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_第1頁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_第2頁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_第3頁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_第4頁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六下四單元《古詩三首》情境任務型教學設計【情境任務】古往今來,我們中華民族涌現出了無數有氣節、有骨氣、有崇高精神品質的仁人志士和革命英雄,他們為我們樹立了典范。特別是近百年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斗爭。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在你們畢業前,我們來舉行一次“少年勵志”主題展覽活動。圍繞著這個主題任務,我們將要完成五個子任務:吟誦古詩,去了解古代詩人的偉大志向,共同合作,完成“勵志”詩集。賞讀故事,領悟現代革命英雄的精神品質,辨析論述,探尋英雄革命精神的源泉,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談革命啟迪。最后聯接生活,書寫自己的美好心愿。今天我們就開啟第一個任務,吟古詩,聊聊詩中的英雄志向,并為我們的“勵志”詩集搜集材料。【學習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寫“絡、錘、鑿、焚”等生字。2.結合插圖、借助注釋了解古詩大意。(重點)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資料,體會三首古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志向,領悟“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難點)4.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古詩。【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活動一:走進古詩,了解詩意1.談馬的印象,揭示課題(1)出示馬的圖片,談談對馬的印象(2)揭示課題唐朝詩人李賀曾寫過23首馬詩,本詩是其中的第五首,馬在李賀的詩中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出示古詩)(板書課題“馬詩”)2.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對節奏。(1)指名朗讀古詩,強調字音燕山yān

sì(2)誦讀古詩,注意讀對節奏(3)書寫“絡”字,注意右上方的撇折的書寫3.結合注釋,理解詩意,把握古詩內容(1)小組結合注釋,說說大致詩意(2)匯報交流詩意(第一次說得不太豐富,可以結合插圖說得更豐富,更有畫面感。)活動二:借助資料,展開想象,聊詩人之志1.根據詩意,猜猜志向詩人僅僅是在寫馬嗎?他想要表達什么?根據詩意來猜一猜。2.結合資料,聊詩人志向課件出示:預設:李賀才華出眾,一心想要報效國家,但得不到重用,一生抑郁不得志。從這首詩我們更能感受到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3.回歸詩句,再聊志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預設:(1)大漠、沙、燕山、月;這兩句詩展現了一個富于特色的邊疆戰場的畫面。描寫悲涼肅殺的戰場景色,表現了詩人作為有志之士報國的決心。(2)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這卻是將士的用武之地,也是戰馬奔馳之地。感受“大漠、燕山”空闊寂寥、清冷大氣的場面。教師相機點撥:這悲涼、清冷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異常憤懣的心境。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預設:(1)一個“何”字寫出了詩人渴望馳騁疆場,報效國家的壯志豪情。李賀才華出眾,一心想要報效國家,但得不到重用,一生抑郁不得志。從這首詩我們更能感受到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2)“金絡腦”指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金”象征著馬受重用。(3)這是一匹怎樣的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金絡腦”“快走”形象地暗示出這是一匹輕捷矯健的駿馬,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的悲憤之情。4.再讀詩句,曉“托物言志”預設:詩人借馬喻人,表達自己渴望為國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的感慨。這就是古詩中“托物言志”的寫法。5.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活動三:學習組詩中的其他詩,聊詩人之志1.拓展學習《馬詩》(其十五)《馬詩》是李賀的組詩,一共23首,我們用學到的方法再來學習其中一首。2.小組學習討論,匯報意思,思考與本課學習的《馬詩》有什么異同在《其十五》寫齊桓公的坐騎能夠顯示出降伏猛虎的赫赫威風,是由于得到了跟隨齊桓公出獵這樣的好機會;如果我一旦能從山溝田野脫穎而出,你將看到我掠云飛馳的雄姿,騰空追風的才能。這里有羨慕,但更多的是訴說自己沒有這樣的機會,內心是憤懣不平的!

第二課時活動一:回顧方法,知曉學習任務1.回顧學習《馬詩》方法讀準讀通詩句,借插圖注釋了解詩意。結合生平背景,品詩句含義托物言志。2.明確學習任務這節課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聊一聊《石灰吟》和《竹石》中的英雄之志。活動二:初識作者,據古詩內容,感知英雄之志。1.簡介古詩,讀好詩句(1)簡介兩首古詩《石灰吟》《竹石》《石灰吟》是明朝詩人于謙在12歲的時候就寫的一首慷慨激昂的詩。《竹石》是清代詩人鄭燮為自己的畫作《竹石》題的一首詩,也叫題畫詩。(2)朗讀,正音①強調堅勁的勁讀后鼻音jìng勁jìn力量;精神,情緒。勁jìng強而有力。②“粉骨碎身”不要讀成“粉身碎骨”

2.結合注釋,說說意思《石灰吟》和《竹石》與《馬詩》一樣,也是詠物詩,這兩首詩又分別寫了石灰和竹子的什么特點呢?我們還是借助注釋來理解詩意。(1)同桌合作,結合注釋,大致說說意思。(2)借助石灰石開采、焚燒等圖片和課文《竹石》插圖,把詩意說得更豐富、更完整。3.結合詩意,說石灰和竹子特點預設:石灰一生潔白,由石頭變成石灰,經過烈火的焚燒,過程很艱難,但最后它還是渾身潔白。竹子很堅強,不管遇到東南風還是西北風,它長的都很挺拔,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生長,都長得是郁郁蔥蔥。活動三:結合生平背景,聊英雄之志1.閱讀背景資料,思托物言志思考:結合詩人資料,這兩位詩人托物要言什么志?預設:借石灰開采、煅燒、粉碎過程的頑強不屈、清白正直表達自己無論面臨怎樣嚴峻的考驗,都視若等閑,都要持身清白,堅貞不屈。借竹子堅韌不屈,傲然挺立,表達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人生志向。2.回讀詩句,再悟志向(1)帶著理解朗讀兩首古詩(2)說說從哪句詩更能體會到詩人的志向?預設:“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句詩中“渾不怕”三個字讓人感受到作者頑強不屈,即使犧牲也不怕,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句詩中“還堅勁”三個字,讓我感受到詩人和竹子一樣,盡管遭受無數次的磨煉,依然一身正氣,正直高尚。一個“任”字更寫出了詩人內心的豪邁。3.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4.總結詩中托物言志《馬詩》《石灰吟》《竹石》這三首詩,都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的人生志向,都具有高尚的品格,愛國并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活動四:聊聊其它詩中英雄之志1.鏈接園地詞句段運用活動五:搜集更多托物言志古詩,填充“勵志”詩集“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