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動態·三年考情(教師用書獨具)年份考題考點2011年2010年2009年大氣的受熱過程新課標全國卷·T9~11·選擇·12分四川文綜·T5·選擇·4分江蘇地理·T23·選擇·3分北京文綜·T10·選擇·14分北京文綜·T39(3)·非選擇·8分廣東地理·T12、13·選擇·4分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廣東文綜·T40(2)·非選擇·4分廣東文綜·T2·選擇·4分海南地理·T21·非選擇·10分山東文綜·T26(1)·非選擇·8分江蘇地理·T11·選擇·2分浙江文綜·T1、T3、4·選擇·12分廣東地理·T20·選擇·2分浙江文綜·T4、5·選擇·8分年份考題考點2011年2010年2009年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北京文綜·T7·選擇·4分天津文綜·T10、11·選擇·8分四川文綜·T6·選擇·4分四川文綜·T7~9·選擇·12分廣東文綜·T6·選擇·4分江蘇地理·T5、6·選擇·4分江蘇地理·T19、20·選擇·4分浙江文綜·T11·選擇·4分安徽文綜·T34·非選擇題·30分山東文綜·T26(1)(2)·非選擇·10分山東文綜·T26(2)·非選擇·2分江蘇地理·T11·選擇·2分新課標全國卷·T2、3·選擇·8分北京文綜·T7·選擇·4分山東文綜·T3·選擇·4分廣東地理·T16·選擇·2分天津文綜·T10、11·選擇·8分考綱點擊考向預測大氣的受熱過程。1.結合人們身邊的自然現象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及特點。2.結合實際問題考查熱力環流的形成及對天氣的影響。3.以等壓線圖為背景考查風向、風力的判斷。1.圖中A、B、C三個箭頭所表示的輻射依次是
、
、
。2.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
。3.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通過
實現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大氣逆輻射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太陽輻射能的
不均,造成高低緯度間的
差異。2.熱力環流的形成緯度分布溫度1.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2.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圖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受力狀況只受圖中F
的影響受圖中F1
與F2
的共同影響受圖中F1
、F2
和F3
的共同作用風向垂直于
指向
.與等壓線
.與等壓線
(近地面風)氣壓梯度力水平等壓線低壓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平行有一個夾角1.大氣中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受熱過程包括密切相關的三個環節:受熱過程具體過程熱量來源Ⅰ太陽暖大地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大氣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水汽和CO2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而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的可見光被吸收的很少,絕大部分透過大氣射到地面太陽輻射是地面的直接熱源Ⅱ大地暖大氣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溫的同時,也不斷向外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而增溫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量來源Ⅲ大氣還大地大氣在增溫的同時,也向外放出紅外線長波輻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稱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大地,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大氣逆輻射對地面有保溫作用3.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之間關系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太陽輻射能在經過大氣層向地面傳遞過程中,被大氣層削弱;削弱的形式主要有吸收、反射和散射,削弱的能量較少,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投射到地面。5.大氣保溫作用原理在生產中的應用(1)采用塑料大棚發展農業,玻璃溫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與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讓太陽短波輻射透射進入,而地面長波輻射卻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從而將熱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溫室里。(2)秋冬季節,北方農民常用人造煙幕的辦法來增強大氣逆輻射,使地里的農作物免遭凍害。如圖中各箭頭及其代表符號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之間的熱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讀圖,完成1~2題。1.我國青藏高原的緯度比云貴高原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云貴高原大,其原因主要與圖中的哪個因素數值大小有關(
)A.①
B.②
C.③
D.④2.四川盆地的緯度與青藏高原的緯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氣溫卻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與圖中的哪個因素數值大小有關(
)A.①
B.②
C.④
D.⑤[解析]
從圖中可看出,①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陽輻射,③是地面輻射,④是大氣逆輻射,⑤是大氣輻射。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的主要原因是地勢高,空氣稀薄,從而導致大氣削弱作用較小,則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勢低,冷空氣不易進入,暖空氣與外界交換慢則氣溫較高;與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勢不同導致大氣密度、水汽含量等不同,則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不同,具體說就是大氣逆輻射的差異導致兩地氣溫差異。[答案]
1.A
2.C1.氣溫的垂直分布規律在對流層中,正常情況下氣溫隨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在平流層中,氣溫總體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2.全球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
