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力學練習冊-題答案_第1頁
初二力學練習冊-題答案_第2頁
初二力學練習冊-題答案_第3頁
初二力學練習冊-題答案_第4頁
初二力學練習冊-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力學

1.12013中考】40.如圖19所示,杠桿A。放在鋼制水平凹槽BC中,杠桿AO能以8點或C點為支

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BC=0.2m。細繩的一端系在杠桿的A端,另一端繞過動滑輪固定在天花板上,

物體E掛在動滑輪的掛鉤上。浸沒在水中的物體H通過細繩掛在杠桿的。端。與杠桿。端固定連接

的水平圓盤的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凡已知60N<F<200N,動滑輪的質量〃M=lkg,物體H的密度夕

=2xl03kg/m\AD=0.8m,CD=0.2m?杠桿、圓盤、細繩的質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為使

杠桿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體E的最小質量加;

(2)物體H的最小體積匕

2.12012中考】39.圖18是一種新型吊運設備的簡化模型示意圖,圖中虛線框里是滑輪組(未畫出),

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由電動機拉動。工人師傅用該吊運設備先后搬運水平地面上的圓柱形物體A

和物體B。物體A的底面積為5A,密度為PA,高度為以;物體B的底面積為SB,密度為"B,高度

為加。當物體A所受豎直向上的拉力為1500N時,物體A靜止,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為M。

掛在滑輪組掛鉤上的物體A勻速豎直上升4m的過程中,電動機對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人,

拉力Fi做的功為W。當物體B所受豎直向上的拉力72為1000N時,物體B靜止,地面對物體B

的支持力為明。掛在滑輪組掛鉤上的物體B以速度v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電動機對滑輪組繩

子自由端的拉力尸2為625N,拉力&做功的功率P為500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已知:

M=2N2,5sA=4SB,80A=7PB,2以=5加。不計繩的質量,不計滑輪與軸的摩擦。求:

(1)物體B勻速上升的速度v;

(2)拉力Q做的功W。

圖18

3.12011中考】39.某科技小組設計的提升重物的裝置如圖20甲所示。圖中水平桿CD與豎直桿EH、

DI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過滑輪組提升重物,滑輪組由動滑輪Q和安裝

在水平桿CD上的兩個定滑輪組成。小亮以拉力F.勻速豎直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物體A的速度為

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A。小亮以拉力F2勻速豎直提升物體B的過程中,物體B的速度為重,滑

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血。拉力Q、&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20乙中①、②所示。已知:S=3也,

物體A的體積為以,物體B的體積為%,且3yA=2%,物體A的密度為PA,物體B的密度為為,

且80A=7"B。(不計繩的質量,不計滑輪與軸的摩擦)

求:機械效率〃B與〃A之差。

圖20

4.[2010中考】38.圖21甲是海洋中學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DB是以O點為

轉軸的水平杠桿,OD的長度為1.6m。水平甲板上的配重E通過細繩豎直拉著杠桿D端,配重E的

質量mE為225kg。安裝在杠桿DB上的行走裝置由支架、動滑輪X、提升電動機、定滑輪K構成,

行走裝置的質量m為25kg?電動機Q可以通過定滑輪S和動滑輪X拉動行走裝置沿BO水平滑動。

固定在提升電動機下的定滑輪K和動滑輪M組成滑輪組Y,當行走裝置處于杠桿DB上C點的位置

時,提升電動機拉動繩子H端,通過滑輪組Y豎直提升水中的物體A。物體A完全在水中勻速上升

的過程中,滑鴕組Y的機械效率為〃”甲板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N1;物體A全部露出水面勻速豎直

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Y的機械效率為〃2,甲板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N2。滑輪組Y提升物體A的過

程中,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終為零,杠桿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已知物體A的質量mA為

50k,g,體積V為20dm\N1與N2之比為3:2,3與〃2之比為9:10物體A被打撈出水面后,停留在

一定高度,電動機Q開始拉動行走裝置。在行走裝置以0.05m/s的速度水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拉力

T所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1乙所示,行走裝置受到的水平拉力為F。細繩和杠桿的質量、滑

