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2015北京市中考(zhōnɡkǎo)化學復習-第一局部第一頁,共145頁。第一單元(dānyuán)身邊的化學物質第二頁,共145頁。第1課時┃我們(wǒmen)周圍的空氣第1課時我們(wǒmen)周圍的空氣第三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1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四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聚焦考點1空氣中的主要(zhǔyào)成分0.03%78%21%0.94%0.03%第五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注意]①空氣中的成分(chéngfèn)指的是氣體的體積分數,不是質量分數。②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chéngfèn)比較固定。這是因為動植物的呼吸和腐爛、物質的燃燒、鋼鐵的銹蝕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但是綠色植物在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會放出大量的氧氣,使氧氣量保持相對平衡。第六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2空氣(kōngqì)中氧氣含量的測定(1)藥品:一般用紅磷。(2)儀器:集氣瓶、燃燒匙、橡皮塞、彈簧夾、乳膠管、玻璃導管、燒杯等。(3)裝置:如圖1-1所示。(4)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在集氣瓶中裝少量的水,再把水以上的部分分成五等份做上記號;圖1-1第七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內并把塞子塞緊;④待紅磷燃燒停止,溫度降低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第八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實驗成功的關鍵](1)有良好的氣密性;(2)紅磷要過量,以充分消耗瓶內的氧氣;(3)待冷卻至室溫再翻開止水夾,觀察(guānchá)最終進入瓶中的水的體積。[注意]①本實驗測量氧氣的體積(tǐjī),可燃物必須是易和氧氣反響且沒有氣體產生的物質。如: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木炭、硫與空氣中的氧氣反響都會生成氣體,不會產生明顯的氣壓差。②誤差分析:測量結果氧氣的體積(tǐjī)小于的原因,應從實驗成功的三個關鍵是否到達滿足去解釋緣由。第九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3空氣對人類(rénlèi)生活的重要作用
氧氣(yǎngqì)、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用途第十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4空氣的污染與防治1.污染:隨著現代工業的開展,排放到空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改變空氣的成分,造成空氣污染。有害氣體(qìtǐ)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治:防治空氣污染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__________________,如使用清潔能源、改善燃料結構,每周少開一天車等;__________________,如植樹造林、種花種草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塵有害氣體有效轉化有害物質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第十一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提示](1)監測空氣環境質量的空氣質量日報主要(zhǔyào)包含三項內容:首要污染物、空氣污染指數和空氣質量級別。污染指數在0~500之間,是一個相對數值,數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空氣質量越好。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織成分,但是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影響。2012年2月我國開始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增加了的監測指標。第十二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5氧氣(yǎngqì)的性質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氧氣(yǎngqì)是____色____味__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____,液態或固態時顏色變為________色。2.化學性質:氧氣(yǎngqì)是一種化學性質____________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在點燃的條件下,能跟木炭、硫、鐵反響,同時放出熱量。淡藍無無氣體不易大比較活潑第十三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氧氣與幾種常見物質的反應比較表CO2SO2第十四頁,共145頁。第1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續表)Fe3O4452P2O532第十五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某些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由于氧氣濃度的不同存在差異。①木炭在純氧中點燃后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在空氣中燃燒那么發紅光。②硫在純氧中點燃后燃燒得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在空氣中燃燒那么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③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因為有大量白煙產生,不便觀察火焰顏色,故在現象中一般不描述其火焰顏色)④鐵在空氣中不能被點燃,只能(zhīnénɡ)燒成紅熱;在純氧中點燃那么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第十六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1[2012·北京中考]空氣成分(chéngfèn)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A京考探究[解析]空氣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氮氣(dànqì)的體積分數為78%,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0.03%,稀有氣體的體積分數為0.94%。第十七頁,共145頁。變式題[2012·朝陽二模]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是()A.氧氣B.氮氣(dànqì)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A[方法點撥]這是一道關于空氣體積分數的習題,只要(zhǐyào)了解空氣中每一種氣體的具體的體積分數含量即可解答。第十八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C圖1-2第十九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二十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教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到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共有50mL空氣,如圖1-3所示。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后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圖1-3第二十一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請根據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答復以下問題。