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粵滬版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八年級下冊粵滬版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2頁
八年級下冊粵滬版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八年級下冊粵滬版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4頁
八年級下冊粵滬版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14、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15、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體、等大、反向、共線)16、物體受平衡力,會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17、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改變。18、力和運動關系(2)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時,就叫做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平衡,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狀態會改變。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則這兩個力相互平衡。停在粗糙馬路上的汽車只受到2個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它們是一對平衡力。重20000N的汽車在水平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是車重的0.02倍,則汽車受到的牽引力為40QN。一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在一光滑水平面上作加速運動,當撤去這個外力,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仍能繼續前進,這是由于汽車有慣性而最終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運動的物體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第八章神奇的壓強8.1認識壓強1、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方向:與支持面垂直壓力大小: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時壓力大小等于物體重力(F=G)甲壓力作用效果和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甲受力面積一定,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一定,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強(p)(1)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公式:壓強單位:(2)壓強:物理學中把物體單位面積壓強公式:壓強單位:下:壓力-單位:Nf-受為面粗一單位:曲Pa(帕)1Pa=1N/m2L詡:壓強-單Pa(帕)1Pa=1N/m23、壓強公式應用FP=—求壓強:S求壓力:F=PS求受力面積:S=F/P注意: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時:F=G:S表示受力面積(接觸面積一最小的面積)4、增大壓強方法:根據公式p=F/s可知:增大壓力F或者減小受力面積S,可以增大壓強。例:刀口鋒利、啄木鳥嘴尖、老虎牙齒尖、釘子尖5、減小壓強方法:根據公式p=F/s可知:減小壓力F,或者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例:書包帶很寬、重卡車很多寬大輪胎、鐵軌下鋪枕木、雪撬很寬、坦克用履帶第八章壓強知識歸納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t;(2)F不變,S;(3)同時把F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第八章神奇的壓強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其方向是垂直接觸面并指向被壓物體。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把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用符號P表示,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F壓強的公式是:P=,其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Pa:F表示壓力,單位是N,S表示受力面積,是指接觸面的S大小,單位是川。1cm2=10-4m2。從壓強公式可知:壓強跟壓力成正比.同時跟受力面積成反比。1Pa=1N/<o1Pa的物理意義是:物體1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為1N。人由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到行走,對地面的壓強將變大,這是由于受力面積變小的緣故.背書包用寬帶比用細繩舒服,是由于壓力一定,寬帶比細繩的受力面積大,對人肩的壓強變小的緣故.探究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時,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增大壓強的方法有:(1)受力面積不變,增大壓力。(2)壓力不變,減小受力面積。(3)增大壓力同時減小受力面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增大壓強的例子有:刀斧的刃磨得鋒利些、鐵釘的頭部做得很尖銳。減小壓強的方法有:(1)壓力不變,增大受力面積。(2)受力面積不變,減小壓力。(3)減小壓力同時增大受力面積。日常牛活中常見的減小壓強的例子有:火星探測車的輪子很寬、在鐵軌下面鋪設枕木。研究液體的壓強6、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有壓強。

7、液體內部有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8、壓強計:測量液體內是否有壓強,和測量液體內壓強的大小-—-U型壓強計。9、液體內壓強的大小和:液體的密度、深度有關。10、液體內壓強的特點:液體對容器的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并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液體內部壓強跟深度有關,深度增加,壓強增大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有關,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滾齊蠱度鼻;妙慎11、液體內壓強計算公式鮎一円刊幽12、液體內壓強公式應用:比較壓強大小:比較深度h、比較液體密度P計算液體內壓強:P=Pgh計算深度:Pg計算深度:Pgp_p計算液體密度:gh計算液體內壓力:先用公式P=Pgh算出壓強,再用公式F=PS算出壓力13、連通器連通器結構: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連通器特點:當連通器內裝有同種液體,并且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3)連通器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船閘、自動喂水器、下水道彎管、自來水系統、水平計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密度有關系。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pgh,(p是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米F=G+G=20N+30N=50N2器水;g=9.8牛/千克;hF=G+G=20N+30N=50N2器水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gh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質量和容器形狀無關。由于液體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液體的壓強公式是:P=Pgh,此公式只適用于液體。只有當容器是圓柱體或長方體時,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求容器底受到的壓力時,常用公式匡ES。一容器重20N,底面積為20cm2,放在面積是1m2水平桌面上,里面裝有30N的水,水深10cm。求:(1)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多少N?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是多少Pa?(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2是多少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2是多少Pa?(g取10N/kg)解:(1)P=Pgh=1.0X103kg/m3X10N/kgX0.1m=1000Pa1水F=PS=1000PaX20X10-4m2=2N11

