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中央空調_第1頁
嵌入式中央空調_第2頁
嵌入式中央空調_第3頁
嵌入式中央空調_第4頁
嵌入式中央空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OSJI系統與ARM在中央空調機組控制器中的應類別:嵌入式系統?閱讀:861隨著中央空調的普及應用,如何對中央空調機組實施有效的控制,是許多科研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國內中央空調機組控制器硬件方面主要采用8位單片機為核心處理器,這種方式由于資源有限,導致人機交互不友好、機組的實時監控性能低、整機運轉難以實現多機組網聯控、節能效果差。采用RISC架構的ARM微處理器具有小體積、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特點,指令執行速度快,執行效率高,且具有豐富的片內外圍電路,有利于簡化系統設計,提高系統可靠性。本控制系統選擇了Philips公司ARM7處理器LPC2210,移植了實時操作系統“C/OSII,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1空調系統簡介及控制要求 中央空調由集中制冷/加熱站和空調機組兩大部分組成。前者提供系統所需要的冷熱源,后者通過調節冷凍水/熱蒸汽的流量及空氣風量來調節溫度,調節加濕閥來調節房間的濕度。機組的控制任務是自動調節空氣溫濕度、風速、送風量及空氣的潔凈度。系統中所需檢測與控制的參量為:自動檢測新風、送風、回風及被控房間溫、濕度及正壓值,表冷器/加熱器的供、回水溫度;自動檢測送、回風機及故障報警;中低效過濾器壓差狀態及超差報警;根據室外空氣狀態和室內正壓值自動調節新風、回風、排風閥開度;根據被控參數及設定參數自動調節表冷器、加濕器的電動調節閥的開度。2現場控制器硬件結構 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可分為ARM處理器模塊、電源模塊、各總線接口模塊、存儲模塊、人機交互模塊、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及數字量輸入輸出模塊等。益爼覆口I?.IEiI-1J'l耳用撲引W凡恰旳圖*rr1重亙頁亦話血"出模塊等。益爼覆口I?.IEiI-1J'l耳用撲引W凡恰旳圖*rr1重亙頁亦話血"■血晅韓*廠511■■¥哉可差f?k€r秦牌斤羔整釗€?HItlh?AFl^hitiHAMJIw.即itL3忡MtHKtft年LPC21IOQNOFELECTRONICT過迪料隆羞追t啊.機運I?煲機腔持東嘗冃乩MEE曉刑主處理器選用Philips公司生產的ARM7芯片LPC2210,該芯片是基于支持實時仿真和跟蹤的ARM7TDMI-SCPU的微控制器,最高工作頻率可達60MHz,內部帶有16KBRAM,多達122個通用I/O口(可承受5V電壓),具有兩個帶16B收發FIFO的UART,兩個完全獨立的同步串行接口SPI等豐富的外設。本系統中,存儲模塊由擴展的2MBFlash(SST39VF160)與8MBPSRAM(MT45W4MW16)構成,分別使用LPC2210外部存儲器接口的BankO和Bank1地址空間;人機交互模塊包含鍵盤和LCD兩部分,顯示和設置空調機組的運行參數及狀態。控制器設有8個按鍵輸入,使用I2C接口的接盤與LED驅動芯片ZLG7290進行鍵盤掃描;從USB接口用于控制器與調試計算機的通信;控制平臺設計了以

RTL8019AS芯片為核心的以太網接口電路,實現控制器與上位監控級計算機之間的通信;CAN總線接口可用于現場設備的通信;ISP接口、JTAG口為程序下載調試接口;A/D模塊采用LPC2210自帶的8路10位ADC轉換器,檢測各路溫度及濕度模擬量的輸入,構成反饋控制。D/A模塊的輸出信號作為比例放大器的輸入,控制各個調節閥門的開度大小,實現風量和流量控制。數字量輸入通道檢測風機的運行狀態及過濾網壓差報警信號;數字量輸出通道輸出風機、加濕器的開關控制信號。控制器通過對整個空調系統新風、回風的溫濕度送風風機運行狀態、初中效過濾段的壓差等信號的采集,控制送風風機的變頻調速、加濕器的加濕、新風及回風閥門的開度、冷熱水閥的開度大小,以達到設定的空氣狀態。3現場控制單元的軟件設計3.1軟件層次與功能 控制器軟件由3部分組成:實時操作系統、硬件驅動程序和運行在操作系統之上的應用程序。實時操作系統采用源碼公開的卩C/OS-II,基于其內核擴展的實時操作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應時怎:滴品顯叭蚪塔通信.

閔門迂対控制等列戶f丄再實規層Ekx.ilkuidg「實規層段;心li內孩:

侑號宜郵哥動盞收棗.暫理陛仆設備:liTJ.A/DJVAj/i^n^h.