(1)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________mL。(2)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rènwéi)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寫出其中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注射器內的氧氣充分(chōngfèn)與紅磷反響10裝置漏氣等(合理答案即可)第二十二頁,共145頁。[方法點撥]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實驗方法各異,但其原理是一致(yīzhì)的,即利用可燃物在密閉容器內的空氣中燃燒,耗盡其中的氧氣,使容器內氣體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水(或其他液體)進入容器內的體積約為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從而得出結論。但實驗時,應注意可燃物必須過量(或足量);裝置氣密性必須好;燃燒完畢,必須等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才能翻開彈簧夾。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二十三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3[2012·海淀一模]2012年2月,國務院發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下工程沒有列入空氣質量監測(jiāncè)的是()A.二氧化氮B.氮氣C.一氧化碳D.B[解析]此題中涉及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yīyǎnghuàtàn)三種,同時還有我國2012年2月開始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增加了的的監測指標,所以此題中沒有列入空氣質量監測的是氮氣。第二十四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2011·東城二模]保護環境是我們應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SO2、NO2排入大氣會形成酸雨B.CO2的過量排放將導致溫室效應C.隨意丟棄塑料垃圾會造成“白色污染〞D.推廣闊量使用農藥、化肥以提高(tígāo)農作物產量D[方法點撥]空氣的成分一般是不變的,但隨著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業的迅速開展,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不斷增加,造成了空氣的污染(wūrǎn)。這些空氣污染(wūrǎn)物會損害人體健康,影響植物生長,損壞地面設施,破壞文物古跡。第二十五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4[2012·北京中考]以下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shēnɡchénɡ)的是()A.紅磷B.木炭C.甲烷D.鐵絲[解析]選項A紅磷(hónɡlín)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選項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選項C甲烷的燃燒現象為明亮的藍色火焰,產生無色小液滴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選項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第二十六頁,共145頁。第1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2012·西城一模]以下物質的性質與其用途不對應的是()A.氮氣的性質穩定——用作保護氣B.鐵能與氧氣和水反響——用于食品(shípǐn)保鮮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用于急救病人D.稀有氣體通電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制作霓虹燈[解析]此題是一道考查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的習題,了解物質的性質是解此題的關鍵。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以作保護氣;鐵絲和氧氣(yǎngqì)、水反響生銹,可以用于食品保鮮;氧氣(yǎngqì)可以供給呼吸,可以用于急救病人;稀有氣體通電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以制作霓虹燈。C第二十七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自然界的水第2課時(kèshí)自然界的水第二十八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2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二十九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1水的電解實驗1.實驗裝置:2.實驗現象:電極上有氣泡,一段時間后,連接電源正極和負極的試管中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圖2-1第三十頁,共145頁。第2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氫氣(qīnɡqì)復燃氧氣(yǎngqì)燃燒
2H2↑+O2↑2第三十一頁,共145頁。[注意]①有時在電解水時,在水中參加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但它們并未參加反響。②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測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往往不是2∶1,實際收集到氧氣的體積比理論上應得到的小。可能的原因是:a.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b.氧氣在電極上發生(fāshēng)了化學反響,少局部被消耗了。③電解水的結論可以簡記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第2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第三十二頁,共145頁。考點2水的凈化(jìnghuà)方法1.水的凈化方法:靜置沉淀、______、______、蒸餾。2.硬水的軟化方法:蒸餾、________等。3.自來水廠的生產過程大致(dàzhì)是:取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配水。[注意]①過濾操作的關鍵是“一貼、二低、三靠〞;②吸附過程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活性炭吸附和明礬吸附有一定的區別: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吸附色素、異味、不溶性和局部可溶性雜質,明礬那么是利用膠狀物吸附水中一些(yīxiē)不溶性粒子,使其快速沉降。吸附過濾煮沸第2課時┃考點聚焦第三十三頁,共145頁。1.概念:硬水是含有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少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2.檢驗硬水和軟水的方法加肥皂水。產生的泡沫______,有白色垢狀物產生的是硬水。產生泡沫______的是軟水。3.硬水帶來的危害:①洗衣服(yīfu)時浪費肥皂,衣服(yīfu)變得更硬;②硬水會使鍋爐內結垢,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損壞、爆炸。第2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3硬水(yìngshuǐ)和軟水少
