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濮陽市龍鄉中學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讀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2.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境狀況改善的結果B.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顯降低造成的D.兩次社會大分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3.第(4)種人口增長模式,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A.頻繁的戰爭,醫療衛生條件差B.人口的老齡化C.出生率的下降D.生活質量的下降4.有關我國目前人口增長模式的正確說法是A.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處于第(1)、(2)階段B.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處于第(2)、(3)階段C.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仍屬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長率階段D.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步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階段參考答案:2.B

3.B

4.D2.人口增長模式經歷了:“原始型”、“傳統型”、“過渡型”、“現代型”四種模式,對應的人口增長階段為:原始低增長階、加速增長階段、增長減緩階段、低速增長階段。引起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影響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從而影響了自然增長率的變化。故選B。3.第(4)種人口增長模式為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但是由于人口平均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嚴重,導致死亡率有所提高,故選B。4.我國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增長模式已經步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階段(圖中4階段),故選D。【點睛】人口增長模式,又稱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根據人口自然變動的特征,可將人口增長的一般歷程分為四個階段,它體現了人口增長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轉變的過程。1.原始型。基本特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高低)2.傳統型。基本特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高低高)3.現代型。基本特點:人口出生率開始明顯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并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有些發達國家甚至開始出現負增長或零增長。(低低低)

2.讀圖2,a、b、c分別表示0~14歲、15~64歲、65歲以上三種年齡人數所占總人口比重,據此回答4~5題。圖24.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國家中,老齡化問題最嚴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圖中②國0~14歲年齡人數所占總人口比重大小及應采取的相應正確措施是(

)A.70%

鼓勵生育

B.60%

計劃生育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勵人員出國參考答案:CB3.2012年6月18日~26日,“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據此回答下列各題。9.北京時間6月18日14:14“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第一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位于南太平洋望遠六號測控船(118°W)的區時是(

)A.6月17日22:14

B.6月18日22:14C.6月18日6:14

D.6月19日6:1410.兩次空間交會對接期間(

)A.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

B.地球公轉速度先變慢后變快C.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

D.我國各地晝長先變長后縮短11.下列現象最有可能干擾航天器與地面指揮系統通信聯系的是(

)A.太陽輻射

B.太陽活動

C.地月引力

D.流星現象參考答案:9.A

10.D

11.B【9題詳解】北京時間6月18日14:14,“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第一次交會對接成功。118°W位于西8區,與北京時間相差16小時,東邊的比西邊的早,此時,位于南太平洋望遠六號測控船(118°W)的區時是6月17日22:14,A對。B、C、D錯。【10題詳解】兩次空間交會對接期間,日期是6月18日~26日,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后南移,A錯。7月初,地球公轉到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此期間地球公轉速度一直變慢,B錯。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C錯。我國各地晝長先變長后縮短,D對。【11題詳解】最有可能干擾航天器與地面指揮系統通信聯系的是太陽活動,能夠引起地球電離層擾動,導致無線電短波通訊信號中斷,B對。太陽輻射、地月引力、流星現象不干擾電離層,不影響無線電信號,A、C、D錯。4.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遠

②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緯度位置偏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參考答案:C5.下圖為江蘇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齡結構圖。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①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

②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

③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

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參考答案:B6.6月22日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

B.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C.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年最大值

D.北半球出現極晝的范圍達年最小值參考答案:A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A正確,B錯誤;北回歸線及其以北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錯誤;北半球的極晝范圍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錯誤。故答案選A。7.下圖為“上海港口遷移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5.港口區位遷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A.門戶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門戶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門戶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門戶港→深海港26.洋山港建設對上海發展最重要的意義是A.促進城市內部功能的變遷

B.加速臨港工業的快速發展C.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D.推動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參考答案:25.D

26.C25.讀圖可知,上海港口經歷了6次區位遷移,從最開始位于黃浦江與支流蘇州河的交匯處,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26.洋山港位于東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成增強了上海的港口運輸能力,提升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8.下圖代表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圈。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9.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順序是A.A—G—C

