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練習_第1頁
化學平衡-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練習_第2頁
化學平衡-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練習_第3頁
化學平衡-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練習_第4頁
化學平衡-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6化學平衡1.在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1^01(302,21^1”進行吸熱反應,下列情況能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容器內混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再隨時間改變B.生成1molH—H鍵的同時消耗1molCO2C.容器內的氣體總壓強不再隨時間改變 D.容器內C02與H2的濃度相等【答案】B【解析】A.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混合氣的質量和混合氣的總的物質的量的比值,質量和物質的量均是不變的,所以容器內混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再隨時間改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A錯誤;B.生成1molH—H鍵的同時消耗1mol82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正確;C.反應前后體積不變,容器內的氣體總壓強不再隨時間改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錯誤;D.根據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均是生成物,容器內82與4的濃度始終相等,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錯誤。2.如圖所示,800℃時A、B、C三種氣體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時濃度的變化,只從圖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2A(g)=2B(g)+C(g)B.前2minA的分解速率為0.1mol/(L,min)C.開始時,正、逆反應同時開始D.2min時,A、B、C的濃度之比為2:3:1【答案】C【解析】A.由圖示可知:A濃度減小,B、C濃度逐漸增加,則A為反應物,B、C為生成物,在2min內三種物質濃度變化比為:2:2:1,由于物質的濃度變化比等于方程式中物質的化學計量數的比,且最后三種物質都存在,因此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方程式為2A(g)=2B(g)+C(g),A正確;B.由圖可知前2minA的△c(A)=0.2mol/L,所以u(A)= = =0.1mol/(L?min),B正確;C.在反應開始時由于沒At有生成物C物質,因此反應是從正反應方向開始的,C錯誤;D.根據圖示可知在2min時c(A)=0.2mol/L,c(B)=0.3mol/L,c(C)=0.1mol/L,所以2min時,A、B、C的濃度之比為2:3:1,D正確。3?在密閉容中加入2.°m0上°2和1.°m01°2,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so2+°2-2S°3。反應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為( )n(SO2)/moln(O2)/moln(SO3)/molA2.01.00B1.00.81.0C0.200.101.80D002.0【答案】C【解析】反應2SO/O2=2SO3是可逆反應,加入2.0molSO2和1.0molO2,最終各種物質都應該存在,不能全為反應物,也不能都為生成物,所以A、D錯誤;反應正向進行,所以正向進行SO2向生成SO3的方向進行,SO2與O2反應的物質的量關系為2:1,所以SO2減小1mol,消耗氧氣0.5mol,所以應該剩余氧氣物質的量為0.5mol,不能是0.8mol,B錯誤,故合理選項是C。4.反應C(s)+H2O(g)-CO(g)+H2(g)在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則下列說法或結論中,能夠成立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僅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反應速率減小B.保持體積不變,充入少量He氣體使體系壓強增大,反應速率一定增大C.反應達平衡狀態時:v(CO)=v(H2O)逆D.其他條件不變,適當增加C(s)的質量會使反應速率增大【答案】C【解析】A.其他條件不變僅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物質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A錯誤;B.保持體積不變,充入少量He氣體使體系壓強增大,由于反應體系的物質濃度不變,所以反應速率不變,B錯誤;C.反應達平衡狀態時任何物質的濃度不變,用同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相同,v(H2O1=v(CO1=v(H2O)逆,則v(H2O)f=v(H2O)逆,C正確;D.其他條件不變,適當增加C(s)的質量,由于C是固體,物質的濃度不變,所以反應速率不變,D錯誤。5.汽車尾氣系統中的催化轉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氣中的CO、NO和死2等向大氣的排放。在催化轉化器的前半部發生的反應為2CO(g)+2NO(g)、、2CO2(g)+N2(g)。一定條件下,下列說法能充分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A.正、逆反應速率都等于零 B.CO、NO、CO2、N2的濃度相等C.CO、NO、CO2、N2在容器中共存 D.CO、NO、CO2>》的濃度均不再變化【答案】D【解析】A.在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時且不等于零,或反應物的濃度與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即為平衡狀態;故A錯誤;B.CO、NO、CO2、N2的濃度相等,并不能說明各物質的濃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故B錯誤;C.可逆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會同時存在于一個容器,CO、NO、CO2、N2在容器中共存不能說明為平衡狀態,故C錯誤;D.CO、NO、CO2、心的濃度均不再變化能夠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正確;答案:D。6.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0.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g)+ClJg)=^COCl2(g),其中容器I中反應在5min時達到平衡狀態。