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多第三十四頁,共145頁。考點(kǎodiǎn)4保護水資源1.保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如,以淋浴代替盆浴、使用節水龍頭、注意水的二次使用等。(2)防止水體污染(wūrǎn):如,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排放等。2.水體污染(wūrǎn)的主要原因(1)工廠排放的廢水。(2)城市生活任意排放的污水。(3)農藥、化肥的過量施用對水體的污染(wūrǎn)。第2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第三十五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C京考探究例1
[2012·豐臺一模]
圖2-2是電解水的示意圖。關于電解水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理論上得到氧分子和氫分子的個數比為2∶1B.理論上若得到8mL的氧氣,可同時得到1mL氫氣C.理論上若得到4g氫氣,可同時得到32g氧氣D.該反應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圖2-2第三十六頁,共145頁。[解析]電解水產生的H2和O2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所以(suǒyǐ)A、B都錯誤,C正確,該反響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D錯誤。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三十七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2
[2012·延慶一模]
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認識物質及其運動的規律是化學不同于其他科學最特殊的思維方式。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______。從微觀的角度考慮,水分解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1)圖2-3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3H2
水分子變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合理(hélǐ)答案均可)第三十八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2)過氧化氫(ɡuòyǎnɡhuàqīnɡ)分子與水分子在組成上的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3)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請你寫出防止水污染的一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其他合理(hélǐ)答案亦可)構成二者的分子不同[解析]此題目考查水的組成與構成,電解水實驗的現象,結論即電解水產生的H2和O2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以及分子的特征等。第三十九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氧氣(yǎngqì)(O2)氫元素(yuánsù)、氧元素(yuánsù)過濾例3
[2012·昌平一模]
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1)如圖2-4A所示,試管2內得到的氣體為________,該實驗可以證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圖2-4B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質的方法是__________。圖2-4第四十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2)將源水處理(chǔlǐ)成自來水的過程中需要參加適量的生石灰,目的是降低水的硬度,生石灰與水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的廢液需經處理(chǔlǐ)才能排放。為減弱含有硫酸的廢液的酸性,不能選用的物質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A.廢鐵釘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碳酸鈉CaO+H2O===Ca(OH)2C
第四十一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4)以下做法中,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使用節水型馬桶(mǎtǒng)B.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ABD[解析(jiěxī)]近年來考查水專題比較常見,此題就屬于典型的水專題考查。涉及水的組成、構成、凈化、電解,同時還有保護水資源、與水的反響等,所以建議與水有關的知識進行專題復習。第四十二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4
[2012·朝陽一模]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2)從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__構成的。圖2-5氫、氧兩種元素(yuánsù)水分子第四十三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A.水是一種重要(zhòngyào)的溶劑B.利用圖2-5所示裝置能把硬水變為軟水C.通過過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雜質D.利用圖2-5所示裝置能對水殺菌消毒(4)從變化角度看:①水通電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______________mL。10或(3)從資源(zīyuán)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圖2-5是用來凈化河水的簡易裝置,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____________。BCD第四十四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②甲物質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一定質量的甲和48g乙按圖2-6所示充分反應,當乙完全反應時,可生成44g丙和36g丁。圖2-6則甲中所含各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A.C∶H=12∶1B.C∶H=3∶1C.C∶H∶O=6∶1∶8D.C∶H∶O=3∶1∶4D第四十五頁,共145頁。第2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四十六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碳和碳的氧化物第3課時(kèshí)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四十七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3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四十八頁,共145頁。第3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1碳單質的化學性質2Cu+CO2↑不活潑(huópo)CO222CO2第四十九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2自然界中碳的循環[注意]CO2不是空氣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不斷循環(xúnhuán),是氧氣的間接來源。由于CO2的增多,會導致“溫室效應〞,但只是影響環境,不能算污染。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______人、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物質的燃燒、微生物的分解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氧氣第五十頁,共145頁。第3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kǎodiǎn)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