輪與軸的摩擦、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

求:(1)OC的長度;(2)拉力F。

圖11

5.12009中考】40.圖23是小剛設計的一個通過簡單機械自動拉開開關的裝置示意圖,該裝置主要由

滑輪組、配重C、。以及杠桿AB組成,配重C通過細繩與動滑輪相連,配重C、。分別通過支架固

連在杠桿AB兩端。杠桿的B端放在水平臺面上,杠桿可以繞支點。在豎直平面內逆時針轉動,開關

被拉開前,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動滑輪P的質量,小為0.2kg,04:08=3:1,配重。的質量WD

為1.5kg,作用在。上的豎直向下的壓力F為75N,剛好拉開開關所需的拉力7為6N。杠桿、支架和

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滑輪與轉軸的摩擦、杠桿與軸的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

求:配重C的質量人等于多少千克,開關剛好能被拉開?

6.[2008中考】40.圖21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配重A受到的重力為1200N,其底面積為5x10

-2m2,B、C都是定滑輪,。是動滑輪;杠桿EH可繞。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OH=2:5。小成

受到的重力為600N,他通過細繩在”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

面的壓力為居,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I,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⑶為6xl()3pa;小成在H點施加豎直

向下的拉力八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力為尸2,配重4受到的拉力為以2,配重

4對地面的壓強P2為4xl03pa。已知Q:F2=20:19,杠桿EH和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求:

(1)拉力尸AI;

⑵拉力T2i

(3)動滑輪。受到的重力G。

7.[2007中考】40.如圖19所示,質量為7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帶有貨箱的滑輪組把貨物運

到高處。第一次運送貨物時,放入貨箱的貨物質量為160kg,人用力Q勻速拉繩,工人拉繩的功率

Pi,貨箱以O.lm/s的速度勻速上升,地面對工人的支持力為第二次運送貨物時,放入貨箱的貨物

質量為120kg,工人用力F2勻速拉繩,貨箱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地面對工人的支持力為電,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2。M與用之比為15:19。(不計繩重及滑輪摩擦,g取10N/kg)

求:(1)貨箱和動滑輪的總質量加;

(2)功率R;

(3)機械效率〃2。

圖19

8.[2013東城一模】39.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海底沉船整體打撈的國家,

圖31是“南海1號”沉船打撈出水的情況。所謂整體打撈,就是將沉船與其周圍

泥沙按原狀固定在特殊的鋼制沉箱內一次性吊浮起運,沉箱是一種用金屬制成,

形狀像箱子,下面沒有底,可以罩住整個沉船的設備。沉箱四周安放了氣囊,起

吊過程氣體膨脹,產生巨大的浮力,起到助浮的作用。

如圖32所示是與上述原理相似的簡化裝置:一個質量為11.7t的鋼制沉箱

倒扣在深度H=20m的水底,箱內腔體的橫截面積5=101/、高為L=4m,可忽略

重力和體積的充氣裝置使箱內封入高〃為0.5m的空氣。現用吊繩將沉箱打撈至圖31

水面,吊繩與滑輪組及電動機相連可控制沉箱勻速上升,〃鋼=7.8xl()3kg/m3,

p海水取ixlffkg/n?,g=10N/kg,水的阻力、摩擦和繩重不計。問:

(1)沉箱倒扣在海底時,沉箱的上表面所受海水的壓強是多大?(此間

不計沉箱上表面的厚度)

(2)若使沉箱能夠從海底被吊起,吊繩的拉力至少多大?

(3)沉箱上升至到達水面之前的過程中,因壓強減小箱內空氣體積增大,

已知h為0.5m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尸98%,那么當/i為1m時,滑輪組

的機械效率〃2是多少?(結果保留整數)

(4)假設腔內空氣的高度一直未達到腔體的高度L,通過計算說明從

圖32

起吊到沉箱上表面到達海面的過程中,電動機是否必須一直做功?

