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_第1頁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_第2頁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_第3頁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_第4頁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生物芯片及數據分析技術在20世紀科技史時有兩件事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1)微電子芯片,它是計算機和許多家電的心臟,它改變了我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并已進入到每個家庭;

(2)DNA芯片,它將改變生命科學的研究方式,革新醫學診斷和治療,極大地提高人口素質和健康水平。

——美國《財富》雜志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HGP)是一項國際性科學研究計劃,旨在闡明人類基因組30億個堿基對的序列,從物理和功能角度發現和定位人類基因組基因,破譯人類全遺傳信息,使人類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認識自我。對人類基因組的研究推動了整個生命科學的發展,同時也形成一門嶄新的科學——基因組學(genomics),即研究基因組的科學。上世紀70年代,美國投入巨資的“腫瘤計劃”擱淺,人們漸漸認識到,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人類疾病都與基因直接或間接相關。1984年,美國能源部(DOE)首次探討人類基因組DNA進行全序列分析的前景1986年美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杜爾貝科(R.Dulbecco)在《science》發表《癌癥研究的轉折點——測定人類基因組序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標書”)得到熱烈響應。1990年10月1日,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2001年2月,人類基因組序列“工作框架圖”公布2006年5月,最后一條染色體序列被公布2008年1月,個人基因組計劃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主要研究內容以具有遺傳多態性的遺傳標記為位標、以遺傳學距離為圖距的基因組圖。遺傳學距離以厘摩(centi-Morgan,cM)表示。連鎖的遺傳標志之間的重組頻率為1%時,它們的相對距離為1cM,相當于106bp(1Mb)。

遺傳多態性標記為:RFLP、MS/STR、SNP。以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稱為序列標簽位點,sequencetaggedsite,STS)為位標,對構成基因組的DNA分子進行測定,從而對某段DNA序列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做一線性排列。以kb或Mb作為圖距而繪制的基因組圖。核苷酸序列圖即最詳盡的物理圖。通過測序得到基因組的序列,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GeneBank數據的快速增長人類基因組計劃催生了大量生物數據怎樣去研究如此眾多基因的生物信息及其在生命過程中所擔負的功能,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學工作者共同的課題!傳統核酸印跡雜交的局限性傳統核酸印跡雜交:SouthernBlotting和NorthernBlotting等技術復雜、自動化程度低、檢測目的分子數量少、低通量(lowthrough-put)等對核酸序列分析與測定提出的新要求速度快、效率高高通量(可同時對大量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和分析)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更高成本低生物芯片技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生物芯片技術定義: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糖類甚至組織切片和細胞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濾膜等載體)的表面,組成高度密集的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本中的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原理:分子間特異性相互作用核酸雜交抗原-抗體作用DNA-蛋白質間的識別作用等特點:高通量(一張芯片同時可分析千上萬的分子)

微型化(可裝入口袋)

自動化(技術自動化;結果分析自動化)

低成本(相對于同時進行大量分子研究而言)

防污染分類:生物芯片DNA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組織芯片細胞芯片微陣列芯片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生物芯片技術發展的最終目標。——把生物、化學等領域中所涉及的樣品制備、生物化學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位集成或基本集成于一塊幾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學反應過程,并對其產物進行分析的一種技術。

生物芯片技術流程第一節DNA芯片(DNAchip)又稱為基因芯片(Genechip)或DNA微陣列(DNAMicroarray)。將大量已知的探針(寡核苷酸片段或DNA片段)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與標記的樣品DNA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雜交(探針能夠在基因混合物中識別出特定基因),最后通過檢測雜交信號的強度及分布來對特定基因進行分析。基本環節:芯片制作樣品制備分子雜交檢測分析DNA芯片實驗流程

DNA芯片制作就是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將設計好的檢測探針通過一定的方法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

主要有兩種:原位合成法和直接點樣法原位合成法和直接點樣法的比較DNA芯片的基本構造1.支持物:如玻片、硅片、NC膜、Nylon膜2.探針:高密度的探針序列按照一定的次序固定在支持物上,每個位點的序列是已知的外觀探針支持物剖面圖平面局部放大DNAmicroarraysonglassslides樣品制備(DNA、mRNA)——與一般的核酸提取比較類似,只不過為了降低污染和提高檢測靈敏度增加了純化、擴增(PCR)和標記。生物素常用標記物:熒光素待測樣品(用Cy3-dUTP標記)

對照樣品(Cy5-dUTP)

以表達譜芯片為例:

提取樣本組織細胞中的mRNA(樣本要新鮮并有代表性)

對提取的mRNA進行純化

逆轉錄合成cDNA(可進行PCR以提高靈敏度)

以雙鏈cDNA為模板進行體外轉錄(熒光標記在此滲入)分子雜交——是已標記的樣品與芯片上的探針進行反應后產生一系列信息的過程。與傳統的核酸分子雜交相同,但要求更高:選擇合適的反應條件、減少生物分子之間的錯配率。

