點:夫戰(zhàn),勇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在古詩詞中,詩人往往借花朵的特征抒發(fā)自己的志向,如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現(xiàn)了詩人高潔的品質(zhì),堅貞的性格。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現(xiàn)了詩人雖然辭官,依然關心國家命運的精神。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2頁。8.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作答。那童子又正性起身看處,頸項里與手足上都是金箍,勒得疼痛,便就除那箍兒時,莫想褪得動分毫,這寶貝已此見肉生根,越抹越痛。行者笑道:“我那乖乖,恐你養(yǎng)不大,與你戴個頸圈鐲頭哩。”那童子聞此言,又生煩惱,就此綽起槍來,往行者亂刺。語段中“童子”是誰?如何被收服的?請簡述。二、閱讀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初中三年中,我們學習了許多唐詩:有的詠史,有的詠物;有的描寫清新美麗的山水田園,有的刻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上面這首詩屬于哪一類?這類詩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2.說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深刻含義。10.文言文閱讀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于我哉?!(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鄭尚書淡泉公訓子履淳曰:“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①,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學非記誦云爾②,當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親履之。南陽一出即相,淮陰一出即將,果③蓋世雄才④,皆是平時所學。志士讀書當知此。不然,世之能讀書能文章,而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節(jié)選自《戒庵老人漫筆》)1.(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人誰得而御我哉行欲方如身親履之2.(小題2)翻譯句子。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3.(小題3)這兩篇短文的共同之處都是教人成才,不過甲文重在談論______________,乙文側(cè)重______________。(請各填一個詞語)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3頁。4.(小題4)甲文中的“圣賢豪杰”在乙文中有兩個例子,請寫出其中一個人物,并舉例說明他為什么可以稱之為“圣賢豪杰”?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3頁。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童年蟬趣楊麗麗①夏日的午后,暑氣升騰得厲害,一聲時有時無的蟬鳴打破了季節(jié)的寧靜,也打開了歲月里那些與蟬有關的童年記憶。②蟬在我們老家叫作知了,每年麥收以后就是知了開始出土的時候。當聽到了第一聲蟬鳴,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就會三五成群地拿著長竹竿,帶著用新麥粒嚼出來的面筋去樹林里粘知了。③手拿竹竿的小伙伴是主力軍,在尋得知了的蹤跡后,所有人都噤了聲,仰著頭看著樹干高處叫得正歡的知了。拿竹竿的小伙伴先小心翼翼地靠近知了棲息的樹干,然后用粘有面筋的竹竿快準狠地粘上去,被粘住的知了死命地掙扎,發(fā)出刺耳的滋啦滋啦聲,嚇得周圍聒噪的知了都降低了聲調(diào)。(A)有的小伙伴嫌麻煩,在發(fā)現(xiàn)了知了的蹤跡后,就會使勁地掄一竿子把知了打下來,運氣好的話能把知了打得暈頭轉(zhuǎn)向,拼命扇著翅膀打轉(zhuǎn)轉(zhuǎn)卻飛不起來,就有眼疾手快的小伙伴用帶來的網(wǎng)兜罩住。(B)捉到的知了都被小伙伴掐掉翅膀扔進帶來的小桶里,玩夠了就丟進院子里成為雞鴨的美食。④到了傍晚,就會去尋知了的幼蟲,在我們老家方言里叫作“爬爬兒”。這時候的“爬爬兒”還都窩在土里沒有出來,有經(jīng)驗的小伙伴就會在樹林里的土地上一寸一寸地尋找“爬爬兒”的洞穴。“爬爬兒”的洞穴很有意思,表面看起來像一個小小的螞蟻洞,但是小洞周圍的土只是薄薄的一層,尋到了直接用小樹枝一捅,周圍的土就塌了下來,把小樹枝伸進洞里,“爬爬兒”就會自己抱著樹枝爬上來。(C)有時候會爬出來兩個“爬爬兒”,有時候就會爬出一只蟲子或者蛤蟆,甚至會出現(xiàn)叫人毛骨悚然的小蛇。