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1明溪縣優質淮山種植基地示范項目一、項目概要1、項目名稱:明溪縣優質淮山1號種植基地示范項目2、項目主持單位:明溪縣農業局3、項目申報單位:明溪縣委農辦4、項目負責人:張誠5、建設單位: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6、建設地點:瀚仙鎮王陂、石珩等村7、投資規模:項目總投資315萬元8、建設規模和內容:建設“淮山1號”規范化高標準淮山示范基地1000畝,年產淮山200萬公斤。9、銷售收入:年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二、企業狀況及項目建設背景1、建設企業基本情況。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果蔬種植及加工的農業產業市級龍頭企業,公司注冊資金300萬元,現有職工6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人,擁有固定資產510萬元,公司下轄一個加工廠,一個種苗繁育中心和一個包括果蔬大棚在內的80畝農業科技示范種植基地及1700畝的生產種植基地。主導產品為淮山、柑桔、金線蓮等鮮果蔬及加工產品。公司2009年實現產值880萬元,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良好,2008年經營收入865.9萬元,利潤124.4萬元,稅金34.6萬元,資產負債率40.4%;2009年經營收入883.6萬元,利潤130.5萬元,稅金34.8萬元,資產負債率35.8%。銀行資信好,無不良貸款。2、項目建設背景。明溪縣地處閩西北,三明市中部,距三明市區68公里,省道福五線、洋萬線貫穿境內,交通運輸條件優越,淮山產地主要分布在城關鄉王橋村和瀚仙鎮王陂村等,它們位于明溪縣中部緊臨306省道,是我省遠近聞名的淮山種植專業村,水、電、路、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好。明溪縣現有農業技術人員118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58人,初級職稱56人,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健全。依托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建立淮山標準核心示范區,進行標準化栽培幅射帶動。同時與福建農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縣校合作關系,可為本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明溪縣是我省淮山主產區之一,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產出的淮山歷來以品質優、口感好而飲譽一方,長期以來一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明溪淮山肉色雪白,肉質細嫩,滋味鮮美,富含人體必需的10多種氨基酸和糖蛋白、甘露聚糖、膽堿,還具有高能量、低脂肪、多纖維的特點,是一種營養較為全面的蔬、藥兼用的保健食品,可制作各種淮山菜肴,拼盤淮山宴,登大雅之堂,經常食用能補脾養胃,強壯身體,促進人體有效營養吸收。近年來,在明溪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推動下,為了認真總結淮山高產栽培技術,已舉辦三屆“淮山王”評選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本縣淮山基地的大發展,2007年全縣淮山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1.5萬噸,實現產值4500萬元。每畝平均產值達4500多元,是本縣主要大田經濟作物和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促進和實現農民增收奔小康首選發展的大田農作物之一。2000年1月16日以新綠海牌注冊的明溪淮山凈菜榮獲2000年福建省農業精品展銷費金獎,2008年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權,2008年3月4日本縣選育的“淮山1號”地方品種經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通過。三、項目可行性分析1、淮山示范基地有著優越的自然環境。項目區土壤,表現出典型的中亞熱帶強烈富鋁化作用的地帶性特征,土層深厚,呈酸性反應,一般分布于海拔250-950m之間,其亞類有紅壤、黃紅壤、暗紅壤、水化紅壤、粗骨性紅壤等。基地土壤絕大多數土層較深厚、有機質較豐富,物理性狀良好,水肥條件較好,有利于明溪淮山連片種植。明溪縣境內四面環山,峰巒重疊,地勢西北部和東北部高,南部低,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16條,因高山阻隔,溪流分屬沙溪和富屯溪兩大水系。耕地面積178462.37畝,水域面積28262.3畝。復雜的地形造成明溪豐富多彩的氣候資源。明溪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8.