等溫線特征氣溫分布規律主要影響因素全球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無論冬季還是夏季,氣溫都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北半球較曲折:1月份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緯度上,冬季大陸比海洋氣溫低,夏季大陸比海洋氣溫高海陸分布造成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南半球較平直同一緯度氣溫差別小海陸分布(海洋面積廣闊,地表性質均一)等溫線特征氣溫分布規律主要影響因素同緯度地帶氣溫低,則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氣溫高,則等溫線向高緯凸出高原、山地的氣溫較低,平原的氣溫較高;寒流經過處氣溫低,暖流經過處氣溫高地形(地勢高低);洋流我國冬季,等溫線密集;1月份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延伸冬季,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溫度越低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即北方太陽高度小、白晝時間短,南方正相反);冬季風(大氣環流,北方冬季風影響大)夏季,等溫線稀疏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太陽輻射(南方太陽高度大,北方白晝時間長)3.氣溫的時間變化(日變化和年變化)(1)氣溫的日變化①一天中太陽輻射最強的時間是地方時12點,地溫最高值是13時左右,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后。(見下圖)③氣溫日較差的規律是:A.一般情況下,平原>山地,山谷>山頂,晴天>陰天,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B.從副熱帶地區向兩側遞減。(2)氣溫的年變化①一年之內氣溫的高低變化,稱為氣溫的年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最高氣溫月份大陸是7月、海洋是8月,最低氣溫月份大陸是1月、海洋是2月。②氣溫年較差可以反映出氣溫年變化的幅度。③一般規律是:高緯度>低緯度,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因此,氣溫年較差最小值出現在赤道地帶的海洋上。4.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1)緯度位置(太陽高度)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遞減(一般等溫線與緯線平行),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海陸位置由于海陸熱容量差異,一般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陸地上溫差大,海洋上溫差??;7月:陸地溫度高于海洋,大陸上等溫線向北彎曲(凸出);1月:陸地溫度低于海洋,大陸上等溫線向南彎曲(凸出)。(3)地形、地勢的高低同一緯度地區,地勢越高氣溫越低(一般等溫線與地形走勢平行);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大陸上等溫線出現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響;等溫線出現高值中心,一般為盆地、山谷地形。(4)洋流暖流——經過的地區氣溫高(一般等溫線向低溫度方向凸);寒流——經過的地區氣溫低(一般等溫線向高溫度方向凸)(5)日照時間長短同一地點,日照時間長(或夏季)氣溫高;日照時間短(或冬季)氣溫低。(6)植被覆蓋率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夏季氣溫低,冬季氣溫高。(7)大氣運動冬季風溫度低,夏季風溫度高。(8)人類活動燃燒礦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破壞植被造成溫度升高。5.影響等溫線走向的因素等溫線走向示意圖原因影響因素等溫線與緯線平行太陽輻射因緯度而不同太陽輻射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遞變海洋影響程度不同1月,全球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海洋相反7月,全球大陸等溫線向北凸出,海洋相反A、B、C同緯度,B地夏溫高于A、C兩地,冬溫低于A、C兩地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
質的差異)等溫線走向示意圖原因影響因素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等溫線延伸到高地,急轉彎曲地形暖流:向高緯方向凸出寒流:向低緯方向凸出暖流增溫寒流降溫洋流盆地閉合曲線(夏季是炎熱中心,冬季是溫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熱下沉氣流增溫冬季山嶺屏障地形閉塞,四周山嶺屏障山地閉合曲線(冬季、夏季均為低溫)氣溫垂直遞減,高度升高100米,氣溫降低約0.6℃地勢高6.等溫線圖的實際應用(1)判斷南北半球:等溫線數值自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自南向北增大為南半球。如下圖A、C為北半球,B、D為南半球。(2)判斷季節或海陸: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相同緯度的海陸上,冬季,大陸比海洋冷;夏季,大陸比海洋熱。因此,北半球1月份大陸上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向北(高緯)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相同月份時間,南北半球海洋或陸地上等溫線的彎曲方向是一致的)(3)判斷地形類型:等溫線閉合,數值里大外小,為盆地或洼地;數值里小外大則為山地。(4)分析影響氣溫的因素①等溫線大致與緯線一致,說明影響該地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②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說明影響該地區氣溫的因素是海陸位置。③等溫線大體與等高線(或與山脈走向)平行,說明影響該地區氣溫的因素是地形。④等溫線平直,說明影響該地區氣溫的因素是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緯40°~60°處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海洋面積大,地表性質均一)。另外,等溫線密集,氣溫差異(溫差)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溫差)小。海拔較高、坡度較大的山地與高原邊緣等溫線密集;平原、高原內部等溫線稀疏。同一區域,冬季等溫線密集,夏季等溫線稀疏。(5)判斷洋流的性質及流向沿海海域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說明該處溫度高于同緯度其他海區,有暖流經過;反之,則有寒流經過。等溫線凸出的方向即為洋流流向。(6)從等溫線的數值大小得知溫度帶:最冷月(1月)在15℃以上為熱帶;最冷月(1月)0℃等溫線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最冷月(1月)-8℃等溫線是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7)特殊氣溫區域的判讀①兩條等值線之間的等溫線閉合區域,則“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無數值需討論”。如:A地氣溫小于12℃,B地氣溫大于15℃。②找出氣溫最高值、最低值的地方,分析其原因。[2010·全國文綜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別設若干站點,監測城市氣溫的時空分布。監測時間為8日(多云)9時到9日(晴)18時。監測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完成1~2題。1.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劇烈C.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解析]