因此,我們大多時候都會等到天黑透了,“爬爬兒”從土里鉆出來爬到樹身上了,打著手電筒去抓。(D)⑤收獲的“爬爬兒”經(jīng)過幾天的腌制入了味,用自家榨的花生油煎到兩面金黃,那四溢的香氣就勾動了人肚子里的饞蟲。兒時的自己開始是不敢吃的,因為相信了奶奶的玩笑話:“‘爬爬兒’吃進肚里會變活了,撓你們的肚皮。”只好聞著香味流著口水,任憑奶奶怎么勸就是不敢吃,后來實在受不了那香味的誘惑就自作聰明地只吃“爬爬兒”的肚子,不吃有腿的頭部,惹得奶奶笑話了好久。其實“爬爬兒”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昆蟲,營養(yǎng)豐富,美味可口,早就走上了飯店酒館的餐桌,并且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油炸金蟬”,也因其酥香可口的口感深入人心,而真正深入人心的卻是兒時吃到的那些“爬爬兒”的味道。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4頁。⑥蟬蛹變成成蟲時蛻下的外殼叫作蟬蛻,是一味中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每年夏忙過后村里就會來一些收蟬蛻的小商販,小伙伴們就爭先恐后地去尋蟬蛻,尋得了十個、五十個,甚至上百個,就在小商販那里換來一元或幾元的零花錢。這時候的父母都很慷慨,允許孩子自己支配這幾元的零花錢。小孩子們就會欣喜若狂,有的買了垂涎已久的冰棍兒,有的買了渴盼已久的帶著橡皮擦的鉛筆,有的買了帶著水果香味的橡皮,有的買了花花綠綠的貼紙……總之,孩子們用蟬蛻換的錢豐富了每個驕陽似火的夏日,也豐富了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童年。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4頁。⑦1.本文圍繞標題寫了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請仿照示例加以概括。示例:午后拿著竹竿粘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這句話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應放在()(填序號)這種捉法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或驚嚇。A.(A)處 B.(B)處 C.(C)處 D.(D)處3.賞析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表達效果。尋到了直接用小樹枝一捅,周圍的土就塌了下來,把小樹枝伸進洞里,“爬爬兒”就會自己抱著樹枝爬上來。4.在第⑤段中,作者說飯店酒館里的“油炸金蟬”因其酥香可口的口感深入人心,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卻是兒時吃到的那些‘爬爬兒’的味道”。為什么這么說?5.請在文末的橫線上,補寫一個照應開頭式的結尾。12.文學類文本閱讀換糖劉國芳孩子跟著母親去外婆家,路有點兒遠,坐了一上午的車。才到不久,孩子就聽到外面丁丁當當?shù)穆曇簟:⒆幼叱鰜恚匆娨粋€人挑著一副擔子,那丁丁當當?shù)穆曇簦褪沁@個挑擔子的人敲出來的。孩子不知道這個人在做什么,就跟在后面。見孩子跟著,挑擔子的人就說:“拿東西來換糖。”挑擔子的人又說:“廢銅爛鐵、舊書舊報、牙膏皮都可以換糖。”孩子知道了,這是個換糖的人。孩子住在大城市里,沒人換糖或者說沒見過換糖的,現(xiàn)在聽說牙膏皮也可以換糖,孩子就來勁兒了,孩子掉頭就跑了回去。孩子出來時,手里拿著一個牙膏皮。隨后,孩子得到很小的一塊糖。把糖放進嘴里,孩子覺得津甜津甜。孩子吃著糖回家時,母親很驚訝,說:“你吃的什么?”孩子說:“糖。”母親說:“哪來的?”孩子說:“牙膏皮換的。”母親聽了,更驚訝,說:“那么臟的東西,能吃?”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5頁。孩子的外婆也在邊上,說:“那是麥芽糖,怎么不能吃?”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5頁。第二天,孩子又聽到丁丁當當?shù)穆曇簦⒆又罁Q糖的來了,又跟在后面。換糖的人見孩子跟著他,就說:“拿東西來換糖。”換糖的人又說:“廢銅爛鐵、舊書舊報、牙膏皮都可以換糖。”孩子又跑回家,這回,孩子找了一塊爛鐵來。孩子又得到一小塊糖,放進嘴里,孩子覺得很甜很甜。孩子后來聽到丁丁當當?shù)穆曇簦蜁募依镎覗|西出來。好多次好多次以后,孩子就覺得家里再找不出什么東西來。沒有東西換糖,孩子只能跟在后面。換糖的人見孩子跟著,就說:“拿東西來換糖。”換糖的人又說:“廢銅爛鐵、舊書舊報、牙膏皮都可以換糖。”孩子說:“沒東西了。”孩子說著,仍跟在后面。孩子的母親,這天看見孩子跟著換糖的,便把孩子拉了回來,說:“回去,不怕?lián)Q糖的把你換了糖呀?”孩子嘟嘟嘴。天天都有換糖的人到村里來,孩子也天天聽得到丁丁當當?shù)穆曇簟_@天,換糖人又來了,孩子仍像以前一樣,又跟著。換糖的人出村了,孩子仍跟著。換糖人見孩子還跟著,就說:“你還跟著我做什么?”孩子笑笑。