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_第1頁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_第2頁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_第3頁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_第4頁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總則本文件規(guī)定了瀝青路面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材料要求、施工質量控制及檢驗標準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XX省各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H30《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JTG/T5521《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guī)范》JTG5421《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設計規(guī)范》JTGH10《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5210《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5220《公路養(yǎng)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文件。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通過開挖、翻松等方式從原瀝青路面獲得的舊路面材料。新瀝青混合料newasphaltpavement利用瀝青、集料等原材料在瀝青拌合站拌制的用于改善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級配、油石比和路用性能指標所添加的特定級配的瀝青混合料。復拌再生remixingrecycling加熱、軟化和翻XX瀝青路面,按需要加入再生劑、新瀝青和特定級配的新瀝青混合料,將原路面混合料和新瀝青混合料一起進行提升復拌,經充分熱態(tài)復拌拌和后,將拌和后的再生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成型。瀝青再生劑rejuvenatingagent摻加到原路面瀝青混合料中,用以改善已老化瀝青性能的添加劑。再生瀝青rejuvenatingbinder瀝青混合料回收料中瀝青與新添加的瀝青、瀝青再生劑組成的膠結料。再生瀝青混合料recycledasphaltmixture再生時攤鋪在路面上的含有瀝青混合料回收料和新瀝青混合料的瀝青混合料。再生瀝青混合料級配gradationofrecycledmixture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集料級配與新瀝青混合料集料級配的合成級配。新瀝青混合料摻配比例percentageofnewasphaltmixtureinrecycledasphaltmixture新瀝青混合料質量占再生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比例。熱粘結hotjoint通過加熱,使原路面的瀝青層與新鋪的瀝青層粘結時處于熱態(tài),以保證層間粘結緊密。符號和代號下列符號和代號適用于本文件。PQI:路面技術狀況指數(shù)PCI:路面損壞狀況指數(shù)PSSI:路面結構強度指數(shù)RAP: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DI:路面車轍深度指數(shù)RQI:路面行使質量指數(shù)SRI:路面抗滑性能指數(shù)適用條件一般規(guī)定復拌再生技術主要適用于密級配瀝青混合料路面、抗滑表層瀝青混合料路面和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的就地修復性養(yǎng)護。采用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技術時,原路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路基和路面結構強度應符合使用要求。2)病害應主要集中在瀝青路面表面層。3)瀝青路面存在局部深層病害時,必須對其進行處理后,再采用復拌再生技術進行處治。復拌再生技術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橋面瀝青鋪裝層病害處治。不適用于鋼橋面鋪裝瀝青層病害處理。適用的路面技術狀況復拌再生技術適用于處理瀝青路面表面層病害,適用于瀝青路面輕微車轍、裂縫、磨光、脫皮、松散、麻面、平整度下降、泛油等病害的處治。選擇復拌再生時,路面技術狀況宜滿足表1~表3的要求。表1復拌再生適用的路面技術狀況指標技術要求路面結構強度指數(shù)PSSI≥80原路面回收瀝青25℃針入度(0.1mm)≥20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的瀝青含量(%)≥3.8路面病害波及范圍主要集中在再生深度范圍內表2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復拌再生適宜的路面技術狀況適宜條件路面技術狀況指標范圍PCIRQIRDI條件1≥90≥90<80條件2≥85<85—條件3<85——表3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復拌再生適宜的路面技術狀況適宜條件路面技術狀況指標范圍PCIRQIRDI條件1≥85≥85<80條件2≥80<80—條件3<80——四級公路當PCI<75時,可采用復拌再生技術進行養(yǎng)護維修。