鋰蟲、仁人N沁.憫卡Bootloader的主要功能是初始化必要的硬件并啟動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層實現中央空調的相關控制任務,包括初始化任務、故障處理任務、數據通信任務、數據采集任務、機組控制任務及顯示任務。底層硬件設備控制驅動層初始化微控制器與外圍部件管腳連接的配置,建立處理器與外圍功能電路之間的關聯,與具體硬件電路相關。功能部件命令接口驅動實現處理器各個功能模塊的運作機制,如串口、SPI、CAN等模塊,該層函數由上兩層調用。功能部件協議實現層提供各功能模塊初始化函數、讀寫函數以及中斷處理函數等。上兩層軟件設計與操作系統密切相關,利用操作系統管理控制任務、實現任務間的數據交互通信和延時等。3.2移植“C/OS4I LPC2210的ARM7TDMI-S內核用ARMADS1.2作為編譯器移植卩C/OS-II。卩C/OS-II的移植涉及到與處理器及編譯器相關的OS_CPU.H、OS_CPU_C.C和OS_CPU_A.S3個文件。其包括以下內容:(1)設置OS_CPU.H頭文件中與處理器和編譯器相關的代碼,如整數、浮點數、堆棧等數據類型定義,打開或者關閉中斷函數設置,定義堆棧增長方向,任務切換的執行代碼o(2)用C語言在OS_CPU_C.C文件中編寫若干與操作系統相關函數,如任務堆棧初始化函數OSTaskStkInit();卩C/OS-II在執行某些操作時調用的用戶函數,如OSTaskCreateHook()、OS-TaskDelHook()、OSTaskSwHook()、OSTaskStatHook()和OS-TimeTickHook()等。(3)在OS_CPU.ASM文件中用匯編語言編寫4個與處理器相關的函數:運行優先級最高的就緒任務OSStartHighRdyO、任務級的任務切換函數OSCtxSw()和中斷級的任務切換函數OSIntCtxSw()和中斷服務函數OS-TickISR()。3.3應用程序在mC/OS-II中,應用程序以任務形式存在,每個任務都是無限循環的,并處于以下五種狀態之一:休眠態、就緒態、運行態、掛起態和被中斷態[7]。根據中央空調的控制要求,本系統由以下幾個任務來實現。定義5個基本的信號量用于任務之間的同步:故障信號量、通信信號量、定時采集信號、機組控制信號量和顯示信號量。初始化任務Task_init()具有最高運行優先級,優先級Prio=10,該任務完成處理器I/O接口的初始化,向量中斷分配與設置,定時器初始化以及I2C、串口等基本功能部件的初始化工作,為后繼任務的運行做準備,只運行一次。故障處理任務Task_error()為次優先級任務,優先級Prio=11。當獲得Data_err_sem信號后判斷機組故障的類型,按照預先的設定進行實時故障處理,并給出報警、提示故障原因。數據通信任務Task_comminication()的優先級Prio=12,當有數據傳送請求時便通過以太網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完成命令及數據的傳送。數據采集任務Task_collect()優先級Prio=13,主要完成周期性地采集各路溫度模擬量、濕度頻率量和開關量信號的輸入,為機組控制任務提供運算數據。機組控制任務Task_control()是整個系統任務中的核心,優先級Prio=14。當獲得采集任務釋放的Data_Control_sem信號后,便對采集過來的各路溫濕度信號及開關量信號進行處理,輸出控制信號,完成對各個調節閥的控制;且當有故障發生時釋放故障信號量Data_err_sem。顯示任務Task_display()優先級最低,Prio=15。當獲得顯示信號量Data_Display_sem時任務就緒,刷新機組當前的設置參數及運行狀態。

系統整體軟件流程圖如圖3所示。系統初始化后便建立各個運行任務,啟動多任務調度機制,在各個同步信號的協調下有序運行。USbiil0il^TnHLlJIAlii?InL I、眠桂速i?:4耘林左OSSlmiIIIiJoLkI->cm.1ml睪瘵任務OK汕片riut4IUSbiil0il^TnHLlJIAlii?InL I、眠桂速i?:4耘林左OSSlmiIIIiJoLkI->cm.1ml睪瘵任務OK汕片riut4I>u1jbK^ilny_wm)同桂財任務T山丄crmnimir3lnbri<i’ftk)=l211JtMV1插町城毋l-JVi代切diDbIlir-lT_^i-m.wam拔邪皆?忖竝4tToa..>ni<hOv^rnghi^lII'.ira.it.Hh-博ti!£■?呵仆LIIJaLi_dH沖切一'[>AiSSpcn-|Knl11tala..IAurdMJPVkj=I43.4數據處理算法 在機組控制任務Task_control()中需要對采集過來的各路模擬量及數字量信號進行處理,以得到合適的輸出控制信號,選取何種處理方法直接關系到控制器的控制品質。針對中央空調對象大慣性、大滯后、非線性等特性,常規PID控制無論在參數整定還是在控制精度或控制過程都存在不足。本系統采用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經網絡參數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利用神經網絡經訓練后可以逼近任意非線性關系特性,并綜合了PID控制與模糊控制各自的優勢。圖4為控制系統結構圖,模糊神經網絡模塊根據

誤差及其變換率實時地修改PID控制器的3個參數,使其處于最優狀態。圖5為基于T-S模型神經網絡結構圖。模型神經網絡結構圖。Ehj捉上ICATim&F曲DEhj捉上ICATim&F曲D玻吒<_g?A片V-L2--49ji-\.2^-1.2胡第一層*亠二第二毘■后件網塔 ——二―前件網琳諭幾圧檢甥化層覘豐層M—化協-以溫控為例,網絡的輸入信號xl、x2分別是溫差及溫差變化率et、Aet,模糊論域分別定為[-20,20]、[-10,10],模糊子集均為:NB(負大)、NM(負中)、NS(負小)、ZE(零)、PS(正小)、PM(正中)、PB(正大),模糊規則49條,隸屬度函數為高斯函數。前件網絡輸入層直接將et、Aet送入到模糊化層計算其屬于各語言變量值模糊集合的隸屬度函數,規則層采用求積法計算出每條規則的適用度[10]。后件網絡由3個結構相同的并列子網絡組成,輸出PID控制器的3個控制參數kp、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