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人口容量+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1頁
【課件】人口容量+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2頁
【課件】人口容量+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3頁
【課件】人口容量+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4頁
【課件】人口容量+課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人口容量第一章人口與地理環境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中國的人口為1443497378人;2022年11月15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布全球總人口正式突破80億;80億的人口,意味著什么呢?新課導入新課導入地球不能承受之重?地球的人口承受極限是多少?新課導入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1.比較和區別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學會分析其影響因素;(綜合思維)

2.結合資料,了解區域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計方法;(區域認知)3.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分析相關資料,培養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能力;(地理實踐力)4.認識人口合理容量和環境人口容量的雙重屬性及市縣人地協調的途徑;梳理正確的人口觀、發展觀。(人地協調觀)課程要求學習目標探究P17在一個天然的池塘生態系統中,魚的數量與承載力及限制因素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其增長曲線形態呈“S”型,故稱為S形曲線。隨著魚群數量的增加,對空間、食物和其他生存條件的需求必然加劇,進而影響到魚的數量。這些限制因素的影響,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探究1.天然池塘中,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平衡狀態,為什么?探究探究P17答:池塘生態系統中,空間、食物和其他生存條件的量有限,會影響到魚的數量。受限制因素影響,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2.在人類社會中,一個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探究探究P17答:自然資源環境、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3.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超過該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探究探究P17答:會導致本地區的資源短缺,并因過度開發利用資源而導致環境的結構和功能被破壞,還會由此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Part1人口增長Part2資源環境的限制性Part3人口合理容量本節目錄PART一、人口增長思考:1.讀圖,世界人口變化曲線像什么字母?2.曲線陡緩與人口增長速度有什么關系?3.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圖1-12歷史上的人口增長一、人口增長世界人口變化類似J形曲線陡表示增長快--緩表示增長慢1.特點:A.人口增長呈J形曲線。B.在歷史上,有的時期人口增長得很慢,有的時期人口卻增長很快,具有明顯的不均勻性,但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增長。C.現代人口極速增長。一、人口增長農業革命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增長極其緩慢農業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有所提高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人口增長速度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快,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增長快,人口迅猛增長20世紀70年代很多國家實行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生育觀念的轉變2.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工業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長比較緩慢;

工業革命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長。目前,世界人口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1)出生率: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生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2)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死亡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3)自然增長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數—死亡數)與人口總數之比;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3.相關概念與關系一、人口增長(4)人口的自然增長:由人口基數及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而自然增長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決定。3.相關概念與關系一、人口增長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A.自然增長率>0--人口數量不斷增加B.自然增長率=0--人口數量持平C.自然增長率<0--人口數量不斷減小特別注意: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但仍為正值時,表明人口增長一、人口增長(4)世界人口增長由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1)自然增長率由正值減小到0--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2)自然增長率由負值增大到0--人口數量達到最小值。3.相關概念與關系