氣候條件瀝青路面復拌再生工程施工氣溫宜在5℃以上,不得在雨天施工,且不宜在大風天氣施工。原路面狀況調查路面基礎資料收集在應用復拌再生施工技術前,應進行詳細的原路面基礎數(shù)據(jù)收集。原路面基礎數(shù)據(jù)應包括設計、施工和養(yǎng)護資料。從設計單位收集相關資料,設計資料主要包括氣候條件、原路面的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設計彎沉、材料等方面的資料。施工資料應包括原路面施工材料、施工工藝、設計變更資料以及交竣工資料等。養(yǎng)護資料應包含養(yǎng)護歷史、路況檢測數(shù)據(jù)、養(yǎng)護工藝、材料類型等。路面和使用狀況調查對路面的病害進行現(xiàn)場調查,記錄路面裂縫、坑槽、車轍、推移、麻面、松散、泛油等病害類型的數(shù)量(范圍)、破損程度及所在位置,并計算路面損壞狀況指數(shù)(PCI)、路面車轍深度指數(shù)(RDI)和路面技術狀況指數(shù)(PQI)。檢測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并計算路面行駛質量指數(shù)(RQ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數(shù)(SRI),評價路面的行駛性能。通過彎沉檢測判斷結構層強度,計算路面結構強度指數(shù)(PSSI),分析路面結構層強度,評價路面結構層尤其是基層的完整狀況,作為判定是否適用于復拌再生工藝的依據(jù)。舊路面材料性能調查原路面應進行取芯。取芯點應位于典型病害處,包括縱橫向裂縫、車轍、泛油、坑槽等病害位置。取芯過程中,詳細記錄芯樣的完整性、厚度、層間粘結情況、下承層整體性等。取芯芯樣主要用于原路面瀝青混合料性能測試,包括密度、空隙率、馬歇爾穩(wěn)定度、流值等。為對原路面混合料狀況進行進一步評價,需要進行原路面瀝青混合料取樣分析。取樣宜采用液壓鎬、加熱翻松等方式進行,每5000~50000m2為一子路段,每個子路段每個車道取樣1處,每個取樣點樣品質量不得少于100kg。為更好的評價復拌再生施工過程對原路面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宜采用瀝青路面養(yǎng)護修補車模擬再生施工工況進行取樣。取樣主要用于評價瀝青混合料油石比、級配、舊瀝青性能、舊集料性能以及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與性能檢驗。原路面瀝青混合料及回收的舊瀝青檢測項目見表2。表2舊瀝青混合料檢測項目材料檢測項目試驗方法原路面瀝青混合料RAP空隙率T0705最XX論密度T0711馬歇爾試驗、浸水馬歇爾試驗T0709車轍試驗T0719凍融劈裂試驗T0729RAP中的瀝青瀝青含量T0722針入度T0604軟化點T0606延度T0605RAP中的集料級配T0725新添加原材料要求瀝青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新添加的道路石油瀝青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規(guī)定。新添加的瀝青種類和標號宜與原路面采用的瀝青一致。再生劑瀝青再生劑質量要求見表3。表3瀝青再生劑質量要求檢驗項目再生劑類型試驗方法RA-1RA-5RA-25RA-75RA-250RA-50060℃黏度(mm2/s)50~175176~900901~45004501~1250012501~3750037501~60000T0619閃點(℃)≥220≥220≥220≥220≥220≥220T0633飽和分含量(%)≤30≤30≤30≤30≤30≤30T0618芳香分含量(%)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T0618薄膜烘箱試驗前后黏度比≤3≤3≤3≤3≤3≤3T0619薄膜烘箱試驗后質量變化(%)≥-4,≤4≥-3,≤3≥-3,≤3≥-3,≤3≥-3,≤3≥-3,≤3T060915℃密度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實測記錄T0603選擇再生劑時,應以改善老化瀝青性能和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的力學性能為原則。應該根據(jù)舊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的標號和老化程度、瀝青含量、新瀝青混合料摻配比例及再生劑與瀝青的配伍性、經濟性等,綜合選擇再生劑品種和摻配量。新瀝青混合料應根據(jù)原路面瀝青混合料集料級配,以及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確定新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與添加比例,并檢驗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新瀝青混合料摻配比例宜不小于20%。復拌再生施工用粗集料、細集料、填料等,均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中集料的技術要求。其他外加劑根據(jù)需要添加的溫拌劑、抗車轍劑等外加劑材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有關規(guī)定。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一般規(guī)定進行配合比設計之前,應對舊瀝青路面使用性能和材料性能進行評價。在配合比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病害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類型宜與原路面瀝青混合料類型保持一致。