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丹《在盧浮宮博物館》原文_第1頁
羅 丹《在盧浮宮博物館》原文_第2頁
羅 丹《在盧浮宮博物館》原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羅丹《在盧浮宮博物館》原文羅丹《在盧浮宮博物館》原文

在盧浮宮博物館

◆羅丹

這里的支柱形,不是由縮進的胸部,而是由向前高舉的臂肘所形成。

這種非常特殊的側影,我已經向你說過,是中世紀雕像的普遍形式。

為人類贖罪的圣母坐著,俯首看著她的兒子,是支柱形;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雙腿彎著,俯視這些人,是支柱形;苦痛的圣母,彎身在兒子的尸首上,也是支柱形。

米開朗琪羅,我再說一次,無非是最后和最偉大的哥特式藝術的雕塑家。

內心的反思,苦痛,厭惡人生,反抗物質的鎖鏈——這些就是他的靈感的因素。

這些奴隸是被很細的繩子捆綁的,似乎很容易斷,但是雕塑家要指出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束縛,因為這些形象是用象征手法來表現被教皇朱理二世壓迫的人,他所塑的每個囚徒,都是表現人類的靈魂,想沖破自己的軀殼,以期獲得無限的自由。

您瞧右邊的那個奴隸,相貌像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早已猜到了最沉痛的、偉大的音樂家的容貌。

米開朗琪羅自己,沉郁、悲痛折磨著他的一生。

“為什么要追求更多的生活和歡樂呢?人間的歡樂愈是誘惑你們,愈是對我們有害。”他的一首美好的十四行詩里這樣寫。

在另一首詩中,米開朗琪羅又說:“一生下來便死去,是最幸福的人。”

他所作的雕像,都是被這種焦痛束縛著,似乎要扭斷自己的身體。然而內心的捻,壓力那樣大,似乎只好屈服。米開朗琪羅到了老年,真想把這些雕像都毀了——藝術再也不能滿足他了;他需要“無限”。

他寫道:“繪畫、雕塑再也不會迷惑我,使我不轉向在十字架上張著兩臂迎接我們的神圣的基督”

《耶穌基督的仿效》這本書的偉大的神秘的作家說得好:

“最高的智慧是:拋棄塵世,趨向天國。拋棄俗念,再不依戀易逝的事物和阻礙人類走向無限之路的歡樂。”

記得在佛羅倫薩的圓頂教堂欣賞米開朗琪羅的《圣母哀悼基督》的雕刻時,我深受感動。這個杰作,平常是在黑暗中,此刻為銀白的火光照耀著——一個唱詩斑的孩子,長得很好看,走近和他身材一樣高的火把,拿到嘴邊,吹滅了;于是再也看不見這座神奇的雕像。而這個孩子,就像是熄滅生命的死亡之神。在我的心里珍貴地留著這個強烈的印象。

……米開朗琪羅最珍愛的主題,如人類靈魂的深奧,努力和苦痛的神圣,的確是莊嚴偉大。

但是我不同意他蔑視人生。

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為了在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至于我,我要不斷訓練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