(5)人口的機械增長: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由于人口遷入和遷出而引起的人口數量變化。分為零增長、正增長和負增長。3.相關概念與關系一、人口增長機械增長率-A.人口機械增長率>0--人口增加B.人口機械增長率=0--人口不變C.人口機械增長率<0--人口減少遷入率遷出率=4.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特征原始型高高低增長緩慢傳統型高低高增長迅速現代型低低低增長緩慢高-高-低人口數量變化趨勢圖一、人口增長高-低-高低-低-低人口模式國家人口問題(增長速度、年齡比例)產生影響解決措施傳統型發展中國家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b.0~14歲的兒童比重大不利于人口、經濟、教育、就業、環境等問題的解決計劃生育一、人口增長4.人口增長模式的問題人口模式國家人口問題(增長速度、年齡比例)產生影響解決措施現代型發達國家a.人口增長緩慢b.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社會負擔過重鼓勵生育、接納移民一、人口增長4.人口增長模式的問題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迅速增長緩慢增長或停滯人口負增長人口金字塔5.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自然資源(耕地、水源、熱量等)環境條件(優越/惡劣)一、人口增長=自然增長(出生和死亡)+機械增長(遷入和遷出)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經濟科技進步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案例分析:請從材料中找出盡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因素?從20世紀60年代起,俄羅斯人口數量逐年減少。從1993年至今,俄羅斯人口總數從1.49億減少到1.43億。造成俄羅斯人口減少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原因是蘇聯解體后國家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生育觀念的變化,很多俄羅斯人不愿生孩子或選擇少生孩子。此外,心血管疾病、結核病、艾滋病等疾病的蔓延以及酗酒、毒品泛濫導致居民死亡率,特別是青壯年死亡率直線上升,免費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漸廢除更是加劇了這種形勢。專家認為,如果俄羅斯不對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調整,該國人口將在本世紀中期減少到1.2億甚至9000萬。我國自1949年以來的人口轉變過程波動起伏。在建國初期,戰爭減少、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使死亡率迅速降低,而此時并沒有相應的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因此出生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在1959-1961年,我國不僅遭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還受到國內經濟政策和復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出現了負增長;60年代以后,經濟的恢復和人口增長慣性的影響,出現了兩次小的增長高峰;而8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出生率較低,但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增長的老年人口對環境和社會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案例分析:請從材料中找出盡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因素?活動P191.讀下圖,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分析183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長變化的原因?答:1830年以來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說明世界人口增長越來越快。活動P181.讀下圖,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分析183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長變化的原因?答:主要原因--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進一步導致自然增長率升高。人口普查次數第一次1953年第二次1964年第三次1982年第四次1990年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第七次2020年人口總量/億人5.7426.94610.08211.33712.65813.39714.118人口出生率/%3.73.9342.2282.1061.4031.190.75人口死亡率/%1.41.1560.660.6670.6450.710.72人口自然增長率/%2.32.7781.5681.4390.7580.4790.33活動P192.根據我國歷次人口普查資料,完成下表。并繪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的曲線圖。1.下列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世界歷史上的人口增長曲線呈“r”形B.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時期為中世紀C.在舊石器時代,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差不大D.歷史上,人口增長一直很慢小試牛刀C讀“歷史上的人口增長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影響圖中各階段人口增長速度快慢的根本因素是()A.宗教信仰B.自然災害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D.人口政策小試牛刀讀“歷史上的人口增長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C人口能無限增長嗎?不會,因為資源環境具有限制性思考PART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1.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2.自然資源的特點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重要性: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要保證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就必須擁有足夠的自然資源。2.自然資源的特點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有限性(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某一種自然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

無限性(社會和科技進步促使新的資源不斷涌現)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2.自然資源的特點利用現狀:①社會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資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3.自然資源的利用現狀02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區域資源環境對人口和經濟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越這一限度,就會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1)土地利用中出現的問題:世界人口急劇增長人均土地擁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正在顯著縮小。人類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02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2)礦產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人口增加科技發展人類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礦產資源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礦產資源正在迅速減少甚至趨于枯竭。02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3)水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所占比重很小人類對淡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淡水資源短缺,正日益嚴重地困擾著人類對淡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愈演愈烈的水體污染(4)森林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人類不合理的墾殖活動水土流失加劇人類生存環境惡化毀壞大面積森林和草場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氣污染加深氣候反常事件增多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數量龐大、與日俱增的人口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產生更嚴峻的生態環境影響。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由于過度開發和不合理使用,會導致人地關系失調,引發嚴重的環境問題。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4.自然資源利用的問題如部分礦產資源枯竭;亂砍濫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積開墾草原引起土地沙漠化;工業生產造成的大氣、水環境惡化等,進而限制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5.限制性的解決途徑控制人口增長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尋找替代資源......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需要建立良性循環關系,以實現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人類的持續發展。1.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范圍都在不斷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任務。(2)就自然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而言,將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活動P21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斷的擴大自然資源的利用領域和范圍,增加自然資源的種類;可能會增加資源的可開采量。煤、石油、稀有金屬狩獵采集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燧石、樹木、魚、獸、果等金屬、耕地、木材河流、風能、海洋等半島體材料、遺傳基因等(3)議一議,人類社會是否會因資源的短缺而面臨崩潰?為什么活動P21答:盡管隨著人類技術水平的提升,自然資源的種類、儲量、用途等已得到不斷豐富和改善;但是自然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若毫無節制的掠奪自然資源,總有一天會用完的,因此,人類社會因資源的短缺而面臨崩潰。2.下圖反映了人口增長與耕地資源減少的動態關系,按照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在它們之間加上箭頭。活動P21下圖是我國人口增長走勢(含預測)圖,圖中三條曲線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讀圖回答1-2題。1.圖中a、b、c三條曲線依次表示(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B.出生率、自然增長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長率D.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出生率A小試牛刀A.我國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現在2015-2020年間

