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沖刺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重組卷05新高考地區專用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2020年新高考全國Ⅱ卷】(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巴巴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團團圍住的興奮的小孩,而是十分鎮定地接受著加州夏日烈陽的炙烤。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是能說得通的,因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輕松的環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這種惹人喜愛的動物約莫一只小貓那么大。它臉頰邊緣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臉頰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沒有牙齒的口鼻——十分適合吸食螞蟻和白蟻。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滿頭、身、四肢和尾巴的鱗片,這些淺橙色的鱗片層層疊疊,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外套。構成這些鱗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動物園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溫順,訓練得當,能參與各類公眾活動。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常常把巴巴帶到福利院、兒童醫院等地方,為患病的孩子帶去快樂,并向他們普及關于各類珍稀動物的科學知識。此時,羅布·奈特正用棉簽輕輕擦拭它的臉部邊緣,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觀生命的學者,他研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別著迷存在于動物體內或體表的微生物。開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們,收集蝴蝶的人會用網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則是棉簽。他把棉簽伸進巴巴的鼻孔,僅僅轉上幾秒鐘,就足以讓白色棉簽頭上沾滿來自穿山甲體內的微生物。巴巴不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體內,絕大多數分布在腸道內,還有一些附著在它的臉部、肚子、爪子和鱗片表面。其實人類身上也寄宿著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樣——唯一的例外,是科學家在實驗室無菌環境下極其小心地培育出來的極少數動物。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展品統稱為微生物組。它們生活在我們的皮膚表面、身體內部,甚至是細胞內部。其中大部分是細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體,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還有數量多到難以估量的病毒。海綿是結構很簡單的動物,其靜態的身體從來不超過幾個細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們的周圍也寄宿著活躍的微生物。有時候,通過顯微鏡都幾乎看不到海綿的本體,因為它的上面覆滿了微生物。北極熊漫步在北極的冰原之上,舉目四周除了冰塊別無其他,可實際上,它們身上仍緊緊簇擁著微生物。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奧遜·威爾斯曾經說過:“我們孤獨地出生,孤獨地活著,又孤獨地死去。”這句話并不正確。縱使我們“孑然一身”,也絕對不孤獨,我們與許多生命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動物在還是未受精的卵子時就被微生物占據并在其中繁衍,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我們吃東西時,它們也吃;我們旅行時,它們也結伴而行;我們死后,它們消化我們。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我們觀察白蟻、海綿時,也相當于在觀察自身。它們身上的微生物或許與我們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規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為經歷污染和過度捕撈而變得殺氣騰騰,人類腸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襲下也會讓人發生奔涌的腹瀉。老鼠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左右它們的行為,而我們自己腸道內的伙伴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大腦。沒有一個物種獨自生存著,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滿微生物的環境之中,持久地往來、互動。微生物也會在動物之間遷移,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境之間跋涉,它們使我們彼此相連,也使我們與世界相連。我們在觀察父母與朋友時,看到的都是由無數細胞組成的個體: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這只是一個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統。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從來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忘記奧遜·威爾斯口中的“孤獨”吧,請聽從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我遼闊博大,我包羅萬象。”(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層層疊疊的鱗片是巴巴的明顯特征,這種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片讓它擁有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淺橙色“外套”。B.除了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無菌環境下培育出的極少數動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體表、體內,甚至細胞內部都聚集著微生物。C.我們肉眼很難直接看見細菌,卻可以感受到它們帶來的影響,比如當你腹瀉時,可能就是你腸道菌群的穩定性遭到了破壞。D.以前我們認為個體是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用可愛的動物園形象大使巴巴開篇,這種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達到科學普及的目的。B.為了說明自然界中的動物身上都寄宿著微生物這一觀點,作者使用了結構簡單的海綿和結構復雜的北極熊這兩個例證。C.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系在一起,作者針對這種看法,給讀者普及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人類與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D.“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這三句話在本文中都表達了同一種觀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這說明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還沒有地球上的微生物。B.“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當我們出生時,微生物會伴隨我們而生,同理,當我們死亡后,微生物也會立即消亡。C.我們觀察動物時,會發現某些動物身上的微生物與人類身上的微生物遵循著相同的生存規律,這些遵循相同規律的應該屬于同一種微生物。D.微生物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境之間不斷遷移時,會影響人體各器官的內部協調,進而損害人體的健康。4.下列選項,最能夠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論點的一項是()A.