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61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優越的自然環境,為生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發展淮山示范基地有著獨特的政策、資源、科技條件。(1)政策環境:近年來,明溪縣把淮山作為特色農產品和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項目來抓,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組織人員外出考察,每年開展“明溪縣淮山王評選活動”和“明溪淮山宴廚藝交流活動”等有力措施,加快淮山產業發展。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淮山產業具體規劃和發展意見,根據淮山適生地區的土地資源現狀,在淮山適宜生長的鄉鎮,通過大力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提高淮山產量和質量。并狠抓淮山產品的認證工作,提高明溪淮山品牌的知名度。同時,加大對淮山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促使淮山產業做強做大。目前,全縣發展淮山的勢頭很大。(2)資源優勢:明溪縣是福建閩西北淮山產品中心產區,項目區氣候條件優越,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物理性狀良好,水源充足,光、水、土壤組合較好、無污染,非常適合淮山的生長。此外,勞動力資源也較為充足。(3)科技能力:該項目的實施,有強大的科技隊伍和健全的科技服務體系支撐保障。一是專業合作社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力量和淮山種植實踐經驗,并成功選育出“明溪淮山1號”。二是縣、鄉有健全的農業服務體系,全縣現有農業技術人員118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58人,初級職稱56人,可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技術指導、技術解答;三是長期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科院、三明市農科所、福州大學等科開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可請專家現場傳授知識和指導,為優選準山優良品種、制定淮山高產優質標準化規范栽培提供服務。3、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規劃。明溪縣做為閩西北藥都,天然藥業的發展在明溪已有一定的基礎。經普查,全縣境內有植物種類168科1059種,其中常見植物藥材有8類304種,淮山、南方紅豆杉、厚樸、杜仲、三尖杉、茯苓、半夏、桔梗、遠志、柴胡、葛根、石蒜、喜樹等在明溪廣為分布,藥物資源豐富。其中,淮山種植規模及產業發展在省內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全縣種植面積已達1萬余畝,是我省最重要的產地。明溪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縣,科技興縣”的戰略布置,充分利用明溪縣淮山產業發展勢頭,搶抓海西經濟繁榮區建設重要戰略機遇,把明溪淮山產業做大做強,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所以創辦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也是“菜藍子”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市民生活的需要。4、能有效調整農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優化明溪縣農業產業結構。當前明溪縣約18萬畝耕地中,主要種植有水稻、煙草、地瓜、紅豆杉等作物和植物,而且水稻種植面積65%以上,嚴重制約本縣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全縣淮山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使明溪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淮山的產業化發展將成為明溪農民增收新的亮點。淮山是一年生植物,當年種植當年收成,是典型的短、平、快項目。據測算,種植一畝“明溪1號淮山”,畝產可達1800-2500公斤,畝收入在5000元以上。如果全縣淮山發展到3萬畝,淮山產品(包括加工出口)的產值將超過2億元,拓寬了農民增收途徑。5、能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和推進農業產業化。明溪淮山產業從農業產業鏈的角度來說,是產業鏈中的上游產業,為解決好日益擴大的市場鮮品的需求矛盾,滿足淮山產品加工和制藥的需要,發展該項目勢在必行。通過“基地+農戶”延長淮山種植鏈,通過“公司+科研”開發淮山產品鏈,通過“市場+品牌”拓寬淮山市場鏈。