略小無無干冰(gānbīng)無無大第五十一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22CO232Fe+3CO2H2CO3CaCO3↓+H2O第五十二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Na2CO3+H2O2[注意]CO有劇毒,在做實驗時,應特別注意尾氣的處理;用煤等含碳燃料燃燒(ránshāo)時,一定保持室內通風,防止CO中毒。第五十三頁,共145頁。例1[2012·朝陽二模]以下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shuōfǎ)正確的選項是()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學性質相同B.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會加劇溫室效應,因此應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說明二氧化碳屬于酸D.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要做燈火試驗,因為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D京考探究第五十四頁,共145頁。[解析]此題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A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如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沒有;一氧化碳有復原性,二氧化碳沒有等等;B項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應合理使用化石燃料;C項溶液變為紅色,是二氧化碳與水反響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shíruǐ)變紅;D正確。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五十五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圖3-2變式題[2012·昌平一模]
為了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酸性物質”應做的實驗是(圖3-2中的小花為浸潤過石蕊后烘干的紙花)(
)①噴稀醋酸②噴水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A.①④
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第五十六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響的知識,通過比照分析實驗得出二氧化碳確實可以和水反響。所以①②③④實驗都要做,當然(dāngrán)也可以省略實驗②噴水,因為④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包括了②噴水實驗。故答案應為:①②③④或①③④。[方法點撥]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xìngzhì),做起題來才能游刃有余。第五十七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2小剛和小麗兩位同學用圖3-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能發生反應。圖3-3(1)小剛關閉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B中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Ca(OH)2(或氫氧化鈣(qīnɡyǎnɡhuàɡài))第五十八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2)小剛翻開K,繼續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步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麗認為: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實驗缺乏以證明(zhèngmíng)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響。(3)小麗用洗滌干凈的上述裝置重新實驗,分別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關閉K,通入約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此實驗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響,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
+Ca(OH)2===CaCO3↓+H2O驗證CO2與Ca(OH)2能發生(fāshēng)反響關閉K時,B中的溶液無明顯變化,通入的CO2氣體體積遠大于A中溶液的體積,說明CO2和NaOH發生了反應第五十九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方法(fāngfǎ)點撥]利用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不但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還要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質解釋一些常見現象,再結合題中所給的信息,即可得到正確答案。第六十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
[2012·房山二模]
用下面的裝置將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和干燥。圖3-4中的a、b、c、d均為活塞,可以控制氣體的通過和液體的加入,實驗前活塞均已關閉。請選擇適宜的試劑完成上述實驗。供選用的試劑有:①稀硫酸②濃硫酸③氫氧化鈉溶液④澄清的石灰水(試劑均足量)圖3-4第六十一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實驗分以下兩步進行:(1)關閉b、c,翻開a、d,那么甲中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試劑為_____(填數字序號),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假設(jiǎshè)乙裝置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說明甲裝置中反響是充分的。此步實驗后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注:假設(jiǎshè)裝置中的該氣體全部被回收)(2)在甲裝置的分液漏斗中參加試劑①,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分液漏斗中溶液緩緩流下至不再產生氣泡時,關閉b,即可收集到另一種氣體。CO2+2NaOH===Na2CO3+H2O一氧化碳(yīyǎnghuàtàn)(或CO)②枯燥所收集的氣體石灰水不變渾濁關閉a、d,翻開b、c第六十二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此題是一道關于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進行別離和枯燥的綜合(zōnghé)習題。涉及濃硫酸的吸水性、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澄清的石灰水(試劑均足量)檢驗CO2等知識。需用氫氧化鈉溶液先將CO2轉化為Na2CO3吸收,同時可以先收集到純潔枯燥的CO,再將生成的Na2CO3溶液中參加稀硫酸再釋放出CO2,這樣就可以收集到純潔枯燥的CO2了。第六十三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3