P=F=50N=2.5x104Pa2S20x10-4m2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的特點是:當連通器里裝入同種液體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船閘、茶壺、鍋爐水位器、花灑等都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3大氣壓與人類生活14、大氣壓:大氣中存在著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15、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水杯倒立實驗、吸盤實驗)16、首先測岀大氣壓值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17、標準大氣壓的值(1atm):760mm汞柱、1.013X105Pa(1.01X105Pa)18、測大氣壓值的方法:測出注射器活塞的底面積S(S=V/L)測出鉤碼的重力G_G_G_GL:P_S_V_Vg沖大氣壓的值p:(L)19、測大氣壓工具:氣壓計20、大氣壓的大小和天氣有關:晴天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氣壓比夏天高。2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高度越高氣壓越低(2Km內,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11Pa)。22、液體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氣壓越小沸點越低。(高壓鍋原理:增大鍋內氣壓,提高鍋內水的沸點)23、生活與大氣壓人體內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平衡。牛活中利用大氣壓:離心式水泵(抽水機)、喝(吸)液體、塑料掛衣鉤(吸盤)、高壓氧艙、輸液、茶壺蓋上的小孔。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12.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X105帕=10.34米水柱。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第九章浮力與升力9.1認識浮力1、浮力:浸在任何液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液體豎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3、浮力產生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F=F—F)浮向上向下4、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大小:F=G—F~浮^物5、浮力大小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液體密度有關,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物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45.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托力,這樣的力叫做浮力。用符號F…表示,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46.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跟物體浸沒液體中的深度無關,跟物體的體積、密度、質量等無關。浸沒在水中的籃球,上浮時,在露出水面之前,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從露出水面到漂浮過程,它受到的浮力變小。漂浮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F/G排=P”》gV排,這就是~浮~~液~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產牛的原因是由于物體受到液體向匕和向下的壓力差,即F=F-F。~浮向上向卜物體重6N,體積為1dm3,把它輕輕放入水中,貝靜止后這物體受到的浮力是6N。掛在彈簧秤上的金屬塊逐漸浸入水中時,金屬塊受到重力、拉力和淫力的作用,這些力的方向分別是豎直向下、豎直向上和豎直向上,這些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彈簧秤和水。此時,彈簧秤的示數逐漸減小,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9.2、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6、阿基米德原理內容: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量。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浮排(G排:物體排開液體的重量)排F浮排g(P液:液體的密度,單位是kg/m3;V排: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是m3)浮液排液排8、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二G排=P液gv排TOC\o"1-5"\h\z浮排液排9.3、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9、浮沉條件:F浮>6物(卩液>卩物)物體上浮(靜止時漂浮)浮物液物F浮VG物(P液VP物)物體下沉浮物液物F浮=6物(卩液=卩物)物體懸浮浮物液物F浮以物(P液〉P物)物體漂浮浮物液物10、輪船、密度計:利用漂浮,F浮‘丸物浮物潛水艇、浮筒打撈沉船: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氣象臺的探測氣球、魚:靠改變(自身體積)受到的浮力來實現上孚和下沉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方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懸浮或浮浮浮漂浮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1)P液<P物,下沉;⑵P液>P物,上浮漂浮⑶P液=P物,懸浮。液物液物液物7.浮力利用(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54.四種求浮力的方法:(1)、稱重法:F“=G—F~淫~示(2)、壓力差法:F”=F向上-F向下淫向上向卜(3)、漂浮或懸浮法:F物(只適用于漂浮或懸浮)淫物^(4)阿基米德原理法:F“=GfP””gV述浮排液排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熱氣球和魚靠改變自身體積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物體的浮沉條件是: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二物重G時,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就會上浮;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V物TOC\o"1-5"\h\z浮浮重G時,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就會下沉;當物體受到的浮力F、「=物重G時,物體懸浮或者漂浮。F浮>6物(卩液二P物)時,浮浮物液物物體上浮;F浮〉G物(P液VP物)時,物體下沉;F浮二G物(P液=卩物)時,物體懸浮;F廣G物(卩液>卩物)時,物體漂浮。