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YS/T 581.5-2006 是一項針對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及物理性能測定的標準,具體到第5部分,則是關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來測定氟化鋁中鈉含量的方法。此標準適用于氟化鋁樣品中鈉含量的定量分析。

該標準首先明確了適用范圍,指出其適用于通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技術測量氟化鋁材料中的鈉濃度。接著,它詳細描述了所需的儀器設備及其工作條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合適的光源以及特定類型的燃燒器等。此外,還指定了用于校準曲線建立的標準溶液制備方法和程序。

在樣品處理方面,標準給出了詳細的指導,從取樣量的選擇到如何正確溶解或消解樣品以釋放出待測元素,確保能夠準確地轉移到測試介質(zhì)中而不引入額外干擾。對于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基體效應或者背景吸收的影響,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或建議調(diào)整參數(shù)以優(yōu)化檢測結果。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06-03-07 頒布
  • 2006-08-01 實施
?正版授權
YS/T 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5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_第1頁
YS/T 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5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_第2頁
YS/T 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5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YS/T 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5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71.100.10Y5H21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色金屬行業(yè)標準YS/T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DeterminationofchemicalcontentsandphysicalpropertiesofaluminiumfluoridePart5:Determinationofsodiumby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icmethod2006-03-07發(fā)布2006-08-01實施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布

YS/T581.5-2006前YS/T581《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共分為15部分第1部分、重量法測定濕存水含量第2部分燒減量的測定第3部分蒸富-硝酸針容量法測定氟含量第4部分EDTA容量法測定鋁含量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第6部分細藍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硅含量第7部分鄰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測定三氧化二鐵含量第8部分硫酸鋇重量法測定硫酸根含量第9部分相藍分光光度法測定五氧化二磷含量第10部分、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法測定硫含量第第11部分試樣的制備和存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測定篩分法第13部分安息角的測定第14部分松裝密度的測定第15部分游離氧化鋁含量的測定本部分為第5部分。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部分由撫順鋁廠、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標準計量質(zhì)量研究所負責起草本部分由撫順鋁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志輝、馮穎新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YS/T581.5—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鈉含量1范圍本部分規(guī)定了氟化鋁中鈉含量的測定方法本部分適用于氟化鋁中鈉含量的測定。測定范圍0.040%~5.00%。方法原理武料用硫酸除氟,加熱至硫酸煙冒盡,不溶物用硝酸和水溶解,于原子吸收光譜儀波長589.6㎡m處,以空氣-乙炔貧燃性火焰進行鈉量測定式劑3.1鹽酸(1十1)優(yōu)級純3.2硝酸(1十1)優(yōu)級純3.3硫酸(1十1)優(yōu)級純3.4氯化絕溶液(5mg/mL):取5g氯化鈍(CsC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3.5鈉標準則存溶液:稱取2.542g經(jīng)105℃烘干的基準氯化鈉,以水稀釋于1000mL容量瓶中.混勺后移入聚乙烯瓶中。此溶液1mL含1mg鈉。3.6鈉標準溶液;移取10.00mL鈉標準購存液(3.5)于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釋至刻度,混勺.此溶液1mL含0.04mg鈉。儀器及設備4.1原原子吸收光譜儀.附鈉的空心陰極燈在儀器最佳工作條件下.凡能達到下列指標均可使用-特征濃度:在與測量試樣的基體相一致的溶液中.鈉的特征濃度應不大于0.072g/mL.精密度;用最高濃度的標準溶液測量10次吸光度,其標準偏差應不超過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濃度的標準溶液(不是"零"濃度標準溶液)測量10次吸光度,其標準偏差應不超過最高濃度標準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工作曲線線性:將工作曲線按濃度等分成5段,最高段吸光度差值與最低段吸光度差值之比不小于0.7。試樣應符合YS/T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