B.A—D—GC.G—F—D

D.F—D—G20.青藏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主要是由于A.大氣吸收A輻射少B.大氣吸收G輻射少C.地面吸收F輻射少D.地面吸收D輻射少21.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經常遭遇霧霾天氣,大氣能見度變差,與其有關的是A.A增強

B.E增強

C.D增強

D.G增強22.農村傳統的防御霜凍的做法是傍晚悶燒秸稈放煙。這樣做是因為煙塵可以與云霧一樣A.增強地面輻射

B.減弱地面輻射C.增強大氣逆輻射

D.減弱大氣逆輻射參考答案:19.B

20.B

21.B

22.C19.本題考查太陽輻射傳遞到大氣的熱量傳遞過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大氣受熱過程圖可知,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的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所以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能量傳遞順序是太陽輻射A,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D,地面輻射G。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20.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少,導致青藏高原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太陽輻射強;因為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輻射G的吸收少,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地面熱量散失快。故B正確。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的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大氣對太陽輻射A的吸收很少,不是主要原因,故A錯誤;地面吸收F輻射少、吸收D輻射少都不是氣溫低的直接原因,故C、D錯誤。21.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分析可知,大氣能見度變差一是大氣中固體雜質太多,遮擋視線;二是霧霾天氣,大氣中水汽、固體雜質增多,導致大氣的反射和散射作用E增強,使光線變暗。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太陽輻射A不受霧霾影響,故A錯誤;霧霾使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D減弱,從而使地面輻射減弱,故C、D錯誤。22.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分析可知,傍晚悶燒秸稈放煙,所產生的煙塵與云霧一樣,可以增強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從而達到防御霜凍的目的。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9.濫伐森林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續上升C.土壤肥力升高

D.河流水位下降參考答案:A10.讀“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回答29~30題。29.下列關于洋流的分布規律,正確的是:A.世界海洋分別以副熱帶和副極地為中心形成大洋環流B.南半球高緯度地區洋流分布無規律C.在副熱帶地區大陸的東岸,有寒流經過D.大陸的東岸均有寒暖流交匯,形成漁場30.關于A、B兩地附近的敘述,正確的是:A.同為沿海地區,A地的降水較少B.B附近地勢較高,常有地形雨形成C.A洋流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D.B地沒有寒暖流交匯,難以形成漁場參考答案:29.A

30.C11.讀某區域等高線圖,完成影響圖示鐵路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有①城鎮布局

②地形起伏③河流流向

④礦產分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A12.1991年,中國科學院發表了《中國土地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7億左右,最多人口數量應控制在16億左右。報告中所指的“7億左右”人口數值,其含義是指我國的A.人口合理容量

B.環境承載力

C.維持最低生活消費水平的人口數量

D.環境所能供養的人口極限參考答案:A13.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殼是指地表至古登堡界面的部分 B.水循環是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帶和自然景觀類型的主要原因 C.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氣圈的全部、水圈的下層和地殼的表面參考答案:C14.讀圖“我國某海濱小城功能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8.陰影區代表的功能區最有可能是()A.商業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倉儲區19.該功能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區中心,接近市場

