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專題復習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1高考專題復習1修辭在高考中如何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3、通過仿寫、擴寫、變換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考查。5、通過作文進行考查。2修辭在高考中如何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比喻比擬借代排比對偶夸張設問反問往年高考考查的八種修辭手法2007年新增加考項:反復3比喻比擬往年高考考查的八種修辭手法20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2、結構: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4一、比喻1、概念:2、結構:4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代。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5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例如: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狀”和“之”字形,兩者的形狀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點的問題,不具備構成比喻的第二個條件,也不是比喻。(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6例如: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4、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于”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例如:①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國母親。④我的朋友——書籍。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①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②他愛捅馬蜂窩,所以有人的愛他,也有的人恨他
。74、比喻的種類:(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如: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了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②淺顯易懂。如:小石頭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戰勝大的。③表達感情。如:地下“烏龜”(坦克)亂爬,頭上“烏鴉”(飛機)成陣。8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86、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輕快。②人民群眾的工作干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豪情奔放,勢不可擋。③大水一來,可真比老虎還厲害,莊稼、房子、家俱一掃而光,今天,我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沒有相似點喻體不當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厲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96、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
送沈子福歸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設問:詩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試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對友人惜別的心情比做遮攔不斷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化虛為實,想象奇特、新穎。詩歌鑒賞中的修辭手法10送沈子福歸江東答:用了比喻二、比擬概念:運用聯想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這種修辭格叫比擬。構成及種類:被比擬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比擬的人或事物叫擬體。根據擬體的不同屬性,比擬可分為擬人和擬物兩類。11二、比擬概念:運用聯想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1.擬人把非生物或生物當作人來表現,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聲情笑貌,使它們人格化。例如:①山歌向著高山唱,高山低頭把路讓。②可是,山頭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霧,又濃又濕,悄悄擠進門縫來,落到枕頭邊上,我還聽見零零星星幾滴雨聲。③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2.擬物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屬性。例如:①他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身子長在水里。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③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121.擬人把非生物或生物當作人來表現,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比擬與比喻的區別:比擬的重點在“擬”,是把人直接當物寫,或把物直接當人寫,把寫人的詞語直接描寫物,把慣用于寫物的詞語用來直接寫人。甲乙兩事物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比喻則不同。重點在“喻”,把甲物說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來代替甲物。甲乙兩事物一主一從。例①:住口,你這吠人的狗。(比喻)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擬人)例②:炮彈憤怒地向敵人飛去。(擬人)我們要謹防糖衣炮彈。(比喻)13比擬與比喻的區別:例①:住口,你這吠人的狗。(比喻)13比擬要注意問題1、必須有真情實感的流露。2、進行比擬的人和物必須有相近的地方,才能把物寫得像人,或把人寫得像物一樣。由于比擬是用擬體的屬性去表現本體,使本體臨時獲得擬體的屬性,因此愛憎的感情得以鮮明地表示,氣氛得以有力地渲染,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同時使語言真切、生動、形象、新鮮,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擬的作用14比擬要注意問題1、必須有真情實感的流露。由下面不用比擬手法的句子是:
A.煙囪發出嗚嗚的聲響,猶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風雨壓彎了的花草兒伸著懶腰,宛如剛從睡夢中蘇醒。
C.遠處林舍閃閃發亮,猶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蕩。
D.偎依在花瓣、綠葉上的水珠,金光閃閃,如同珍珠閃爍著光華。此例考查辨析修辭方法正誤的能力。比擬又稱擬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煙囪“哽咽”、B句的花草兒“伸著懶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閃閃發亮的“遠處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15下面不用比擬手法的句子是:此例考查辨析修辭方法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析:此詩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試分析此詩的修辭手法。16春夜喜雨(杜甫)析:此詩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24.請以“愛護動物”為主題,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一句公益廣告詞(20字以內)。(3分)
