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譯文_第1頁
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譯文_第2頁
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譯文_第3頁
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譯文_第4頁
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譯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1、夏日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注釋】耘田:除草。績麻:把麻搓成線。各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從事,參加。傍:靠近。【詩意】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2、稚子弄冰【宋】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注釋】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②脫曉冰:在這里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里剜冰。③錚:指古代的一種像鑼的樂器。【詩意】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3、村晚【宋】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注釋】①陂(bēi):池塘。②銜:口里含著。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③浸:淹沒。④寒漪(yī):水上波紋。⑤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⑥腔:曲調。⑦信口:隨口。⑧歸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詩意】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注釋】1、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2、吟:詩體名稱。3、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游子。4、臨:將要。5、意恐:擔心。6、歸:回來,回家。7、言:說。8、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9、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10、報得:報答。11、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詩意】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注釋】鳥鳴澗:地名,在王維朋友的別墅附近。澗:兩山間的水溝。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蕩蕩。月出:月亮出來。時鳴:時,不時。不時地啼叫。【詩意】人的心閑靜下來才能感覺到春天桂花從枝頭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潔的月亮從山谷中升起來驚動了山鳥,時而在山澗中發出鳴叫聲。6、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注釋】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4、穿:磨破。5、金甲:戰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詩意】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注釋】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2、使:到某地;出使。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4、渭城: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漢書·地理志》),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5、浥:濕潤。6、客舍:旅店。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8、君:指元二。9、更:再。10、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元和郡縣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11、故人:老朋友。【詩意】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請元二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認識的人了。8、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注釋】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3、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遠”一作“直”。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約等于2.3m或2.6m)。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于一種樂器。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9、度:吹到過。不度:吹不到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11、何須:何必。何須怨:何必埋怨。12、楊柳:楊樹的柳條,又指的是《楊柳曲》。【詩意】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9、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注釋】題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時候,走出籬笆門,忽然對面吹來一陣涼風,心中產生一股傷感,于是寫下這首詩。將曉:天將要亮。(2)籬門:用竹片或竹竿編的門。(3)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位,八尺為一仞(一作七尺)。(5)岳:指西岳華山。岳:指北方泰、恒、嵩、華諸山,一說指東岳泰山和西岳華山。(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觸。(7)遺民:指在金占領區生活卻認同南宋王朝統治的人民。(8)淚盡:眼淚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9)胡塵: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10)南望:遠眺南方。(11)王師:指宋朝的軍隊。【詩意】三萬里黃河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接青天。鐵蹄下遺民欲哭已無淚,盼望官軍收失地又一年。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注釋】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詩意】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11、鄉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注釋】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滿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著天光。

3、川:平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