9.[2013西城一模】38.如圖28所示是某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A是動滑輪,B

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卷揚機轉動拉動鋼絲繩通過滑輪組AB豎直提升水中的物體。在一次模擬打

撈水中物體的作業中,在物體浸沒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船浸入水中的體積相對于動滑輪4未掛物

體時變化了2dm3;在物體全部露出水面勻速上升的過程中,船浸入水中的體積相對于動滑輪A未掛

物體時變化了3dm3,卷揚機所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9所示。物體浸沒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

面后卷揚機對鋼絲繩的拉力分別為著、T2,且(與“之比為5:7。鋼絲繩的重、滑輪與軸的摩擦及

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求:

(1)物體的重力G;

(2)物體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A8的機械效率〃;

(3)物體全部露出水面后勻速上升的速度口物。

圖28圖29

10.[2013海淀一模】39.圖20甲是某中學科技小組設計的打撈水池中物體出水面的裝置示意圖。BOE

為一輕質桿,在其兩端分別固定著以08初OE為半徑的兩段圓弧形的凹槽A8C和OEF,支點。為

這兩段圓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輕質繩G和H分別固定在圓弧形凹槽ABC的A點和DEF的。點,

桿80E旋轉時細繩總能在凹槽中,繩G和H拉力的力臂始終保持不變。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電動機

M可以通過拉動繩子”帶動杠桿和滑輪組將水池中物體撈出水面。電動機M的質量,〃為52.5kg。電

動機M用力拉動繩子H使柱形物體K始終以速度v勻速上升。物體K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小,電動機M對地面的壓強為外;物體K全部露出水面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小,電動機M對地面的壓強為22;電動機M對地面的壓強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

圖20乙所示。己知物體K的底面積5=0.1m2,高/?=0.2m,OB:OE=3:4,小:小=27:28?細繩和

杠桿的質量、滑輪及杠桿與軸的摩擦、細繩和凹槽的摩擦、水對物體的阻力均忽略不計,K出水前后

水面高度的變化忽略不計,g取10N/kg。求:

(1)物體K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2)動滑輪的質量;

(3)若用該裝置以同樣速度打撈質量為120kg的物體求K全部露出水面后,電動機M拉動繩H

的功率。

甲乙

圖20

11.12013朝陽一模】39.2007年12月22日,在海底23m深處沉睡800多年的“南海一號”古沉船,被“華

天龍號”打撈船整體打撈成功。整體打撈是為了保存好文物,將“南海一號”船體和船上滿載的貨物連帶

周圍的淤泥一起,按照原狀固定在特殊的鋼制“沉箱”內,沉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沉箱質量為5000T,

底面積為S,高為a=7m,上沉箱整體搬到專門為它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內。下沉

箱底面積為S,高為5m,打撈過程中將留在海底。“華天龍”打撈船的吊臂臂架長達109m。起吊時,電

動機帶動絞盤拉動直徑為76mm的鋼絲繩,鋼絲繩總長度2200m,分成64根鋼絲繩通過吊臂頂端的

定滑輪拉動動滑輪和吊鉤,吊鉤下用直徑為110mm的32根鋼纜拴住沉箱的16個吊點,平穩地緩緩

豎直上升,上升過程底面始終保持水平,此時鋼絲繩的拉力為F1,如圖1所示。當沉箱被吊起離開水

面,露出高h時,吊臂對動滑輪組的豎直向上拉力是F拉。它們的數量關系如圖2所示。鋼絲繩、鋼

纜所受重力,鋼纜在水中的浮力不計,海水的密度為1.0xl()3kg/m3,g取lON/kg。求:⑴當沉箱在水底

時,海水對上沉箱頂部的壓強。⑵當沉箱在水中勻速豎直上升過程中鋼絲繩的拉力F1和機械效率(保

留I位小數)。(7分)

圖19

12.12013豐臺一模139.如圖20甲是在岸邊打撈水中物體的裝置示意圖。該裝置由懸掛機構和提升裝

置兩部分組成。懸掛機構由固定桿0。和杠桿BC構成,O為杠桿BC的支點,CO:OB=4:1,配重

E通過繩子豎直拉著杠桿B端,其質量njE=800kg。安裝在杠桿C端的提升裝置由一個支架、一個電

動機。、一個定滑輪K及數量未知的動滑輪(在虛線框內未畫出)構成。其中支架和電動機。的總質

量根°=10kg,定滑輪K的質量為.K=30kg。可利用遙控電動機拉動繩子自由端H,通過滑輪組提升

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在一次打撈一批實心材料過程中,實心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豎直上升,此時電動

機Q牽引繩子的功率為Pi,繩子H端的拉力為Q,實心材料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0

乙所示,地面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Ni;在實心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繩子”