考慮雜交反應體系中鹽濃度、探針GC含量和所帶電荷、探針與芯片之間連接臂的長度及種類、檢測基因的二級結構的影響。

利用生物素標記的,在此染色(常用抗生蛋白鏈菌素-藻藍蛋白)檢測分析——利用專門的芯片掃描儀對雜交結果進行圖象采集和分析。

熒光標記陽性雜交圖基因芯片檢測結果不同的顏色代表一個探針點雜交上的帶熒光標記的核酸分子數的差異。紅〉黃〉綠〉蘭〉紫DNA芯片技術的應用DNA測序:雜交測序(SBH)疾病診斷:尋找和檢測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及在RNA水平上檢測致病基因的表達用藥個體化分析:藥物篩選:基因表達研究:利用DNA芯片進行雜交測序的原理雜交測序技術(SBH)可大規模地檢測和分析DNA的變異及多態性。突變疾病診斷1、用于診斷遺傳性疾病例:上海聯合基因公司開發了β-地中海性貧血的檢測芯片2、用于病原體的檢出和確定例:西安聯爾公司開發了呼吸道病原體診斷芯片,可檢出多種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3、腫瘤的基因診斷

例:Affymetrix公司,把P53基因全長序列和已知突變的探針集成在芯片上,制成P53基因芯片,將在癌癥早期診斷中發揮作用。藥物篩選利用DNA芯片技術可比較正常組織(細胞)與病變組織(細胞)中大量相關基因表達的變化,從而發現一組疾病相關基因作為藥物篩選靶標。應用DNA芯片還可直接篩選特定的基因文庫以尋找藥物作用的靶點。表達譜芯片是DNA芯片中最常用的一種芯片。Affymetrix基因表達譜芯片的實驗流程

生物信息學分析——基因芯片讀數實際上是掃描后的信號強度,是一種相對值。不同芯片之間要經過以看家基因作為對照的標準化處理才有可比性。常用GAPDH或β-actin基因歸一化的數據1、差異基因的篩選倍數差異FoldChange=SignalA/SignalB(即待比較的兩個標準化以后的信號相除所得的值)

——常用標準Ratio(0.5,2.0)顯著性差異p值:進行統計學t檢驗,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強顯著性差異

——生物學重復不少于3個每個探針點的Flag值/Call值:表達譜芯片中常用A、P、M來表示該探針點信號與背景信號的差異

——A-Absent:無顯著性差異

P-Present:有顯著性差異

M-Marginal:差異介于A和P之間

——要求比較的兩組,至少有一組內不出現A火山圖(Volcanoplot)散點圖(Scatterplot)視圖分析

聚類分析將基因與最相關的表達譜放在一起,分析的基礎是總基因組的線性相關。生物系統的有序性質可以保證聚類分析方法會揭示出生物行為的有趣特征。GO(GeneOntology)分析

——尋找不同樣品的差異基因可能和哪些基因功能的改變有關。分類: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生物過程(biologicalprocess)細胞組成(cellularcomponent)常用數據庫:

DAVID、GATHER、PANTHER等

表健脾益氣法相關差異基因GO分類(DAVID6.7)KEGGpathway分析

常用數據庫:

DAVID、BIORAG(BioResourceforArrayGenes)等

——包括圖解的細胞生化過程如代謝、膜轉運、信號傳遞、細胞周期,及同系保守的子通路等信息

深入分析:涉及Gq蛋白激活的花生四烯酸-HETEs代謝通路表健脾益氣法相關差異基因信號通路分析(DAVID6.7)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常用數據庫:

STRING、pSTIING等String9.05在線分析pSTIING在線分析單基因分析

常用數據庫: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蛋白質芯片技術蛋白質芯片(Prochip)

——與DNA芯片比較類似,只不過蛋白質芯片利用的是抗原/抗體、配基/配體(或受體)等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芯片蛋白質芯片與DNA芯片的差異:檢測方法基本相同

應用方向不同制備時的配基不同、固定條件不同

點樣密度不同結合反應的原理不同

根據研究目的不同,蛋白芯片的探針可選用某些特定的抗原、抗體、酶和受體等。探針的標記主要有:酶標記(如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堿性磷酸酶AP)熒光標記(常用Cy3和Cy5)化學發光物質標記(如吖啶酯)等蛋白質芯片探針及其標記

分子間的反應主要有:①抗原抗體反應②蛋白質分子與其它蛋白分子或與核酸分子之間的特異性識別結合③酶與底物的識別等通過優化合適的反應條件使生物分子間反應處于最佳狀況中,可以減少生物分子之間的錯配比率。蛋白質芯片信號的檢測對吸附到蛋白質芯片表面靶蛋白的檢測主要有兩種方式:1、以質譜技術為基礎的直接檢測法〈如表面增強激光解析離子化-飛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