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的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三總復習PPT_第1頁
近現代中國的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三總復習PPT_第2頁
近現代中國的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三總復習PPT_第3頁
近現代中國的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三總復習PPT_第4頁
近現代中國的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三總復習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單元

近現代中國的

教育、科技與社會生活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1.衣:競尚洋裝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1.衣:競尚洋裝2.食:異味爭嘗3.住:西式住宅(二)社會習俗1.剪發辮和廢纏足

今則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則情意不親,邦交不結矣。且今物質修明,尤尚機器,辮發長重,行動搖舞,誤纏機器,可以立死,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發與機器不相容也。──康有為《請斷發易服改元折》斷發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諱的事,然而當革命的矛頭指向滿清統治的時候,斷發易服就成為動員民眾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喚。……廣東省宣布獨立之時,老老少少爭先恐后地剪辮子,一日有20余萬人。——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1.衣:競尚洋裝2.食:異味爭嘗3.住:西式住宅(二)社會習俗1.剪發辮和廢纏足2.社交禮儀的革新日常禮儀的革新握手跪拜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1.衣:競尚洋裝2.食:異味爭嘗3.住:西式住宅(二)社會習俗1.剪發辮和廢纏足2.社交禮儀的革新3.婚喪禮儀的革新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結婚,倡于都會商埠,內地亦漸行之。——徐珂《清稗類鈔》民國時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學歐美,染一種西洋習氣,去歲回國,即在宣武門內某學校充任教務,為出嫁計,未行稟明父母,即在門前掛一招夫廣告牌,上書女學士周××,現年28歲,久寓北京,現執教鞭于京師某女學校。家資及不動產可達5萬元之數。自懸牌之日起,至民國8年1月止,各學士如有與××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資產,每日午后4時至6時,為會談期,務請應時駕臨可也”民國時期婚禮場面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的結婚照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二)社會習俗(三)交通和通訊1.鐵路唐胥鐵路機車一位小官吏曾乘坐開平到天津的火車,他寫道:

……于清晨起行,日方晡,即抵天津。電掣星馳,快利無比。然極快之中,仍不失為極穩。有時由窗中昂頭一望,殊不覺車之顛簸,但見前途之山水村落如飛而來;不轉瞬間,而瞻之在前者,忽焉在后矣。嘻!技亦神哉!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二)社會習俗(三)交通和通訊1.鐵路2.輪船發展中國航運,促進對外貿易。預定客貨倉位,代客報關裝貨,代理水火保險,辦理倉儲堆棧。歡迎監督,接受批評。——上海輪船招商局廣告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一)物質生活(二)社會習俗(三)交通和通訊1.鐵路2.輪船3.電報(四)大眾傳媒1.報刊2.電影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二、現代中國的教育196619761949趨勢年份奠基挫折蓬勃發展新中國前17年教育與舊中國教育發展的比較

1965年在校生比舊中國最多時增長高等學校67.4萬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學校1432萬人1946年的6.9倍小學11626.9萬人1946年的3.9倍——《千秋基業壯麗詩篇——共和國教育50年》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1999年)奠基清華大學紅衛兵批斗“反動學術權威”挫折知識青年上山下鄉1979年鄧小平在黃山和大學生合影1985年“小平您好”發展

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莊嚴承諾,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拋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

2005年蘇明娟大學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成就:初步形成了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學科門類基本齊全的高等教育體系。【08海南高考】從1952年秋開始,我國對高等院校進行大規模調整,新設了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成都工學院,昆明工學院等學院,院校數量從201所減少到181所。這表明,當時調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徹底改變原有的不合理區域布局

B.有計劃地開始整頓和改造舊教育

C.實現教育為工農服務

D.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培養專門人才【08廣東高考】建國后各時期的教育方針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屬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教育方針是A.“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B.“緊密結合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的實際組織教學”C.“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D.“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二、現代中國的教育三、現代中國的科技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東方紅-1”號衛星“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楊利偉返回地面后出艙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要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袁隆平袁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美】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⒈國家的獨立(保障);⒉黨和政府的重視;⒊經濟實力的增強;⒋科學家的努力;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新中國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一、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二、現代中國的教育三、現代中國的科技四、現代中國的文藝與社會生活1.近現代社會生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經濟體制的變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變革;科技革命對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的影響;思想啟蒙的作用。由閉關自守,轉為面向世界;由傳統天下向近代化轉變。既具有追新慕異、去土存洋的特點,又表現為新舊并存現象。2.近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