只有成規模,大面積種植栽培淮山,淮山整條產業鏈才不會脫節,才能完善淮山上下游產業鏈。6、有助于節能減排,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淮山的種植栽培,需要大量的豬、牛欄糞尿等有機肥。農家有機肥的大量施用,一方面是改善土壤結構,土壤的通透性好,優化團粒結構,增強土壤吸水排水能力,改善土壤的微環境,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結,另一方面,能減少農村糞便的亂排亂放,改善人居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因此,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利地促進明溪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四、項目產品市場調查和需求預測1、市場分析(1)市場供求現狀及前景分析淮山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中醫學上稱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脾等功效,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保健等方面。淮山營養價值高,藥、糧、菜兼用。2009年,閩西北各縣農貿市場農戶零銷售價均在7—8元/公斤,我省沿海各地大中小市場上,能在市場上見到的非常少,而且在市場上能購到的基本上在10元/公斤以上,其他省份和本省沿海其他地區市場上的淮山銷售情況基本一致。根據明溪淮山全國各大銷售網絡的銷售信息,目前,淮山在上海銷售11元/公斤,在北京銷售10.5元/公斤,在長春銷售10.2元/公斤,在武漢銷售10.2元/公斤,在長沙銷售10元/公斤,在成都銷售10.2元/公斤,在重慶銷售10元/公斤,在烏魯木齊銷售10元/公斤,在浙江杭州9.8元/公斤,在浙江寧波10元/公斤,在浙江海寧10元/公斤,在浙江紹興9.8元/公斤,在浙江溫州9.8元/公斤,在江蘇南京10.2元/公斤,江蘇蘇州10元/公斤,江蘇鎮江9.8元/公斤,福建福州10元/公斤,泉州10元/公斤,晉江10.2元/公斤,石獅10.2元/公斤,南安10.1元/公斤,莆田9.6元/公斤,涵江9.8元/公斤。所有這些銷售網絡的銷售信息,都說明在這些大、中、小城市,淮山銷售價格在10元/公斤左右,而且因產品數量有限,銷售時供不應求,說明市場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而且淮山成批批發都在每公斤5元以上。因此,在明溪淮山發展到成為明溪縣農業的支柱產業,產品大量涌入市場時,面對市場競爭的多種因素的影響,淮山產品在批發市場上的批發價也應該在每公斤4元以上,而廣大淮山種植農戶每公斤收購價至少會在3元以上。淮山既是傳統食品,又是珍貴的藥材,因此淮山開發既可從食品著手,更可從藥品著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淮山食品老少皆宜,消費群體廣,市場前景良好。淮山及其加工產品不但深受我國人民喜愛,而且一直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淮山及其加工產品素來供不應求,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經濟交往的增加以及國內中醫保健事業的發展,人們對淮山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必將進一步增加。因此,淮山及其產品的銷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市場競爭優勢分析明溪縣自然環境特別適宜種植淮山,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明溪淮山,肉色雪白,肉質細嫩,質量上乘,味香獨特,暢銷廈門、福州、上海等地,深受省內外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明溪淮山”產地每公斤價格3元,價位適中,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因此,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明溪淮山成功申報了綠色食品標志認證,并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明溪淮山1號”品種被福建省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新品種。通過項目的實施,“明溪淮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優勢明顯。2、營銷策略、方案、模式(1)銷售策略:依托明溪縣綠海淮山專業合作社,通過現有的銷售渠道著重宣傳明溪淮山的優良質量,計劃根據市場返回的信息再制定相應的舉措,有計劃地不斷拓展國內市場。公司產品定價基本原則采取領先策略,即:同樣品種產品,質量品質優先;同檔質量產品,價格低于同行。按此原則該項目的定價已具有相當強的市場競爭力。如果市場競爭需求再降低價格的話,項目仍有降價余地。(2)產品銷售方案:穩步實施“訂單農業”建設基地,按收購合同和分級定價收購農戶種植的淮山產品。