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8976-2003 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這一國家標準,專注于指導和規范如何在設計交互系統時,確保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中心。雖然您沒有直接提供另一個標準進行對比,但可以普遍討論該標準相比于早期或不同側重的設計流程標準可能包含的一些關鍵變更與特點:

  1. 強調用戶中心性:與以往可能更多關注技術實現或功能堆砌的設計方法不同,該標準明確強調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應將用戶置于核心位置,要求設計師深入理解用戶的需求、偏好、使用情境及能力限制。

  2. 迭代和評估:引入了更加注重迭代設計和用戶測試的流程,鼓勵設計團隊在產品開發初期即開始收集用戶反饋,并基于反饋不斷調整設計方案。這與傳統“瀑布模型”等線性設計流程有顯著區別,后者往往在后期才進行用戶測試,修改成本較高。

  3. 跨學科合作:強調多學科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包括設計、工程、心理學、人類學等領域專家的緊密合作,以確保設計出既技術可行又高度符合用戶心理及行為習慣的產品。

  4. 用戶體驗要素的系統考慮:不僅關注界面設計的視覺效果,更深入到交互邏輯、信息架構、內容策略、系統反饋等多個層面,確保整體用戶體驗的連貫性和滿意度。

  5. 標準化與文檔化:提供了設計過程中的具體步驟、方法論和評估指標,有助于提升設計實踐的規范化和可復用性,便于不同項目間的經驗傳承與質量控制。

  6. 文化與無障礙設計:可能包含了對文化差異及無障礙設計的特別考慮,要求設計應包容多樣化的用戶群體,確保所有人都能有效、平等地使用產品或服務。

這些變化反映了從技術驅動向用戶驅動設計理念的轉變,以及對設計復雜性、用戶多樣性的深刻認識。通過實施這些原則,旨在促進創造出更加人性化、高效且易于使用的交互系統。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8978.210-2024
  • 2003-02-21 頒布
  • 2003-08-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_第1頁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_第2頁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_第3頁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_第4頁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8976-2003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CS13.180A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8976-2003/ISO13407:1999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Human-centreddesignprocessesforinteractivesystems(ISO13407:1999.IDT)2003-02-21發布2003-08-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二前言引言范圍2術語和定義3本標準的結構4采用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程的理念5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原則·6策劃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程7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活動8符合性……附錄A(資料性附錄)其他相關標準指南附錄B(資料性附錄)可用性評價報告結構示例附錄((資料性附錄)證實符合本標準的程序的示例參考文獻·圖1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活動的相互依賴關系………………表C.1策劃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程表C.2使用背景詳細說明………表C.3用戶和組織要求的詳細說明表C.4設計方案的提出和測試18表C.5依照用戶要求評價設計18

GB/T18976-2003/IS013407:1999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3407:1999《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英文版).并根據ISO13407翻譯起草。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標準研究中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研究中心、大連海事大學、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空軍第四研究所、青島海爾集團公司、北京大學、珠海通軟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元橋、劉正捷、敬向東、郭小朝、張漢奇、王生、趙朝義、陳躍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一種特別著重于系統可用性的交互系統開發方法.是一種集成了人類工效學知識、技術的多學科活動。將人類工效學知識應用于交互系統設計,可以幫助用戶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并改善工作條件.減少用戶使用過程中可能對健康、安全和績效產生的不良影響。將人類工效學應用于系統設計.需考電人的能力、技能、局限性和需要。以以人為中心的系統應能支持用戶工作并激發他們進行學習。其優點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減少支持和培訓費用;提高用戶滿意度。量然目前已經具備如何組織并有效運用這種設計的人類工效學知識,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仍僅為這些領域的專家們所熟悉。本標準的目的在于幫助那些負責管理硬件和軟件設計過程的人員識別并策劃有效而及時的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活動,為現有的設計過程和方法提供補充

GB/T18976-2003/IS013407:1999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系統設計過程圍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活動貫穿于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交互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本標準提供了有關以人為中心設計活動的指南。它以設計過程的管理人員為對象,提供有關以人為中心設計方法的信息來源和標準的指南。本標準涉及交互系統的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交互系統在規模和復雜性方面各不相同。例如:上市的熱縮薄膜包裝的)成品軟件、海關辦公系統、工廠監視系統、自動化的銀行系統和消費品等本標準所針對的是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的項目策劃和管理.但并不包含項目管理的所有方面。本標準概述了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活動。它既不詳細閘述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術,也不詳細閘述有關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問題由于本標準的主要用戶是項目管理者.因此.本標準僅以必要的深度閘述關于人類工效學方面的技術問題,以便讓管理者從整體上理解人類工效學方面的技術問題在設計過程中的相關性和重要性。對于這些問題,作為本標準的補充,GB/T18978(參見附錄A和參考文獻)給予了更為充分的閘述GB/T18978主要針對系統開發者、規范制定者和購買者。盡管如此,以人為中心的系統開發中所涉及的所有各方,包括系統的最終用戶.都宜在本標準的相關部分中得到指導。2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21交互系統interactivesystem硬件和軟件單元的組合。這些硬件和軟件單元接受人類用戶的輸入信息并傳送輸出信息給人類用戶,以便支持用戶執行工作任務,注:與術語“交互系統”相比,術語“系統”更常用。22原型prototype某種產品或系統的整體性代表或部分性代表。盡管在某些方面代表性有局限.但能夠用于評價.23可用性山sability以有效性、效率和滿意度為指標.產品在特定使用背景下為了特定的目的可為特定用戶使用的程度。。(ISO9241-11:1998中3.1的定義)24有效性effectivencss用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