換糖人說:“你再跟就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孩子仍笑。換糖人見孩子不肯走,就放下?lián)樱昧艘恍K糖給孩子。孩子吃著糖,不跟了。換糖人走了,不見了。孩子這時轉(zhuǎn)身想回家,但忽然,又聽到丁丁當當?shù)穆曇魪牧硪贿厒鱽怼:⒆右宦牭竭@聲音就來勁兒了,尋著聲音過去,跟在后面。換糖人看孩子跟著,也說:“拿東西來換糖。”孩子說:“沒東西了。”說罷,孩子仍跟著。天不早了。孩子這時離村遠了,不認識回家的路了,但跟在換糖人后面,孩子一點兒也不害怕。天黑后,換糖人發(fā)現(xiàn)孩子還跟在后面,換糖人大吃一驚,說:“你怎么還跟在后面呀?”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6頁。孩子笑笑。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6頁。換糖人說:“現(xiàn)在天黑了,你住哪兒呀?”孩子說:“我外婆家住鄧坊村。”換糖人說:“十多里,你怎么回去呀?”孩子沒回答,仍笑。這天,是換糖人把孩子送回村的。一到村里,孩子就認識路了,孩子跑回家去。但到家后,孩子沒看到一個人,外婆還有母親,一個人都不見。孩子就害怕了,哇一聲哭了起來。在孩子哭著時,孩子的外婆和母親回來了。見了孩子,她們一把摟著,帶著哭腔說:“你回來了呀,我們以為換糖的把你換了糖哩。”1.閱讀小說要注意把握情節(jié)。通讀全文,完成下面的對話。小金:小說以“換糖”為題,文中的孩子分別用什么東西來換糖呢?小語:我知道,孩子先用“①____”來換糖,再找了“②_____”來換糖。小文:是的,小說中明確寫了孩子兩次“換糖”的事情,后來,孩子沒有東西換了,但換糖人還是③____2.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相關句子,完成下列問題。小東要在課堂上朗讀下面這段話,請你指導他如何有感情地朗讀,并簡要說明理由。換糖人大吃一驚,說:“你怎么還跟在后面呀?”孩子笑笑。文中6次出現(xiàn)了“仍”字,請結合文意,分析這個字在文中的表達效果。3.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說一說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4.讀了這篇小說,小金、小東、小語因小說主旨產(chǎn)生了分歧。你贊成誰的看法呢?請作出選擇,并結合小說內(nèi)容,聯(lián)系閱讀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闡述理由。小金:我覺得這篇小說在歌頌真善美。小東:我覺得這篇小說反映的其實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小語:我覺得這篇小說折射出了中國社會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題欲通大道,絕智棄巧①今日之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商品層出不窮,崇智尚巧之風可謂大盛。然而兩千多年以前的先哲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不是在唱反調(diào)嗎?老子的言論是不是過時了呢?在我看來,老子的言論非但沒有過時,恰恰相反,在這個科學技術如此發(fā)達而人心又如此浮躁的當下,老子這些言論無異于一泓清冽之泉,有給狂熱于智、巧者送去清涼,促其猛醒之效。只因人們在崇智尚巧的同時,逐步遠離,甚至喪失了心中的大道——純粹美好的心靈。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7頁。②喜取巧而遠道。《莊子·天地》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曾見一位老人正在田地里挖地道通入井中,抱瓦罐汲水出來灌溉農(nóng)田,極其用力而功效很小。子貢就對他說:“這里有一種叫做桔槔的機械,一天能灌畦一百,用力甚少而功效多,您不想用它嗎?”灌園老人氣得變了臉色,并嘲笑說:“我聽我的老師說,有機械的必然有投機取巧之事,有投機取巧之事的必然有投機取巧之心。投機取巧之心存在胸中,就不具備純潔的品質(zhì);純潔的品質(zhì)不具備,就精神不定;精神不定的,大道就不能和他相投合。我不是不知道那個機械,而是以用它為恥,所以就不用。”子貢聽了羞容滿面,低頭不語。我想,莊子之所以反對使用機械是因為它會敗壞人心。的確,機械一方面是能夠給人帶來很多好處,但那只是蠅頭微利;而另一方面,它也帶來了相當大的壞處,只因它破壞了德性的源頭——人心。人心既壞,則世界將會是何等世界?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7頁。③秉拙誠而近道。既然取巧遠離大道,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呢?西漢劉向在《說苑·談叢》中說:“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曾文正公也說:“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何謂“拙”“誠”?一言以蔽之,質(zhì)樸無華謂之“拙”,光明無欺謂之“誠”。