古生物學家安德魯·諾爾曾經說過:“動物就像整個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細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體。”B.生物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福爾-恩蓋表示:“它們(微生物)與動物緊密共生,動物的生命活動是通過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微生物學家們開展過“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會怎樣”的思維實驗,并得出結論:“地球上的大多數物種會滅絕,而幸存下來的物種,其數量也將大大減少。”D.生物學家勒內·杜博寫道:“鼠疫、霍亂、黃熱病都被寫成了故事,排成了戲劇,拍成了電影,但卻沒有人漂亮地講出腸道和胃部微生物發揮有益作用的故事。”5.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句子的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①作者借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表達了本文的核心觀點:人體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②作者引用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并非想證明奧遜·威爾斯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想輕松幽默、兼具文采地總結全文。【2021年新高考全國Ⅱ卷】(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放猖廢名故鄉到處有五猖廟,其規模比土地廟還要小得多,土地廟好比是一乘轎子,與之相比五猖廟則等于一個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個,大約都是士兵階級,在春秋佳日,常把他們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驅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處亂跑一陣,故做母親的見了自己的孩子應歸家時未歸家,歸家了乃責備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來呢?”猖神例以壯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時又由小孩子扮之,這便等于額外兵,是父母替他許愿,當了猖兵便可以沒有災難,身體健康。我當時非常羨慕這種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讓我也來做一個呢?猖兵赤膊,著黃布背心,這算是制服,公備的。另外,誰做猖誰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褲穿著,而且必須是紅的。裝束好了以后,再來“打臉”。打臉即是畫花臉,這是我最感興趣的,看著他們打臉,羨慕已極,其中有小猖兵,更覺得天下只有他們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這天生的,本來如此的臉面,算什么呢?打臉之后,再來“練猖”,即由道士率領著在神前畫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們再沒有人間的自由,即是不準他們說話,一說話便要肚子痛的。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人間的自由本來莫過于說話,而現在不準他們說話,沒比這個更顯得他們已經是神了,他們不說話,他們已經同我們隔得很遠,他們顯得是神,我們是人是小孩子,我們可以淘氣,可以嬉笑著逗他們,逗得他們說話,而一看他們是花臉,這其間便無可奈何似的,我們只有退避三舍了,我們簡直已經不認得他們。何況他們這時手上已經拿著叉,拿著察郎當郎當的響,真是天兵天將的模樣了。說到叉,是我小時最喜歡的武器,叉上串有幾個鐵輪,拿著把柄一上一下郎當著,那個聲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話都說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歡喜,我最不會做手工,我記得我曾做過叉,以吃飯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講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創作了。我的叉的鐵輪是在城一個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鐵屑片剪成的。在練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實放猖,即由一個凡人拿了一面大鑼敲著,在前面率領著,拼命地跑著,五猖在后面跟著拼命地跑著,沿家逐戶地跑著,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歡迎著,跑進去,又跑來,不大的工夫在鄉一村在城一門家家跑遍了。我則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時間總在午后,到了夜間則是“游猖”,這時不是跑,是抬出神來,由五猖護著,沿村或沿街巡視一遍,燈燭輝煌,打鑼打鼓還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卻寂寞之至,正如過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為游猖接著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經完了。到了第二天,遇見昨日的猖兵時,我每每把他從頭至腳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經謝了,他的奇跡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著他說話,他說話的語言太是貧窮了,還不如不說話。(有刪改)文本二:莫須有先生教國語廢名莫須有先生教國語,第一要學生知道寫什么,第二要怎么寫,說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寫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寫。要小孩子知道寫什么,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你便能引得他們寫什么了。莫須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學教國語,有一回出一個“荷花”的作文題,因為他小時喜歡鄉下塘里的荷花、荷葉、藕。凡屬小孩子都應該喜歡,而且曾經有李笠翁關于這個題目寫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須有先生自己的文章還近于詩,詩則有時強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說到荷葉的用處,是訓練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葉還可以拿到雜貨店里去包東西。莫須有先生出了荷花這個題目,心里便有一種預期,不知有學生能從荷塘說到雜貨店否?結果沒有,莫須有先生頗寂寞,有一學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極饒意趣,他說清早起來看見荷塘里荷葉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葉上動也不動一動,“像羲皇時代的老百姓”,莫須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寫實。民間有“放猖”“送油”的風俗,莫須有先生小時頂喜歡看“放猖”,看“送油”,現在在鄉下住著,這些事情真是“樂與數晨夕”了,頗想記錄下來,卻是少暇,因之拿來出題給學生作文,看他們能寫生否,他們能將“放猖”“送油”寫在紙上,國語教育可算成功了。作這兩個題目的學生很多,但都不能寫得清楚明白,令異鄉人讀之如身臨其境、一目了然。可見文字非易事,單是知道寫什么也還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歡“放猖”,喜歡“送油”,然而他們寫不出,他們的文字等于做手勢而已。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已經重來大學執教了,莫須有先生又開始有閑作文章,乃居然寫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種補過的快樂。(節選自《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將猖神廟比作火柴匣子,既強調猖神廟的小,也點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B.猖兵畫花臉后顯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這個對比表達了“我”對猖兵的羨慕之意。C.“仿佛一朵花已經謝了”,這個比喻寫猖兵的“奇跡”不再,也寫“我”因放猖結束而感到失落。D.