浮物液物浮物液物浮物液物由于輪船總是漂浮在水面。當一艘輪船從大海駛向河里時,它的重力丕變,它受到的浮力丕變,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會下沉一些:當船從河里駛向大海時,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會上浮一些。第十章從粒子到宇宙9.4、神奇的升力11、流體:具有流動性的物體(氣體和液體)1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13、飛機升力產生原因: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機翼下方空氣流速大,機翼上方的壓強比下方的壓強小,產生了使飛機上升的力。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關系:在流體中流速越大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55.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產生升力的原因是由于機翼上凸下平的特殊形狀,氣流經過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快,上方的氣壓比下方小,于是產生了使飛機上升的力。第十章從粒子到宇宙10.1認識分子1、德謨克里特猜想:大塊物體是由極小的物質粒子組成(原子-不可再分割的顆粒)。2、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邙阿伏加德羅命名)。3、分子很小:分子直徑尺度(1O-i0m),分子質量小。第九章浮力知識歸納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動理論4、分子動理論:物體由分子組成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有間隙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5、擴散現象:(1)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2)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液體、固體之間(3)擴散現象證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4)溫度越高分子擴散越快6、熱運動(1)物體中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7、分子間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總是同時存在的。8、固體分子間距小,分子間作用力大,分子只能振動;液體分子間距較小,分子間作用力較大,分子可以振動和移動;氣體分子間距大,分子間作用力小(可以忽略),分子可以自由移動。分子運動論的內容: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間有間隙。擴散現象證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擴散是指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用油膜法可測量分子直徑,其數量級為10-呱固體和液體都能保持一定的體積,證明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固體和液體難于壓縮,證明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固體中分子之間的距離很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液體中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相互作用力較大,以分子群的形態存在,分子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分子群卻可以相互滑動;氣體中分子間的距離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個分子幾乎都可以自由運動。10.3解剖原子9、分子由原子組成。可分為單原子分子和雙原子分子。10、電子是由英國、湯姆孫通過真空管放電實驗發現的,電子帶負電。11、原子(1)(2)原子結構:盧瑟福發現(核式結構)一行星模型電「【帶一電)(1)(2)原子結構:盧瑟福發現(核式結構)一行星模型電「【帶一電)夸克

令克(3)中子:英國查得威克發現,不帶電(4)質子:帶正電(5)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原子核)(6)質子和中子由夸克組成分子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湯姆遜發現電子(1897年);盧瑟福發現質子(1919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1932年);蓋爾曼提出夸克設想(1961年)。湯姆遜的棗糕模型,盧瑟福的行星模型(又叫核式結構)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銀河系是由群星和彌漫物質集會而成的一個龐大天體系統,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普通恒星。宏觀世界(宇宙)的尺度(由大到小順序):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球*3.0X1O1ol.y.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球*3.0X1O1ol.y.1.0X105l.y.&99X109km7.7X105km1.28X104km微觀世界(粒子)的尺度(由大到小順序):病毒(物體)_吩子T原子"原子核病毒(物體)_吩子T原子"原子核廣(中子、電子)夸克10-7m1O-1om1O-1om10-i4m10-師VlO-m原子由位于中心帶正電的原于核和核外繞核高速旋轉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于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原子核的直徑大約是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卻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原子結構的兩種模型:湯姆孫的“棗糕模型”和盧瑟福的“行星模型”。湯姆生發現電子,杳得威克發現中子。lO.4飛出地球12、天文學家的二樣法寶:數學和觀察。13、古希臘托勒玫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蘭哥白尼日心說(太陽是宇宙中心)14、太陽依靠萬有引力吸引各種行星,萬有引力大小和物體質量、物體間距離有關。15、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7.9km/s9.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定:宇宙誕生于距今150億年的一次大爆炸,這種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進一年所經過的距離。兩種宇宙模型:托勒玫的“地心說”指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太陽和行星都繞著地球旋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指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繞著太阻旋轉,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它繞著地球旋轉。三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即環繞速度),是指人造地球衛星環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時須具有的速度,其大小為7.9km/s;當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時,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的軌跡是橢圓的,當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時,衛星可以掙脫地球引力的束縛成為繞太陽運動的行星,所以11.2km/s稱為第二宇宙速度(即脫離速度):當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時,衛星可以掙脫太陽的束縛飛到宇宙空間去,所以16.7km/s稱為第三宇宙速度(即逃逸速度)。牛頓發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