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要求1.認識“暮、瑟”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降”,會寫“暮、吟”等12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題西林壁》。(重點)3.能借助注釋、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難點)教學課時兩課時。1.認識“暮、瑟”2個字,會寫“暮、吟”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課件。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同學們,我們以前曾學過一首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大家還記得嗎?(師生齊背《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作者是誰?(白居易)今天,我們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在學習這首古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出示課件2)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暮、瑟”的字音。2.指導書寫“暮、吟”2個字。(出示課件3)3.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交流古詩題目的意思。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內容,掃除生字障礙。三再讀詩文,探究詩意1.白居易離開京城,在去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愉快,寫下了這首詩,誰來說說古詩題目的意思?(指名讓學生說)2.詩人到底吟了一首怎樣的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聽范讀)(出示課件4)3.自由朗讀這首詩,結合注釋、插圖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不懂的用“△”標出來。(學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4.交流學習。(1)學習“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①學生提問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答“殘陽”“鋪”“瑟瑟”等字詞的意思)②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句詩描繪的景象。(學生交流)③結合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指名讓學生說)(出示課件5)(板書:紅日西沉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④教師指導朗讀這兩句詩。(2)學習“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①這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露水月亮)②詩人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比喻)詩人把露水比作什么,又把月亮比作什么?(露水—珍珠月亮—弓)詩人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③這兩句詩中,哪個詞語是用來形容美麗的景色的?(可憐)可憐是什么意思?(可愛)④指名讓學生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教師指導。(出示課件6)(板書:新月東升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入詩中,幫助學生逐層深入地學習古詩。5.指導朗讀。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讀出感情,還應讀出節奏,請同學們根據畫好的停頓,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出示課件7)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四配樂朗讀,升華情感1.教師指導學生配樂朗讀。(出示課件8)教師:九月初三的夜晚,江邊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詩人陶醉于這美景,寫下了這首詩,下面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來仔細地品味吧。(學生配樂朗讀)2.引導學生談感受。教師:如果此時你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看到這安靜、優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讓學生談感受)五拓展延伸,積累語言1.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畫一幅美麗的風景畫。2.借助你畫的畫,試著背誦古詩《暮江吟》。暮江吟紅日西沉殘陽——鋪水中1.導入新課的方式要有趣味、有新意,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興趣,以學過的古詩入手,進而介紹詩人,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也可以從題目入手,設置疑問。2.古詩言簡意豐,意在言外,小學生較難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從讀切入教學。教學時,先讓學生充分朗讀,理解大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教師再相機指導,優美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節奏、重音、韻味,直至能夠熟練背誦。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不但理解了古詩,還初步體會到了古詩的典雅韻味。1.認識“緣、騷”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降”,會寫“題、側”等10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題西林壁》。3.能借助注釋、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課件。一談話激趣同學們,古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是中華文化瑰寶之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古詩《題西林壁》和《雪梅》。我們繼續用學過的學習古詩方法,來學習這兩首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老師小結: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設計意圖:讓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學習古詩的方法,為學生學習古詩鋪路搭橋。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1.自由朗讀《題西林壁》和《雪梅》,注意讀準字音。(出示課件10)yuánxiánɡsāoxùnshū緣降騷遜輸“騷”是平舌音,“輸”是翹舌音。“降”是多音字,在詩中表示“服輸”,讀xiáng。2.書寫指導。(出示課件11)題側峰廬緣降費須遜輸“緣”字第四筆是撇折,第五筆是橫撇,可借用“互”字幫助識記;“降”第七筆是撇折,不要寫成橫;“輸”字右半部分中間的短橫不要漏寫。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學生字,通讀古詩,掃清障礙,為下面學習古詩作準備。三學習古詩《題西林壁》1.解題目,知作者。(1)教師:請同學們結合注釋,理解古詩題目。(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2)教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出示課件12)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2.抓字眼,明詩意。