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噸的認識_第1頁
克、千克、噸的認識_第2頁
克、千克、噸的認識_第3頁
克、千克、噸的認識_第4頁
克、千克、噸的認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一數學 課題:第一六單元主題:一動物趣聞一課題:克、千克、噸的認識課型新授課時安排共2課時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在現實情境或操作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建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增強估計能力。能用適當的單位表示物體的質量,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質量有關的簡單問題。.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克、千克、噸的認識。難點:初步建立質量觀念。教學方法操作演示問題探究合作學習點撥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秤、鹽、蘋果、硬幣、大米等。學情分析本單兀是“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剛剛開始學習有關質量的知識,它是今后解決有關質量問題的基礎。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特別是“克”與“噸”這兩個質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學中要切實組織好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初步形成質量觀念。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師:你最喜歡那種小動物?能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嗎?師: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動物世界,一起探索其中的數學知識。仔細觀察畫面,你了解到動物的哪些知識?課件出示情景圖:師:這幾位同學匯報得真不錯,大家都是善于觀察的同學!其實啊,平時生活中我們提到的重量,在數學上更準確的應該稱為質量,描述一個物體的質量就要用到質量單位。剛才大家提到了哪些質量單位?師:對,克、千克是國際上統一使用的質量單位,用來表示物品的質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克和千克。請大家拿出筆和練習本一起隨老師書寫一下。請先在本上寫一個“克”,克還可以用字現生交流匯報。生交流信息。生匯報。克與千克本身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把問題還原到生活中,再現生活懷有“克與千克”的素材,

表示。請再寫一個“千克”,那千克可以用哪個字去發現數學問母表示呢?預設:kg,因為千米是km。題,學生會倍感親切,充分體驗師:說的真棒,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能用到數學從生活以前的知識解決新問題,這就是知識的遷移。在數學生書寫中來,數學就在學的學習中我們會經常用到這種方法。那快點在旁我們的身邊。邊寫出來吧。二、探究體驗(一)認識感知1克1.交流。師:面對兩位新朋友,你還想知道什么?生:1克有多重呢?師:智慧的孩子腦子里都裝著問題呢!你能大膽猜測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嗎?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生:1千克=1000克,因為師:了不起,你也會用遷移的方法進行大膽的猜測了。那大家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相信你和老師一起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了!師:那我們就從1克來開始今天的學習吧。1克有多重呢?想知道嗎?其實這樣一枚2分的硬幣質量約是1克。2.體驗。師:1克放在手心是怎樣的感覺呢?請組長從以前學過1千米=1000米。學生掂2分硬幣,感受1放手讓學生去學具袋拿出2分硬幣,請大家按照順序掂一掂,靜克的重量掂一掂,估一靜感受,把1克的感覺記在心里,可以嗎?開始吧。估,感受1克、3.分享。10克、100克的師:誰愿意與大家分享你的感覺?(非常輕)實際質量,為建師:對,所以平時我們在描述輕的物品時一般立質量觀念積聘作單位。(板書:較輕)累了豐富的數4.舉例。學活動經驗。充師:雖然1克很輕,生活中也有一些約重1克分的數學感知的物品,學具袋里就有一些,請同學們自己比一比、學生比一比,掂一掂活動,使學生獲掂一掂。得數感的啟蒙,師:說說你找到了什么?培養學生的“親師:老師也找了一些大約是1克的物品,我們數學”行為,對一土口毛一E起看看。數學學習充滿

5.師:學具袋里還有一些用克作單位的物品。樂趣。師生之一袋10克重的感冒顆粒,掂一掂,感受一下。感受間、生生之間信完了組長收回學具袋。學生感受物品重量息的交流,培養師:1袋感冒顆粒的質量是10克,那5袋感冒了學生的合作顆粒的質量是多少呢?10袋呢?學具袋里還有一塊學習能力,真正香皂,它的質量就是100克,輪流掂一掂,感受一發揮了學生的下吧!主體作用。(二)認識感知1千克師:這里還有一袋鹽,也是用克作單位的,請你讀讀有多少克。一袋鹽是500克,兩袋鹽合起來是多少克?(板書1000克)你怎么知道的?預設:500+500=1000師:我們用秤來稱稱看。這盤秤是用什么作單通過觀察、操作位的呢?等豐富的活動,師:仔細觀察指針,指針指到數字幾,那就是感受1千克,又幾千克。板書:1千克。通過計算、稱同師:同樣的兩袋鹽,用克作單位時是1000克,一物體而得出用秤稱時是1千克,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學生思考表達的兩種不同的師:將兩袋鹽合在一起,掂一掂,與剛才1克表示方法,使學的感覺比較一下,你有什么發現?生的猜想得到生交流感受,師及時作出評價。驗證,很具體地練習:5千克=()克感知了克和千8000克二( )千克克之間的進率。10千克二()克(三)認識生活中的秤師: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裝上有質量標識,沒數學來源于生有質量標示的物品怎樣知道它有多重呢?學生交流活,又服務于生生:可以用秤來稱量。活。把生活內容師:這個西瓜有多重? 用的秤你認識嗎?引進課堂,讓課秤是一個大家族,這就是電子秤,家族成員還堂教學生活化,有許多,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它們。(課件出示)使整個學習過師:的確,秤是我們稱量物品的好幫手,因此程更活潑、主我們要會使用這些工具。我們再來一起學習天平的動,更具有個性使用方法:(播放,師演示)化,并能充滿生天平有兩個盤,當左右兩個小盤的質量相同時活的氣息。深化天平的指針會指在中間,指針指向哪個方向就說明學生對數學的哪個盤中的物體質量偏重了。我們在稱量時會用到認識,喚起學生砝碼,砝碼有100克、50克、20克、10克等。稱親近數學的熱