端的拉力為尸2,地面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已知F|=200MF2=300N,

NI:N2=2:1,被打撈的實心材料的密度p=2.7xl()3kg/m3,繩和杠桿的質量、捆綁實心材料的鋼絲繩

的質量和體積、滑輪與軸及杠桿支點處的摩擦、水對實心材料的阻力均忽略不計,g取10N/kg。求:

(1)實心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電動機牽引繩的功率8;

(2)實心材料露出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必

CoB

甲乙

13.12012東城一模[39.如圖21所示,一根長10m粗細不均勻的金屬路燈桿,放在水平地面上。工人

豎直向下用力Q拉甲滑輪組的繩端,使路燈桿的A端恰好離開地面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M,勻速

略微向上提起路燈桿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保持不變為仍;當該工人豎直向下用力尸2拉乙滑

輪組的繩端,使路燈桿的8端恰好離開地面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M,勻速略微向上提起路燈桿的過

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保持不變為小;MM=4:5,F,:F2=9:5,小:>12=10:9。每個動滑輪

重均為50N,滑輪組的繩重、繩的伸長和輪軸間摩擦可以忽略,g=10N/kgo

求:(1)工人重G人。

(2)路燈桿重G桿。

(3)起重機將路燈桿保持水平狀態吊起時,鋼纜應系在何處?

14.[2012西城一模】38.某建筑工地上,甲、乙兩位工人采用如圖35所示的裝置提升一個重為G,

的貨箱。當兩人同時對繩索施加豎直向下的等大的拉力,使貨箱以速度。平穩上升時,甲、乙兩人對

地面的壓力之比為3:4。之后兩位工人用此裝置提升另一個重為G2的貨箱,使貨箱仍以速度u平穩

上升。用此裝置先、后兩次提升不同的貨箱,兩位工人拉力總共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36中

①、②所示。已知工人甲重650N,工人乙重700N;G):G2=3:1,此裝置中兩個滑輪組的規格完全相

同。不計繩重和軸摩擦。求:

(1)第一個貨箱的重力;

(2)提升第二個貨箱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圖35圖36

15.12012海淀一模】39.圖26是某科研小組設計的在岸邊打撈水中物品的裝置示意圖。該裝置由懸掛

機構和提升裝置兩部分組成。懸掛機構由固定桿OD和杠桿BC構成,。為杠桿BC的支點,CO:OB=4:1。

配重E通過繩子豎直拉著杠桿B端,其質量機廠500kg。安裝在杠桿C端的提升裝置由支架、電動機

Q、定滑輪K及動滑輪M構成。其中支架和電動機。的總質量帆o=12kg,定滑輪K和動滑輪M的質

量均為〃防。可利用遙控電動機拉動繩子,通過滑輪組提升浸沒在水中的物品。在一次打撈一批實心金

屬材料過程中,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豎直上升,此時電動機Q牽引繩子的功率為8,繩子H端

的拉力為人,金屬材料上升速度大小為環,地面對配重E的支持力為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在金屬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繩子H端的拉力為F2,地面對配重E的支持力

為電,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2。己知Q=200N,VI=0.2m/s,小=95%,電泌=6:1,繩和杠桿的質量、

搠綁金屬材料的鋼絲繩的質量和體積、滑輪與軸及杠桿支點處的摩擦、水對金屬材料的阻力均可忽略

不計,g取10N/kg。求:C

c'_X

(1)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電動機牽引繩的功率Pi電動機Q

H,定滑輪K

(2)動滑輪M的質量〃M;

心動滑輪M

(3)被打撈金屬材料的密度。金。

II||^-->5/

;二金哪癡/

甲圖26

16.12012朝陽一模】39.人站在船上打撈沉沒在河中的瓷器,船上的裝置如圖所示。為了打撈重400N

的瓷器,把瓷器放入一個合金制的筐內,合金筐重80N,瓷的密度是2.5xl()3kg/m3,合金的密度是&OX103

kg/m\不計繩子重和滑輪軸與輪的摩擦時,當人站在船上豎直向下緩慢勻速拉動繩子,拉動水中鐵筐

時,不計水的阻力,人對船板的壓強為P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當鐵筐離開水面后,保持人腳與

船板的接觸面積不變,人對船板的壓強為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2。若P:尸2=77:60,打:小=30:

33,求人重和動滑輪重(g取10N/kg)。(7分)