只因質(zhì)樸無華,絕智棄巧,內(nèi)心空明無羈絆,所以待人以“誠”,做事以“恒”。為人處世,有誠意,有恒心,不成事都難!④。拙誠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品質(zhì)。然而,通大道仍然要切實去做。那么,從哪里開始做起呢?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也勸誡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顯然,先賢們告訴我們,欲通大道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件小事也許是將地上的垃圾拾起放進垃圾桶,也許是公交車上見到老人讓個座位,也許是撿到貴重的物品物歸原主,也許是到飯店用餐珍惜糧食,不鋪張浪費……⑤總之,棄取巧之事,秉拙誠之心,積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請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思路。3.第③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根據(jù)上下文,在第④段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使該段語意連貫完整。三、語言表述14.結合語境補寫句子,使之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你的步伐,無論是輕快還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無論是圓潤還是嘶啞,只要你肯亮開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1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1928年,正在倫敦圣瑪麗醫(yī)院實驗室工作的亞歷山大·弗萊明準備外出度假,離開之前,他在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了一批葡萄球菌。度假歸來,弗萊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皿中長出了一塊霉菌。科學家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好奇心讓他沒有隨手扔掉“被污染”的培養(yǎng)皿,而是對這塊霉菌進行了觀察、試驗,于是,青霉素被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看似偶然,其實也包含著很多必然的因素。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8頁。請你根據(jù)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8頁。要求:依據(jù)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2023學年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積累與運用1、D【答案解析】
D項的成語使用不正確,“摩肩接踵”意思是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來往的人很多,很擁擠。與此處的語境不符。2、C【答案解析】
A.“蒞臨”指貴賓來到、來臨。出門送客說“慢走”,與客道別說“再來”,“留步”客套話,用于主人送客時客人請主人不要送出去。B.2019年是農(nóng)歷己亥年,是屬豬人的本命年。C.正確。D.“刮目相待”出自《孫權勸學》。3、C【答案解析】
ABD三項正確。C項錯誤。“買魚買肉”在句中充當了主語。4、B【答案解析】
B項“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親指的是指北宋的蘇洵。“三父子”指父親蘇洵,兒子蘇軾、蘇轍。5、D【答案解析】
A.“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shù)奈恢没虬才牛c語境不符;B.“苦心孤詣”指費盡心思鉆研或經(jīng)營。與語境不符;C.“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是貶義詞。這里貶義詞褒用。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9頁。6、(1)C(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B項兩句中,“滿地香”與“多喜氣”不構成對偶(或短語結構與詞性不同)。上聯(lián)最后一個字應為仄聲,而“香”是平聲;下聯(lián)最后一個字應為平聲,而“氣”是仄聲。故B項不可以作為對聯(lián)。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9頁。