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診治進展副本_第1頁
炎癥性腸病診治進展副本_第2頁
炎癥性腸病診治進展副本_第3頁
炎癥性腸病診治進展副本_第4頁
炎癥性腸病診治進展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nadults.Gut(9.357)2011;60(5):571-607Europeanevidenced-basedconsensusonreproductioni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ournalofCrohns&Colitis(1.729)2010;4(5):493-510Inflammatoryboweldisease:Establishedandevolvingconsiderationsonitsetiopathogenesisandtherapy.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s(1.791)2010;11(5):266-76TheAsia-Pacificconsensusonulcerativecolitis.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2.317)2010;25(3):453-68]WorldGastroenterologyOrganizationPractic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IBDin2010.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4.643)2010;16(1):112-24Consensus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rqGastroenterol2010;47(3):313-25近期IBD相關指南現在是1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炎癥性腸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慢性過程反復發作病因未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克羅恩病(Crohn,sdisease,CD)現在是2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西方國家常見我國相對少見,但患病有增加趨勢性別:男女之比為1.9:1以中青年居多IBD發病狀況現在是3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UC發病率西方國家二戰后上升,現開始下降;東歐、亞洲及發展中國家等原低發病率地區開始上升。CD發病率亞洲和南美<1/100,000(但可能正在上升)南歐、南非1-3/100,000;Bernstein,C.N.,M.Fried,etal.(2010).全球發病率和東西方差異現在是4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新西蘭、澳大利亞16/100,000,加拿大14/100,000;美國7/100,000(僅據Minnesota州Olmsted縣數據);城區發病率偏高,社會階層較高人群偏高。多數研究顯示,CD發病率的上升都是由社會階層較高人群開始,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普遍化。Bernstein,C.N.,M.Fried,etal.(2010).全球發病率和東西方差異現在是5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UCCD中國IBD協作組,2005

住院及內鏡篩選IBD

(1990-2003年)現在是6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腸道菌群宿主免疫應答腸道炎癥遺傳易感性IBD發病機制現在是7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OR95%CIP

飲茶0.7900.679-0.9190.002

吸煙0.7880.683-0.9080.001

母乳喂養0.8520.759-0.9570.007

IBD家族史7.6952.882-20.5470.000

感染性腸病史2.6051.720-3.9450.000中國IBD協作組,2005UC危險因素多元回歸分析現在是8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近50年IBD發病率持續增高,但非診斷方法改善所致特殊的地理分布北美北歐南歐西歐日本南美其他地區飲食結構:肉食、奶制品吸煙:吸煙可減少UC發病、加重CD其他尚不明確的因素環境越來越清潔EkbomA,Basel:Karger,1999FolkertsG,etal,Immunol,2000環境因素對IBD發病的影響現在是9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以往對病原體(包括副結核分枝桿菌、麻疹病毒)的研究均缺乏具有說服力的結果,但仍不排除發病與感染有關IBD的發生與自身腸道菌叢異常有關

動物實驗證實,在腸道無菌狀況下不發生結腸炎癥

IBD患者對細菌抗原的細胞及體液免疫反應增強

??VankruningenHJ,InflammtaoryBowelDis,1999TerMrenulenv,Gut,1998微生物因素對IBD發病的影響現在是10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

細菌滯溜有助于IBD的發生糞便轉運有利于防止CD復發抗生素及微生態制劑對IBD患者的治療有益IBD發病與機體對腸道菌叢免疫耐受能力缺失有關

VankruningenHJ,InflammtaoryBowelDis,1999TerMrenulenv,Gut,1998微生物因素對IBD發病的影響現在是11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BA,etal.Gastroenterology,1986VanHeelDA,etal.CanJGastroenterol2000遺傳因素對IBD發病的影響IBD在一級親屬中更為常見?所有家庭成員均暴露于相同IBD環境因素?家庭成員具有對IBD易感的相同遺傳背景陽性家族史為對照的10-30倍現在是12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BA,etal.Gastroenterology,1986VanHeelDA,etal.CanJGastroenterol2000遺傳因素對IBD發病的影響同卵雙生患CD同病率為44%,異卵雙生同病率為4%遺傳背景強烈影響IBD的易感性及嚴重性個體基因組合決定疾病的類型、部位、臨床活動性及預后現在是13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