[2012·昌平二模]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教材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做了綠色化改進來制取單質鐵。圖3-5第六十四頁,共145頁。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1)這是關于氣體的實驗,實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少量氧化鐵粉末放入硬質玻璃管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待空氣排凈后,加熱。關閉(guānbì)K1、翻開K2,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關閉(guānbì)K2,翻開K1,可以將d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入裝置而循環使用。①c瓶中盛放的藥品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須對裝置(zhuāngzhì)進行氣密性檢查驗證CO復原Fe2O3的產物濃硫酸。作用是枯燥,防止硬質試管炸裂(從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兩方面答全)第六十五頁,共145頁。②反響完后(假設b瓶中NaOH全部轉化為純堿(chúnjiǎn)),要從b瓶中的溶液得到純堿(chúnjiǎn)固體,必要的實驗操作為轉移、__________、回收。③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減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yuánliào)利用率(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蒸發[解析]此題是一道關于CO2和CO相關知識的考查的綜合習題。涉及兩氣體的重要化學性質:CO的復原性、CO2與堿溶液的反響,同時也涉及了CO2和CO混合氣體的檢驗與別離和除雜的綜合知識。靈活運用以上知識,是解此題的關鍵。第六十六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金屬和金屬材料第4課時(kèshí)金屬和金屬材料第六十七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4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六十八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1金屬材料1.金屬材料: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2.合金: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形成的具有____________的物質。硬度一般(yībān)比各成分金屬______,熔點一般(yībān)比各成分金屬______,所以比純金屬具有更廣泛的用途。合金純金屬低金屬特性大第六十九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2金屬(jīnshǔ)活動性順序AgMgAlZnCuHg化合物的溶液(róngyè)強氫第七十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3金屬(jīnshǔ)的性質
1.金屬的物理性質有光澤,常溫下為固態(汞除外);不同金屬的密度(mìdù)、熔點、硬度不同。有良好的______性、______性和延展性。2.金屬的化學性質(1)與氧氣反響鉀、鈣、鈉、鎂、鋁、鋅在________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響(鋁、鋅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鐵、銅在________下能與氧氣反響;金不能與氧氣反響。如Fe、Al與氧氣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熱導電高溫常溫4Al+3O2===2Al2O3第七十一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在純氧中,鐵能劇烈燃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而在潮濕(cháoshī)的空氣中,鐵那么易發生緩慢氧化生成紅色的三氧化二鐵,是鐵銹的主要成分。第七十二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2)與酸反響(fǎnxiǎng)條件:金屬(H之前),酸(鹽酸、稀硫酸等)Fe+______HCl===______________Zn+H2SO4===______________ZnSO4+H2↑[注意]①鐵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發生置換反響時,只能生成亞鐵離子,溶液的顏色是淺綠色。②實驗室里利用較活潑的金屬與稀硫酸(或稀鹽酸)反響來獲得(huòdé)氫氣。2FeCl2+H2↑第七十三頁,共145頁。第4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3)與鹽溶液反響條件:金屬(jīnshǔ)(前置后,K、Ca、Na除外),鹽(必須可溶)Fe+CuSO4===________________Cu+______AgNO3===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上述鐵與硫酸銅的反響是我國古代(gǔdài)濕法冶金術的先驅。②假設金屬外表有“銹〞或“氧化膜〞,應先用砂紙打磨干凈,再做實驗。Cu(NO3)2+2AgFeSO4+Cu2第七十四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4鐵的冶煉
[注意]此實驗的操作步驟:①實驗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以防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加熱引起爆炸;③實驗完后,先撤掉酒精燈,繼續通一氧化碳至試管冷卻,以防氧氣進入試管將鐵再次氧化;④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要進行點燃(diǎnrán)或收集等處理。2Fe+3CO23黑色渾濁第七十五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2.鐵的冶煉過程:工業煉鐵時,把鐵礦石跟焦炭、石灰石分別參加高爐,從下面通入熱風(rèfēnɡ),在爐內生成一氧化碳,把鐵礦石復原成鐵。第七十六頁,共145頁。第4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kǎodiǎn)5鐵的銹蝕與防護
1.鐵生銹的條件:(1)______________;(2)_______。2.防銹措施(cuòshī):(1)保持金屬外表的__________。如菜刀用完過后擦干掛起來。(2)金屬外表涂上一層______________。如刷漆、涂油、電鍍等。(3)改變鐵的單一結構,制成合金鋼。如不銹鋼。保護膜空氣(或氧氣)水枯燥第七十七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①鐵生銹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鐵外表沾有其他物質時,往往會加快生銹,如鐵制品上沾有食鹽水或灰塵等那么(nàme)生銹更快,故防止鐵制品生銹首先要保持鐵制品的枯燥與潔凈。②鋁、鋅等金屬比鐵不易生銹,其原因是在鋁、鋅的外表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內部金屬繼續被氧化,從而形成“自我保護〞。第七十八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6保護金屬的有效途徑
保護金屬的主要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開發金屬資源,積極(jījí)尋找金屬代用品。回收利用廢舊金屬防止金屬的銹蝕第七十九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京考探究例1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常見金屬和金屬材料,用我們學到的化學知識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釋許多現象。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屬具有良好導熱性的是___。圖4-1[解析(jiěxī)]此題考查金屬的物理性質,即導熱性、延展性、導電性,金屬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A第八十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2[2012·海南中考]海南東線高鐵的開通,改善了人們的出行。鐵軌通常由錳鋼制作而成,錳鋼屬于()A.金屬材料(cáiliào)B.復合材料(cáiliào)C.有機合成材料(cáiliào)D.無機非金屬材料(cáiliào)[解析]金屬材料(cáiliào)、復合材料(cáiliào)、有機合成材料(cáiliào)、無機非金屬材料(cáiliào)都是不同的材料(cáiliào),認識常見金屬材料(cáiliào)在生產、生活和社會開展中的重要作用。A第八十一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3生鐵和鋼是生活中重要的鐵合金,它們的主要區別就是________不同。世界上每年(měinián)有近四分之一的鋼鐵被銹蝕,鐵生銹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保護金屬資源我們必須學會防銹,以下介紹的實例只利用隔絕氧氣來到達防銹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A.菜刀用完后擦拭干凈存放B.自行車三角架涂漆C.夏季停暖后暖氣片內注滿水防止內部生銹D.用不銹鋼制造炊具