容器編溫度/℃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COCl2COCl2COCl2I5001.01.000.8II5001.0a00.5m6000.50.50.50.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0.16mol,L-i*min-iB.該反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C.容器H中起始時Cl2的物質的量為0.55molD.若起始時向容器1加入為0.81^1、Cl20.8mol,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大于80%【答案】C0.8mol【解析】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Cl)="0瓦=0.32mol/L-min-i,依據速率之比等于計2 5min量系數之比,則V(CO)=V(COCl)=0.32mol/L-min-i,故A錯誤;B.依據圖中數據可知:II和O為等效平衡,2升高溫度,COCl2物質的量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向移動,則逆向為吸熱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C.依據方程式:CO(g)+Cl2(g)C0Cl2(g),可知:CO(g)+Cl2(g)。C0Cl2(g)起始濃度(mol/L)2 2 0轉化濃度(mol/L)1.6 1.6 1.6平衡濃度(mol/L)0.4 0.4 1.61.61.6mol/L反應平衡常數K==10,平衡時CO轉化率:——--X100%=80%;0.4義0.42mol/L依據11中數據,結合方程式可知:CO(g)+Cl2(g)2C0Cl2(g)起始濃度(mol/L)22a0轉化濃度(mol/L)111平衡濃度(mol/L)12a-111I和n溫度相同則平衡常數相同則:K=7(2a_1)=10,解得:a=0.55mol,故C正確;D.CO(g)+Cl2(g”C0Cl2(g)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若起始時向容器1加入80.81^1,Cl20.8mol,相當于給體現減壓,減壓平衡向系數大的方向移動,平衡轉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錯誤。.在一定溫度下,反應H2(g)+IJg)=2HI(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同時就有nmolHI生成.單位時間內有nmol”生成,同時就有nmolI2生成C.容器內氣體的總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答案】D【解析】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同時就有nmolHI生成,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B.單位時間內有nmol”生成,同時就有nmolI2生成,只表示逆反應,不能表明達到平衡狀態,故B錯誤;C.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始終不變,體系內總壓強始終不變,容器內氣體的總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即I2(g)的濃度不再改變,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正確。8.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劑,其脫硝反應為:2NO2(g)+O3(g).一代O5(g)+O2(g),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由該反應相關圖像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ABCD

升高溫度,正反應方向平衡常數減小0?3s內,反應速率為: %時僅加入催化劑,平衡達平衡時,僅改變x,升高溫度,正反應方向平衡常數減小v(NO)=0.2mol?L-i?s-i正向移動 則x為c(O)2 2【答案】B【解析】A.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故A錯誤;B.0?3s內,反應速率為v(NO)= ; =0.2mol-L-i-s叫故B正確;C.催化劑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應速率,不影2 :s響平衡移動,故C錯誤;D.x為cQ)時,增大濃度,平衡逆向移動,轉化率減小,與圖象不符,然錯誤。①適當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是的轉化率;③提高氨的產量;④催化劑在500c時的活性最大A.①適當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是的轉化率;③提高氨的產量;④催化劑在500c時的活性最大A.只有④ B.①②C.①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合成氨發生:"珥?宵尹【解析】合成氨發生:"珥?宵尹2N『H<0;升高溫度可增大反應速率,適當提高氨的合成速率,故①正確;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不是提高轉化率,或氨氣的產率故②、③錯誤;該溫度時,催化劑的活性最大,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提高產量,故④正確,故答案為D。10.反應3A(g)=2B(g)+C(g)+Q(Q>0)的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在%、%、%、%時刻都只有一個條件發生改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反應速率反應速率A.t6~t7階段,C的百分含量最大B.t2~t3階段,A的轉化率最小C.t3時,改變因素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劑D.t時,改變因素一定是升高了溫度5【答案】D【解析】3A(g)=2B(g)+C(g)+Q(Q>0)說明該反應△H<0,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壓強對化學平衡無影響。由圖中反應速率的變化可知,%時速率增加且平衡逆向移動,改變條件為增了生成物的濃度,t3時速率同等程度增加,改變的條件為加入了催化劑或增大了體系壓強,%時速率同等程度減小,改變的條件為減小了體系壓強或使用了抑制劑,t5時速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動,改變的條件為升高溫度。%時化學平衡逆向移動,A的轉化率減小,C的百分含量減小,%、%時化學平衡不移動,%時化學平衡逆向移動,A的轉化率進一步減小,C的百分含量進一步減小,因此t6?t7階段A的轉化率最小,0?%階段C的百分含量最大。A.0~t1階段,C的百分含量最大,A錯誤;B.t6~t7階段A的轉化率最小,B錯誤;C.t3時速率同等程度增加,改變的條件為加入了催化劑或增大了體系壓強,C錯誤;D.%時速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動,改變的條件為升高溫度,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D。