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第1頁/共62頁●課標要求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轉化的本質。●課標解讀
1.知道難溶電解質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結合實例進行描述。2.理解溶度積的概念,能用溶度積規則判斷沉淀的產生和溶解。3.知道沉淀轉化的本質并能夠對相關實驗的現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解釋。第2頁/共62頁●教學地位本節是在學生已經能夠從化學平衡的視角對水自身的電離、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解等化學平衡問題進行分析,并初步形成了從平衡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繼續用化學平衡的觀點來研究的另一類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而且沉淀溶解平衡在實際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中應用十分廣泛,因此學好本節知識,具有比較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第3頁/共62頁●新課導入建議已知牙齒表面有一層堅硬的牙釉質羥基磷酸鈣[Ca5(PO4)3(OH)],它對牙齒起到保護作用。使用含氟牙膏能生成更難溶且耐酸的氟磷酸鈣[Ca5(PO4)3F]覆蓋在牙齒表面,抵抗H+的侵襲。另外溶洞的形成是石灰石巖層在經歷了數萬年的歲月侵蝕之后形成的。它是難溶性的CaCO3與溶洞中的CO2以及地下水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Ca(HCO3)2在受壓或地殼運動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又分解成CaCO3、CO2和H2O,這些變化都與難溶電解質的在水溶液中的行為有關,下面我們來看看難溶電解質的溶解沉淀的相關知識。第4頁/共62頁●教學流程設計第5頁/共62頁第6頁/共62頁課標解讀重點難點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過程及特點。2.理解溶度積的概念,能用溶度積規則判斷沉淀的產生和溶解。3.能夠運用平衡移動的觀點對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轉化進行分析,并能解釋一些生活問題。1.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轉化。(重點)2.沉淀的轉化和溶解,能初步從Q與Ksp大小關系上給予判定。(難點)3.用平衡移動原理認識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特征,理解Ksp的含義及其初步應用。(重難點)第7頁/共62頁1.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條件下,當難溶_______________的速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固體的量保持不變的狀態。(2)特點①動: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種_____平衡。②等:v(沉淀)____v(溶解)____0。沉淀溶解平衡與溶度積固體溶解離子結合成難溶固體動態=≠第8頁/共62頁離子濃度固體的量溶解生成轉化第9頁/共62頁難溶沉淀溶解Ksp
難溶電解質的性質溫度[Pb2+][I-]2
第10頁/共62頁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強第11頁/共62頁1.沉淀溶解平衡式與該物質的電離方程式相同嗎?【提示】
難溶電解質可以是強電解質(如BaSO4),也可以是弱電解質[如Al(OH)3],其沉淀溶解平衡是一個可逆過程;而屬于強電解質的難溶物的電離方程式不是可逆的。第12頁/共62頁1.沉淀的溶解和生成通過比較溶度積與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冪的乘積——____________的相對大小,可以判斷難溶電解質在給定條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1)當Q>Ksp時,溶液中_______析出,直至沉淀溶解與離子生成沉淀達到_______________。(2)當Q=Ksp時,溶液中沉淀溶解與離子生成沉淀處于___________,_____沉淀生成和溶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濃度商Q有沉淀平衡狀態平衡狀態無第13頁/共62頁(3)當Q<Ksp時,溶液中_____________析出,若加入過量難溶電解質,則固體________,直至沉淀溶解與離子生成沉淀達到____________。2.沉淀的轉化(1)沉淀轉化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一種沉淀可以轉化為___________的沉淀,兩種難溶物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_____,這種轉化的趨勢就越大。無沉淀溶解平衡狀態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更難溶差別越大第14頁/共62頁FeSMnS5.0%Na2SO4
第15頁/共62頁2.水垢的主要成分為什么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第16頁/共62頁【問題導思】
①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難溶物都屬于弱電解質嗎?②升高溫度、沉淀溶解平衡常數K值都增大嗎?【提示】
①可以是強電解質(如BaSO4、AgCl等)也可以是弱電解質[如Al(OH)3等]。②化學平衡與沉淀溶解平衡既有吸熱反應,也有放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K值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而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均為吸熱過程,因此升高溫度K值均變大。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及影響因素第17頁/共62頁1.沉淀溶解平衡與難溶電解質的電離第18頁/共62頁第19頁/共62頁2.化學平衡常數K、溶度積Ksp與電離平衡常數Ka(Kb)的對比KKa或KbKsp相關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及溫度弱電解質的性質及溫度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及溫度無關因素反應物的濃度和其相互比例,以及是否有外加入的成分溶液的濃度以及是否有外加入的成分難溶物質的量、溶液中離子濃度以及是否有外加入的成分表示意義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弱電解質電離的能力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對比前提各反應物與生成物系數相同的反應陰、陽離子個數比相同的弱電解質陰、陽離子個數比相同的電解質平衡移動只要溫度不變,無論平衡是否移動,各K值均不變。但只要K值改變,平衡一定移動第20頁/共62頁3.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影響因素沉淀溶解平衡內因難溶物質本身的性質外因溫度溫度升高,多數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稀釋向溶解方向移動同離子效應加入相同離子,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第21頁/共62頁
下列關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難溶電解質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種動態平衡B.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而與沉淀的量和溶液中離子的濃度無關C.在一定溫度下,在BaSO4飽和溶液中再加入BaCl2固體,BaSO4的Ksp減小D.對于陰、陽離子個數比相同的電解質,Ksp的大小能反應電解質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強弱第22頁/共62頁【解析】
本題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特點以及Ksp的含義、應用。沉淀溶解平衡是平衡的一種,也是一種動態平衡。B、C、D三項考查的是Ksp的含義。難溶電解質Ksp的大小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它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與沉淀的量無關。溶液中離子濃度改變只能使平衡移動,并不改變溶度積。在一定溫度下,Ksp為一常數。所以C項是錯誤的。【答案】