明溪淮山的市場目標定位在全國的大、中城市,隨著日益增長的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可采用鮮淮山凈菜的形式在福州、廈門等大中城市銷售。(3)營銷模式:該項目營銷模式主要由明溪縣綠海淮山代理制營銷,營銷立足于在福州、廈門等地已建立的經銷代理點和銷售分公司,并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適當增加網點數量。3、市場風險分析(1)市場風險因素分析雖然淮山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入發展,外省以及本省建陽等地都有種植淮山的傳統習慣,淮山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產量的增加,對明溪淮山銷售也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特別是明溪淮山市場尚未進一步打開,不少消費者認為食用淮山可有可無,沒有必要長期食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淮山的銷量,有可能造成產品積壓,導致賣難的問題,從面影響淮山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基地建設。(2)防范和降低風險的對策針對市場風險因素分析,要積極采取防范和降低風險的措施,主要對策如下:一要進一步規范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機制,提高經營效益,真正讓農民得實惠,要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行合作社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一體化經營,適度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二要積極發展淮山深加工,實現淮山增值轉化,延長產業鏈,分散風險。三要要優化人員結構,聚集高素質人才,從多方面提高淮山種植技術服務的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四要增強品牌意識,努力開拓市場。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大力宣傳綠色健康以及其不可超越的天然保健功能,建立健全營銷網絡,鞏固和拓展市場,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不斷提高“明溪淮山”品牌的影響力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五、項目實施方案1、建設規模。建設“淮山1號”規范化高標準淮山種植基地1000畝,其中:瀚仙鎮王陂村500畝,石珩村500畝。年產鮮淮山200萬公斤。2、項目布局。為推廣新品種,促進明溪縣淮山標準化栽培管理模式研究成果的有效轉化,將基地建設分布于明溪縣瀚仙鎮王陂、石珩2個行政村,選擇土壤肥沃,中性偏酸、給排水良好的連片耕地指導農戶種植。表1基地建設布局一覽表地點基地面積(畝)1、王陂村5002、石珩村500合計10003、項目執行標準。明溪淮山種植采用種植業建設標準和規范化GAP種植技術標準,同時參考NY5013-2006《無公害食品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產地執行標準和NY5014-2005《無公害食品柑果類蔬菜》產品執行標準及近年來淮山科研與實踐新成果,建立標準化示范淮山商品生產基地。同時,參照上述相關標準要求,健全農業投入品使用、生產檔案記錄等制度,以點帶面,推進新品種“淮山1號”標準化生產。4、技術方案。在已有的明溪淮山大田豐產栽培種植技術的基礎上,針對目前農戶在育苗和種植上存在注重規模忽視技術的問題,開展明溪淮山的標準化規范栽培的各種技術推廣應用,重點是良種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設。(1)技術路線及流程。為了保證基地建設的順利進行,達到淮山產品豐產優質的目的,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必須實行科學管理,集約經營,體現高投入高產出的建設特點。根據項目區具體情況,圍繞繁育方法,大田種植、科學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環節。具體生產流程詳見圖1。圖1淮山種植流程圖技術流程說明如下:⑴繁殖方法①薯塊分割繁殖:秋后收獲山藥時,計劃留種用的薯地,當年不收,留在土里越冬,等第二年種植時,提前半個月左右把留種的山藥挖起,選擇粗壯均勻,無病蟲害的塊根放置陰涼處存放,種時才切成3-6cm的塊段排放種植溝繁殖。②頂芽繁殖:山藥塊根上端有一段細小,而肉質粗硬的部分稱山藥尾子,品質不好,不宜食用,其頂端有一頂芽,可用于繁殖,頂芽萌發比其它山藥種塊快十多天時間,產量也高出了10%左右。但每根塊徑只能切一個芽,不宜采用此法大量繁殖。③零余子繁殖:當年種植的山藥葉腋中會生長出球形或橢圓形塊莖稱“零余子”或叫“山藥豆”,選形好、肥大、成熟的零余子,當年采收后放地窯妥善保藏,來年萌芽可繁殖。⑵種植①選地:①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混泥沙質土壤,排灌水方便,向陽,背風地點。