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十三朝古都課件_第1頁
洛陽十三朝古都課件_第2頁
洛陽十三朝古都課件_第3頁
洛陽十三朝古都課件_第4頁
洛陽十三朝古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洛陽介紹2011.8.15十三朝古都 洛陽,因為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起,歷史上先后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是“華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 “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夏都-斟鄩 1959年,古史學家徐旭生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在偃師市翟鎮鄉二里頭村發現了一處大型遺址。這里是公元前二千

2、紀前半葉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聚落,它擁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這個遺址就是夏都斟鄩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東部,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5公里,東距偃師商城6公里。斟鄩宮殿模型斟鄩發掘現場斟鄩出土的王爵商朝-西毫 商湯攻開夏都斟鄩之后,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 建成后,商湯從南毫遷此,史稱西毫。 西毫位于河南偃師市,北依邙山,南臨洛 河,是控制東西的交通要道。 偃師商城遺址在偃師西塔莊村,1983年發現并開始發掘,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偃師商城遺址現場偃師商城遺址商城

3、遺址出土文物西周東都-成周武王滅商之后,回到鎬京,深感鎬京與新征服地區相距太遠。他意在夏人活動中心的伊洛河地區建立新的都邑。他的這一想法尚未實現,突然病逝。從寶雞出土的何尊銘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繼承了武王之遺志,決定在洛陽附近建一新邑。從這里對新征服地區進行統治,可大大縮短距離。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陽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與武王所建的鎬京(宗周)一起,成為西周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為徹底鏟除殷遺民的復國夢想,成王時還將殷頑民遷至成周。周公廟考古東周-洛邑 東周遷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陽)。 經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證實,東周王城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平面大體呈正方形。西北角在今東干

4、溝村北,東北角在今洛陽火車站東約1公里,西南角在今興隆寨村西北,東南城角被洛河沖毀。今五女冢村附近地勢較高,城墻遺跡保存較好,直到今天,地面上仍能看到殘存的東周王城城墻。整個王城周長約15公里。東周王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出土文物東漢-洛陽 東周定都于洛陽。 東漢大興儒學,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故而東漢在中國歷史上的科技和文化發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歷史故事: 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班固所著漢書,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先河。 張衡發明渾天儀,候風地動儀。 左思所著三都賦,一時洛陽紙貴。 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漢字學的開山鼻主。 東漢所建白馬寺曹魏-洛陽 公元207年,

5、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pi)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改漢為魏,是為魏文帝,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 46 年之久。 建安七子 漢魏洛陽城復原圖漢魏洛陽城遺址西晉-洛陽 曹魏后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 竹林七賢 陳壽撰寫三國志漢魏洛陽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出土文物北魏-洛陽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

6、,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 永寧寺、龍門石窟為北魏期間建造。北魏洛陽城閶闔門復原圖北魏洛陽城北魏永寧寺遺址隋朝-洛陽 楊廣繼位后,決定遷都洛陽,他認為“洛陽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合,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供賦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 開鑿隋朝大運河隋朝大運河大運河唐朝-洛陽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讓位,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 50 年,在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 唐末天佑元年(904年)正月,昭宗遷都洛陽。隋唐洛陽城遺址定鼎門后梁-洛陽 天祐四年(907),唐哀帝禪位于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后唐-洛陽 后梁龍德三年(923),后唐滅后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