文章寫了放猖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結構緊湊,不枝不蔓,這表明“我”對放猖這一活動的記憶十分深刻。7.下列對文本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莫須有先生讓學生寫荷花時,期待他們從荷花說到雜貨店,是因為他希望學生作文時能寫到生活實際。B.莫須有先生所說的“寫生”,是指文章應該把事物寫得清楚明白,讓對該事物陌生的人讀了也能一目了然。C.小孩子喜歡“放猖”“送油”,卻寫不出,這說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寫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寫。D.莫須有先生在鄉下時要寫“放猖”以記民俗,但未寫成,后來彌補了這一過失,所以說是“補過的快樂”。8.文本一中畫線部分用了多個“跑”字,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談談文本一是如何實踐“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這一主張的。6.【答案】A7.【答案】D8.【答案】(1)形象的解說了“放猖”的內涵,就是各處亂跑一陣;(2)連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俗熱鬧的氣氛;(2)表現孩子對自由自在奔跑的羨慕之情。9.【答案】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鄭重、嚴肅,不可褻瀆的,作者卻將“放猖”習俗置于童真未泯、稚氣天真的孩子的眼底,用兒童一樣純真而敏感的眼睛來觀察,用兒童非理性的直覺來體驗。(1)覺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內心羨慕;(2)“放猖”的習俗簡直就是一場快樂的鬧劇;(3)“放猖”后要面對熱鬧后的寂寞;(4)再見昨日的猖兵時有偶像破滅之感。二、古代詩文閱讀【2022年新高考全國Ⅰ卷】(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為之約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孟嘗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聞乎?”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王曰:“大變可得聞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請講于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節選自《戰國策·魏策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稱,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B.百乘即一百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代稱。C.為趙蔽的“蔽”指屏障,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國門,文中是實指,指魏國國都的城門;現在則用來指一個國家的邊境。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王受到強秦武力威脅之際,連夜向孟嘗君問計,孟嘗君表示有了諸侯的幫助,國家就可以存續下來,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搬取救兵。B.孟嘗君見趙王不愿出兵,勸說趙王,指出魏國每年地危民死,而趙國土地與民眾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趙國將面臨危險,趙王這才同意出兵。C.孟嘗君請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猶豫不決,孟嘗君指出魏國倘若聯合他國合力攻打燕國,將會對燕國十分不利。燕王聽從了建議,出兵救助魏國。D.孟嘗君計謀得以實現,魏王非常高興,夸獎他短時間內搬來很多援軍。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給魏國,魏王于是讓燕、趙援軍返國,封賞孟嘗君。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節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14.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1)我國已經連續兩年收成不好,現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2)燕國不去援救魏國,魏王屈節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14.【答案】(1)對趙國,孟嘗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處打動對方。(2)對燕國,孟嘗君則是曉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視。【參考譯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魏王說:“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鄭重地為孟嘗君準備了百輛馬車。孟嘗君來到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從趙國借些軍隊去救魏國。”趙王說:“寡人不能借。”孟嘗君說:“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趙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戰斗力強,魏國的軍隊也并非比趙國的軍隊戰斗力弱。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脅,百姓也沒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魏國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脅,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面做了趙國的屏障。現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受到威脅,百姓也將一年一年地死去。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現。”趙王答應了,為魏國發兵十萬,戰車三百輛。孟嘗君又北上拜見了燕王,說:“現在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希望大王救魏國。”燕王說:“我國已經連續兩年收成不好,現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孟嘗君說:“跋涉幾千里去拯救別人,這將給國家帶來好處。現在魏王出城門盼望燕軍,其他諸侯即使想跋涉幾千里來幫助,可以做到嗎?”燕王還是沒有答應。孟嘗君說:“臣下獻上好的計策給大王,大王卻不采用臣下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了,恐怕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燕王說:“您說的大的變化,可以讓我聽聽嗎?”孟嘗君說:“秦國攻打魏國,然而燕國卻不去援救魏國,魏國屈節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秦兵撤離魏國后,魏王傾韓國、魏國的全部軍隊,又西借秦國的軍隊,再依靠趙國的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力量攻打燕國,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好處會自己跋涉幾千里去幫助人嗎?好處會出燕國的南門而盼望援軍嗎?那么對于四國軍隊來說道路與鄉里很近,補給給養又很容易。大王還能得到什么好處呢?”燕王說:“您走吧,寡人聽您的了。”于是為孟嘗君發兵八萬,戰車二百輛,跟從孟嘗君(前往魏國)。魏王大喜,說:“您借燕國、趙國的軍隊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讓土地同魏國講和。魏國于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軍隊并且封賞了孟嘗君。【2020年新高考全國Ⅰ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贈別鄭煉赴襄陽杜甫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注]①把:握,執。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舊: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指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首聯簡單交代了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B.