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試卷_第1頁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試卷_第2頁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試卷_第3頁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試卷_第4頁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

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為哪一項吻合題目要求的,找出來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生活在云南境內的遠祖先類是(

)A.元謀人

B.藍田人C.北京人

D.山頂洞人2.秦一致后,規定全國一以致用的錢幣是()A.B.時期

C.3.儒家學說成為我國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開始于(A.秦孝公時期C.漢武帝時期

D.B.秦始皇D.漢明帝時期4.以下幾次戰斗,不屬于以少勝多的是(

)戰

A.城濮之戰C.赤壁之戰

B.官渡之D.白登之役5.“因材施教

"表現的是誰的教育思想:(

)子

A.孔子C.孫子

B.老D.墨子6.國家認同土地私有,贊同自由買賣的社會改革是(

)A.商鞅變法B.吳起變法C.李悝變法D.管仲改革7.以下事件對中國歷史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的是(

)①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

②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

③秦朝一致文字、錢幣、胸襟衡

④秦始皇焚書坑儒A.①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成語中的“沛公”指(

)A.項伯

B.范增C.項羽D.劉邦9.使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形成三國鼎立場面的戰斗是()A.官渡之戰B.淝水之戰C.赤壁之戰D.巨鹿之戰10.有位同學暑假想要實地察看“昭君出塞”的歷史遺跡,請你告訴他應該去哪一城市是()A.開封B.咸陽C.南京D.呼和浩特二、能力拓展(共8分)11.下面是歷史謎語四則,請你猜一猜(

1)

睜開翅膀上

天(打一

古代歷史人

物)

謎底:(

)(2)一顆白菜沒有葉(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

謎底:(

)(3)長遠和平

(猜

一古

代地

)

謎底:(

)(

4)

孔雀收屏(猜一歷史

人物)

謎底

:(

)三、史實回顧(共13分)12.(3分)請分別寫出三個我國古代出名的遷都事件?13.(4分)請你寫出四位秦漢時期科技方面優異人物的名字及成就。14.(6分)南京為六朝古都,請你分別寫出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四、讀圖與解析(共50分)15.識圖知意:請回答:(1)(4分)右圖中的人物是誰?如何議論他?(2)(2分)在戰國時期誰的思想見解與此人相似?3)(2分)此后又經誰提出什么主張把這一學說加以改造、發揮從而提升到“獨尊"的地位?16.成語歸類:(6分)請將以下成語代號填在相應的歷史時期后:①紙上談兵②指鹿為馬③巧借東風④約法三章⑤土崩瓦解⑥老馬識途A.春秋戰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秦漢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三國兩晉南北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讀讀想想:資料1秦朝農民每年要將收獲的2/3以上交給國家,長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萬人.那時候,所有壯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勞役,婦女也被迫轉運軍糧.資料2秦朝時極刑種類好多,共有十多種,如腰斬、車裂等。還有“族誅"和“連坐”等。人民動不動就要碰到刑法的處罰。資料3貴爵將相,寧有種乎?請回答:(1)(3分)資料1、2反響了什么社會現象?(2)(4分)資料3中的話是誰講的?他講這些話是為了什么?(3)(4分)資料1、2與資料3之間有何聯系?18.在紙發明從前,我國平時用竹木簡或帛做書寫資料.但竹木簡太粗笨,帛的價格昂貴。紙造價廉價,攜帶方便。請回答:(1)(2分)我國造紙術發明于何時?(2)(4分)竹木簡、帛和紙做書寫資料各有何優點或缺點?(3)(2分)造紙術發明后,誰又改進了造紙術?19.歷史論壇:(5分)有人認為:“漢武帝雄才大體”,還有人認為:“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他們誰說的對?為什么?談一談你的原因?20.情況再現:(5分)以下列圖,請你結合課本上“商鞅激辯守舊群臣"的插圖,請你把商鞅激辯群儒的場面描述一下。(百字以內)21.閱讀思慮:(7分)淝水之戰東晉謝石、謝玄在洛澗大捷后,親自指揮大軍,乘勝前進,直到淝水東岸,把人馬駐扎在八公山邊,和駐扎在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苻堅派出朱序勸降此后,正在洋洋愉悅,等待晉軍的投誠,突然聽到洛澗淪陷,像頭上挨了悶棍相同,有點沉不住氣。他要苻融陪著他到壽陽城樓上去看看對岸形勢.苻堅在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一座座的營帳排列得整齊整齊,手持刀槍的晉兵來往巡邏,陣容嚴整莊嚴。再往遠處看,對面八公山并沒有晉兵,但是是苻堅心虛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晉兵了。苻堅有點害怕了,他轉過頭對苻融說:“這確實是富強的仇家啊!怎么能說他們弱呢?”打那此后,苻堅命令秦兵嚴實防守.晉軍沒能渡過淝水,謝石、謝玄十分焦慮。若是延誤下去,只怕各路秦軍到齊,對晉軍不利。謝玄派人給苻堅送去一封信,說:“你們帶了大軍深入晉國的土地,現在淝水邊擺下陣勢,按兵不動,這難道是像打仗的嗎?若是你們能把陣地稍稍此后撤一點,騰出一塊地方,讓我軍渡過淝水,雙方就在戰場上比一比輸贏。這才算有膽量呢!"苻堅一想,若是不答應后撤,不是認同我們害怕晉軍嗎?他馬上召集秦軍將領,說:“他們要我們讓出一塊陣地,我們就撤吧。等他們正在渡河的時候,我們派騎兵沖上去,保留能把他們消滅。”謝石、謝玄獲取苻堅答應后撤的回音,迅速整好人馬,準備渡河攻擊。約定后撤的時刻一到,苻堅、苻融就指揮秦軍后撤。本想等晉軍渡到一半時秦兵回頭攻擊。沒想到好多秦兵厭惡戰爭,害怕晉軍,一聽到后撤的命令,不再想停下來了。朱序又大喊“秦軍敗了”,秦兵更如決堤洪水,你追我趕地北逃。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渡過淝水,向秦軍強攻。經過這場大戰,富強的前秦大傷元氣,苻堅狼狽逃到洛陽。讀了上面這一資料,請你把東晉成功前秦失敗的原因告訴大家。五、能言善辯(共9分)22.史學界認為:中國古代史上,一致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國家的分裂時期,也孕育著一致的因素,這些因素的齊集必然為一致創立條件。請你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有關史實加以說明。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參照答案一、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A