B.臨河瀕海,環境優美C.交通沿線,物流便捷

D.沿河分布,運費低廉20.影響該城市火電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歷史

B.經濟

C.環境

D.交通參考答案:18.C

19.C

20.A18.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影區主要分布在鐵路和河流沿線,交通條件好,市內和市外均有分布,可能為工業區,C正確。商業區和倉儲區一般沒有這么大的面積,住宅區面積又太小。19.根據上級判斷該功能區為工業區,能夠發展成為工業區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交通沿線,物流便捷,C正確。20.火電廠是高污染的工業,必須遠離城區,現在在城市中心,主要是因為火電廠建成以后,市區不斷擴展,導致火電廠處于城區,所以影響火電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歷史原因。15.歷史上,我國就出現了“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的人口大遷徒,到20世紀80年代后出現了更大規模的以“孔雀東南飛”為標志的人口遷移潮。下圖為我國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6.按人口遷移空間范圍分類正確的是A.“闖關東”、“孔雀東南飛”國內人口遷移B.“下南洋”、“孔雀東南飛”國際人口遷移C.“走西口”、“下南洋”為國內人口遷移D.“闖關東”、“走西口”為國際人口遷移27.影響“孔雀東南飛”人口遷移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態環境因素 B.經濟因素C.社會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28.自2010年以后,“孔雀”不再“東南飛”,主要是內陸省區A.就業機會減少 B.居住條件改善C.自然環境優美 D.經濟收入提高參考答案:26.A

27.B

28.D分析】本題組以我國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為背景,考查了人口遷移的概念和類型、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等相關知識,注重培養考生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素養。【26題詳解】根據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可以分為:國內人口遷移:指在一國范圍內,人口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移居的現象。國際人口遷移:指人口跨國界并改變住所達到一定時間(通常為1年)的遷移活動。讀圖可知,圖示中的“闖關東”和“孔雀東南飛”現象均發生在我國境內,屬于典型的國內人口遷移;圖示“下南洋”路線指人口由我國南部沿海地區遷移到東南亞地區,屬于國際人口遷移;“走西口”路線指的是我國華北地區的人口向黃河以西進行遷移,屬于國內人口遷移。綜上分析可知,A選項正確。【27題詳解】“孔雀東南飛”主要是指知識人才的流動。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東南沿海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遷入,屬于經濟因素。故B項正確。【28題詳解】“孔雀東南飛”主要是為了尋求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以務工和經商為主。2010年以后,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扶持,內陸省區經濟發展迅速,就業機會增多,經濟收入提高,“孔雀”不再“東南飛”。故D項正確。16.當地球運行到公轉軌道上的近日點附近時(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壓勢力強盛

B.亞洲大陸被印度低壓控制C.地中海沿岸炎熱干燥

D.南亞盛行東北季風參考答案:D17.世界第6個迪士尼主題公園——上海迪士尼樂園,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業。讀“迪士尼樂園全球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9.6個迪士尼樂園城市A.均分布在季風區

B.均分布在發達國家C.均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區

D.均分布在亞熱帶10.6月16日,迪士尼樂園城市中A.最晚進入這一天的是奧蘭多

B.晝最長的是巴黎C.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香港

D.日落地方時最早的是東京參考答案:9.C

10.B9.香港在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D錯。東京、上海、香港位于東亞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區。洛杉磯位于美國太平洋沿岸城市帶,屬于地中海氣候,A錯誤;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B錯誤。迪士尼樂園需要吸引大量的消費人群,因此一定建立在交通便利的地方,C正確。故選C。10.6月16日這一天全球各地自國際日期變更線由東往西逐步進入,誰靠近它誰就早進入這一天,誰遠離他,日出最晚,洛杉磯最遠,A錯誤;6月16日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晝長越長,巴黎緯度最高,晝應該最長,B正確;此日太陽直射點應該在北回歸線附近,即香港附近,香港正午太陽高度最大,C錯。北半球夏季緯度越高,日出地方時越早,巴黎緯度在六地中最高,日出早,D錯。故答案選B項。18.2006年8月眾多網上有關“太陽耀斑燒毀手機”的傳言沸沸揚揚:“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陽成一條直線,屆時將發生太陽耀斑大爆發,這次爆發將會干擾通訊、損毀手機,建議用戶當天關閉手機。”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位于地球公轉軌道與木星公轉軌道之間的行星是:A.土星

B.金星

C.水星

D.火星參考答案:D19.從城市功能區合理布局的角度考慮,若在下圖中分別布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城郊農業區、港口碼頭四個功能區,則①、②、③、④對應的功能區正確的是:A、①—住宅區