量時我們把要稱量的物體放在左盤,將祛碼用鐐子情,從而激發學夾起放入右盤,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添加。當指針生學習數學的再次指向中間時,把右盤中所有祛碼的質量相加就是這個物體的質量。你會測量了嗎?自己試試讀出這個小球的質量興趣吧。你能說出下面物品有多重嗎?說說你是怎么認讀的。剛才都是多少克,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來我們在認秤時不光要看清數還要看清單位。(四)認識感知1噸.引入噸師: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1克和1千克,其實質量單位大家族里還有一個成員,那就是噸,它也是國際通用的質量單位。.初步感受1噸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師:1噸有多重?誰能說一說?展示教師搜集的幾個生活中大約重1噸的物體,學生一起來感受一下。3.再次感受1噸學生談師: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袋25千克的大先讓學生大膽米,每個同學都來提一提,提不動就兩個人抬一抬,猜測,再來分組感受一下大米的重量。誰起來說說你的感受?像這樣重的大米多少袋是1噸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體驗,然后利用課件驗證1噸到師:1袋是25千克,4袋是多少千克?8袋是多底等于多少千少千克?克,最后通過想再放一個8袋,是多少千克?……你發現了什象推理,間接體么?說明了什么?學生大膽進行猜測驗1噸有多重。這樣在體驗、猜師:看來大家的猜測是正確的。(板書:1噸=1000測、驗證中解決千克)問題,符合學生教師隨機提問:3噸=( )千克的認知規律,也7000千克二( )噸教給學生解決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4.再次體驗1噸有多重。問題的方法。

進行體驗活動:A、悄悄地把你的體重告訴你的同桌。B、同桌兩人背靠背相互背一下。(背不動不背,知道很重就可以了)師強調背的時候不要說話,用心去體會同學的重量,還要注意安全。C、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教師引導:由于我們同學高矮胖瘦不同,所以感覺也會不一樣。老師在課前算了算,咱們班同學的平均體重是33千克。想一想:多少個同學體重和起來大約是1噸?想一想:10個同學是多少千克?(330千克)。30個同學是多少千克呢?(990千克)教師小結:咱們35個同學人挨人,站在教室的地面上,所形成的質量大約就是1噸。師:閉眼想象一下,背1個同學你能背起來,那讓你同時背起10個同學呢?30個呢?5.聯系生活,進行想象師:想一想: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噸這個質量單位?課件演示:老師也從生活中找到一些信息,想請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車間啤酒的日產量、神州六號飛船的起飛質量、南京長江大橋的荷載、一車皮煤、5.12汶川地震臺灣捐贈物資30噸、飛機載重量)看到」這些信息,你們覺得什么樣的物體可以用噸作單位?教師小結:就像同學們說的,像這種很大、很重的物體可以用噸作單位。大宗的貨物也用噸作單位。(板書:很重的物體大宗物體噸t)師:噸用字母=表示,我們再認真地書寫到克、千克的旁邊。三、鞏固練習師:同學們,到現在為止,大家學習了幾個質量單位?兩個同學上臺演示。背同學時讓同學的腳尖稍稍離開地面,感受他的體重。生生交流:同桌有多重,背起來感覺怎樣?學生談生活中1噸的物體學生書寫噸t學生回顧質量單位噸這個質量單位很抽象,學生難以直接體驗,通過背一背同桌,感受同桌的體重,再通過想象,間接感受1噸有多重。教師呈現大量生活中的噸的信息,充分地讓學生在現實生活這個背景中認識噸,感受噸。

師:趕快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吧。我們進行智力大闖關,有信心闖關成功嗎?.智力大闖關一:填單位一個梨重150( )鯨魚體重34( )一個西瓜重4( )小明體重30( ).智力大闖關二:填空千克二( )克4000千克二( )噸噸=( )千克9000克二( )千克.智力大闖關三:請你當老師。今天早上我吃了一個70千克的雞蛋,喝了一杯250克的牛奶,就背起2克重的書包匆匆忙忙上學去了,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班體重只有20噸的小瘦子李林。于是我和他邊走邊聊,正準備過橋時,一輛載滿6千克水泥的大貨車開過來了,我們只好收住腳步,讓車先行。等我們跑到教室,其他同學早就在讀書了。四、回顧反思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把你的收獲,包括知識上的收獲,心情、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和老師、同學交流一下吧!預設1:我認識了噸這個重量單位,還知道了1噸等于1000千克。預設2:我知道了要根據物體重量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師:通過交流,老師發現大家都是收獲滿滿,希望課后大家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學生做題交流學生交流本節課所學所得新課標指出:教學應注重所教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本環節設計了學生身邊的應用問題,既鞏固內化知識,又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通過回顧收獲,可以提供機會,引導學生不僅對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進行回顧整理,更對基本思想與基本活動經驗進行整理提升。課堂達標題目課本79頁第2題,80頁第5、10題。選作:課本80頁第7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