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但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C.詩人請鄭煉在襄陽尋訪龐德公那樣的高士,表達了對先賢的仰慕之意。D.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了杜甫詩的風格。16.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15.【答案】B16.【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②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先進》中寫到孔子的四個弟子侍坐時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時間治理一個飽經憂患的千乘之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無法排遣的離情。(3)辛棄疾《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中寫道,江中不僅能看到江水,還能看到“_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視線常被遮斷。【答案】(1).可使有勇(2).且知方也(3).才下眉頭(4).卻上心頭(5).中間多少行人淚(6).可憐無數山【2022年新高考全國Ⅱ卷】三、語言文字運用(一)語言文字運用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宮課堂”如約舉行,在約400公里高的環地球軌道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攜手開講,在近一小時的授課過程中,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在現場演示,還以天地連線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學生的問題,并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宮課堂”。拋出去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沒有沿拋物線方向下降墜落,而是給人以沿著直線勻速運動的感覺,植物油與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離,而用繩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陣后,水與油成功分離……第三次“天宮課堂”這些①的瞬間啟發很多學生不斷思考、回味,興趣盎然地追尋背后的科學道理。“天宮課堂”開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時,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同伴的配合下,華麗轉身為②的科學課教師,在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演示了失重環境下獨特的物理現象,并和地面的學生進行了③的天地互動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兩度開課,大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探求科學規律、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8.【答案】①扣人心弦②循循善誘③熱火朝天19.【答案】在近一小時的授課過程中,不僅現場演示了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還以天地連線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學生的問題。通過多種媒體平臺,此次“天宮課堂”向全球同步直播。(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生。這小城里面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八十,祖父就死了。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的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兒工夫變出來一匹狗來,那么變著。20.文中寫到自己的祖父,沒有一處使用“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1.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長是一個同時發生的逐漸變化的過程,這一表達效果是怎么取得的?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了比擬以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20.【答案】“他”是人稱代詞,用來稱自己和對方以外的某個人,文中不使用這個第三人稱代詞來指代祖父,表明不曾將祖父看作“我”和讀者以外的人。直稱其為“我的祖父”“祖父”,能讓人感受到祖孫二人的親密關系,體會到“我”對祖父深沉的愛和深切的懷念。21.【答案】①以時間為序,將“我”與祖父的年齡對舉,形成鮮明對比。②反復使用“我……,祖父……”的句式,不斷強化祖父由衰老至死亡與“我”由出生至成長的同時發生的逐漸變化的過程。22.【答案】排比。①使內容豐富:以三個結構為“那……是不是還……”的句子,用細膩的筆觸從不同角度一一展現“我”對園中各種美好景物的回憶。②增強語勢:三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排列連用,有力地抒發了“我”對曾經的樂園的無限懷念和一切美好終將逝去的惆悵。【2020年新高考全國Ⅱ卷】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征、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帶你走近北京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華地名》,本期節目由我來給大家主持,請允許我“帶你走近北京”,領略北京的風光與文化。帶你走進北京,先得問哪里是北京?地理學家會告訴你東經116°北緯40°就是北京。歷史學家會告訴你燕、薊、漁陽、金中都、元大都就是北京。胡同里的老大爺會告訴你姚廣孝建的三頭六臂哪吒城就是北京。而寫字樓里的白領會說只有每天晚上的1.5㎡才是北京。究竟哪里是北京?就在這個白領上班的寫字樓后面,我靜靜地佇立著。耳畔傳來的是各種財務班表銷售業績,其中還間或著一兩句對旁邊立交橋的咒罵。我的背后就是車水馬龍的二環路,我的面前卻是一條靜靜的小街。旁邊的路牌上寫著“高粱橋”。有誰知道這個看似是紀念農作物豐收的地名,卻是在紀念一個少年英雄?高亮,一個只存在于野史與傳說當中的人物。傳說當年軍師姚廣孝建起了三頭六臂哪吒城,惹怒了北京當地的龍王。龍王負氣出走并帶走了北京的水源。滿朝文武只有高亮一人主動請纓前去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福建福州城投運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西藏日喀則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廣東云浮市普惠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貴州遵義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通州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獲獎演講稿(15篇)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九年級全冊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教案
- 網絡培訓學習心得(5篇)
- 2025證婚人發言稿(20篇)
- 2025年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總結(16篇)
- 比例尺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北京市朝陽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數學 含答案
- 食品工廠5S管理
- 運輸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4月三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屆江蘇省揚州市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題庫大全及答案
- 衛生院全國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總結(8篇)
- 2024國家電投集團中國電力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數據在展覽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