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培優課時層級精練第四單元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1頁
人教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培優課時層級精練第四單元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2頁
人教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培優課時層級精練第四單元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3頁
人教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培優課時層級精練第四單元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4頁
人教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培優課時層級精練第四單元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基礎鞏固練1.“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的舉辦吸引了眾多目光。這里是著名農學家賈思勰的故鄉,也是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誕生地。下列內容中不屬于本書記載的是()A.景色如畫的塞外風光 B.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 C.農作物蔬菜和果樹的栽培方法 D.畜牧、捕魚、食品制造和加工技術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為紀念祖沖之,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這主要是因為祖沖之()A.最早提出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B.精確圓周率值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C.最早寫成數學論文集 D.總結北方的農業生產經驗3.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方忉屨f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此字體是由誰獨創的()A.胡昭 B.鍾繇 C.王羲之 D.顧愷之4.(2022云南安寧期末)書法藝術是我國的文化藝術瑰寶,對后世影響巨大。下圖作品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它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A.《齊民要術》 B.《蘭亭集序》 C.《女史箴圖》 D.《洛神賦圖》5.(2022孝感校級月考)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的出現與下列哪一現象有直接的關系()A.繪畫藝術的發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會動蕩不安 D.社會相對穩定6.(2022陜西寶雞月考)有這樣一位畫家,他繪畫題材廣泛,尤其擅長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曾經給人畫肖像卻不畫眼睛,就是怕點了眼睛畫中人就會說話。那么這位畫家是()A.西晉顧愷之 B.東晉王羲之 C.西晉王羲之 D.東晉顧愷之7.閱讀下列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齊民要術》書影(見下圖)材料二“蔥,四月種。蘿卜及葵,六月種。蔓菁,七月種。芥,八月種。瓜,二月種。”——《齊民要術》(1)材料一中書的作者是誰?它有何地位?(2)材料三的內容說明了該書的什么特點?能力提升練8.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累積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痹撝鞒蓵?)A.漢朝 B.北朝 C.秦朝 D.西晉9.“農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這反映了()A.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發展 B.畜牧業居于生產主導地位 C.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D.江南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10.關于祖沖之的貢獻,哪一項敘述不正確()A.他在數學、農學、天文歷法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B.他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 C.他制定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D.他設計制造的千里船,史書上稱能“日行百余里”11.(2022山東淄博期末)科技文化的發展是社會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下列哪一項不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A.國家分裂,社會動蕩 B.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C.江南地區得到開發 D.科學家勇于探索實踐12.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一門藝術,下列推動書法藝術持久發展的原因有()①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使書寫的載體變得快捷便利②人們對書法美的不懈追求③《蘭亭集序》達到收放自如、渾然天成的境界④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歌曲《龍文》中唱到:“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游江南,一點茉莉香?!边@形象地贊譽了我國的()A.戲曲藝術 B.詩歌藝術 C.繪畫藝術 D.書法藝術14.(2022廣東金灣期末)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A.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B.東漢張仲景被稱為“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 C.北朝賈思勰編寫的《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D.東晉王羲之被稱為“書圣”,其代表作是《牡丹亭》15.如圖是著名的云岡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國古代工匠在繼承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基礎上,又吸收外來的佛教藝術,創造出的具有新的風格和特色的石窟藝術,云岡石窟位于()A.陜西西安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陽 D.江蘇南京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順應天時,裁量地利,根據規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隨心所欲違背自然規律,就會白白勞動而沒有收獲。材料二材料三圖二(1)材料一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它的作者是誰?材料一反映了這位農學家什么樣的思想?(2)請為材料二圖一人物完善他的名片。(3)材料三中圖二書法作品是哪一位書法家的代表作?由于他在書法上杰出的藝術成就,被后人譽為什么?(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誰?試舉一例他流傳下來的作品。(5)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統治者為了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有哪些?(兩例即可)核心素養練17.(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下表是我國古代對圓周率的推算,它不能說明的是()A.我國人民早就注意到圓的直徑與周長間的關系 B.古代人民對圓周率進行了長期的研究 C.在祖沖之前已有許多人進行過圓周率的推算 D.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的人18.(唯物史觀)在歷史學習中,我們應學會區分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司馬遷實地考察風土人情,搜集歷史資料,歷時十多年寫成《史記》 B.張仲景總結前人經驗,并結合臨床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 C.王羲之由于在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譽為“書圣” D.顧愷之創作了《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參考答案】[基礎鞏固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豐富,并未涉及塞外風光。祖沖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沖之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即和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鍾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的出現與佛教的盛行有直接的關系。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雕造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題干中的關鍵詞是“繪畫”“擅長人物畫”“富有個性”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這位畫家是東晉顧愷之。7.解析:本題考查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分析回答即可。答案:(1)作者:賈思勰。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2)特點:指出了不同作物的種植,要根據農時安排進行。能力提升練據“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等信息可知,該著作是指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題干材料中“既總結了漢族…又記錄了鮮卑族”等信息,充分反映了當時民族大交融的趨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祖沖之沒有在農學方面取得貢獻,B、C、D分別是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故選A題干中的關鍵語句是“不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對選項一一辨析可知,A項符合題意,因為國家分裂和社會動蕩不利于促進科技文化的發展。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使書寫的載體變得快捷便利,也為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對書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持續發展。因此,①②符合題意;③④是書法藝術發展的表現,不是原因。根據題干關鍵信息“《龍文》”“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撇鵲橋上;一勾游江南”等,結合所學知識,解讀題干材料,不難判斷出,具有題干一橫、一豎、一畫、一撇、一勾一點總特征的傳統藝術,只有書法。橫、豎、撇、勾、點是中國漢字最基本的結構。據所學可知,《牡丹亭》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這些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16.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由題干中“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結合所學可知,該書為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據材料一“順天時,量地利”“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的思想,據此回答第二小問。第(2)問圖一人物為祖沖之,根據所學知識將名片信息補充完整即可。第(3)問圖二書法作品是蘭亭集序》是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譽為“書圣”。第(4)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顧愷之。他一生創作的畫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第(5)問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了宣揚佛教,令人在許多地方劈山削崖,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輝煌的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答案:(1)賈思勰。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2)(3)王羲之。書圣。(4)顧愷之。《女史箴圖》或《洛神賦圖》(5)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核心素養練]觀察題干我國古代對圓周率的推算,它說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