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材信息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材名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冊名四年級上單元名稱三乘法教案名稱三乘法-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科目數學年級四年級學期上課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課型新授課總課時數1課時序數1教材分析編寫特點:對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學習,教材借助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舉例驗證-建立模型”的過程。對于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學習,教材則用了類比的方法,這是因為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有直觀的體驗和經驗,又經歷了對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研究過程。教材重視學生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先進行猜測,然后舉例說明,最后是表達自己對這個規律的理解。知識聯系: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接觸過加法計算的知識,學生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同時同學們又經歷了對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這也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學習提供了知識類比對象。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類比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教學重點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會運用加法運算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難點會運用加法運算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教學策略1.借助與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類比,自主探究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借助課件的輔助,讓學生直觀感受加數交換和結合的過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序號教學環節教學活動教學目的應用的素材資源1課堂導入情境引入[出示課件]1.提問: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1)學生獲得信息。引導學生說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數。(2)師:誰能用算式表示出我們班的總人數呢?(學生可能列出兩個算式28+20和28+20)2.觀察算式,提出猜想。師:仔細觀察這兩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發現兩個算式的加數交換了位置,結果相同,可以用等號連接。生2:這使我想到了乘法交換律。乘法有交換律和結合律,加法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運算定律呢?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發現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加法交換律做鋪墊?!都臃ń粨Q律和結合律》課件(1).ppt2課堂講授1探究加法交換律。1.嘗試表述加法交換律。師:既然大家都覺得加法中也存在著交換律,那么你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猜想嗎?(1)學生思考,小組交流。(2)教師引導學生匯報。(板書: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2.舉例驗證。(1)提出驗證。師:老師有一個疑問(添上一個“?”),僅憑一個例子能不能就得出“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這樣的結論嗎?如果不能,那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學生再舉些例子,進行驗證)(2)進行驗證。[出示課件]指名匯報:師有選擇性板書:15+20=20+1578+54=54+78……經歷舉例-觀察-驗證的過程,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對加法交換律的概括,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課件(2).ppt3.歸納加法交換律。師:類似這樣的式子你能寫多少個?(無數個)師:從你們舉的例子來看,有沒有找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發生變化的例子?師:現在,有了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個結論了嗎?(師重新將“?”改成“?!?,并補充成為:“在加法中,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保?.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師:真棒!你們用語言把加法中的這個規律表達了出來,其實,它可以用一些更為簡潔的方式來表達,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嗎?在練習本上試著寫一寫。(師引導學生用漢字、圖形、字母等表示這樣的規律。)師小結:在數學中,我們通常用字母a和b來表示兩個加數,那么,加法交換律可以寫成:a+b=b+a。師:其實加法交換律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時候曾經用過它?學生交流得出:加法驗算,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運用了加法交換律。3課堂講授2探究加法結合律1.提出假設。師:大家通過努力,驗證了加法交換律的存在,那么加法中是否與乘法一樣,存在著結合律呢?[出示課件](學生紛紛肯定一定存在著加法結合律)師:那么你能舉出那樣形式的例子嗎?學生紛紛舉例:(19+12)+38=19+(12+38)(56+58)+42=56+(58+42)……2.驗證定律。師:大家舉出這樣多的算式,那會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等號兩邊的和相等呢?我們共同來驗證一下。(學生計算驗證,得出等號兩邊的得數相同的結論)3.歸納加法結合律。師:現在,你們認為這個規律成立嗎?(成立)師:看來,你們的發現不是巧合,這又是一條運算定律——加法結合律!誰能根據乘法結合律用語言描述一下加法結合律?(學生紛紛舉手描述加法結合律,教師適當引導)師生共同小結: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三個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4.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師:加法結合律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現在需要幾個字母?(3個,a、b、c)師:你能用字母把加法結合律表示出來嗎?板書:(a+b)+c=a+(b+c)借助乘法結合律進行知識的遷移和類比,歸納出加法結合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都臃ń粨Q律和結合律》課件(3).ppt4課堂活動活動1:試一試。計算:57+49。[出示課件]1.學生獨立思考。師引導:將57和49分別寫成兩個數的和,再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計算。2.學生實踐。3.指名匯報。4.質疑:你知道陰影部分計算的道理嗎?同桌間說一說。師引導:根據兩個加數的位置,應用了加法交換律;根據運算順序,應用了加法結合律?;顒?:計算大比拼。下面我們進行一場比賽,每組做一道題,比一比,哪一組做得最快。