(1)(出示課件13)指名讓學生讀古詩,其他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橫看成嶺側成峰: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板書:所見橫—嶺側—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各不相同。(板書: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板書:所感不識廬山)。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在廬山中。(板書:身在此山)(3)理解詩意。(出示課件14)詩意: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3.多誦讀,悟詩情。(1)詩人為什么要描寫廬山呢?(詩人喜愛廬山)詩人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表達了他對廬山奇麗景色的贊美之情。(2)你知道為什么廬山在詩人的眼中會有這么多種變化嗎?學生:詩人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教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出示課件15)
(3)你們能不能把詩人的贊美之情朗讀出來?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與詩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詩情。(4)四人小組表演。(5)教師:剛才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老師想知道詩人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誰能來說說?(因為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就要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4.教師總結:《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更道出了一個樸素而又重要的道理:當人沒有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時,就很難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板書:跳出局部,整體觀察)5.背誦古詩,指導默寫。(1)引導學生抓住表示角度的關鍵詞,體會先景后理的特點背誦古詩。(師生接龍背誦)(2)指導默寫:注意“壁、緣”的寫法,句末標點不要遺漏。四學習古詩《雪梅》1.看圖片,賞雪梅。教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出示課件16)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這種花在什么季節開放呢?學生:梅花。梅花在冬季開放。教師:說得對,這是梅花。梅花在冬季開放,十分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愛。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卻爭執起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去一探究竟吧!(板書:雪梅)2.讀古詩,誦雪梅。(出示課件17)(1)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準確。(2)認讀注拼音的字。同桌互讀,讀得不正確的地方互相指正。(3)指名讓學生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師生共同評議。(4)指名讓學生去掉拼音讀。(5)當小老師領讀。(6)聽老師范讀,注意節奏。自己朗讀,讀出節奏。(7)男女生合作讀。(8)齊讀,背誦。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朗讀,為下面學習古詩作準備。3.品詩句,悟道理。(1)會背古詩了,那同學們知道這首詩的意思嗎?①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大意。②同桌交流,說說古詩大意。③小組討論,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一起解決。④教師小結古詩大意。(出示課件18)詩意:梅和雪都認為自己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其實,梅在晶瑩潔白上應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卻又輸給梅所帶的一段清香。(板書:梅雪—爭春騷人—閣筆梅遜雪—三分白雪輸梅—一段香)(2)悟道理。從后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雪和梅各自的特點:雪白、梅香。這首詩借梅、雪的爭春,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提到的:“罔談彼短,靡恃己長。”(板書:各有所長)(3)帶著理解再讀這首詩。4.談雪梅、拓詩詞。(1)簡介詩人。這首詩的作者是盧鉞,宋朝人。他非常喜愛梅花。(2)談梅、雪的關系。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寫。因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開放,更顯示出不畏嚴寒的高尚品格。5.教師總結。同學們,梅花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別的花都是春天開放,它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所以,梅花象征著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它不僅是“歲寒三友”之一,還是“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你們也能像梅花一樣不畏嚴寒,在艱苦的環境中堅強不屈。五布置作業1.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2.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和“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四句詩的意思的。題西林壁所見橫—嶺側—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感雪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7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22《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3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二十章 電與磁第4節 電動機第1課時 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四年級數學上冊 6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第13課時 用商不變的規律簡便計算(練習十七)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8 人之初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蒙藥浴足療法課件
- 《玩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蒙滬版
- 框架完整·論文答辯
-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人口和民族 單元教學設計
- 老地基轉讓協議合同樣本6篇
- 十八項核心醫療制度試題
- 鐵路隧道出口支護、仰拱、防排水首件評估監理總結
- 美國、加拿大簽證申請表
- 比較學前教育名詞解釋
- 區級綜合醫院關于落實區領導干部醫療保健工作實施方案
- 申請XXX最低生活保障不予確認同意告知書
- 關于無行賄犯罪行為記錄的承諾書
- 防城港職業技術學院籌設實施方案
- 城市雕塑藝術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2020版
- 河池市出租車駕駛員從業資格區域科目考試題庫(含答案)
- 淘汰賽賽對陣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