B.b曲線自2015年后逐漸上升主要是由環境污染造成的

C.2010-2015年我國人口增長屬于“高-高-低”模式

D.我國人口數量逐步減少要到2025年以后D小試牛刀2.根據圖中曲線的走勢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小試牛刀

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當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數量。下圖顯示2020年我國西部某市50歲以下各年齡組女性人數。調查表明,該市婦女生育峰值在21-29歲。據此回答3-5題。3.以下時間段中,該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為(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D小試牛刀4.造成該市20--24歲年齡組人數明顯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該組人口出生期間(

)A.生育政策放寬 B.經濟發展提速C.育齡婦女較多 D.生育觀念轉變C小試牛刀5.推測2010—2030年該市人口發展的變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漸提高 B.人口增長較為緩慢C.2025年迎來生育高峰 D.人口總量逐漸減少B小試牛刀PART三、人口合理容量盡管當今世界的資源、環境問題相當嚴峻,但“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斷的增長。那么,地球上到底能夠容納多少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1)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可分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人口合理容量【合理值】人口最高容量【極限值】三、人口合理容量1.相關概念100億世界人口最高容量16億中國人口最高容量60億世界人口合理容量7億中國人口合理容量三、人口合理容量1.相關概念三、人口合理容量1.相關概念(2)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資源、環境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

區域資源環境對人口和經濟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就會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三、人口合理容量1.相關概念(3)人口容量和資源環境承載力二者關系:人口容量是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共同作用的產物,是衡量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三、人口合理容量2.資源環境承載力(1)木桶效應(短板效應):盛水量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木板

假如各種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該地區或國家的人口容量將取決于數量最少的自然資源的數量。我國東北地區,最多能養活多少人?糧食可供2億人淡水可供5億人土地資源可供9億人能源可供10億人金屬礦產可供6億人2億三、人口合理容量2.資源環境承載力三、人口合理容量2.資源環境承載力(2016年上海地理卷)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是制約一個地區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據表中數據,若不考慮其他條件,我國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C三、人口合理容量2.資源環境承載力(2)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在人口數量達到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終人口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范圍內保持穩定。人口增長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最終由于饑荒、疾病、污染和資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新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重新建立。饑荒、疾病、污染、資源枯竭P22活動1.我國崇明島面積只有1083平方千米,但如果把世界上現有人口都放在島上,居然人人都可以有“立足”之地。當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寬、0.30米厚計算,全都可以放進一個長、寬、高均為1200米的大箱子里。顯然,人類是不能這樣“零距離”生活的。議一說,人類本身占據的空間并不大,為什么生存空間卻需要非常大呢?答:人類的生存需求使其天然需要消耗自然資源,因此對于人類而言,維持其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人類在生存需求上還有發展需求,這種需求需要從環境中獲取更多的物質和能量,因此需要更大的環境空間;人本身具有空間需求,每個獨立的人需要有一定的獨立空間,這種需求也擴大了人類的生存需求;自然資源、科技技術發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的不同水平對人類生存空間有制約作用。P22活動