17.【2012豐臺一模】39.工人用如圖22所示的機械提升水中實心

物體A和B,物體A、B密度均為7x1(?kg/n?,物體A的質量

是70kg,物體B的體積為物體A的2倍。杠桿COD可以在,豎

直平面內自由轉動,OC:OD=3:2o工人的質量是70kg,當物

體A在水中被勻速提升時,天花板受到向下的拉力為吊,地面對

工人的支持力為N,;當物體B在水中被勻速提升時,天花板受

到向下的拉力為B;Q:F2=3:5。不計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杠

桿的重力以及水的阻力,每個滑輪的質量均相等。(g取10N/kg)

求:(1)當物體B在水中被勻速提升時,物體B受到的浮力;(2)

當物體4在水中被勻速提升時,地面對工人的支持力Ni;(3)當

物體B在水中被勻速提升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8.12011東城一模[37.如圖25所示是某種健身器械的示意圖,輕質支架固定在輕質杠桿PQ兩端,。

為支點,PO:OQ=\:4,液壓裝置8可使支架獲得與作用在踏板上的力大小相同、豎直向下的壓力,

配重A重GA=1500N懸掛在滑輪組下方,其下表面與支架接觸,動滑輪重G動=100N。人對滑輪軸處

手柄施水平向右的拉力F=200N時,杠桿恰在水平位置平衡。為加大訓練強度,將支點移至O.處,

PO:O0=1:L人對手柄施水平向右的拉力F1.同時對踏板施壓力N1,配重A以v=0.2m/s的速

度豎直向上略微提升,杠桿尸端勻速略微豎直向上抬起,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繼續加大訓練

強度,增加的配重為GA:同時移動支點至0“

處,P。":O"Q=4:1,人對手柄施水平向右

的拉力出,此時對踏板施壓力M,配重被豎直

向上勻速的略微提升,杠桿P端被勻速略微豎

直向上抬起,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2。滑

輪組的繩重、繩的伸長和輪軸間摩擦可以忽略,

/:Q:&=1:2:3,M:M=3:11。

求:(D拉力Q的功率尸。

(2)增加的配重GA'。

(3):〃2。

19.12011西城一模137.建筑工人使用如圖28所示裝置,將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水泥板”吊起后放

入水中。工人通過控制電動機A、電動機8,始終保持水泥板M所受拉力豎直向上。當電動機A對繩

的拉力為零時,電動機A對地面的壓強為外;當水泥板M一端被豎直滑輪組拉起,另一端仍停在地

面上,且水泥板M與水平地面成某角度時,電動機A對地面的壓強為小;當水泥板M被豎直滑輪組

拉離地面時,電動機A對地面的壓強為A;當將水泥板M被懸掛著浸沒在水中時,電動機A對地面

的壓強為03。已知:水泥板M的體積VM為0.1m\AP|=|/?,—/?o|=5250Pa,\p2=\p2—p()|=10250Pa,

3Tp3—Po卜5250Pa,不計繩重和軸摩擦。(g取lON/kg)求:

(1)豎直滑輪組中動滑輪的總重力G動;

(2)水泥板M所受重力GM;

(3)豎直滑輪組提拉水泥板M將其立起的過程.中機械效率〃。(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0.[2011海淀一模】38.圖22是某科研小組設計的高空作業裝置示意圖,該裝置固定于六層樓的頂部,

從地面到樓頂高為18m,該裝置由懸掛機構和提升裝置兩部分組成。懸掛機構由支架AD和杠桿BC

構成,CO:OB=2:3,,配重E通過繩子豎直拉著杠桿B端,其質量《iE=l()0kg,底面積S=200cm2。安裝

在杠桿C端的提升裝置由定滑輪M、動滑輪K、吊籃及與之固定在一起的電動機Q構成。電動機Q

和吊籃的總質量"如=10kg,定滑輪M和動滑輪K的質量均為機K。可利用遙控電動機拉動繩子H端,

通過滑輪組使吊籃升降,電動機Q提供的功率恒為尸。當提升裝置空載懸空靜止時,配重E對樓頂的

壓強po=4xl()4pa,此時杠桿C端受到向下的拉力為丘。科研人員將質量為他的物體裝入吊籃,啟動

電動機,當吊籃平臺勻速上升時,繩子H端的拉力為F”配重E對樓頂的壓強為⑶,滑輪組提升物

體他的機械效率為〃。物體被運送到樓頂卸下后,科研人員又將質量為牝的物體裝到吊籃里運回地

面。吊籃勻速下降時,繩子H端的拉力為尸2,配重E對樓頂的壓強為p2,吊籃經過30s從樓頂到達

地面。已知pi:p2=l:2,FI:F2=ll:8,不計杠桿重、繩重及摩擦,g取10N/kg。求:

(1)拉力Fc;

(2)機械效率〃:

(3)功率P。

圖22

21.[2011朝陽一模】38.小陽站在地面上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S,?=500cm2,且保持不變,用圖29

甲所示的滑輪組提起在水中的物體4,物體A重GA=735N,體積為吟=1.5x10^^。當物體緩慢勻速

豎直上升,在物體A未離開水面前,小陽對地面的壓強是小,使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在物體A

完全離開水面后,小陽對地面的壓強是P2,使用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2。水對物體的阻力、滑輪組輪

與軸的摩擦、繩重和繩的伸長都忽略不計時,pi:p2=5:4,外:小=84:85。小陽仍用該滑輪組加

一個定滑輪勻速拉動放在水平地面的物體5,如圖23乙所示,他對地面的壓強p3=2.94xl()3pa,物體

B在片3s時間內移動s=0.6m。(g取9.8N4g)

求:⑴物體A的密度以及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

⑵小陽的體重G人;

⑶當小陽拉動物體8時,機械效率和總功率。(7分)

22.12011豐臺一模138.如圖26所示,物體A重1000N,其體積為4x10%/,從C都是完全相同的

動滑輪;杠桿。E可繞。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00=2:1。小成受到的重力為600N,當物體A

完全浸沒在水中時,他通過細繩在E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Q,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

壓強為pi;當物體A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時,小成在E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B,杠桿仍在水平位

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0:P2=5

忽略不計。求:

(1)物體4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動滑輪B受到的重力G動;

(3)小成在E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

23.12011昌平一模】37.某工廠設計了一個蓄水池,如圖25所示,水源A罐的液面高度小=3m,且保持

不變。罐底有一個小出水口,面積為S,,SkO.ln?.孔下通過一個截面積為&活塞與杠桿BC相連,

52=02411?。杠桿可繞B端上下轉動,另一端有一個中空的圓柱體浮子,橫截面積為S3,S3=0.8m2,BO

是杠桿總長的原設計打算當杠桿水平時,浮子浸入水深為力2,上=0.7m,活塞恰好能賭住出水口,

3

但在使用時發現,活塞離出水口尚有一小段距離時,浮子便不再

上浮,此時浮子浸入水深為必,〃3=lm,為了使活塞自動堵住出|

水口,只得將浮子的質量減去一部分,設減去的質量為M。(gA---w--------hi

取10N/kg,杠桿水平時,認為BO仍是杠桿總長的;,活塞及I

連桿和杠桿的質量均不計,杠桿所受浮力不計,浮子浸入水中體

積變化引起的蓄水池液面變化忽略不計。)試求

(1)活塞應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浮子應減去質,量m,是多少。圖25

24.12010東城一模】38.如圖28所示裝置,重為GM=100N的物體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兩側用水平

細線拴住,左側水平細線通過定滑輪懸掛重為GA=80N的物體A,A浸沒在一個足夠大的盛水容器中,

右側通過滑輪組拉著重為GB=150N的物體B,恰好使物體M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物體A未

露出水面);撤去盛水容器,用一個豎直向下的力Q拉物體A,使物體8勻速上升時,滑輪組的機

械效率為小;當把盛水容器放在右側使物體B浸沒在

水中,此時在再用一個豎直向下的力尸2拉物體A,使物

體B在5s內勻速上升10cm(物體B未露出水面)時,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楊;已知物體A、B和水的密度之

比為PA:為:2水=2:5:1,兩次拉力之比為Fi:F2=3:

2。若不計繩重、滑輪組裝置的摩擦及物體A、B在水中

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體B所受浮力;

(2)為與〃2的比值;