1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Cl12-(綠色)+4H20n[Cu(H2O)/2+(藍色)+4Cl-,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將CuCl2固體溶于少量水中得到綠色溶液B.將CuCl2固體溶于大量水中得到藍色溶液C.[CuCl4]2-和[Cu(H20)4]2+都是配離子D.從上述平衡可以看出[Cu(H20)4]2+比[CuClJ2-穩定【答案】D【解析】A、將CuCl2固體溶于少量水中,則根據平衡方程式可知,主要是以[CuClJ-形式存在,得到綠色溶液,選項A正確;B、將CuCl2固體溶于大量水中,稀釋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得到藍色溶液,選項B正確;C、Cu2+具有空軌道,Cl-、H0能提供孤電子對,[CuCl]2*D[Cu(H0)]2+都是配離子,選項C正2 4 2 4確;D、從上述平衡不能看出[Cu(H0)]2+、[CuCl]2-的穩定性,選項D不正確。24 412.恒溫時向2L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X和丫,發生反應:2X(g)+Y(g)=二3Z(g)AH<0o丫的物質的量n(Y)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0~5min內,以X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0.02mol-L-i-min-ib點時該反應達到了最大限度,反應停止t0min時,c(Z)=0.75mol,L-i【答案】D【解析】A項、該反應的焓變AH<0,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B項、由圖可知,Y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為(1.0-0.8)mol=0.2mol,0~5min內,以Y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v(Y)==尋1=0.2mol?L-i?min-i,At0.5min由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反應速率之比可知,v(X)=2v(Y)=0.4mol-L-i-min-i,故B錯誤;C項、b點時Y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平衡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反應沒有停止,故C錯誤;D項、t0min時,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丫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為(1.0-0.5)mol=0.5mol,由反應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平衡時c(Z)=3c(Y)=3Xn=0.75mol-L-i,故D正確。2L13.合成氨的反應為Njg)+3H2(g)r.2NH3(g)。下表是某次反應時NH3的濃度變化:時間(min)0510152025c(NH)(mol?L-i)300.300.440.500.500.5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10min時,用與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44mol-L-i-min-iB.增大壓強和降低溫度均能加快合成氨的反應速率C.由圖表可知,該反應在15?20min時處于化學平衡狀態D.反應中氣體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變,說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答案】C【解析】A、由表中數據計算0?10min時,計算氨氣的反應速率v(NH3)=0.44mol,L-i/10min=0.044mol/(L?min)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4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3v(NH3)/2=3X0.044/2

mol/(L?min)=0.066mol/(L?min),故A錯誤;B、降低溫度反應速率降低,故B錯誤;C、反應在15?20min時,氨的濃度保持不變,處于化學平衡狀態,故C正確;D、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體,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體積也保持不變,反應中氣體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14.已知:稀Na3As03溶液、稀碘水和稀NaOH溶液混合,發生如下反應:AsO「(aq)+I2(aq)+20H-(aq)--"AsO43-(aq)+2I-(aq)+H2O(l),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c(AsOj)為amol?L-i。下列說法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c(I-)=2amol,L-i B.v(I-)=2v(AsO3-)3C.c(AsO3-)/c(I-)不再變化 D.溶液的pH不再變化4【答案】D【解析】A、當c(AsO43-)=amol-L-i時,由方程式可知濃度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此時c(I-)=2amol-L-i,不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B、同一個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無論是否達到平衡,都存在v(I-)=2v(As/,故B錯誤;C、由方程式可知濃度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N3-)/c(I-)=1/2是定值不再變化,不能說明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無法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D、溶液pH不變時,則c(OH-)也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正確。15.某溫度下,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發生反應:3A(g)+bB(g),一一cC(g),12s時生成J?1J-ft£?*J?1J-ft£?*kEEu1 12W0AA.2s時,A的反應速率為0.15mol-L-1?s-1B.圖中交點時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C.