【答案解析】(1)第一題,抓住題干中“哪兩句寫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月”,分析各項內(nèi)容,根據(jù)所掌握的知識判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蘇東坡寫中秋景物的詩句,所以答案為C。第二題,抓住詩題中“登高”一詞,結合詩的內(nèi)容即可判斷出節(jié)日為“登高節(jié)”,然后再根據(jù)所掌握的知識寫出有關的詩句。(2)仔細閱讀所提供信息,了解對聯(lián)的要求,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提供的各項,判斷對聯(lián)。7、(1)寤寐思服(2)問渠那得清如許(3)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4)一鼓作氣,再而衰(5)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答案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測試卷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jù)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xiàn)錯別字。此題要注意“寤寐”“渠”“碾”等字詞的書寫。8、紅孩兒;悟空請來觀音,觀音用蓮花寶座降伏了紅孩兒,戴上金箍兒收他做了善財童子。【答案解析】
測試卷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與識記能力。解答文學名著題,必須建立在閱讀原著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博聞強記”,還要對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要熟記其名稱、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藝術特色等內(nèi)容。“紅孩兒”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綽號“圣嬰大王”,住在火云洞。他使用一桿丈八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他的鼻子會噴煙,十分了得,經(jīng)常與人赤腳打斗。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卷走唐僧,用計騙擒豬八戒。孫悟空戰(zhàn)之不勝,去落伽山請來觀音菩薩,用蓮花寶座降伏了紅孩兒,戴上金箍兒收他做了善財童子,最終成了正果。二、閱讀9、1.詠史;詠史抒懷(借史實抒發(fā)作者情感)。2.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反映出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案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鑒賞。本篇是一首詠史之作,結合全詩內(nèi)容及題目赤壁、前朝、周郎、二喬,可以判斷本詩是吟詠赤壁之戰(zhàn),屬詠史詩。這類詩的突出特點是借吟詠歷史,抒發(fā)自己對歷史、現(xiàn)實的情感體驗及認知。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0頁。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理解能力。《赤壁》一詩圍繞著周瑜火燒赤壁的歷史來寫,所以“東風”應指火燒赤壁一事;詩句意義為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0頁。10、1.2.即時;用;方正;實踐;3.4.(1)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會到來了(2)大的志向沒有才干不會取得成就,而大的才干沒有勤學苦練也是不成的.【小題3】【小題3】立志;讀書。【小題4】【小題4】南陽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淮陰韓信,昔日遭胯下之辱,后來成為“漢初三杰”。【答案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一詞多義的理解。①句意為:即使每天與堯舜禹湯住在一起。雖:即使。②句意為:有誰能夠駕馭我呢?御:用。③句意為:行為要端正大方。方:方正。④句意為:如親身實踐。履:實踐。3.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句中重點詞有:欲,想要;仁,仁德。句意為: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會到來了。②句中重點詞有:就,取得成就;才,才干。句意為:大的志向沒有才干不會取得成就,而大的才干沒有勤學苦練也是不成的。