C含碳量同時與空氣(kōngqì)、水接觸第八十二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2012·南寧中考]以下有關鐵和鐵合金的說法(shuōfǎ)錯誤的選項是()A.生鐵比鐵軟B.鐵有良好的導熱性C.鋼是鐵的合金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A[解析(jiěxī)]此題考查生鐵和鋼是生活中重要的鐵合金以及它們的區別,金屬生銹的條件以及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第八十三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4
金屬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1)下列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圖4-2(2)鐵制品在沙漠地區不易銹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沙漠地區枯燥(kūzào),水分少第八十四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3)金屬的回收和利用是保護金屬資源的一種有效途徑,廢鋼鐵可回收重新冶煉,工業上用一氧化碳重新冶煉廢鋼鐵(主要(zhǔyào)成分為氧化鐵)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屬金屬專題的簡單綜合,分別涉及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生銹的條件與防護、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回收,即認識一氧化碳(yīyǎnghuàtàn)可以將鐵礦石中的鐵復原出來。第八十五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例5同學們為了比較鋅、鐵、銅三種金屬(jīnshǔ)的活動性,僅用組內物質就能到達目的的是()①Zn、Fe、Cu、稀硫酸②Fe、ZnSO4溶液、Cu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Zn、Cu、FeSO4溶液A.只有④B.②和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C第八十六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此題考查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置換反響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設計實驗驗證金屬活動性。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逐漸減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即:氫前金屬置換氫、前金換后金,同時正確理解“兩鹽夾一金〞與“兩金夾一鹽〞即:強換弱。即可得出(déchū)C正確答案。而③只能得出(déchū)鋅比鐵活動性強、鋅比銅活動性強,鐵、銅的活動性僅用組內物質無法比較。第八十七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
[2010·朝陽一模]
化學小組為了驗證鐵、銅、鎂、汞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圖4-3根據實驗①判斷出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依據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實驗②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銅的活動性比汞強鎂片與鹽酸反響(fǎnxiǎng)產生氣泡的速率比鐵片快第八十八頁,共145頁。第4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方法點撥]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有以下幾種方法:(1)根據金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狀態。主要以化合物存在,說明該金屬活動性強;主要是以單質存在,說明該金屬活動性弱。(2)根據金屬與酸反響的劇烈程度或產生氫氣的速率快慢(kuàimàn)。反響得越劇烈或產生氫氣的速率越快,金屬活動性就越強。(3)根據置換反響。假設A+BC→B+AC反響能發生,那么A的活動性大于B。第八十九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常見的酸和堿第5課時(kèshí)常見的酸和堿第九十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5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九十一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1濃鹽酸、濃硫酸的性質1.濃鹽酸具有(jùyǒu)揮發性,在空氣中能形成______,有腐蝕性。2.濃硫酸易溶于水,具有(jùyǒu)________性、________性、腐蝕性。白霧吸水脫水第九十二頁,共145頁。[注意]①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動。原因是濃硫酸溶于水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會使液體向四周飛濺,發生危險。②由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實驗室常用(chánɡyònɡ)作枯燥劑。③敞口盛放的濃鹽酸和濃硫酸,濃鹽酸因揮發性而使其質量減少,濃硫酸因吸水性,而使其質量增加,所以它們都要密封保存。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第九十三頁,共145頁。第5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kǎodiǎn)2稀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和用途由于(yóuyú)鹽酸、硫酸的水溶液能解離出相同的______,所以化學性質相似。不變色H+紅不變色紅FeSO4+H2ZnSO4+H2FeCl2+H22ZnCl2+H22第九十四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濃硫酸、硝酸因有強的氧化性,與金屬反響不生成(shēnɡchénɡ)氫氣。632FeCl3+3H2O2Fe(SO4)3+3H2ONaCl+H2ONa2SO4+2H2O22CaCl2+H2O+CO2Na2SO4+2H2O+CO2第九十五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qīnɡyǎnɡhuàɡài)的物理性質
氫氧化鈉:白色(báisè)固體,________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熱。易吸收水分而________,有很強的腐蝕性。氫氧化鈣:白色(báisè)粉末狀固體,______溶于水,有腐蝕性。極易潮解微第九十六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①氫氧化鈉固體不僅易吸水潮解,而且還能與空氣(kōngqì)中的二氧化碳反響,使氫氧化鈉轉變為碳酸鈉而變質,所以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氫氧化鈣也同樣要密封保存。②氫氧化鈣可用生石灰與水反響制得,此反響能放出大量的熱。反響方程式是:CaO+H2O===__________Ca(OH)2第九十七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4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huàxuéxìngzhì)和用途
由于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相同的______,所以化學性質(huàxuéxìngzhì)相似。OH-藍紅藍紅2Na2CO3+H2OCaCO3
+H2ONa2SO3+H2O2CaSO3