臨床上觀察到精神抑郁和焦慮,對本病的發生與復發可能有一定的影響。認為精神因素可以是本病發作的誘因,也可以是本病反復發作的繼發性表現。

精神因素現在是14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詢問癥狀——腹瀉(血便、粘液便),腹痛,嘔吐,體重下降,腸外表現,瘺管形成,肛周病變(CD),發熱。詢問目前的任一癥狀是否在過去曾出現過(以防過去有過疾病發作漏診)。當前癥狀的持續時間,是否影響夜間睡眠、工作及正常社會活動等。詢問可能出現的所有腸外表現,包括關節炎、眼部炎性病變、皮膚病變、骨質疏松、骨折及靜脈血栓形成等。病史與癥狀現在是15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判斷是否存在心境障礙。近期及過去是否有過腸道感染。是否有結核史及結核接觸史。旅行史。用藥史,包括抗生素及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家族史(IBD,乳糜瀉,結直腸癌)。吸煙史。病史與癥狀現在是16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UC多見——中毒性巨結腸、腸出血、腸穿孔、癌變(遠期)腸外并發癥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壞疽性膿皮病、結節性紅斑、虹膜炎、葡萄膜炎、鞏膜外層炎及PSC。IBD并發癥現在是17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

CD多見——狹窄與梗阻、腹腔內膿腫瘺管和肛周病變(CD特征性病變),直腸或結腸粘膜受累者可發生癌變。腸外并發癥:膽石癥、尿路結石、脂肪肝,骨質疏松。IBD并發癥現在是18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ESRCRPWBCBPC鈣衛蛋白(Calprotectin)P-ANCA和ASCA(抗釀酒酵母菌抗體)p-ANCA抗原陽性,ASCA陰性提示UC;P-ANCA抗原陰性,ASCA陽性提示CD;IBD實驗室生物學標志物檢查現在是19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排除結核(結核高發病率地區適用)PPD皮試(部分國家如巴西直徑>10mm陽性;美國>5mm陽性);血清PPD抗體檢測;γ干擾素法(Quantiferon,T-SPOT,TB檢查)。IBD實驗室生物學標志物檢查現在是20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乙狀結腸鏡、結腸鏡

(重癥暴發型相對禁忌。隨診;回腸末端)腹部平片(腸梗阻,穿孔),胸片(肺結核)鋇劑灌腸/小腸鋇劑造影(重癥暴發型禁忌,初步小腸CD)胃鏡(上消化道CD)影像學及內鏡檢查現在是21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斷層影像:計算機斷層掃描(CT)、超聲(US),MRI(包括CT和MRI腸道成像)(判斷病變范圍,嚴重程度,穿孔,排除…)膠囊內鏡

(CD)推進式小腸鏡、雙氣囊小腸鏡

(CD)影像學及內鏡檢查現在是22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診斷UCCD疑似擬診典型臨床表現,需進一步完善診斷臨床特征

+影像學或內鏡檢查所見排除

細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

小腸結核

缺血性結腸炎

放射性腸炎

結腸CD慢性腸道感染(小腸結核、阿米巴

痢疾、耶爾森氏菌腸炎)性病淋巴肉芽腫放線菌病小腸淋巴瘤慢性憩室炎缺血性結腸炎白塞氏病UCNSAID腸病確診擬診+排除其它原因+典型組織病理學特征在TB高發地區:TB培養陰性(活檢或切除腸段)UC和CD的診斷現在是23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標準臨床影像內鏡活檢手術標本1.非連續性或節段性病變+++2.鋪路石樣表現或縱行潰瘍+++3.透壁炎癥++++4.非干酪樣肉芽腫++5.裂隙和瘺管形成+++6.肛周病變+診斷標準:A.具有1,2,3者為疑診;B.再加上4,5,6三者之一可確診;C.具備4者,只要加上1,2,3三者之二亦可確診WHOCD診斷標準現在是24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典型特征UCCD臨床內鏡及影像組織病理血清標志物頻繁、少量腹瀉,伴排便急迫血便為主結腸表面彌漫性病變累及直腸灶可表現為斑駁樣淺潰瘍及糜爛自發性出血粘膜及粘膜下層彌漫性炎癥隱窩結構改變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腹瀉,伴腹痛、營養不良口腔炎腹部包塊肛周病變非連續性透壁性不規則損害主要累及回腸及右半結腸鋪路石樣表現縱行潰瘍深裂隙肉芽腫性炎可見裂隙及阿弗他潰瘍;常可見全層炎抗釀酒酵母抗體UC與CD鑒別要點現在是25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作者:現在是26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UC現在是27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CD現在是28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注意UC與感染性結腸炎的鑒別初次就診時診斷的UC,約1/3最終診斷為感染性結腸炎UC與CD的鑒別IBD鑒別診斷的幾個問題現在是29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CD與腸結核的鑒別(尋找結核病原學診斷敏感指標)重癥IBD與腸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輕癥IBD與IBS的鑒別IBD鑒別診斷的幾個問題現在是30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完整的診斷包括:臨床類型嚴重程度病情分期病變范圍并發癥例:潰瘍性結腸炎初發型、中度、活動期、直乙狀結腸受累IBD診斷內容臨床類型:慢性復發型慢性持續型爆發型初發型現在是31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輕度中度重度血便(次數/天)脈搏(次/分)體溫(℃)血紅蛋白(g/dL)ESR(mm/h)或CRP(mg/L)<4<90<37.5<11.5<29正常≥4≤90≤37.8≥10.5≤30≤30≥6>90>37.8<10.5>30>30Truelove和Witts分級:JournalofCrohn’sandColitis2008;2:1-23UC病情活動度現在是32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評分0123腹瀉便血粘膜表現臨床分級正常無正常正常1-2次/日>正常少許輕度易脆輕度3-4次/日>正常明顯中度易脆中度5次/日正常以血為主滲出、自發出血重度總分為各項之和:≤2分為癥狀緩解;3~5分為輕度活動;6~10分為中度活動;11~12分為重度活動。SutherlandUC疾病活動度指數現在是33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Harvey-Bradshaw.簡化CD活動指數評分01234一般情況良無輕中重腹痛稍差差很差極差腹瀉稀便每日記1分腹部包塊無可以確定確定并伴觸痛并發癥每項1分:關節痛、虹膜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阿弗他潰瘍、肛周裂隙、新瘺管或膿腫總分:≤4為臨床緩解期;5-8為中度活動期;≥9為重度活動期。現在是34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建議先不用類固醇激素掌握好分級、分期、分段治療的原則參考病程和過去治療情況確定治療藥物、方法及療程,盡早控制病情,防止復發。是UC還是CD(盡管在早期治療中,是否明確并不重要病變部位及表型;嚴重程度并發癥;患者對癥狀的反應患者對藥物治療的耐受性患者目前所能得到的診治條件病程及持續時間,包括過去一年復發的次數IBD治療原則現在是35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IBD治療與藥物飲食及生活方式5-ASA激素免疫抑制劑抗生素微生態制劑生物制劑手術現在是36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5-ASA)(到達遠端回腸及結腸發揮藥效)在美國及西歐上市的口服制劑: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奧沙拉嗪,巴柳氮;直腸局部給藥制劑:美沙拉秦灌腸劑(液體或泡沫)和栓劑。