1.77+46+5477+(46+54)2.(66+85)+1566+(85+15)師:對于比賽結果,你有什么感受?比較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系?你認為哪道題計算更簡便些?通過課堂活動,初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深化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課件(4).ppt5課堂練習基礎練習1.選擇。(1)下面等式運用了加法交換律的是()。A.45+25=25+45B.20+50=30+40C.100+a=b+9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特征的理解,即: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2)(98+47)+53=98+(47+53)應用了()。A.加法交換律B.加法結合律C.乘法結合律【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加法結合律的理解,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三個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2.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一連。①36+16a.(75+25)+48②55+(68+32)+36③75+(48+25)c.(55+68)+32【答案】①—b②—c③—a【解析】方法一:先分別算出每個式子的結果,再將相等的兩個式子連起來。方法二:根據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來連。3.你能在方框內填出合適的數嗎?(160+440)+370=□+(440+□)【答案】160370【解析】根據加法結合律的字母表示方法:(a+b)+c=a+(b+c),第一個“□”與160是對應的數,所以第一個“□”中應填160,第二個“□”與370是對應的數,所以第二個“□”中應填370。4.教材47頁第(3)題?!敬鸢浮?88700658【解析】在運算過程中,觀察算式的特點,應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可使運算簡便。在算式357+288+143中,應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357和143正好湊成500,再加上288;在算式129+235+171+165中,應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129和171正好湊成300,235和165正好湊成400,最后計算300+400=700;在算式158+395+105中,應用加法結合律,395+105正好是500,再算158+500=658。拓展練習5.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計算89+98?!敬鸢浮?9+98=80+90+9+8=(80+90)+(9+8)=170+17=187【解析】先將89和98分別寫成兩個數的和,再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計算。在練習過程中鞏固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理解;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解決有關簡單問題。6課堂小結總結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1.加法交換律: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字母表示:a+b=b+a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三個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和不變。字母表示:(a+b)+c=a+(b+c)梳理本課的主要知識點,突出重點教學內容。7作業布置基礎題1.填空。(1)兩個加數(),和(),這叫做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敬鸢浮拷粨Q位置不變a+b=b+a【解析】考查加法交換律及字母表示式。(2)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用字母表示是()。【答案】加法結合律(a+b)+c=a+(b+c)【解析】考查加法結合律及字母表示式。2.選擇。(1)182+50=50+182應用了()律。A.加法交換B.加法結合C.乘法交換D.乘法結合【答案】A【解析】考查加法交換律的理解,可根據加法交換律字母表達式a+b=b+a來判斷。(2)147+(30+58)=(147+30)+58應用了()律。A.加法交換B.加法結合C.乘法交換D.乘法結合【答案】B【解析】考查對加法結合律的理解,可根據加法結合律的字母表達式(a+b)+c=a+(b+c)來判斷。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1)(245+128)+72○245+(128+72)【答案】=【解析】方法一:根據加法結合律,可以知道“○”兩邊的算式和相等。方法二:直接求出“○”兩邊的算式的和,再進行比較。(2)(36+44)+67○35+(44+68)【答案】=【解析】“○”兩邊的算式的加數不相同,不能應用加法結合律來判斷,所以先分別求出兩個算式的和,再進行比較。4.分別算出水果店第一季度售出的三種水果的合計數,填在表里。名稱一月/千克二月/千克三月/千克合計/千克香蕉351108292梨335265306蘋果370292108【答案】名稱一月/千克二月/千克三月/千克合計/千克香蕉351108292751梨335265306906蘋果370292108770【解析】計算各種水果的質量時,要注意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這樣才能使計算簡便。提高題5.計算138+293+62+107?!敬鸢浮?38+293+62+107=138+62+293+107=(138+62)+(293+107)=200+400=600【解析】運算時,要注意觀察題中加數的特征,如果某兩個數能湊成整十、整百的數,考慮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這樣才能使計算簡便。預習題討論:在計算(40+38)×25時,可以應用加法結合律嗎?那你能用更簡便的方法計算它嗎?通過基礎題的訓練鞏固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理解;借助提高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板書設計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15+20=20+1578+54=54+78加法交換律: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19+12)+38=19+(12+38)(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驀然回首的中考語文作文
- 印刷設備環境適應性測試與評估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節能減排策略考核試卷
- 生活中的樂趣初三語文作文
- 煉焦廠的環境監測與預警系統考核試卷
- 影視錄放設備的智能圖像識別技術改進考核試卷
- 清潔服務團隊建設與溝通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智能電網協同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生態系統健康評估與維護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醫院綜合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會五一勞動節活動方案范文
- 光纖通信系統與網絡(第5版)課件 胡慶 第1-4章 光纖通信概論-光纖通信系統及設計
- 舞臺劇代理運營協議合同
- 西南政法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的風格與語氣
- 廣東省茂名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生物試卷(含答案)
-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飛機檢測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訓練數學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