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地理創新題一、選擇題石漠化是植被、土壤覆蓋的碳酸鹽巖地區轉變為巖石裸露的喀斯特景觀的過程,是中國南方亞熱帶喀斯特地區嚴峻的生態問題。下圖示意廣西西北部某縣域不同強度石漠化發生率1.該地石漠化強度分布的一般特征是()隨坡度的變化情況。據此完成1?31.該地石漠化強度分布的一般特征是() 港在—輕度——中度強度極強度A.潛在石漠化發生率與坡度關系不大B.極強度石漠化在坡度等級為一級的地區發生率相對較高C.坡度越小,石漠化發生率越高D.任意坡度石漠化的發生率均為極強度>強度>中度>輕度2.坡度等級六級以上的地區各種強度(除了潛在)石漠化發生率均呈下降趨勢,其影響因素最可能是()A.土層厚度 B.降水強度C.人類干預 D.巖石類型.當地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最有效的是()A.降低坡度,修筑梯田 B.北土南運,改良土壤C.封閉礦區,禁止開采 D.營造林區,保持水土解析:1.B2,C3.D第1題,極強度石漠化在坡度等級為一級的地區發生率相對較高,B對。第2題,坡度等級六級以上的地區,耕作難度大,人類干預少,各種強度(除了潛在)石漠化發生率呈下降趨勢,C對。第3題,廣西西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應注意營造林地,增加植被覆蓋,保持水土,D對。大范圍修筑梯田,會降低植被覆蓋率,易引發水土流失,A錯;北土南運,改良土壤,耗資巨大,難以實現,B錯;對礦區應要求合理開采,注意生態恢復,不應完全封閉礦區,C錯。(2020?陜西模擬)從溝壑源頭起至溝尾,每隔一定距離種植一道樹網,每道樹網至少有1欄樹網。該樹網的種植方法是在溝壑底部直立種植2棵以上樹苗,在溝壑兩壁各橫向種植1棵以上樹苗,如圖甲;或在溝壑底部離直立樹苗一定距離對應種植2棵以上樹苗,此樹苗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并與直立樹苗相交,如圖乙。據此完成4?6題。甲 乙.該措施實施的主要目的是()A.人造景觀,發展鄉村旅游B.植樹造林,獲取木材效益C擴大耕地面積,增產糧食D.恢復溝壑植被,攔截泥沙.下列地形區中,最適宜大規模普及樹網的是()A.東南丘陵 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區 D.東西伯利亞山地.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溝壑建設樹網時,應使()A.各道樹網間距較小、圖甲模式B.各道樹網間距較大、圖甲模式C.各道樹網間距較小、圖乙模式D.各道樹網間距較大、圖乙模式解析:4.D5.A6.C第4題,按照此法種植樹木,當洪水順著溝壑流動時,泥沙被樹網層層攔截,進入河流的泥土大大減少,久而久之,樹木成材溝壑填平,會獲取經濟和生態效益。因此該措施實施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溝壑植被,攔截泥沙,D正確。第5題,該植樹造林的方法能最大限度的防治水土流失,因此最適宜大規模普及樹網的地形區應是植被破壞、地形崎嶇、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東南丘陵地勢起伏較大,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沖刷力強,水土流失嚴重,因此適宜普及樹網,A正確;青藏高原冰川覆蓋、雪山連綿,撒哈拉地區是干旱的熱帶沙漠地區,水土流失都不嚴重,B、C錯誤;東西伯利亞山地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不嚴重,D錯誤。第6題,坡度越陡的地區降水后流速越快,從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樹網,即縮小間距,B、D錯誤;圖乙模式是在溝壑底部離直立樹苗一定距離對應種植2棵以上樹苗,此樹苗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并與直立樹苗相交,更能減弱水土流失,大型溝壑在溝底需要種植更多的植被,故選擇圖乙模式,A錯誤;故選C。下圖為人類活動破壞前后東北三江平原濕地氣溫年變化及該區域內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中反映人類活動破壞濕地后的氣溫曲線、流量曲線分別是()212月A.甲和丙7.圖中反映人類活動破壞濕地后的氣溫曲線、流量曲線分別是()212月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侵蝕,導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環境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加速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解析:7.B8.D第7題,濕地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的功能。人類把濕地破壞后,氣候的大陸性會有所增強,則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都會增大;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也會增大。第8題,三江平原原來是“北大荒”,后來被開墾成為“北大倉”,在糧食增產的同時也導致濕地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二、非選擇題.(2020喧昌模擬)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貝殼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喜溫熱濕潤氣候,是中性喜光樹種,幼樹較耐蔭,根深,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兩百多年。大屏障島(見下圖)歷史上曾是貝殼杉的天堂,原是無人荒島,后來毛利人登陸大屏障島,毛利人對貝殼杉懷有特殊的敬意。