+H2O第九十八頁,共145頁。第5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Na2SO4+H2O22CaCl2+2H2ONa2SO4+Cu(OH)22CaCO3+2NaOH第九十九頁,共145頁。例1[2012·北京中考]以下物質露置于空氣中,質量會減小的是()
A.濃硫酸B.氫氧化鈉(qīnɡyǎnɡhuànà)C.濃鹽酸D.氯化鈉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京考探究[解析]此題考查幾種重要(zhòngyào)酸堿鹽的特性,即:A.濃硫酸(吸水性,質量增大);B.氫氧化鈉(吸水易潮解,質量增大);C.濃鹽酸(揮發性,質量減小)。C第一百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2012·朝陽一模]以下物質長期(chángqī)露置于空氣中,因發生化學變化而使溶液質量減少的是()A.濃硫酸B.石灰水C.濃鹽酸D.氯化鈉溶液[解析]此題考查幾種重要酸堿鹽的特性,即:A.濃硫酸(物理性質——吸水性,質量增大);B.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響變質生成(shēnɡchénɡ)碳酸鈣,溶液質量減小);C.濃鹽酸(物理性質——揮發性,質量減小)。B第一百零一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
D例2
[2012·房山一模]
如圖5-1所示。若在試劑瓶中放入某種物質,先滴加滴管1中液體后,小氣球變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體后,小氣球又變癟。下列與所描述現象相符的一組是(
)圖5-1第一百零二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此題目考查的關于氣壓差的問題。氣壓變大的原因主要有產生氣體(如實驗室制取氧氣(yǎngqì)、酸與碳酸鹽反響產生二氧化碳等)、放出熱量(金屬與酸反響、生石灰與水反響放熱、氫氧化鈉和濃硫酸遇水放熱等);氣壓變小的原因主要有消耗氣體(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響、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等);吸收熱量(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此題中“……,小氣球變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體后,小氣球又變癟〞可知“集氣瓶的氣壓先變小,后變大〞。第一百零三頁,共145頁。變式題[2012·豐臺一模]實驗室中的試劑常因與空氣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發生變化。對以下試劑在空氣中發生變化的分析錯誤的選項是()A.濃硫酸變稀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有關B.氫氧化鈉固體潮解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有關C.氧化鈣的變質(biànzhì)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關D.濃鹽酸變稀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有關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D
[解析(jiěxī)]濃鹽酸變稀是由于濃鹽酸的揮發性,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無關。第一百零四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D第一百零五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氫氧化鈉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變質,假設想證明變質可取少量溶液,滴加鹽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石灰水。假設想除去雜質可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響,過濾。②中確定成分時參加的Ca(OH)2溶液會與Na2CO3溶液反響生成NaOH,無法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NaOH,故②是錯誤的。測定純度時,用氫氧化鈉固體吸收CO2的同時,還可能(kěnéng)會吸收局部水蒸氣而導致測定結果不準,故③是錯誤的。第一百零六頁,共145頁。變式題
[2012·順義二模]
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圖5-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集氣瓶中裝有純凈物A,分液漏斗中盛有物質B。圖5-2(1)若A、B均為液體。將B滴入集氣瓶中,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而燒杯中的石灰水無明顯現象。則A物質是_____。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H2O
濃硫酸稀釋放熱,使飽和石灰水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有氫氧化鈣析出從而變渾濁。第一百零七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2)假設A為白色固體,向燒杯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當物質(wùzhì)B滴入集氣瓶時,觀察到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燒杯中溶液變為無色。那么燒杯中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百零八頁,共145頁。第5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3)假設A為氣體,將適量B滴入集氣瓶,觀察到燒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氣瓶并變渾濁。而試管中無明顯現象。那么石灰水變渾濁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從分液漏斗向集氣瓶中參加稀鹽酸,觀察到沉淀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響后集氣瓶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所有可能組合,不同(bùtónɡ)組合之間用“;〞隔開)。有氣泡冒出,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試管中石灰水無明顯(míngxiǎn)現象
NaCl、CaCl2;NaCl、CaCl2、HCl第一百零九頁,共145頁。第6課時┃中和反響(fǎnxiǎng)溶液的pH第6課時中和反響(fǎnxiǎng)溶液的pH第一百一十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6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45頁。第6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聚焦考點1中和反響的概念和對反響實質(shízhì)的探究酸和堿作用生成______和______的反響,叫做中和反響。反響的實質(shízhì)是酸中解離出的H+與堿中解離出的OH-反響生成水:H++OH-===H2O。水鹽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注意]①不少中和反響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如NaOH溶液與稀鹽酸的反響),常需借助指示劑來判斷反響的發生。如在堿溶液中參加酚酞試劑,溶液變紅,在滴加酸的過程(guòchéng)中,溶液的紅色剛剛變為無色時,說明酸堿恰好完全反響。②發生中和反響時,會放出熱量。③中和反響屬于根本反響類型中的復分解反響。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2中和反響在實際中的應用調節土壤的酸堿性、處理工廠的廢水(fèishuǐ)、中和過量的胃酸、減輕蚊蟲叮咬引起的痛癢等。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45頁。第6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kǎodiǎn)3酸堿指示劑