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是: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然后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小題3】【小題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即可。閱讀甲文,由“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可判斷甲文重在“立志”;閱讀乙文,由“志士讀書當知此”可判斷乙文重在談讀書。【小題4】【小題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南陽一出即相,淮陰一出即將,果蓋世雄才,皆是平時所學”,列舉了“諸葛亮”“韓信”的事例,諸葛亮為蜀漢大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后來成為“漢初三杰”。根據(jù)人物的事跡概括即可。(甲)選自《曾國藩家書》作者:曾國藩年代:清(乙)選自《戒庵老人漫筆》作者:李詡年代:明(甲)一個人如果能立志,那么圣賢豪杰,有什么事不可以做,而一定要借助別人?“我想仁愛,仁愛就會到來。“我想成為孟子,那么日夜孜孜以求的,只是孔孟之學,有誰能夠駕馭我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每天與堯舜禹湯住在一起,也是他們是他們,我是我,與我又有什么關系呢?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1頁。(乙)鄭曉尚書訓誡他的兒子履淳說:“一個人做事要膽大,有魄力,但考慮事情又要心細、周密;用智要圓通靈活,但行為要端正大方。大的志向沒有才干不會取得成就,而大的才干沒有勤學苦練也是不成的。讀書并不是能記能背,而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會貫通,如親身實踐。隱居在南陽的諸葛亮一展露才能就任丞相,淮陰的韓信一被重用就拜為大將,他們果然都是蓋世雄才,這都是平時善于學習的結果。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讀書應當知道這些。不然的話,世上能讀書、能寫文章卻不善于做官、不善于做人的人就太多了。”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1頁。11、1.(1)傍晚去尋“爬爬兒”(2)收獲后吃油炸“爬爬兒”(3)夏忙后尋蟬蛻換零花錢2.C3.畫波浪線語句運用“捅”“塌”“伸進”“抱”“爬”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捉“爬爬兒”的過程,表達了內(nèi)心的驚喜與興奮的感受。4.(1)童年物質(zhì)匱乏,油煎“爬爬兒”勾動了肚子里的饞蟲;(2)相信了奶奶的玩笑話,吃“爬爬兒”充滿了童趣。5.蟬是屬于夏天的,也是屬于童年的,夏天因為有了連綿不斷的蟬鳴才顯得生機勃勃,童年因為有了捉蟬的樂趣才顯得豐富多彩。【答案解析】1.測試卷分析:考查篩選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讀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基礎上,審清題意,依據(jù)題目要求篩選有效信息,選取原文中詞句作答或?qū)ζ鋬?nèi)容進行概括作答。概括時,要抓住關鍵語句,如第④段首句“到了傍晚,就會去尋知了的幼蟲”是中心句,可據(jù)此概括第④段內(nèi)容——傍晚去尋“爬爬兒”。文章的主體部分是②~⑥段,其中②③兩段寫午后拿著竹竿粘知了;第④段寫傍晚去尋“爬爬兒”;第⑤段寫收獲后吃油炸“爬爬兒”;第⑥段寫夏忙后尋蟬蛻換零花錢。2.測試卷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這類測試卷,給出的語句一般都是過渡句。先來分析所給語句“這種提法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或驚嚇”中的“這種提法”說明前面提到了爬爬兒的捉法,“驚喜或驚嚇”交代了結果。C處,“有時候會爬出來兩個爬爬兒”值得喜,“爬出一只蟲子或者蛤蟆,甚至會出現(xiàn)叫人毛骨悚然的小蛇”又讓入驚嚇。所以,該句還原到C處最為合適。故答案為C。3.測試卷分析: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文中畫波浪線語句可從動詞運用的角度分析作答。這個句子運用了動作描寫,“捅”“塌”“伸迸”“抱”“爬”等一系列動詞的使用,具體準確地描繪了捉“爬爬兒”的全過程。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據(jù)此理解作答。4.測試卷分析: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的基礎——結合文章第5段的內(nèi)容分析作答。可結合文章第5段中所敘寫的奶奶的玩笑話(或童真童趣)和第6段中的“總之,孩子們用蟬蛻換的錢豐富了每個驕陽似火的夏日,也豐富了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童年”分析作答。