②選擇水源條件充足,有利于旱季的灌溉,雨季的排水,保持土壤濕潤。③交通便利,便于管理。②土壤改良:一是將農田中的稻草截稈成20cm后,用腐稈靈腐熟稻草后回田;二是將充分堆漚腐熟后的農家肥(豬、牛、羊、雞糞),施入田中,要求1600~1800kg/畝;三是將堆漚腐熟后的農家肥均勻灑在土層上,用起壟機將稻草和農家肥翻埋混合至耕作層中。種植:清明前后為種植山藥季節。根據單雙行種植方式在下足基肥的畦面分別挖深5cm,寬10-12cm的淺溝,把切成長3-6cm的種塊按間距3cm順向均勻平放排列溝中,上面蓋細土厚1-2cm。然后再按每畝用肥50-60擔腐熟的廄肥等有機肥施放畦面既成。⑶科學管理:①中耕及肥水管理:苗長高15-30cm時要及時松土除草,結合追肥。每間隔一個月中耕一次,澆施稀薄人糞尿1-2次。高溫天氣要灌水或澆水,保持土壤濕潤。7-8月“秋季”是山藥塊莖膨大的高峰期,每畝重施廄肥50擔,并追澆人糞水1-2次。地畦灌跑馬水,保持土地濕潤。②及時立支架:當苗長高30cm時,及時在苗邊插上2m長的竹子或小棍子立支架,使苗藤纏攀竹桿或支棍架上,以利植株生長及方便管理。③合理剪蔓:5月山藥蔓莖長勢過旺或徒長時,應進行適度輕修剪。一般留三個主技,剪去過多的叢生叉蔓和分蔓。若長勢仍過旺盛的可在六月再進行一次剪蔓,剪去多余的蔓葉,減少營養消耗,促進莖根養分積累,使山藥增粗長壯,達到豐產。⑷病蟲防治①蟲害:蚜蟲、螢火蟲在5-6月為害嫩葉,用40%樂果乳劑800或1000倍液防治。黑肉蟲在7-9月成群聚玩弄葉背面蠶食葉片,可用殺滅菊脂2000倍或低毒農藥噴殺。②枯菱病:蔓葉由下至上出現萎蔫,病株莖部和根部成褐色水浸狀腐爛,蔓葉發黃至整株干枯死亡。防治,把萎藤割掉燒毀,然用人尿澆施一次。選不帶病斑的塊根做種。下肥應施用堆漚腐熟的糞肥和廄肥。白銹病:高溫天氣葉片出現米粒狀小白點,莖蔓逐漸枯死。可用1000倍多菌靈液或0.5%等量式波爾多液噴治。⑸采收霜降過后,莖蔓枯黃既可采收,宜陰天采收,或食用時隨要隨挖,挖回放陰涼處儲存。(2)品種及主要技術來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明溪淮山1號”屬地方選育的質優、高產、抗病品種,平均畝產達1800-2500公斤,比對照品種高出10—25%,適宜在福建省砂壤土山區推廣種植。項目區的主推品種“明溪淮山1號”品種由當地品種擇優選育,品種來源可靠,性能穩定,同時又有多家科研院校作技術支撐,該品種通過了福建省農作物品種認定。“明溪淮山1號”的主要特征特性是:⑴生育期:3月中旬至4上旬播種,10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210天左右。⑵主要農藝性狀:纏繞草質藤木,植株生長勢強,莖蔓長4.2-4.6米(比對照長12厘米左右);莖直徑0.35-0.4厘米,分枝4-5長,莖圓形,青綠色;葉片三角形,葉基戟形,頂葉綠色,成葉深綠色,葉脈綠色,葉長8-12厘米,葉寬5-6厘米,穗狀花序,數量少,顏色為淺黃色,無珠芽(對照葉片三角形,葉基戟形,頂葉綠色,成葉深綠色,葉脈綠色,葉長6-10厘米,葉寬3-5厘米,無花,無珠芽)。單株結薯數1-2個,薯塊長棒形,薯長70厘米左右,薯塊粗3.0-3.5厘米,無條溝,須根數中等。薯皮光滑,黃褐色,肉白色(對照單株結薯數1-2個,薯塊長棒形,薯長50厘米左右,薯塊粗2.0-2.5塊,無條溝。薯皮較薄,褐色,肉白色)⑶品質:經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州)檢測,明溪淮山1號薯塊粗纖維1.14%,粗蛋白3.0%、粗脂肪0.1%、、維生素C13.2mg/100g、天冬氨酸等17種氨基酸30.8%、水份65%、淀粉25%,品質優。⑷抗性:多點試驗結果表明,明溪淮山1號較抗炭疽、褐斑和短體線蟲病,與對照相比沒有表現出明顯差異;明溪淮山1號較抗莖蔓腐病,抗旱性強,耐寒性、耐澇性一般。(3)主要技術參數。⑴種植密度,每畝定植4200-4500株,采用單行種植,行距100-130厘米,株距10-15厘米。⑵成活率為99.99%,補栽率為2‰。成熟期10月中、下旬。⑶氣候條件①溫度A臨界溫度a、移栽期≥12℃b、苗期≥18℃c、伸蔓期≥20℃d、塊莖初生長期≥23℃e、塊莖膨長期≥24℃B塊莖膨長期日夜溫差:9℃-12℃。C活動積溫≥4900℃(4月-11月)。D有效積溫≥2100℃。②日照A日照時數≥1100h。B發苗至伸蔓期(4月初-5月底)日照時數:200h。C塊莖初生長期至膨大期(6月初-9月中旬)740h。D塊莖膨大后期(9月下旬-10月下旬)160h。③無霜期≥210天。⑷土壤條件①土壤類型:砂壤土。②耕作層深度:50厘米-80厘米。③土壤ph值:5.0-7.0④土壤肥力a、有機質≥3%;b、堿解氮≥150mg/kg;c、速效磷≥15mg/kg;d、速效鉀≥90mg/kg。⑤施肥每畝施肥量:氮、磷、鉀比例10:7.5:5。(4)物料平衡分析該項目主要物料消耗有農家肥、復合肥、搭支架用的竹竿或木棍等,年消耗量詳見下表。表2物料消耗定額及平衡表原料單位年消耗量來源備注基肥(農家肥)萬擔18.0明溪本縣每畝60擔復合肥噸300.0進口每畝100公斤竹竿或木棍萬根360.0明溪本縣每畝1200根六、投資預算與資金籌措1、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315萬元,其中建設淮山示范基地258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30萬元,購置設備10萬元,農民技術培訓5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12萬元。