(3)物體B沒有露出水面時,拉力尸2的功率尸2。

25.12010西城一模】40.如圖26甲所示裝置中,物體甲重G卬=150N,動滑輪重G輪=50N,人重G人

=650N。輕桿AB可以繞O點轉動,且OA:OB=5:9。不計軸摩擦和繩重,當輕桿AB在水平位置

時,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地面對物體乙的支持力為Q=210N。求:⑴物體乙受到的重力G人

若用物體丙替換物體甲,并在物體乙的下方連接一個彈簧,如圖26乙所示,當輕桿AB在水平位置時,

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彈簧對物體乙的作用力為F2=780N。求:⑵此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尸3。

26.[2010海淀一模】40.圖25是一個建筑工地提升物體的裝置示

意圖,其中4B是一個以。為支點的杠桿,且AO:OB=3:4,。是

一個系在杠桿B端的配重物體,重為2580N。人可以通過固定在

杠桿A端的滑輪組提升物體。有一質量為6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

4

面上,他對地面的壓強po=1.2xlOPa?他利用該裝置勻速提升一

塊木材時,配重物體D受到的支持力為M,工人對地面的壓強

p,=0.8xl04Pa;他利用該裝置勻速提升一塊鋼材時,配重物體D

受到的支持力為M,工人向下的拉力為B;已知N|:N2=7:6,提

升木材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90%,每個滑輪質量都相等,繩重

圖25

及滑輪與軸的摩擦不計,不計桿的重力,g取10N/kg。求:

(1)工人提升木材時向下的拉力吊;

(2)工人提升鋼材以0.3m/s的速度勻速上升需要的功率。

27.12010朝陽一模】41.一根不均勻的金屬桿長AB=4m,自重為G=4000N,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27

所示的滑輪組的繩子系在B點,以A端為支點,豎直向上提起它的B端。當人站在水平地面上,豎直

向下用力拉繩端,使金屬桿的8端剛離開地面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B端受到的豎直向上的拉力

為勻速略微向上提起金屬桿過程中,滑輪組的繩重、繩的伸長和輪軸間摩擦可以忽略,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保持不變為外;當把該滑輪組的繩子系在金屬桿的C點,AC=3m,仍以A端為支點,勻速

略微豎直向上拉起8端,人對地面的壓力為M時,C點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尸2,8端恰好離開地面,

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父。若人的體重為G人=700N且保持不變,N[:N2=12:7,小:小=63:64。

求:⑴動滑輪重

⑵金屬桿的重心。距A端的距離。

圖27

28.[2010豐臺一模】38.如圖21所示,A為直立固定的水管,底部活塞B與水管接觸良好且無摩擦,

其中裝入適量的水,水不會流出,活塞與水管壁間沒有摩擦。活塞通過豎直硬桿與輕質杠桿OCD的

C點相連,。為杠桿的固定轉軸。一個滑輪組,其自由端與杠桿的D點相連。滑輪組下面掛著一個重

為G的物體E。當水對活塞的壓強為4xlO3Pa時,杠桿在水

平位置平衡。已知OC:CD=1:2,活塞B的橫截面積為30cm2,2

活塞與硬桿總重為3N。動滑輪自重為2N。不計繩重和摩三

擦。求:(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2)物體E的質量。.Fjf

(g=1ON/kg)1?)&=

圖20

29.【2010崇文一模】35.如圖21所示裝置,物體B重為50N,體積/=LOxlB在水中勻速下

沉時,通過滑輪組拉著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左勻速運動,此時滑輪組的機

械效率為80%。若將物體8換成與物體B體積相同的物體C后,用水平向

右的力F拉物體A,使物體C在水中4s內勻速上升0.4m(物體C未露出

水面),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不計繩重、滑輪軸處摩擦及水的

阻力,g取10N/kg,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求:

(1)物體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水平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力。

(3)物體C所受重力Gc與拉力F的比值。

(4)拉力F的功率P。

30.12010宣武一模】41.工人用滑輪組提升水中物體A,如圖27所示。

當物體4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

拉力為代,水平地面對工人的支持力為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為

60%o當物體A完全打撈出水面后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為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尸2,水平地面對工人的支持

力為電。已知工人所受重力為500N,Ni:M=7:2;物體A所受重力

為1000N。不計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g取10N/kgo

求:

(1)動滑輪所受重力G#,;

(2)物體A的密度以;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

(4)當物體4完全在水面下時,以0.1m/s的速度被勻速提升時,滑輪組

做功的功率乃。(請畫出相關受力分析圖)