當歐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島之后,大肆砍伐貝殼杉,將貝殼杉通過漂流的方式從森林運到沿海港口,用貝殼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將大量原木出口海外。殖民者還用貝殼杉木修筑了一座貝殼杉大壩。貝殼10km4441se10km4441se首都…河流-貝殼杉大壩杉天然林遭到嚴重破壞。20世紀后半期,當地政府重視貝殼杉林的生態恢復。⑴簡述歷史上大屏障島與新西蘭大部分地區相比,成為貝殼杉的天堂的條件。(2)推測殖民者修筑貝殼杉大壩的原因。⑶分析大量砍伐貝殼杉給當地生態帶來的威脅。(4)在貝殼杉林恢復工程中,有人認為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樹種,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解析:第(1)題,讀材料可知,貝殼杉喜溫熱濕潤氣候,是中性喜光樹種,觀察大屏障島圖發現其緯度較低,熱量充足,受海洋影響,冬季氣溫高于)℃;冬季全球氣壓帶整體南移,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光照充足;且材料中提到大屏障島原是無人荒島,后來毛利人登陸大屏障島,毛利人對貝殼杉懷有特殊的敬意,說明開發歷史短,受人類影響小。第(2)題,由材料可知,當歐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島之后,大肆砍伐貝殼杉,將貝殼杉通過漂流的方式從森林運到沿海港口,用貝殼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將大量原木出口海外。讀圖可知大屏障島面積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險灘、急流,原木難以漂浮通過;修筑大壩蓄水便于控制水位、穩定流速,有利于將原木順利漂流到沿海地區。第(3)題,材料中提到,貝殼杉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兩百多年,說明貝殼杉生長緩慢,一經破壞難以恢復,大量砍伐會造成森林資源枯竭;植被覆蓋率降低,森林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容易誘發水土流失;森林植被減少,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減少,導致野生動物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第(4)題,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注意觀點要與理由一致。答案:(1)緯度較低,氣候溫和,冬季氣溫高于0℃;受西風帶控制時間較短,影響較弱,夏季能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光照條件較好;開發歷史較晚,且毛利人對貝殼杉的敬意使得歷史上貝殼杉受人為干擾較小。(2)大屏障島面積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險灘、急流,原木難以漂浮通過;修筑大壩便于控制水位、穩定流速,有利于將原木順利漂流到沿海地區。貝殼杉林茂密,就地取材。(3)貝殼杉生長緩慢,一經破壞難以恢復,造成森林資源枯竭;缺少林冠攔截和枯枝落葉涵蓄,地表徑流加強,誘發水土流失;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減少,導致野生動物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4)同意:混合林抵御病蟲害能力更強,有利于增強群落的穩定性;提高植被覆蓋率,改善小氣候,減輕水土流失;為野生動物營造多樣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樣性。不同意:引入其他樹種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驅逐貝殼杉的生長空間;其他樹種在種間競爭中也可能處于劣勢,成活率低,長勢差;人工干預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經濟成本。.(2019.湖南衡陽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圖為我國黃河流域局部簡圖。庫布齊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表面覆蓋著由古代黃河形成的深厚沖積物。早在3000年前,庫布齊地區森林蔥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時期,竟演變成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黃河岸邊推進數十米、向黃河輸入泥沙1.6億噸。但經過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庫布齊已修復、綠化沙漠6253km2,創造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讓當地10萬農牧民脫困。作為全球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庫布齊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106° 108° 1100 112圖例…長城田沙漠材料二庫布齊地區利用光照資源豐富的優勢,探索出一種治沙新模式一一建設光伏產業園區,并實行立體化產業(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殖)模式,實現了光伏產業與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結合,綜合效益十分顯著。(1)分析庫布齊地區演變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2)分析庫布齊沙漠推進過程中給黃河帶來的不利影響。(3)指出當地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對防治荒漠化的好處。