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2頁。5.測試卷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的理解和補寫結尾的能力。作答時要考慮結尾段的一般作用。結尾部分的文字一般來說,結構上有總結、照應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結構嚴謹。內(nèi)容上有突出主旨,抒發(fā)情感的作用。所以,本題作答,內(nèi)容上要突出“童年的樂趣”;結構上要與文章開頭呼應。如:蟬是屬于夏天的,也是屬于童年的,夏天因有了蟬鳴而生機勃勃,童年因有了捉蟬而豐富多彩。答案不唯一,符合題目要求即可。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2頁。【答案點睛】賞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造句,或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的情境等。賞析時,要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12、1.牙膏皮、爛鐵、敲了一塊糖給孩子。2.(1)示例:“大吃一驚”“怎么還”重讀,語調(diào)上揚,讀出驚訝的語氣。“孩子笑笑”這句語調(diào)平緩,平靜。把孩子對換糖人的信任表現(xiàn)出來。(有理即可)(2)文中四次寫到孩子“仍”跟著換糖人,表現(xiàn)出孩子對糖的喜愛,兩次寫到“仍笑”,這六個“仍”字,表現(xiàn)出他信任換糖人,對換糖人毫無戒備,反映出孩子的純真。3.這個母親愛干凈,看到孩子吃糖,就認為是臟的。其實也是對農(nóng)村的厭惡。她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很好奇,愛吃糖,但母親不理解,只是一味的阻止和恐嚇。她對陌生人有戒備心,總以為換糖人是壞人,換糖只是幌子,其實是為了帶走孩子。4.示例:我贊成小東的觀點。文中對母親的刻畫雖然并不多,但從僅有的三處描寫中看出,母親雖出生農(nóng)村,但對農(nóng)村并不喜歡,她是個生于農(nóng)村卻忘本的人。她不相信人性美好,對換糖人心存戒備,孩子要換糖吃,總是嚇唬孩子,要被換糖人換了去。母親是孩子是第一任老師,長此以往,孩子身上的純真美好的品德也會消失殆盡。所以,我以為這篇小說對母親的刻畫,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讓孩子意識到“陌生人”的危險,并不是只靠說教和恐嚇,需要采用正確的方法。【答案解析】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結合文本內(nèi)容分析即可。①出結合“孩子出來時,手里拿著一個牙膏皮。”得出:牙膏皮;②處結合“孩子又跑回家,這回,孩子找了一塊爛鐵來。”得出:一塊爛鐵;③處結合“換糖人見孩子不肯走,就放下?lián)樱昧艘恍K糖給孩子。”得出:敲了一塊糖給孩子。2.(1)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應該結合“語速、語調(diào)、輕重等朗讀技巧”分析。“大吃一驚”“怎么還”重讀,語調(diào)上揚,語速較快,讀出意外、驚訝的語氣。“孩子笑笑”這句語調(diào)平緩,平靜。把孩子對換糖人的信任和孩子的純真表現(xiàn)出來。(2)要求學生首先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在具體語境中從表達效果方面分析其含義。“仍”是依然的意思。結合語境分析:“孩子說著,仍跟在后面。”四次寫到孩子“仍”跟著換糖人,表現(xiàn)出孩子對糖的喜愛;兩次“孩子仍笑。”表現(xiàn)出孩子對換糖人的信任。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3頁。3.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cè)面的描寫來整體感知的。概括時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根據(jù)文中情節(jié)可知人物形象。結合“母親聽了,更驚訝,說:‘那么臟的東西,能吃?’”得出:這個母親愛干凈,看到孩子吃糖,就認為是臟的。其實也是對農(nóng)村的厭惡;結合“孩子的母親,這天看見孩子跟著換糖的,便把孩子拉了回來,說:‘回去,不怕?lián)Q糖的把你換了糖呀?’”得出:她對陌生人有戒備心,總以為換糖人是壞人,換糖只是幌子,其實是為了帶走孩子;結合“你回來了呀,我們以為換糖的把你換了糖哩。”得出:她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很好奇,愛吃糖,但母親不理解,只是一味的阻止和恐嚇。河南省鄭州師院附屬外語中學2023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6頁,當前為第13頁。4.答案不唯一,首先指出贊成誰的觀點,然后結合文本內(nèi)容闡述記得理由即可。如:我贊成小語的觀點。文中的母親始終對換糖人有戒備之心,先是懷疑“糖”臟,再是懷疑換糖人會把孩子換走。