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7376-1998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動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備方法》。該標準規定了從動植物油脂中制備脂肪酸甲酯的具體方法和要求,旨在為油脂化學分析、生物柴油生產等領域提供統一的制備規程,確保實驗或生產過程中的可比性和準確性。下面是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概要:

  1. 范圍:明確了標準適用的對象是動植物油脂,具體包括食用油、非食用油以及它們的脂肪酸組成分析所需的脂肪酸甲酯的制備。

  2. 規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實施該標準時所依據或參考的其他標準文件,這些文件對于理解和執行本標準至關重要。

  3. 術語和定義:對標準中使用的專業術語進行了明確界定,幫助讀者正確理解相關內容。

  4. 原理:概述了將油脂中的甘油三酯通過 transesterification(酯交換反應)轉化為脂肪酸甲酯的基本化學原理。這一過程通常使用甲醇和催化劑(如堿性催化劑)來完成。

  5. 試劑和材料:詳細列出了制備過程中所需的各種化學試劑和材料的質量要求,包括甲醇、催化劑的選擇與規格等。

  6. 儀器設備:描述了進行酯交換反應及后續處理所需設備的基本要求,如反應容器、分離裝置等。

  7. 樣品準備:規定了原始油脂樣本應如何采集、預處理及儲存,以保證分析的準確性和代表性。

  8. 操作步驟

    • 酯交換反應:詳細說明了反應條件,包括溫度、時間、甲醇與油脂的比例、催化劑添加量等關鍵參數。
    • 后處理:包括反應產物的分離、洗滌、干燥等步驟,確保獲得純凈的脂肪酸甲酯。
  9. 試驗報告:規定了試驗結束后應記錄和報告的信息,如樣品信息、實驗條件、觀察結果及計算方法等。

  10. 安全注意事項:提到了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以避免火災、中毒等事故的發生。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7376-2008
  • 1998-05-08 頒布
  • 1998-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7376-199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_第1頁
GB/T 17376-199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_第2頁
GB/T 17376-199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_第3頁
GB/T 17376-199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7376-199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7.200X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7376-1998eqvISO5509:197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Animalandvegetablefatsandoils-Preparationofmethylestersoffattyacids1998-05-08發布1998-12-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17376-1998前本標準是依據我國動植物油脂檢測技術的實際與發展狀況,等效采用國際標準ISO5509:197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制定的,為使其更具實用性將試劑“色譜純庚燒(已燒)改為分析純庚烷(己烷)",在標準的編寫與表述上按照GB/T1.1一1993《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單元;標準的起草與表述規則第1部分:標準編寫的基本規定)和GB1.4—88(標準化工作導則化學分析方法標準編寫規定》的要求進行編寫,同時將ISO5509:1978第8章“關于試劑和操作步驛的說明”作為標準的組成部分列人附錄A。本標準第3章(三氟化硼一般方法)和第4章適用于從各類動植物油脂和脂肪酸制備六碳或六碳以上的脂肪酸甲酯。對于大多數油脂,通常采用三氧化硼一般方法。本標準第3章不適用于含有下列基團的脂肪酸甲酯的制備:-次氧基化合物(如:羥基、氫過氧基、酮基、環氧基);·環丙烷和環丙烯基化合物;共顛多不飽和化合物及炔類化合物;一蠟。為此,可采用第4章所述方法。但如果油脂中僅含有少量的上述化合物(如棉籽油)仍可按第3章的一般方法進行酯化。另見附錄A中A1.本標準第5章適用于從中性油脂(酸價小于2)制備四碳或四碳以上的脂肪酸甲酯,用于氣相色譜分析。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提出,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內貿易部谷物油脂化學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應珊紅、李歐、郝希成。

CB/T17376-1998ISO前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是由各國標準化協會(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工作通常由I3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團體若對某技術委員會已確立的標準項目感興趣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的工作。與ISO保持聯系的各國際組織(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參加有關工作,由技術委員會正式通過的國際標準草案由ISO委員會批準為正式國際標準之前需提交各成員團體通過。國際標準ISO5509.1978是由ISO/TC34農產食品技術委員會制定的,于1976年7月分發給各成員團體。由下列國家的成員團體通過:澳大利亞甸牙利波蘭奧地利伊朗羅馬尼亞加拿大以色列南非智利朝鮮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泰國埃塞俄比亞荷蘭土耳其法國新西蘭英國秘魯德國南斯拉夫沒有成員團體對此文件表示不費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動植物油脂脂防酸甲酯制備GB/T17376-1998eqvISO5509:1978Animalandvegetablefatsandoils-Preparationofmethylestersoffattyacids1范園本標準規定了脂肪酸甲酯的制備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氣相色譜、薄層色譜、紅外光譜等需要甲酯衍生物的各種分析過程.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687—1995油脂試樣制備(eqvISO661:1989)3三氯化硼一般方法警告:三氟化硼有毒,建議分析人員盡量不用甲醇和三氟化硼制取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見附錄A中A2)方法中涉及到危險試劑的使用。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保護眼晴,并避免腐蝕性化學灼傷的危險3.11原理甘油酯皂化后,釋出的脂肪酸在三氰化硼存在下進行酯化3.2試劑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館水。3.2.1氫氧化鈉甲醇溶液;約0.5mol/L將2g氫氧化鈉溶于100mL含水不超過0.5%(m/m)的甲醇中。該溶液存放時間較長時,也許形成少量白色的碳酸鈉沉淀,但不會影響甲酯的制備。3.2.2三氟化硼甲醇溶液:12%~15%(m/m),可購用14%和50%的溶液(見附錄A中A3)3.2.3庚烷(或已烷)見附錄A中A3和附錄A中A4)。3.2.4重蒸石油醚:沸程40~60℃,溴值低于1,無殘渣(見附錄A中A3).3.2.5氯化鈉:飽和水溶液。3.2.6無水硫酸鈉。3.2.71甲基紅:1g/L,溶于60%(V/V)的乙醇中3.2.8氮氣:含氧量低于5mg/kg.3.3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