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宜采用馬歇爾試驗方法。目標配合比設計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集料級配范圍、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指標宜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照附錄A的設計方法進行。生產配合比驗證復拌再生施工應經過試驗段鋪筑對目標配合比設計進行驗證,并確定最終的生產配合比。通過試驗段檢驗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的項目主要有: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級配、油石比、馬歇爾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標是否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要求。現(xiàn)場檢測項目包括:平整度、滲水系數(shù)、壓實度等。施工質量控制及檢驗標準一般規(guī)定通過試驗段施工確定相關施工工藝參數(shù)。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設備應包含:加熱設備2~4臺(應根據(jù)原路面材料類型、環(huán)境氣候條件等因素適時調整)、再生設備1臺,復拌設備1臺、自卸車若干、瀝青攤鋪機1臺、鋼輪壓路機2臺、輪胎壓路機1臺。新瀝青混合料由瀝青拌合站生產供應。現(xiàn)場設備布置平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圖1現(xiàn)場設備布置平面示意圖施工準備原路面病害處理1)在進行復拌再生施工之前,根據(jù)舊路調查結果及病害情況,確定深層病害范圍,在復拌再生施工前必須進行處理。可根據(jù)病害類型及面積大小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修補、開挖換填基層材料并用瀝青混合料恢復原狀、注漿等。2)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車轍隆起高度大于15mm時,對于其他等級公路,車轍隆起高度大于30mm時,宜將隆起部位銑刨平整。3)一般縱橫向裂縫(寬度不大于5mm)可不進行處理。嚴重縱橫向裂縫(寬度大于5mm)應進行深層處理,將瀝青面層分層呈階梯狀開挖后灌縫并鋪設抗裂貼,再用新瀝青混合料分層回填壓實,恢復至原路面標高。若路面存在熱熔型標線等影響施工質量的雜物,施工前應進行清理(或施工中加熱后清除),并對原路面進行清掃。若路面存在對復拌再生施工影響的其它障礙物,如護欄、標線、混凝土基礎等,施工前應對其移除或重新布設。試驗段施工復拌再生施工試驗段長度不宜小于200m,試驗段施工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施工,通過鋪筑試驗段應完成以下工作:1)檢驗再生設備的性能是否滿足復拌再生施工需要;2)確定加熱設備組合、加熱時間以及加熱溫度等工藝參數(shù);3)確定再生設備合理施工速度以及推鋪碾壓等工序參數(shù);4)檢驗復拌再生生產配合比設計,確定再生劑、新添加的熱瀝青以及新瀝青混合料的合理用量及其摻加工藝參數(shù);5)檢驗施工組織及交通組織方案的可行性。原路面加熱應根據(jù)路面加熱效果配置加熱機組,針對SMA等特殊材料瀝青路面以及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應適當增加加熱設備,以保證加熱效果及施工溫度。加熱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加熱工藝,各加熱設備統(tǒng)一按照設定的施工速度勻速行進。第一臺加熱設備作業(yè)完路表溫度不得低于100℃,最后一臺加熱設備作業(yè)完路表溫度不得低于160℃,普通瀝青路面路表溫度應不高于185℃。如果原路面為改性瀝青或SMA材料,加熱溫度應提高10~15℃,路面路表溫度應不高于200℃。原路面加熱寬度比翻松寬度每側應至少寬出200mm。加熱設備在施工過程中要沿基準線行走,確保施工后線型順直美觀。原路面翻松應用再生機械的翻松結構對原路面進行翻松處理,以均勻速度將原路面均勻翻松,翻松時嚴禁打碎原路面的粗、細骨料。翻松寬度及深度應按設計要求,兩車道之間翻松搭接寬度應大于200mm。復拌再生噴灑再生劑、新瀝青原路面翻松后,按照施工前設定的使用量噴灑再生劑、新瀝青用以改善原路面瀝青的老化性能,補充瀝青用量。瀝青再生劑、新瀝青噴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將瀝青再生劑和新瀝青準確、均勻地噴灑到已經翻松的原路面瀝青混合料上,使瀝青再生劑、新瀝青分別與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直接接觸、融合。2)瀝青再生劑和新瀝青的噴灑量應根據(jù)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嚴格控制,宜采用自動噴灑控制系統(tǒng)精準計量。3)瀝青再生劑和新瀝青噴灑方式宜采用旋轉盤式灑布,確保噴灑均勻,噴灑控制系統(tǒng)應與再生設備行駛速度相匹配。原路面材料收集將翻松、噴灑再生劑、新瀝青后的原路面瀝青混合料收集成一個梯形截面的料帶。將新瀝青混合料添加到原路面收集而成的料帶上,并將料帶提升復拌,提升過程中混合料應處于封閉的空間,以保證再生瀝青混合料溫度符合拌和要求。待原路面瀝青混合料與新瀝青混合料充分拌和后,形成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新瀝青混合料添加裝置與復拌提升設備宜相互獨立,以確保添加過程中攤鋪機勻速行駛,保證施工后路面平整度。