(2006年遼寧卷)以鳥為例:(1)呵護小鳥,放飛希望。(2)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合乎主題給1分,正確運用比擬修辭手法給2分。每超過一字扣1分)1724.請以“愛護動物”為主題,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一句公益三、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修辭格叫借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體,借體之所以能代替本體,是因為它們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還是實在的,而不是想象的。根據借體和本體的不同關系,將借代可以分為若干類。18三、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
借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來代替本事物。①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借特征來代替所要說的人和事物。②我買了一臺“康佳”——借事物的名稱代替該事物。③檣櫓灰飛煙滅——借部分代替全體。④新時代的雷鋒不知千千萬——借專名代一般人或事物。⑤他走進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借材料、工具代該事物。⑥讀點魯訊——借作者代著作。⑦于是大家替他們兄弟捏把汗——借結果代事物本身。(代擔心)19借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來代替本事物。19借代的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②簡潔、精煉。如:公園里的長凳上坐著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③靈活,不死板,給人以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20借代的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借喻與借代的區別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比與用來作比的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沒有相關性,因而本體、喻體之間即使沒有喻詞“像”也可以加“像”字,換成明喻。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替代所要表達的事物,本體與借體之間沒有相似點,只有相關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換成明喻。“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中的“完美的蒼蠅”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動的家伙。換成明喻,可以寫成“反動的家伙像蒼蠅”的形式。“百年積弱嘆華歲,八載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戰爭,“延安”代中國共產黨,這是用具體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換成明喻的。21借喻與借代的區別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比與用來作比的兩個古詩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終歲不聞絲竹聲”中以“絲竹”代“音樂”。③“門前冷落鞍馬稀”中的“鞍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
④“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22古詩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①“知否,知否?應是綠另外,古詩中還有許多例子,如:①“邊聲”通常是邊塞上引發人們悲愁的風聲、笛聲、馬的嘶叫等特聲響氛圍的借代。②“長安”原為漢唐的都城,后世也作為其它國都的代稱。③“陽關”“折柳”寄托離別。
④“鷓鴣”“杜鵑”寓有悲憤。⑤“石壕村”代窮苦百姓。⑥“長生殿”代統治階級……23另外,古詩中還有許多例子,如:①“邊聲”通常是邊塞上赤壁(杜牡)折戟沉砂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析:“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她們的命運代表了東吳國家的命運。“鎖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被曹操虜去,意味著東吳的敗亡。以“鎖二喬”借代東吳的敗亡,既顯得委婉,又顯得深沉,同時又能給人聯想與思考。24赤壁(杜牡)析:“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分別是夸張
夸張是有意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并對其加以擴大或縮小來表達強烈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
夸張的類型:擴大的夸張:窮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淚水里了。縮小的夸張:
這巴掌大的小山莊吸引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超前的夸張:
農民們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來了。25夸張夸張是有意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并對其加以擴大或縮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來速度像宇宙飛船,肯定能拿冠軍。稻田禾苗密又密,衛星掉下來也要把它彈到半空中
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苦干一個月,勝過兩個月。這句夸張因表述不明確,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
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26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選出下列沒有運用夸張的一項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還沒有止,屋外一切靜極了,靜到要聽出靜的聲音來。
B.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猶如幼小時候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點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為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
D.強不知以為知,見駱駝就說馬腫背,我真不懂得他們為什么要說這些昏話!B項的“子曰詩云”是借代舊教育的讀物。27選出下列沒有運用夸張的一項B項的“子曰詩云”秋浦歌(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析:愁生白發,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28秋浦歌(李白)析:愁生白發,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四、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2、排比的種類:(1)成分排比
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9四、排比1、概念:29(2)分句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3)單句排比