化學計量數之比b:c=1:4D.12s時容器內的壓強為起始的9/13倍【答案】Anc【解析】A、從反應開始到2s時,A的濃度變化量△c=0.8mol/L-0.5mol/L=0.3mol/L,時間為2s,故v(A)=—nt=0.15mol/(L?s),選項A正確;B、圖中交點時A反應末達平衡狀態,反應還在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故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選項B錯誤;C、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12s時B減少Y0.2mol/L,C增大了0.4mol/L,故化學計量數之比b:c=0.2:0.4=1:2,選項C錯誤;D.12s時A的濃度變化為0.6mol/L,B減少了0.2mol/L,C增大了0.4mol/L,故b=1,c=2,反應中氣體體積不變,容器內的壓強保持不變,選項D錯誤。16.在兩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兩個可逆反應:甲:匚三-三二。三=C。=-三二三乙:匚。=一三二。3=C。二z-三二弓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應都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恒溫時,氣體壓強不再改變B.斷裂氫氧鍵速率是斷裂氫氫鍵速率的2倍C.混合氣體密度不變D.單位時間內,消耗水蒸氣質量與生產氫氣質量比為9:1【答案】B【解析】A.恒溫時,氣體壓強不再改變,乙反應的兩邊氣體的體積相同且都是氣體,壓強始終不變,所以壓強不變無法判斷乙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B.斷裂氫氧鍵速率是斷裂氫氫鍵速率的2倍,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了平衡狀態,故B正確;C.混合氣體密度不變,由于乙反應的兩邊氣體的體積相同且都是氣體,容器的容積不變,所以密度始終不變,無法判斷乙是否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D.單位時間內,消耗水質量與生成氫氣質量比為9:1,水與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表示的都是正逆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D錯誤。17?反應C2H61)一叫也)+叱)△川,在一定條件下于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轉化率的是()A.增大容器容積 B.升高反應溫度C.分離出部分氫氣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氣體【答案】D【解析】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增大反應容器的容積,體系的壓強減小,化學平衡正向移動,能提高乙烷平衡轉化率,A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升高反應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可提高乙烷的平衡轉化率,B不符合題意;C.分離出部分氫氣,減少了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可提高乙烷的平衡轉化率,C不符合題意;D.等容下通入惰性氣體,體系的總壓強增大,物質的濃度不變,因此化學平衡不移動,對乙烷的平衡轉化率無影響,D符合題意。18.在密閉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氣體發生下列反應:aA(g)+bB(g),--cC(g)+dD(g),達到平衡后,測得C氣體的濃度為0.5mol/L。恒溫下,將密閉容器的體積縮小為1/2,再達平衡時,測得C氣體的濃度為0.9mol/L。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的體積分數增大 B.平衡向右移動C.B的轉化率提高 D.a+b<c+d【答案】D【解析】A項、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減小的逆反應方向移動,生成物C的體積分數減小,故A錯誤;B項、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減小的逆反應方向移動,故B錯誤;C項、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減小的逆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B的轉化率減小,故C錯誤;D項、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減小的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反應物氣體物質的量比生成物小,則a+b<c+d,故D正確。.一定溫度下,在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3molX和ImolY進行應:2X(g)+Y(g),一一Z(g),經2min達到平衡,生成0.6mol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mol/(L?s)B.將容器體積變為20L,Z的平衡濃度為原來的1/2C.若增大壓強,則物質丫的轉化率減小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增大,則該反應的△%?【答案】D【解析】A項、經2min達到平衡,生成0.6molZ,Z的濃度變化量為0.06mol/L,Z的反應速率v(Z)為0.06mol/L^120s=0.0005mol/(L-s),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質量數之比,由方程式可知v(X)=2v(Z)=2X0.0005mol/(L?s)=0.00lmol/(L?s),故A錯誤;B項、將容器體積變為20L,若平衡不移動,Z的濃度變為原來的1/2,該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體系的壓強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Z的平衡濃度小于原來的1/2,故B錯誤;C項、該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丫的轉化率增大,故C錯誤;D項、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的小!<0,故D正確。.已知A(g)+B(g)=C(g)+D(g)反應的平衡常數和溫度的關系如下:溫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數1.71.11.00.60.4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AH=___(填“<”、">”或“=")0。