攤鋪碾壓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攤鋪前,應加熱施工全斷面寬度內的下承層頂面,頂面溫度不得低于100℃,確保層間熱粘結。將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輸送到攤鋪機進行攤鋪,攤鋪時應保證混合料均勻,不得出現(xiàn)粗糙、拉毛、離析等現(xiàn)象。攤鋪過程中應加強縱橫縫的控制,縱橫向接縫應做到平整、密實、無高差錯臺、無離析等現(xiàn)象。碾壓過程中應做到緊跟碾壓,為保障壓實效果,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壓路機數(shù)量。壓路機用水量應適宜,宜采用霧狀或間斷噴水法,以保證瀝青混合料碾壓過程中不粘輪,盡可能少噴水。縱向接縫應采用熱接縫,使施工縫兩側的瀝青混合料相互嵌擠,不得采用封水性差的冷接縫方式。開放交通碾壓工序結束后,待路面溫度降至50℃以下后,方可開放交通。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各指標直接影響復拌再生施工質量,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施工過程中各檢查項目及質量要求見表4。表4復拌再生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檢測項目檢測頻率質量要求試驗方法外觀隨時無明火、無燒焦或炭化路面、不打碎原路面骨料目測接縫隨時緊密平整、順直、無跳車三米直尺路表加熱溫度(℃)隨時≤185(普通瀝青路面)紅外線溫度計實測≤200(改性瀝青路面)再生混合料攤鋪溫度(℃)隨時≥120(普通瀝青混合料)≥130(改性瀝青混合料)≥135(SMA瀝青混合料)攤鋪前下承層溫度(℃)隨時≥100碾壓終了溫度(℃)隨時≥85再生劑/新瀝青用量隨時符合設計要求總量法加熱翻松深度(mm)每200m一處設計值±5插入法量測加熱翻松寬度(mm)每200m一處不小于設計寬度卷尺量測壓實度(%)每1500m2檢驗1組不小于理論最大相對密度的93T0924馬歇爾試驗穩(wěn)定度(KN)每個工作日1次符合混合料設計要求T0702/T0709流值((mm)空隙率(%)質量檢驗標準復拌再生施工質量檢驗項目與頻率應按表5執(zhí)行。表5復拌再生施工檢驗項目與頻率檢查項目檢查頻度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外觀隨時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明顯輪跡、裂縫、推移等缺陷,且無明顯離析目測接縫處高差(mm)每200m測1次≤3三米直尺間隙寬度(m)每100m檢驗1次大于設計寬度T0911厚度(mm)平均值每1500m2檢驗1處不小于設計厚度T0912合格值-5,+10壓實度(%)每1500m2檢驗1組不小于理論最大相對密度的93T0924平整度(標準差,mm)全線連續(xù)≤1.5(高速公路、一級公路)T0932≤2.5(其他等級公路)滲水系數(shù)(mL/min)每1500m2檢驗1處≤200(SMA路面)T0971≤300(其他類型路面)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A.1一般規(guī)定A.1.1本方法適用于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A.1.2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通過試驗段進行檢驗。A.2確定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目標級配根據(jù)公路等級、工程性質、交通特點、材料品種等因素以及原路面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特點、舊集料性能,結合當?shù)厮臍夂虻刭|條件,確定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目標級配范圍。A.3新瀝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添加比例確定A.3.1根據(jù)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目標級配和瀝青混合料回收料的礦料級配,確定新添加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及添加比例。A.3.2對新瀝青混合料添加比例進行驗證復核。A.4再生劑最佳摻量確定A.4.1根據(jù)原路面的氣候條件、交通量、路面病害類型等確定舊瀝青再生目標標號。目標標號與新瀝青標號相差宜不超過一個等級。A.4.2根據(jù)舊瀝青的再生目標標號,將再生劑按一定的間隔,取3~5個再生劑用量,把舊瀝青與再生劑充分混合后測定再生瀝青的三大指標(針入度、軟化點、延度),繪制變化曲線,用內插法確定再生劑最佳摻量。當確定的再生劑摻量過大時,應更換再生劑類型,重新確定最佳摻量。A.5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確定A.5.1預估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以此為中值,以一定的間隔確定5個復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瀝青用量,分別成型馬歇爾試件。A.5.2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20)的方法測試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吸水率、理論最大相對密度、馬歇爾穩(wěn)定度和流值。A.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