表3投資估算表投資構成金額一、完善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建設30.00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258.00三、設備購置101、購置淮山深耕機3.002、沼氣池抽渣車5.003、頻振式病蟲測報燈2.00四、農民技術培訓5.00五、建設期貸款利息12合計315表4淮山優質高產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投資成本表投資構成金額(元/畝)機耕費100種莖600竹竿400薄膜80肥料及農藥300人工600田租500合計25802、項目資金籌措本項目建設總投資315萬元,由福建省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建設。其中,企業自籌145萬元;銀行貸款150萬元;申請福建省農科教結合項目扶持補助資金20萬元。七、經濟、社會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分析。畝產淮山2000公斤,年實現產量200萬公斤鮮淮山,按銷售價格4元/公斤計算,畝產值8000元,年銷售收入800萬元。扣除成本638萬元,則該項目可實現利潤162萬元,經濟效益顯著。2、社會效益。項目建成后,能夠大幅度提高我縣淮山種植產量和效益,有效培植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全縣淮山大規模發展,加快淮山產業化進程,提高淮山市場競爭力,能夠有效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增加農民收入,社會效益非常顯著;同時,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了農民的科技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和集約管理意識,通過對淮山種植采取統一技術規范,實施標準化栽培,全過程實施無公害健身栽培,推進生物防治,有效減少了農藥、化肥的施用,有利于維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八、項目實施年度工作計劃:該項目建設期為1年(2010年1—12月)。實施計劃:2010年4月底前完成項目實施方案、建設規劃、資金籌措等前期準備工作;2010年5-11月,基地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開展試驗示范推廣;2010年12月,完成項目總結。九、項目組織管理1、項目參加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項目實施工作,見表5表5參加單位及項目負責人類別單位名稱項目負責人申報單位明溪縣委農辦陳起晃主持單位明溪縣農業局張誠(科技特派員)建設單位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朱斌2、成立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工作,項目由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運作,負責組織、管理、監督、協調項目的具體工作,確實搞好實施方案、資金籌措、組織施工、質量管理及竣工驗收,設立專戶專帳,專人管理。4、淮山高產優質標準化栽培技術由縣農業局負責;新技術開發依托福建農林大學。5、路、渠配套等基礎設施由縣水利局規劃設計,開發中心監督,通過招投標方式組織施工。6、村委會接受農戶委托,由明溪縣華峰農產品有限公司協調依法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流轉,與村委會簽訂土地使用協議。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背景 -1-1.2項目概況 -6-1.3可行性研究結論 -9-第二章市場預測和產品方案 -10-2.1市場預測 -10-2.2產品方案 -14-第三章項目選址和主要建設條件 -16-3.1選址要求 -16-3.2場址現狀 -16-3.3主要建設條件 -16-第四章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19-4.1技術方案 -19-4.2設備方案 -22-4.3建筑工程方案 -29-第五章原輔材料和燃動供應 -32-5.1主要原輔材料供應 -32-5.2燃動供應 -32-5.3運輸 -33-第六章總圖布置與公用工程 -34-6.1總圖布置 -34-6.2公用工程 -36-第七章環保、消防、職業安全 -41-7.1環境保護 -41-7.2消防 -44-7.3職業安全 -46-第八章節能 -49-8.1能耗指標及分析 -49-8.2節能措施 -49-8.3能源管理和綜合利用 -50-第九章組織機構、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51-9.1組織機構 -51-9.2工作制度和勞動定員 -51-9.3人員培訓 -52-\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