(2)830℃時,向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1^^和0.80molB,如反應初始6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3mol*L-i*s-io則6s時c(A)=mol*L-i,C的物質的量為mol;若反應經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如果這時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mol氬氣,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o(3)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的依據為o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c.c(A)不隨時間改變d.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的量相等電G電0)【答案】」?…< 0.022 0.09 80% 80%c比G比。)【解析】(1)可逆反應A(g)+B(g”C(g)+D(g)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W,由表中數據可知,溫度升高平衡常數降低,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9<0,故答案為:.一.;<;式內)式出(2)反應初始6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3mol?L-i?s-i,則6s內△c(A)=0.003mol?L-i?s-iX6s=0.018mol/L,A減少的物質的量為0.018mol-L-iX5L=0.09mol,根據化學口.白TI川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關系知,生成的C的物質的量為0.09mol;A的起始濃度為=0.04mol/L,故6s時c(A)=0.04mol/L-0.018mol/L=0.022mol/L;設平衡時A的濃度變化量為x,則:開始(mol/L):0.04 0.16 0變化(mol/L):x x0xxxA(g)+開始(mol/L):0.04 0.16 0變化(mol/L):x x0xxx平衡(mol/L):0.04-x 0.16-xx故二故二一?…、二一:':=1,解得x=0.032mol/L,0.032moi/L所以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X100%=80%;體積不變,充入山。1氬氣,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A的轉化率不變,仍為80%,故答案為:0.022;0.09;80%;80%;(3)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壓強始終不變,故壓強不隨時間改變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a不選;b.該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故b不選;c.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不變,故c(A)不隨時間改變,說明到達平衡,故c選;d.C和D都是生成物,生成的量和計量數成正比,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的量始終相等,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d不選;

故答案為:c。21.在容積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q,發生反應Nq(g)一2NOjg),隨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二OOI」二OOI」電置(1)反應為(填“吸熱”或“放熱”);100℃時,體系中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在0?60s,反應速率v(NO)為 mol-L-1-s-1;反應的平衡常數K為 。24 1(2)100℃時達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c(N2O4)以0.001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經10s又達到平衡。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②溫度T時反應的平衡常數K2。【答案】吸熱 0.001mol-L-1-s-1 k1=0.36 > k2=0.65【解析】(1)隨溫度的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0?0.06mol/L60s時段,NO濃度變化為:0.1mol/L-0.04mol/L=0.06mol/L,v(NO)= =0.0010mol?L-1?s-1;24 24 60sC2(no)0.122K=(zc2= =0.36;1c(N2O2)0.04(2)①改變溫度后,N2O4的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由于正反應吸熱,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故T>100℃;②平衡時,c(NO)=0.120mol-L-1+0.0010mol?L-1?s-1X10sx2=0.14mol-L-1,2c2(NO_)0.142c(NO)=0.040mol?L-1-0.0010mol?L-1?s-1X10s=0.030mol-L-1,則平衡常數K=2= =0.65。24 2c(NO)0.0322.(1)已知在448℃時,反應H2(g)+I2(g)=2HI(g)的平衡常數%為49,則該溫度下反應2HI(g)=H2(g)+I2(g)的平衡常數與為;反應1/2H+I2(g)的平衡常數與為(II)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g)+H(g)=CO(g)+H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t/r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⑴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⑵該反應為(填“吸熱”或“放熱”)反應。⑶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v正(H"V逆電0)D.c(CO)=c(CO)2(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⑸在800℃時,發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CO)為2mol-L-i,c(H)為221.5mol?L-i,c(CO)為1mol-L-i,c(HO)為3mol-L-i,則下一時刻,反應將 (填“正向”或“逆2向”)進行。【答案】 7吸熱BC830逆向【解析】(I)反應2HI(g)=H2(g)+IJg)與反應H2(g)+IJg)=2HI(g)互為逆反應,平衡常數互為倒數關系,則%為,反應+耳他)+:121)一口11)的計量數為反應斗也)+121)=2口11)的一半,則%=#二、;二二7,故答案為:;7;c(R2O}c(CO)(II)(1)平衡常數為生成物濃度幕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幕之積的比,則反應的平衡常數K二一〃;廠'"三,故c(H2O}c(CO)答案為:::;;(2)通過表中K和t的關系可知,溫度越高,K值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3)A、該反應為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容器中壓強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u(H2)正二u(H2O)逆,則對于氫氣來說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c(CO2)=c(CO),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濃度關系取決于反應物的起始量和轉化率;故答案為:BC;c(H2O}c(CO)(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j=c(CO)-c電O),化學平衡常數K=。