A

B

D

C

D二、11.(1)張飛(2)劉邦(3)長安(4)關羽三、12.①盤庚遷殷。②周平王遷都洛邑.③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13.①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植物纖維紙。②張衡發明地動儀。③杜詩發明水排

.④華佗制成“麻沸散”。14.三國時期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四、15.(1)孔子,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人。(2)孟子。(3)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6.A.①⑥B.②④③C.⑤17.(1)反響了秦朝賦稅、徭役、兵役深重,刑法殘忍。(2)陳勝,為了號召大家舉行起義推翻秦朝。(3)有聯系,正是由于秦的統治殘忍,激起人民的抗爭,所以陳勝號召大家舉行起義,推翻秦朝。18.(1)西漢早期。2)竹木簡太粗笨,帛價格昂貴,紙造價廉價、攜帶方便。3)蔡倫.19.提示:他們說的都對.漢武帝為實現自己的文治武功,完成大一統,耗費了巨額的錢財,使國庫越來越空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壓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迷信豪侈,重用酷吏,令人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到漢武帝晚年,社會出現混亂,農民不斷暴亂。但是,面對危機,漢武帝能夠勇于認同錯誤,并宣布停止征戰,減少賦稅,除去暴政,注意恢復民力,使一場嚴重的社會危機過去了。所以說,漢武帝雖有“亡秦"的過失,卻防備了“亡秦”的災禍,仍不失是一位雄才大體的君主。20.(參照教材

39頁)要求:語言生動、條理清楚、敘事完滿。

(略)21.提示:從前秦方面看,前秦軍隊的民族成分復雜

,當時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滿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統治,

希望秦軍失敗,以擺脫氐族貴族的控制,

秦軍中的漢人更是希望東晉漢族軍隊能夠打獲勝。其他,前秦軍隊指揮不當

,戰線過長也是失敗的原因。從東晉方面看

,廣大將士在保衛江南、恢復中原思想的激勵下士氣高昂;

將領足智多謀

,指揮適合,也是能夠取勝的重要條件

.六、22.提示:長遠的分裂盤據混戰令人民期望一致。盡管國家分裂,但民族交融不斷加強。三國統治者都注意發展生產,并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