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河大附中_第1頁
大道之行也教案河大附中_第2頁
大道之行也教案河大附中_第3頁
大道之行也教案河大附中_第4頁
大道之行也教案河大附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道之行也》教案教學目標: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2、理清層次;背誦課文。3、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教學重難點:1.背誦課文。2.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教學步驟:一、導語設計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不同,對世界認識水平的不同,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社會理想。我們難以親身體驗古人的生活,因此也無法想象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有著什么樣的社會理想。幸運的是我們有著其他民族所沒有的最詳細的歷史記錄和古代典籍,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圣賢們心目中理想社會的情形。今天通過《禮記》中的一段話來了解一下兩千多年前人們心中的理想社會。二、《禮記》簡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記》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記》,故稱《小戴禮記》。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禮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三、朗讀課文,粗知文意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明確以下問題:(1)生字讀音:與(jǔ)矜(guān)分(fèn)惡(wù)(2)句子停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故/謀/閉而不興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行:施行。與:通“舉”,舉薦。賢:品德高尚的人。能:有才能的人。修:培養。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故:所以。獨:僅。親(前一個):以……為親,意動用法;親(后一個):父母,親人。子(前一個):以……為子,意動用法;子(后一個):孩子,兒女;矜:老而無妻的人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分:fèn職分,指職業歸:女子出嫁。譯文: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惡:憎惡。必:一定。藏:私藏。身:自身。譯文:(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而要去收貯它),卻不一定自己私藏。(人們)憎惡力氣不從自己身上使出來(都想使出來),但不一定為了自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謀:指奸詐之謀。閉(第一個):閉塞。興:起,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外戶:從外面把門扇合上。外,用如動詞。閉(第二個):用門閂插門。是:這。譯文:這樣一來,奸邪之謀就閉塞不會發生,盜竊財物,興兵作亂和害人(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閉大門,這就是“大同”社會。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文言知識小集:(一)通假字1、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2、矜、寡、孤、獨(“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二)詞類活用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第一個“親”和“子”: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親:以……為親,可譯作“奉養,贍(shàn)養”。子:以……為子,可譯作“撫養,撫育”。)2、選賢與能,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有才能的人。(三)古今異義詞1、男有分,女有歸。2、盜竊亂賊而不作。歸古義:女子出嫁。亂古義:造反。賊古義:害人。今義:回歸,歸宿。今義:沒有秩序,沒有條理。今義:偷東西的人。四、整體感知1.全文可分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這一句是總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也可以把社會財富包括進來)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產生。選舉的標準是“賢”和“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眾──用現代話來說,叫做“德才兼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說的。(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里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結論非常鼓舞人心。2.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五、問題探究1.“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2.那么文章中從那幾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呢?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夠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責任、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鰥、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才能豐衣足食。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粘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4.文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要啟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加深對本文的理解,例如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再如,從“往來種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那是一個“男有分,女有歸”的理想社會。六、再讀課文,集體背誦。七、布置作業1、背誦并默寫課文。2、完成名師導學。能力提高答案1、jǔmùguānfènwū2、①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