2.閱讀教材21—22頁活動材料,議一議,這三派人口觀點,你同意哪一派?試說明理由。介于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一些學者認為,地球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在100億左右。樂觀者認為,科學技術具有極大的潛力,可以幫助人類找到新的資源,解決種種難題,未來世界的人口不會達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極限值。

悲觀者認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經超過地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若進一步增長,勢必引起嚴重的后果。500億10億100億P22活動

2.閱讀教材21—22頁活動材料,議一議,這三派人口觀點,你同意哪一派?試說明理由。答:我同意中間派的觀點。中間派的觀點介于悲觀派和樂觀派之間,辯證地分析了人口容量問題,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的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悲觀派和樂觀派地觀點都有些以偏概全,有失偏頗,過于絕對化。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數值要小于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對于制定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著重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意義)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自然資源環境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展程度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A.自然資源環境(首要因素):通常用某一種或幾種資源的承載力作為估算某個區域人口合理容量的依據。這就是“短板效應”假如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短板決定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比如西北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的決定因素就是水資源。資源越豐富,人口容量越大;資源越貧乏,人口容量越小。左圖為《每冶煉1噸鋼鐵所需原料的變化圖》,讀圖發現隨著時間推移,每冶煉1噸鋼鐵所需的煤和鐵礦石都大大減少了。表面人類不斷使用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B科技發展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還可能發現新的資源,從而擴大資源環境承載力。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B.科技發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運輸快速發展,從而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以便獲取其他地方的資源,擴大人口合理容量。日本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都不足,但通過海上貿易和航線,大量利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提高了本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從而承載了大量的人口。科技發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發展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C.經濟發展水平:一個地區經濟越發達,科技水平相應越高,資源數量和種類相對越豐富,人口容量也越大。

北京市面積16410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容量1363.6萬人,2022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容量2188.6萬左右人,增長54.07%。經濟發展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經濟發展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D.地區開放程度:在一個對外開放的地區,可實現資源的相互貿易,資源的互補性強,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E.人均資源消費水平:相同的資源環境條件,相對于不同消費水平所供養的人口數量,顯然是不同的,人口合理容量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左圖為《世界各國人均資源消費排行》,讀圖發現按照美國人的資源消費水平來生活,印度所能容納的人口要比現在少得多。人均資源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人均資源消費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正相關負相關自然資源環境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首要因素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點(P23閱讀)臨界性如果某地人口數量與人口合理容量相當,表明人口與其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基本協調。相對性不同地區、不同自然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同一地區,不同歷史時期也不同。警戒性人口合理容量不是要達到的人口數量,以此作為人口控制的警戒線。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有合理人口意識,敬畏人口合理容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點(P23閱讀)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狀況,是確定區域可承載人口規模的基本參數。

借助于資源調配、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努力,或者適度降低人均資源消費水平,可以提升區域人口容量。三、人口合理容量3.人口的合理容量(3)提升人口合理容量的方法三、人口合理容量項目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區別內涵意義數量共同點

最大人口數量最適宜人口數量生存大發展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影響因素:4.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關系占里侗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個自然村落,平均海拔380米,面積不足16平方千米。占里創造了兩項令人驚嘆的奇跡:一是這里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二是自清代中葉以來,這里無刑事案件發生。相傳,占里先民居于廣西蒼梧郡(今廣西梧州),后因戰亂和饑荒,遷徙至這里。到了清代中葉,人口增多,人均擁有的田地日漸減少,森林砍伐量劇增,族人械斗的事也時常發生。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寨老立下寨規:全寨不能超過160戶,人口總數不能超過700人,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從此,占里的人口得到控制,治安也穩定了,這個寨規也隨之被當作一種規矩沿襲下來,形成了占里人獨有的生育習俗。活動P24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活動P25(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的原因。答:當地的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后。嚴格遵循計劃生的育意識,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2)占里侗寨寨規規定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的依據是什么?活動P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