解析:第(1)題,可從自然與人為原因兩方面分析。注意“深厚沖積物”體現了物質條件;“3000年前,庫布齊地區森林蔥郁”,現今寸草不生,體現了植被破壞。第(2)題,“每年向黃河岸邊推進數十米、向黃河輸入泥沙1.6億噸”,體現了增加河水含沙量、淤塞河床,堵塞河道;同時向黃河岸邊推進也會造成區域荒漠化面積擴大,從而減少注入黃河的水量。第(3)題,注意結合“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殖”,從減小風力、減少水分蒸發,以及提供能源、增加收入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該地氣候干旱(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少,蒸發強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質沉積物;鄰近冬季風的源地,風力強勁;人口迅速增加,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過度放牧、毀林開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護,導致荒漠化迅速蔓延。(2)大量流沙進入黃河,使黃河含沙量劇增,水質變差;淤塞河床,導致洪澇災害更加頻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會導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積擴大,植被減少,涵養水源能力下降,且氣候變得更加干旱,補給黃河的水量減少。(3)太陽能電池板有利于削減風力,阻擋風沙;遮擋陽光,減少蒸發,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條件,促進植被生長;為當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護當地的植被;發展養殖業,提高農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曼則塘濕地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黃河上游河曲地區,整個保護區總面積約為3600km2,劃分為三大功能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區內地勢開闊,坡度較緩,15條溪流匯入黃河,有許多淡水湖,當地牧民以放牧為主,超載率達到了58.1%。為了增大草場面積,提高草地產草能力,從1972年至2003年,這一帶通過開溝排水等措施共改良沼澤地8000多公頃。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降水減少,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沙化嚴重。保護區還受到鼠害、挖藥、打獵等破壞。如圖為曼則塘濕地位置示意圖。(1)分析曼則塘沼澤濕地的形成原因。(2)曼則塘濕地退化現象十分明顯,試分析原因。(3)簡述曼則塘濕地減少后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解析:第(1)題,由圖中信息可知,曼則塘濕地位于青藏高原,氣溫低,蒸發弱,且有凍土阻隔水分下滲等;再結合材料中“區內地勢開闊,坡度較緩,15條溪流匯入黃河”可分析出保護區內排水不暢,有多條河流匯集等,這些條件均有利于沼澤濕地的形成。第(2)題,主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分析。結合材料可知,自然原因主要是氣候變暖、草場鼠害;人為原因主要是開溝排水、過度放牧、挖藥等。第⑶題,結合濕地的功能和地理環境要素回答。濕地有產出功能、調節功能、降解功能、旅游功能等;地理環境要素主要包括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濕地減少導致降水量減少,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底世界小學語文
- 1 場景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7《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編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11.2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學設計(新版)北師大版
- 初中教學工作計劃(10篇)
- 2024秋五年級英語上冊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課時6 Read and write-Let's wrap it up教學設計 人教PEP
-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歸納
- 青島版(五四制)(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看太陽識方向》說課稿及反思
- 贖樓貸款培訓
- 2024年份11月嬰幼兒過敏原追蹤數據共享協議
- 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培訓課件
- 盤扣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CNG撬車連接安全操作規程
- 地形圖的識別與應用-地形圖的識別(森林調查技術)
- 科學小報科技小報小學生word手抄報小報模板
- 2022-2023學年天津市南開區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普通用卷
- DISC職業性格測試(40題,附完整分析)
- 2023年北京定額及計算規則
- 問題解決型護理品管圈QCC成果匯報之降低透析器凝血發生率
- 全自動蜂窩紙板生產線介紹-美迅機械設備制造商
- 藥品質量評審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