[注意]①酸堿指示劑遇到酸溶液或堿溶液時,變色的是指示劑,而不是酸溶液或堿溶液。②根據酸堿指示劑顏色的變化(biànhuà),能判斷溶液的酸堿性,但不能確定此溶液一定是酸或一定是堿。因為有的鹽溶液可能會顯酸堿性,如Na2CO3溶液顯堿性。紅紅藍無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45頁。第6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4溶液(róngyè)pH的概念及測定方法
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表示。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圖6-1pH<7:溶液顯______性,pH越______,酸性越強;pH=7:溶液顯______性;pH>7:溶液顯______性,pH越______,堿性越強。大酸小中堿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45頁。第6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pH測定方法:在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試紙(shìzhǐ),用__________蘸取被測液,滴到pH試紙(shìzhǐ)上,把試紙(shìzhǐ)的顏色與______________比較。[注意]①pH試紙測溶液的pH時,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②不能將pH試紙直接放入待測試樣溶液中,那樣(nàyàng)會污染試劑。標準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京考探究例1
圖6-2Ⅰ所示圖像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據圖6-2回答問題。圖6-2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1)進行(jìnxíng)該反響的實驗操作是按照以圖6-2所示________(填“甲〞或“乙〞)進行(jìnxíng),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發生的中和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線上C點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6-2Ⅲ所示是某反響的微觀示意圖。從微觀粒子變化的角度分析該反響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和OH-結合(jiéhé)生成H2O分子乙由紅色變為無色HCl+NaOH===NaCl+H2O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響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45頁。[解析]此題考查對中和反響及對溶液酸堿度pH的正確理解。由于原溶液pH>7,呈堿性,所以是將鹽酸(yánsuān)參加到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第一百二十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已知甲、乙分別是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圖6-3表示向盛有10mL甲的稀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試劑)中,加入乙溶液時,溶液pH的變化曲線。請分析曲線回答問題。圖6-3(1)甲是_________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試劑的甲溶液呈________色。(2)當加入乙溶液的體積為________mL時,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藍氫氧化鈉(qīnɡyǎnɡhuànà)9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3)當溶液(róngyè)的pH=時,溶液(róngyè)中的溶質是(指示劑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和HCl[方法點撥]在做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響實驗時,要在酸堿指示劑的指示下進行,不然一旦參加的堿或酸過量,就會導致中和反響的失敗(shībài)。要注意中和反響是放熱反響,也可通過是否有熱量變化來判斷中和反響是否發生。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45頁。例2[2010·海淀二模]中和反響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作用,以下做法應用了中和反響的原理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枯燥劑B.用熟石灰處理工廠污水中的硫酸C.用碳酸氫鈉和檸檬酸等原料自制(zìzhì)汽水D.用熟石灰和硫酸銅溶液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B
[方法點撥]中和反響必須(bìxū)是酸和堿反響生成鹽和水。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45頁。例3下列數據是相應物質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堿性的是(
)圖6-4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D[解析]此題主要(zhǔyào)考查對溶液酸堿度pH的正確理解。pH>7的溶液呈堿性,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變式題[2012·東城一模]
圖6-5表示的是一些物質在常溫下的近似pH。下列有關這些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圖6-5A.蘋果汁的酸性大于酸雨的酸性B.廚房清潔劑的堿性小于小蘇打水的堿性C.小蘇打水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酸雨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有二氧化碳A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45頁。第6課時(kèshí)┃京考探究[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對溶液酸堿度pH的正確理解以及(yǐjí)生活pH的應用。即:pH<7酸性、pH=7中性pH>7堿性。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45頁。第7課時┃生活(shēnghuó)中常見的鹽第7課時(kèshí)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45頁。京考分析第7課時(kèshí)┃京考分析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45頁。第7課時┃考點(kǎodiǎn)聚焦考點聚焦考點(kǎodiǎn)1生活中常見的鹽CaCO3NaClNa2CO3NaHCO3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票務代理地勤服務知識考核試卷
- 碳素材料在智能窗戶中的功能實現考核試卷
- 出版業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考核試卷
- 數字出版物營銷策略與應用考核試卷
- 礦產勘查中的勘查成果資料信息化考核試卷
- 油炸食品在快餐行業中的應用與市場競爭考核試卷
- 淡水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Python語言程序設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大學生精益創新創業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眼科門診病歷
- 彝文《指路經》課件
- 高考閱讀理解(main-idea)(課堂)課件
- 有限元分析研究匯報課件
- 境外貨物管控應急預案方案
- 江蘇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標準
- 公司報廢申請單
- 高新區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 TSSITS 2002-2022 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安全規范
- 個人理財分期還款計劃管理表1
- 畢業生就業推薦表word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