0泗匚%)=1,此時溫度由表中數據可知為830℃,故答案為:830;式H和皿\tnaljL乂,imolfL(5)800℃時,濃度熵Qc=4%)呼4)=2m"LxlMm加兒=i>o.9,所以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故答案為:逆向。23.在恒溫2L密閉容器中通入氣體X并發生反應:2X(g)馨為Y(g)AH<0,X的物質的量n(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圖中兩曲線分別代表有無催化劑的情形)口0 t'min(1)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應速率的是。A升高溫度 8加入適量X C增大壓強D及時分離出丫(2)反應從開始到a點的平均反應速率可表示為v(Y)=,X的轉化率為—;(3)一線表示使用催化劑的情形(填“實”或“虛”)(4)圖中c點對應的速率關系是(正)—"(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反應進行到a點時放出的熱量反應進行到b點時放出的熱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D 0.005mol?(L?min)-i 25%虛等于小于【解析】(1)對于反應2X(g)降?Y(g)來說,A.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A項錯誤;

B.加入適量X,增大YX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B項錯誤;C.增大壓強,化學反應速率加快,C項錯誤;D.及時分離出Y,減小丫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減慢,D項正確;答案選D;(2)反應從開始到a點,X的物質的量減少(2)反應從開始到a點,X的物質的量減少0.4mol-0.3mol=0.1mol,則'$:"):An六一二"nJ01mol?(L?min)-i,根據反應的計量數可以看出,v(Y)=-v(X)=0.005mol?(L?min)-i;X的轉化率為0.1molX100%=25%;0.4mol(3)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反應的時間,從圖中可以看出虛線表示使用催化劑的情形;(4)c點反應達到限度,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即V(正)等于V(逆)(5)a點時,反應向正向進行,知道達到平衡狀態,而b點反應剛好達到平衡狀態,又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進行到a點時放出的熱量小于反應進行到b點時放出的熱量,故答案為:小于。24.一定條件下鐵可以和82發生反應Fe(s)+CO2(g)=FeO(s)+CO(g)該反應為吸熱反應。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反應過程中co2氣體和CO氣體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L,L,⑴%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為V正V逆(填“>”“〈”或“=”);(2)4分鐘內,CO2的轉化率為;CO的平均反應速率v(CO)=⑶下列條件的改變能減慢其反應速率的是(選填序號)①降低溫度 ②減少鐵粉的質量③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此使容器的體積增大④保持體積不變,充入呢使體系壓強增大(4)下列描述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選填序號)①v(CO)=v(CO)2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CO2的同時生成nmolCO

③容器中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④容器中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而變化【答案】> 71.4% 0.125mol?L-i?min-i ①③ ②④【解析】(1)關鍵圖象可知:在%后,CO濃度增大、CO2濃度減小,說明反應未達到平衡,正向進行,因此V>VV>V逆;⑵根據圖象可知:在反應開始時加入了0°2濃度是O/mol/L,平衡時CQ濃度是O.Zmol/L,反應轉化的濃度是O.Smol/L,所以CQ在4度是O.Smol/L,所以CQ在4分鐘內,達到平衡時的轉化率為轉化量起始量X100%=0.5mol/L0.7mol/LX100%=71.4%;0.5mol/L0.5mol/L ; =0.125mol,L-1*min-1;4min根據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式可知在4分鐘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v(CO)=⑶①降低溫度,物質的內能降低,活化分子數減小,有效碰撞次數減少,化學反應速率降低,①符合題意;②由于固體的濃度不變,所以減少鐵粉的質量,物質的反應速率不變,②不符合題意;③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此使容器的體積增大,反應體系是物質濃度降低,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減少,有效碰撞次數減少,化學反應速率降低,③符合題意;④保持體積不變,充入呢使體系壓強增大,由于體系內的物質濃度不變,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不變,④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①③;(4)①未指明反應是正向還是逆向進行,因此不能判斷是否為平衡狀態,①錯誤;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e。2的同時必然會消耗nmolCO,又生成nmolCO,則CO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②正確;③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任何條件下體系的壓強都不變,因此不能據此判斷反應是否為平衡狀態,③錯誤;④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而氣體的質量會發生變化,則氣體的摩爾質量會發生變化,由于摩爾質量當以g/mol為單位時,數值上等于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若容器中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而變化,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