31.12009東城一模[39.圖22是液壓汽車起重機從水中打撈重物的示意圖.起重機總重G=8xl(y*N,

A是動滑輪,B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力是油缸,E是柱塞.通過卷揚機轉動使鋼絲繩帶動A上升,

打撈體積V=0.5n?、重為G粉的重物.若在打撈前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0=2xl07pa,當物體在水中

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為p2,重物完全出水后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P3=

2.5xl()7pa.假設起重時E沿豎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對吊臂的支持力分別為M和M,重物出水

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重物出水后卷揚機牽引力的功率為11875W,吊臂、定滑輪、鋼絲繩的

重以及輪與繩的摩擦不計.(g取10N/kg)求:

圖21

(1)重物在水中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

⑵支持力M和M之比;

(3)重物出水后勻速上升的速度.

32.12009西城一模】41.在圖23所示裝置中,甲物重G,*=10N,乙物重G乙是動滑輪重G輪的8倍.物

體乙跟地面的接觸面積為輕桿48可以繞O點轉動,且OA:OB=2:1.不計軸摩擦,

裝置如圖所示處于平衡狀態時,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xlO3Pa.求:此時動滑輪對物體乙的拉力尸

拉;若在物體甲下面再加掛物體內,恰使物體乙對地面的壓強為零

33.[2009海淀一模】39.如圖24所示,質量為70kg的工人站在岸邊通過一滑輪組打撈一塊沉沒在水池

底部的右材,該滑輪組中動滑輪質量為5kg.當工人用120N的力拉滑輪組的繩端時,石材仍沉在水

底不動.工人繼續增大拉力將石材拉起,在整個提升過程中,石材始終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在

石材還沒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外,當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小.在石材脫離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過程中,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29:

21.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石材的密度p石=2.5xl()3kg/m3,取g=10N/kg,求:

(1)與打撈前相比,當人用120N的力拉繩端時,水池底部對石材的支持力變化了多少?

(2)3與小的比值;

(3)當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繩子的功率.

34.12009朝陽一模】39.火車與公路交叉處設置人工控制的欄桿,圖22是欄桿的示意圖.欄桿全長

=6m,在欄桿的左端安裝配重,使欄桿和配重總體的重心位于。點.欄桿的P點安裝轉軸,轉軸與

支架C連結,使欄桿能繞P在豎直平面無摩擦轉動,支架C用兩塊木板做成,中間空隙可以容納欄

桿.欄桿的8端擱置在支架。上,當支架。上受到壓力為尸。時,欄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當體重

為G人的管理人員雙腳站在水平地面時,他對地面的壓強是B;當他用力Fi豎直向下壓A端,使欄

桿的8端剛好離開支架,此時人雙腳對地面的壓強是P2.管理人員繼續用力可使欄桿逆時針轉動至

豎直位置,并靠在支架C上.火車要通過時,他要在4端用力&使欄桿由豎直位置開始離開支架C,

順時針轉動直至欄桿B端又擱置在支架。上.已知AP=OP=Im,PE=A,。點到欄桿下邊緣的

2

距離OE=0.5m,pi:0=2:1,欄桿與配重的總重G桿=24()gN.

圖22

求:⑴尸°;

(2)G人;

⑶B的最小值,此時F2的方向.(計算和結果可帶根號)(6分)

35.12009崇文一模】34.小文的體重為600N,當他使用如圖24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水中的體積為

O.Oln?的重物A時(重物始終未出水面),他對地面的壓強為8.75xl()3pa.已知小文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為400cm2.當他用此滑輪組在空氣中勻速提升重物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已知重物A與

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12,若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

求:(1)提升重物A時小文對地面的壓力.

(2)物體4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4)重物4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小文拉繩的功率P.

36.【2009宣武一模】37.如圖25所示,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配重A受到的重力為350N,

其底面積為5xl()-2m2.B、C都是定滑輪,。是動滑輪;杠桿EH可繞。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

30”.小明受到的重力為500N,當他通過細繩在”點分別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八時,杠桿兩次

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凡、F2,配重A受到的拉力分別為配重A

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0、P2,且兩次A對地面的壓強相差2xl()3pa.已知Q:「2=4:3,Pi:P2=3:

2.杠桿EH和細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