B、②—城郊農業區

C、③—港口碼頭

D、④—中心商務區參考答案:B20.一般來說,布局城市的理想環境是:A.山區河谷地帶

B.平原地形

C.高原地形

D.丘陵地形參考答案:B21.右圖是某條河流的剖面圖,一般面對河流下游,左手方視為左岸,右手方視為右岸。據此判斷該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C.南半球

D.回歸線上參考答案:A22.在《風吹麥浪》中,歌手李健是這樣描寫他的家鄉東北——“遠處蔚藍天空下涌動著金色的麥浪”,完成下面小題。13.李健家鄉田野風吹麥浪時,下列地區最有可能看到相似景觀的是A.墨累達令盆地 B.美國中央大平原 C.剛果盆地 D.恒河三角洲14.與南方的水稻種植相比,歌詞中描述的小麥生產中投入更多的是A.機械設備 B.勞動力 C.灌溉用水 D.良種培育技術參考答案:13.B

14.A【13題詳解】李健家鄉田野風吹麥浪時,為北半球的夏季,此時墨累達令盆地處于冬季,

美國中央大平原種植小麥、玉米,此時春小麥夏收正忙;剛果盆地季節變化不明顯且主要為雨林景觀;恒河三角洲為水稻種植業,選B。【14題詳解】與南方的水稻種植相比,歌詞中描述的小麥生產屬于商品谷物農業,機械化水平高,選A。23.讀工業區位選擇模式示意圖。完成18~19題。18.下列工業部門與工業模式二對應的是()A.時裝設計

B.煉鋁廠C.電視機裝配

D.水果罐頭廠19.關于工業模式三的敘述,正確的是()A.產品運輸成本較高,布局宜靠近市場B.因大氣污染嚴重,宜布局在郊外C.目前該產業在我國由沿海向內陸轉移D.該模式的工業在布局時受科技影響較大參考答案:18.D

19.C24.我國某區域一月平均氣溫在5℃左右,年降水量在1100mm以上,本地有“地下有河滾滾流,地表流水貴如油”的說法,據此回答8~9題。8.關于該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B.我國凍土分布廣的地區C.有我國最大的濕地

D.有大面積石質荒漠分布9.該區域國土整治的重點是()A.植樹種草,防治荒漠化

B.小流域綜合治理C.發展交通,加強對外聯系D.合理灌溉,防治鹽堿化參考答案:DC25.讀某山區降水量日變化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8.圖中顯示的降水特點是A.河谷盆地日降水量變幅大 B.河谷盆地夜雨少C.山頂晝雨多 D.從河谷盆地到山頂,日降水量減少19.造成山頂與河谷盆地降水日變化差異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狀況 B.太陽輻射 C.冷熱不均 D.地形起伏參考答案:18.C

19.C18.讀圖可知山頂降水達到最大值對應的時刻是16點,而12點降水也較多,故B錯;讀圖可知河谷盆地日降水量變幅為10mm左右,而山頂日降水量變幅為13mm左右,故A錯;讀圖可知,山頂晝雨多,故C對;讀圖可知山頂降水比河谷盆地降水要多,故D錯。19.由于冷熱不均,白天山頂氣溫比同海拔山谷的地方高,垂直方向氣流以上升為主,故白天山頂降水比河谷盆地多;夜晚山頂氣溫比同海拔山谷的地方低,垂直方向氣流以下沉為主,山谷垂直方向氣流以上升為主,故夜晚山頂降水比河谷盆地少。故直接原因為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流。故選C。26.右圖中的“★”表示某國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約是(

)A.43%

B.30%

C.23%

D.50%參考答案:B二、判斷題(共10分)27.

海拔越高,太陽輻射越強,大氣保溫作用越顯著。參考答案:B28.(判斷題)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參考答案:正確影響人口增長的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由于生產力發展引起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的變化,決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故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影響人口增長快慢的決定性因素。29.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參考答案:A30.(判斷題)桂林山水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果。參考答案:A(正確)三、綜合題(共38分)31.左下圖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比較圖”,右下圖是“人口增長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_____。(1分)(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_________。該大洲因此而出現的主要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針對這樣的問題該大洲該采取的對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