讀圖知,9日最高值達21℃以上,高于8日氣溫最高值,A錯;9日9時到18時比8日等溫線更密集,說明白天氣溫變化晴天比多云天劇烈,選B;一天中,14點前后溫度達到最高,故從正午(12點)到午夜
(0點)溫度不是逐漸降低的,C錯;白天等溫線比夜晚密集,說明白天氣溫變化更快,D錯。[答案]
B2.下列時間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是(
)A.8日15時左右 B.8日22時左右C.9日15時左右
D.9日18時左右[解析]
首先明確城市熱島效應是指由于城市廢熱排放,使城市溫度明顯高于郊區的現象,所以熱島效應最強時段應是城郊溫差較大時段,選項中8日22時左右市中心等溫線向低值凸出,說明此時城郊溫差較大,故B正確。[答案]
B1.根本原因太陽輻射能的緯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2.熱力環流的形成地區間近地面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熱力環流(1)溫壓關系(2)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風總從高壓吹向低壓。3.氣壓的分布規律(1)同一水平面上:溫度低,氣壓高,溫度高,氣壓低。(2)同一點上:不同高度,氣壓隨高度上升而降低,高空氣壓總比近地面低。(3)等壓線:向低數值凸為高壓;向高數值凸為低壓。
等壓面:高壓向高空凸;低壓向低空凹。(4)高空與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5)等壓線(面)上的氣壓相等。4.等壓線的判讀技巧(1)判斷氣壓系統①低壓中心:等壓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升高(中心為上升氣流),北半球氣旋呈逆時針輻合。②高壓中心:等壓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降低(中心為下沉氣流),北半球反氣旋呈順時針輻散。③高壓脊:等壓線彎曲,且向低數值凸出來的狹長區域。各等壓線彎曲最大處的連線,叫脊線。④低壓槽:等壓線彎曲,且向高數值凸出來的狹長區域。各等壓線彎曲最大處的連線,叫槽線。(2)決定風力大小等壓線密集的地方,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的地方,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3)判定風向先明確高、低氣壓;再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據南北半球及地轉偏向力畫出風向。(4)判定天氣由高緯吹向低緯的風——寒冷干燥;由低緯吹向高緯的風——溫暖濕潤。低壓槽過境時——多陰雨天氣;高壓脊過境時——多晴朗天氣。低壓中心——上升氣流——陰雨天氣;高壓中心——下沉氣流——晴朗天氣。5.等壓面的分布規律
(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氣壓越低
(2)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熱均勻,等壓面與等高線重合且與地面平行
(3)若地面冷熱不均,等壓面發生彎曲,等壓面向上凸的地方為高壓區,向下凹的地方為低壓區,即“高高低低”,“凹低為低”(如圖)。
(4)近地面氣壓與高空氣壓高低值相反(如上圖)。6.常見的熱力環流形式與影響(1)海陸風
海陸風: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2)山谷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3)城市熱島環流一般將綠化帶布置于氣流下沉處及下沉距離以內,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局于下沉距離之外。[2012·湖南長沙高三聯考]
山谷風是由山地熱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比同高度自由大氣增溫強烈,于是暖空氣沿坡上升,成為谷風;夜間由于山坡上輻射冷卻,使鄰近地面的空氣迅速冷卻,密度變大,因而流入谷底,成為山風。據此回答1~2題。1.下列四幅圖中,能準確表示山風的是(
)2.山谷風能對農業產生有利的影響,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谷風能提升坡面溫度,使果樹發芽、開花和結果提早B.谷風能向坡面輸送水汽,易成云致雨,利于農作物生長C.山風能降低坡面溫度,利于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D.山谷風能縮小坡面氣溫日較差,有利于喜溫作物生長[解析]
第1題,根據題目所給條件可以判斷山風出現在晚上,接近坡面的空氣溫度比同海拔的氣溫要低,氣壓比同海拔的要高,空氣順坡面下沉,則可以判斷等溫線在坡面處向下彎曲,等壓線在坡面處向上凸起,由此可以判斷四幅圖中B選項正確。第2題,山谷風可以增大坡面氣溫日較差。[答案]
1.B
2.D1.形成風的三種作用力風的方向、風力大小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作用力概念方向大小對風的影響風速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促使空氣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運動的力始終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是大氣運動的原動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垂直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作用力概念方向大小對風的影響風速風向地轉偏向力促使空氣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的力始終與風向垂直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為零不影響風速的大小只影響風向,北半球風右偏;南半球左偏摩擦力空氣與地面之間以及運動狀態不同的空氣層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阻力始終與風向相反大小與下墊面性質有關,下墊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風速減小與其他兩力共同作用,使風斜穿等壓線。近地面最顯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計2.風向的表示方法和風向、風力的判斷(1)風向表示方法:風向標——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風頻圖——坐標值表示風頻率大小,方向表示風向;天氣圖上的風桿——畫有風尾的一方,指示風向。一道風尾表示風力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級。