——可用于治療結腸炎的發作及維持緩解。

IBD藥物:氨基水楊酸現在是37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

——氨基水楊酸類用于UC緩解期治療包括:5-ASA口服或直腸局部給藥;5-ASA口服

+局部聯合治療;直腸局部給藥5-ASA比激素更有效。IBD藥物:氨基水楊酸現在是38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柳氮磺胺吡啶主要用于治療累及結腸的CD病變。柳氮磺胺吡啶治療者需同時補充葉酸。必須達到有效治療劑量:活動期4g/d,維持期≥2g/d。IBD藥物:氨基水楊酸現在是39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通常可迅速抑制炎癥、緩解癥狀;IBD急性發作期且足量5-ASA治療無效時有使用指征;不可用于維持緩解;副作用限制其(長期)使用;IBD藥物:糖皮質激素現在是40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給藥途徑取決于病變部位及病變程度:靜脈給藥(甲強龍、氫化可的松);口服給藥(潑尼松、潑尼松龍、布地奈德、地塞米松);直腸局部給藥(灌腸劑、泡沫劑、栓劑)。IBD藥物:糖皮質激素現在是41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6-巰基嘌呤(6-MP)及硫唑嘌呤(AZA),甲氨蝶呤(MTX),用于UC或CD;環孢素A(CsA)用于UC,他克莫司用于CD硫嘌呤及MTX起效較慢,初次給藥后需2-3月見效,但CsA一周內即可見效

不作為急性發作期治療用藥(急性重癥UC時CsA除外)。IBD藥物:免疫調節劑現在是42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減輕或消除IBD的激素依賴;氨基水楊酸類及激素類藥物治療均無效或效果不佳;UC和CD氨基水楊酸類難以維持緩解;瘺管治療首選;CD復發激素治療后替代用藥;在激素依賴病例,用于維持緩解及激素撤藥;IBD藥物:免疫調節劑現在是43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英夫利昔單抗(infleximab)、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賽妥珠單抗(certolizumab)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藥,用于中度-重度+標準治療效果不佳的CD;

英夫利昔(IFX)用于激素難治性重癥UC的挽救治療;并發感染風險,在TB及HBV較流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在關注IBD藥物:infleximab現在是44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Infliximab是于瘺管治療的唯一用藥;誘發淋巴瘤的幾率很低,但仍為目前關注的問題。其它腫瘤的發生率也可能增高;——若患者對一種抗TNF藥物不耐受或治療失敗,換用其它抗TNF藥物依然有效。使用方法:0、2、4、6周各使用5mg/kg,以后每8周使用1次IBD藥物:infleximab現在是45頁\一共有51頁\編輯于星期二該藥能抑制TNF-a的產生,抑制輔助Th1的活性及增加Th2細胞因子IL-4和IL-5的釋放。病例報道對難治性口腔CD有效。有致畸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