而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潑,對人毫無戒備,相信換糖人不是壞人,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同時,當孩子沒有東西換糖吃,換糖人無償?shù)慕o他糖吃;又送他回家。換糖人的善良與母親的固執(zhí)又形成了對比。母親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代表,她出生農(nóng)村,但最終厭惡農(nóng)村,不相信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換糖人的行為對她是極大的諷刺。不要固執(zhí)地認為陌生人都是壞人,要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13、1.欲通大道,絕智棄巧。(或“棄取巧之事,秉拙誠之心,積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2.首先提出了“喜取巧而遠道”的觀點;然后列舉抱甕灌園的故事進行論證;最后強調(diào)了喜取巧破壞人心的壞處。3.道理論證,通過引用西漢劉向和曾文正公的話,論證了“秉拙誠而近道”這一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深入、更有說服力。4.積跬步而行道【答案解析】1.論點是議論文的核心、統(tǒng)帥。中心論點一般出現(xiàn)在以下四個地方:一是文章的標題就揭示中心論點;二是在文章的開頭點明中心論點;三是在議論過程中提出中心論點;四是在層層深入論述的基礎上,在文章的結尾的總結中推出中心論點。結合本文的內(nèi)容來看,題目“欲通大道,絕智棄巧。”是中心論點。或者結尾總結句“棄取巧之事,秉拙誠之心,積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也可作為中心論點,二者是一致的。2.要求學生分析論證思路時,需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分析。運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等連接詞。第二段內(nèi)容首先提出了“喜取巧而遠道”的觀點;然后采用舉例子的論證方法(列舉抱甕灌園的故事)進行論證;最后得出結論:強調(diào)了喜取巧破壞人心的壞處。3.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論證方法及作用,然后結合具體語境分析。結合劃線句分析,引用西漢劉向和曾文正公的話,故采用了道理論證,然后寫出作用。通過引用西漢劉向和曾文正公的話,論證了“秉拙誠而近道”這一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深入、更有說服力。4.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從整體上把握,結合最后總結語“棄取巧之事,秉拙誠之心,積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和第②段論述“喜取巧而遠道。”,第③段論述“秉拙誠而近道。”,那么第④段則論述“積跬步而行道”,然后結合第四段內(nèi)容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營養(yǎng)師考試必會考點試題及答案
- 營養(yǎng)師職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劃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導游證資格考試常見誤區(qū)解析試題及答案
- 思維導圖營養(yǎng)師資格證試題及答案2024
- 營養(yǎng)師資格考試的評分標準試題及答案
- 2024營養(yǎng)師資格證考試新變化試題及答案
- 考前必知的演出經(jīng)紀人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jīng)紀人資格證考試時間安排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演出經(jīng)紀人資格證考題分析及試題及答案
- 演出項目的法律合規(guī)性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五年一貫制語文考試題目
- 江蘇省南京市2023屆高三第一學期期初考試英語試題和答案
- 土的含水率試驗酒精燃燒法(JTG34302020)
- 10kV電力線路改造工程量清單
- 勞動教育課程跨學科融合英語學習活動實踐研究 論文
- 紅樓春趣劇本新編
- FLUX系統(tǒng)用戶手冊
- 實驗室生物安全和意外事件應對
- 打起手鼓唱起歌二聲部改編簡譜
- 新外研版高二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6 PlanB life on Mars 課件
- 加氣站事故案例匯編概述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