(2)風向判斷:判斷近地面的風向,觀察者可以采用物理學科中的“左、右手定則”,具體方法如下:①北半球用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面或等壓線),大拇指的指向即為風向。(如下圖所示,單位:百帕)②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面或等壓線),大拇指的指向即為風向。(如下圖所示,單位:百帕)③讀圖分析判斷等壓線圖上風向時,要注意區分近地面與高空:近地面要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一般不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隨著高度的增加,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逐漸減小。如果沒有告知等壓線圖是近地面還是高空時,可借助等壓線氣壓值的大小確定:一般是等壓線氣壓值在1000百帕左右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為高空。④風壓定律:在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右后方,低壓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左后方,低壓在右前方。
(3)風力判斷①依據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小,該力越大,風力越大。②運用在同一幅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水平氣壓差異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不在同一幅圖中,水平氣壓梯度=兩點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比例尺)③風力大小還需考慮摩擦力的大小,地面摩擦力越大,阻力越大,風力越小;摩擦力越大,則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越大,摩擦力越小,其夾角越小。
下圖示意某區域某月一條海平面等壓線,圖中N地氣壓高于P地。讀圖完成1~3題。1.N地風向為(
)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2.M、N、P、Q四地中,陰雨天氣最有可能出現在(
)A.M地
B.N地C.P地
D.Q地[解析]
第1題,本題考查等值線基礎知識及在等壓線圖上繪制實際風向的能力。結合題干中的“N地氣壓高于P地”可在N點畫出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箭頭,再結合圖中緯度知此地位于北半球,從而畫出風向。第2題,四地中,其他三地氣壓較高,P地氣壓低,氣流以上升為主,最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答案]
1.A
2.C1.全球極端氣溫7月份,世界最熱的地方是北緯20°~30°大陸上的沙漠地區,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熱中心;世界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南極洲大陸上;1月份,西伯利亞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2.根據等壓線的高低及氣壓場所處的南、北半球確定任一地點的風向
第一步:要注意區分近地面與高空:近地面要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一般不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隨著高度的增加,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逐漸減小。如果沒有告知等壓線圖是表示近地面還是高空時,可借助等壓線氣壓值的大小確定:一般等壓線氣壓值在1000百帕左右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為高空。第二步: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第三步: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30°~45°角,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該點的風向。如下圖所示(以北半球氣壓場為例)。判斷風向還可用手勢輔助法。[2011·大綱全國卷]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下圖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時氣溫狀況剖面。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度約20千米/時。據此完成(1)~(2)題。(1)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2)正午前后(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刮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解析]
第(1)題,垂直方向上,溫差越大,大氣對流運動越強烈,大氣越不穩定。圖中甲、乙、丙三地由地面距高空2500m高度范圍內,垂直溫差最小的是丙地,故丙地大氣最穩定,選D。第(2)題,正午前后,氣流向東移動了約80km,此時,甲、乙兩地之間垂直溫差最大,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故選B;圖中甲地受冷空氣東移影響氣溫應下降,故A錯;正午前后甲、乙之間氣流上升,受此影響,丙地可能刮東南風,甲地可能是西北風,故C、D錯誤。[答案]
(1)D
(2)B
[2011·安徽文綜]根據材料和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圖示表示2006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圖示時間銀川氣溫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解析]
氣溫分析運用影響氣溫的因素即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及其相互關系,結合銀川與成都所在地進行區域性比較綜合分析即可。[答案]
低與成都相比,銀川緯度較高,海拔較高,濕度較小,云量較少,大氣逆輻射弱,接近冷氣團的源地;成都北側的山脈削弱了冷空氣的勢力,且熱島效應較強。一、選擇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icl相關知識課件
- 2025年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順義區高三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解析)
- 血友病的護理
- 腦血栓的診斷
- AFP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 護理文化與護士
- 2019交通安全課件
-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雷雨》PPT課件
- (醫療藥品)藥店拆零藥品記錄表
- 歐標電纜外徑表
- 現澆箱梁盤扣式現澆支架施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 《監督法》講座稿
- 熱質交換課第05講(習題課1)
- 直線與圓錐曲線之角形面積問題
- 電力行業顧客滿意度測評辦法
- 群文閱讀感受動物的形象教學設計
- 2020最新世界各國安規插頭尺寸標準版
- 01MDS3400調度指揮系統系統介紹2011-01-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