C第23頁/共62頁1.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只能使平衡移動,并不改變溶度積。2.對于陰、陽離子個數比相同的電解質,Ksp的數值越大,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強。第24頁/共62頁1.對于難溶鹽MX,其飽和溶液中M+和X-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關系類似于[H+][OH-]=KW,存在等式[M+]·[X-]=Ksp。現將足量的AgCl分別放入下列物質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①20mL0.01mol·L-1KCl溶液②30mL0.02mol·L-1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1HCl溶液④10mL蒸餾水⑤50mL0.05mol·L-1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第25頁/共62頁第26頁/共62頁【問題導思】
①沉淀溶解平衡在科學研究與生產生活實踐中有哪些廣泛的應用?②沉淀轉化的實質是什么?【提示】
①能夠運用平衡移動的觀點對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轉化進行分析,并能解釋一些生活問題。②沉淀轉化的實質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由于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也是動態平衡,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條件使平衡移動,最終使溶液中的離子轉化為沉淀或沉淀轉化為溶液中的離子。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第27頁/共62頁1.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應用在涉及無機物的制備、提純工藝的生產、科研、廢水處理等領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來達到分離或除去某些離子的目的。第28頁/共62頁第29頁/共62頁第30頁/共62頁(3)不同沉淀方法的應用①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種離子或獲取該難溶電解質。②分步沉淀法:鑒別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或分別獲得不同難溶電解質。③共沉淀法:除去一組某種性質相似的離子,加入合適的沉淀劑。④氧化還原法:改變某離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轉變為溶解度更小的難溶電解質便于分離除去。第31頁/共62頁第32頁/共62頁第33頁/共62頁第34頁/共62頁第35頁/共62頁第36頁/共62頁第37頁/共62頁 某溫度時,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1)a點表示Ag2SO4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第38頁/共62頁第39頁/共62頁第40頁/共62頁第41頁/共62頁第42頁/共62頁2.已知298K時,Mg(OH)2的溶度積常數Ksp=5.6×10-12mol3·L-3,取適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燒堿溶液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測得pH=13.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H+]=1.0×10-13mol·L-1B.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OH-]=1.0×10-13mol·L-1C.所加燒堿溶液的pH=13.0D.所得溶液中的[Mg2+]=5.6×10-10mol·L-1第43頁/共62頁第44頁/共62頁【教師備課資源】分步沉淀實驗探究實驗步驟:①分別配制濃度均為0.03mol·L-1的KBr、KCl、KI溶液;②分別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mL,并將其混合在一起;③向混合液中慢慢滴加0.01mol·L-1AgNO3溶液。實驗現象:先觀察到有黃色沉淀生成,后有淺黃色沉淀生成,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第45頁/共62頁原理分析:由于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不同,加入同一種沉淀劑后,誰的濃度商Q先達到Ksp,誰就先沉淀,這種現象稱為分步沉淀。應用:利用分步沉淀可以進行物質的分離。如工業上有時利用調整溶液pH的方法分離工業廢水中的Fe3+和Cu2+。第46頁/共62頁 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探究FeS、CuS、ZnS溶解度的大小,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并測出了三種物質在常溫下的Ksp的大小,如下表所示,請根據數據完成后面的問題。(1)向含有FeCl2、CuSO4、Zn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1的Na2S溶液時,Fe2+、Cu2+、Zn2+沉淀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2)這三種硫化物在室溫下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用硫化物化學式表示。)化合物FeSCuSZnSKsp/mol2·L-26.3×10-181.3×10-361.6×10-24第47頁/共62頁第48頁/共62頁第49頁/共62頁1.下列對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相等B.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相等,且保持不變D.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如果再加入難溶性的該沉淀物,將促進溶解第50頁/共62頁【解析】
本題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與特征。A項中反應開始時,各離子的濃度沒有必然的關系;B項正確;C項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保持不變,但不一定相等;D項中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如果再加入難溶性的該沉淀物,由于固體的濃度為常數,故平衡不發生移動。【答案】
B第51頁/共62頁第52頁/共62頁【解析】
對于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相同即相同類型的難溶電解質,它們的溶解能力可以直接用Ksp來比較,Ksp的數值小的難溶電解質,先析出沉淀。【答案】
B第53頁/共62頁第54頁/共62頁第55頁/共62頁4.下列化學原理的應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來解釋的是(
)①熱純堿溶液的洗滌油污能力強②誤將鋇鹽[BaCl2、Ba(NO3)2]當作食鹽使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鋇不能作“鋇餐”而硫酸鋇則能⑤泡沫滅火器滅火的原理A.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第56頁/共62頁【解析】
熱純堿溶液的洗滌油污能力強,是由于碳酸鈉的水解程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因而溶液的堿性越強,除油污的效果自然就強了;泡沫滅火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1 Unit 2 She didn't have a television教學設計設計(pdf) 外研版(三起)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16 太陽教案及反思
- 會議簽到表(模版)
- 初中語文口語交際 討論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寫作 文從字順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五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第三課 節約用電1教學設計 龍教版
-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同步教學設計
- 2024吉林水投集團公司年輕干部競聘上崗35個崗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華潤集團|總部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崗位公開招聘若干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周總理你在哪里教學設計
- 西南政法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的風格與語氣
- 廣東省茂名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AGC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試題及答案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訓練數學試題
- 狗咬傷病人護理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2-國開(ZJ)-參考資料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業建構筑物安全運維技術規范
- AOI直通率持續提升報告
- 內部控制制度各項業務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