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789.3-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測定》與《GB 4789.3-1994》相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改進,以更好地適應食品安全檢測的需求。主要變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標準性質的變化:從強制性國家標準(GB)轉變為推薦性國家標準(GB/T),這一轉變反映了對于該類方法標準的定位調整,即不再作為強制執行的標準,而是提供一種被廣泛認可的方法供相關方參考使用。

二、術語定義更加明確:新版本中對“大腸菌群”等相關術語給出了更為準確清晰的定義,有助于減少因理解偏差而產生的誤差。

三、采樣量及稀釋度的選擇上提供了更詳細的指導原則:針對不同類型食品樣品,新版標準給出了具體的建議,比如液體食品直接取樣;固體或半固態食品需先均質處理后再進行適當稀釋等步驟說明,提高了實驗操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四、培養基配方有所調整:部分培養基如乳糖膽鹽發酵管(LB)、EC肉湯等成分比例做了微調,并新增了某些特定類型的增菌液,旨在提高目標菌株的檢出率。

五、引入了更多先進的檢測技術:除了傳統的平板計數法外,《GB/T 4789.3-2003》還增加了MPN(最大可能數)法等多種快速定量分析手段,這些新技術能夠顯著縮短檢測周期并提升結果可靠性。

六、數據記錄與報告要求更加嚴格:強調了原始記錄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填寫實驗報告等內容,確保整個檢測過程具有可追溯性。

七、附錄內容豐富化:增加了有關質量控制程序的信息,如陽性對照菌株的選擇、實驗室間比對試驗的設計等,幫助使用者更好地掌握方法精髓并保證檢測質量。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4789.3-2008
  • 2003-08-11 頒布
  • 2004-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_第1頁
GB/T 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_第2頁
GB/T 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_第3頁
GB/T 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07.100.30C5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4789.3-2003代替GB/T4789.3-1994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foodhygiene-DetectionofColiformbacteria2003-08-11發布2004-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家標準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大腸菌群測定GB/T4789.3-2003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三里河北街16號郵政編碼:100045電話:63787337637874472004年8月第一版2004年11月電子版制作書號:155066·1-21337版權專有侵權必究舉報電話:(010)68533533

GB/T4789.3—2003前本標淮對GB/T4789.3—1994《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進行修訂本標準與GB/T4789.3—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1.1—2000對標準文本格式和文字進行修改。-修改并規范原標準中的“設備和材料"。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GB/T4789.3—1994同時廢止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宏道、冉陸、付萍、楊寶蘭、姚景會。本標準于1984年首次發布.1994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GB/T4789.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測定T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測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4789.28—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大腸菌群Coliformbacteria-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源于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設備和材料4.1冰箱:0℃~4C。4.2恒溫培養箱:36℃±1C4.3恒溫水浴鍋:46C±1C4.4顯微鏡:10×~100×。4.5均質器或滅菌乳缽4.6架盤藥物天平:0g~5008精確至0.5g.4.7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4.8滅菌錐形瓶:500mL。4.9滅菌玻璃珠:直徑約5mm.4.10滅菌培養血:直徑90mm.4.11滅菌試管:16mm×160mm.4.12滅菌刀、剪子、攝子等。5,培養基和試劑5.1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T4789.28—2003中4.9規定: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