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30(2)分句排比30(4)復句排比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3、排比的作用: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奏鮮明,長于抒情。31(4)復句排比3、排比的作用:31排比的主要修辭效果是:第一,結構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對的整齊美。第二,往往重復某些詞語(提示語)來把各項連成一個整體,可以增強語言的旋律美。第三,排比的各項意義相關,語氣一致,而且排比的項數沒有上限,可以盡情發揮,增強語言的氣勢。因此,用這種方式來抒情,可以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用來說理,可以把道理說得深刻透辟;用來敘事,可以把事情敘述得周密詳盡;用來狀物,可以把形象刻畫得細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節奏和諧、情緒激昂、語氣通暢的效果,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量。32排比的主要修辭效果是:第一,結構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對的整齊美排比語段在高考閱卷中,如果考生能夠恰當地運用精彩排比段,作文一定會錦上添花。排比性語段一般有如下形式:事例式排比段比喻式排比段引言式排比段抒情式排比段人物式排比段33排比語段在高考閱卷中,如果考生能夠恰當地運用精彩排比段,作文排比精彩段落父母對孩子有著割舍不斷的牽掛,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可是,父母愛孩子,最重要、最起碼的是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雛鷹學飛時,老鷹冷漠的目光;真正的愛,是孟母擇鄰時的殷殷的期盼;真正的愛,是岳母刺字時的點點淚光;真正的愛,是大海航行中的一葉指南;真正的愛,是孤舟漂泊后的一片港灣;真正的愛,不是讓孩子去享受,而是要告訴孩子如何去生活。(《說說父母之愛》)34排比精彩段落父母對孩子有著割舍不斷的牽掛,哪翻開雜志美人多,扭開電視廣告多。拿起報紙套話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買本新書錯字多,出門辦事收費多。領導視察小車多,飯店吃飯公款多。大街來往著裝多,友人聚會名片多。下海經商騙子多,年頭歲尾檢察多。
排比舉隅35翻開雜志美人多,扭開電視廣告多。排比舉隅35擺出一副臭架子投機取巧鉆空子開會講話離譜子挖空心思撈票子對上匯報高調子邪惡面前裝瞎子脫離實際拍板子群眾批評裝聾子拉幫結派拜把子愛上新歡休妻子鬧不團結斗窩子嬌生慣養寵孩子遇到矛盾繞圈子嘴里成天冒煙子攀龍附鳳謀位子大吃大喝碰杯子36擺出一副臭架子投機取巧鉆空子36
反復: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意重復某些詞語或句子,這種辭格叫反復。反復分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兩種。1.連續反復連續重復相同的詞語或句子,當中沒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例:①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五、反復37反復: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意重復某些詞語或句子,這種辭格叫反2.間隔反復反復的詞語或句子,不是連續出現的,其間有別的詞語或句子使其間隔開來。例:①她嫁了,女婿是個清秀的人,我喜歡。她生兒子了,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我喜歡。他們倆高高興興當教員,和和愛愛相互對待,我喜歡。②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382.間隔反復反復的詞語或句子,不是連續出現的,其間有別的1、間隔反復往往與排比合用。從句式看是排比,從語句重復看是反復,這是兩種辭格的綜合運用。2、反復與排比的區別:反復著眼于詞語或句子字面的重復,排比著眼于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近、語氣一致;反復的作用是強調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強氣勢。3、反復和重復不同。重復是一種語病,使人感到內容貧乏,語言累贅;反復則是一種常用的積極表達手段。運用反復要注意的問題391、間隔反復往往與排比合用。從句式看是排比,從語句重復看是反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分析最后一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有何作用?答:運用了反復修辭,突出了詞人急于尋路回家,奮力劃船的情狀。40如夢令六、對偶1、概念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密切相關聯的一組短語或句子,兩兩對稱地組織在一起,這種辭格叫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2、對偶的種類從形式上看,對偶有嚴對和寬對之別。(1)嚴對又稱工對,即工整嚴格的對偶。要求相對稱的兩項字數相等,詞類相同,句式的語法結構相同,相對應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對應的字不用同一個字。如:律詩中的頷聯(三四兩句)或頸聯(五六兩句)。①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②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41六、對偶1、概念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密切相(2)寬對即要求寬松的對偶,它可以沖破一些嚴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寬了一些,只要結構上基本相同,音韻大致和諧即可,而且相對應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如:慘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從內容上分,對偶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三種。(1)正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同、相近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往往互相補充。如: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42(2)寬對即要求寬松的對偶,它可以沖破一些嚴格的要求,(2)反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反、相對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相反相成,對立統一。如: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②成事不足,敗事有余。(3)串對又叫流水對,即上下聯意義相承、相接的對偶。兩聯之間常為承接、因果、假設、條件、轉折等關系。如:①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承接關系)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因果關系)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假設關系)④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萬斤糧。(條件關系)⑤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轉折關系)43(2)反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反、相對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相反相對偶是漢語所獨具的修辭格,恰當地運用對偶,可獲得良好的表達效果。①由于對偶的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兩兩相對,從而獲得對稱美。②由于平仄諧調,節奏鮮明,悅耳動聽,從而獲得音律美。對偶的作用44對偶是漢語所獨具的修辭格,恰當地運用對偶,可獲得良好1、配對式
例1、1987年高考題:以“梨花院落溶溶月”為上句,下面四個句子中,哪個能作為下句與它組成對偶句?選出最恰當的一項()
A.柳絮池塘淡淡風B.榆莢臨窗片片雪
C.帶水芙渠點點雨D.丁香初綻悠悠云√451、配對式例1、1987年高考題:以“梨花院落溶溶
給下面成語配對雪中送炭——非驢非馬——化險為夷——下筆成文——說長道短——守株待兔——旗開得勝——五湖四海——粗制濫造——山窮水盡——錦上添花不倫不類轉危為安出口成章評頭品足緣木求魚馬到成功萬水千山精雕細刻柳暗花明46給下面成語配對錦上添花不倫不類轉危為安出口成章評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芳草春來依舊綠玉壘浮云變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冬雪欲白千里草錦江春色來天地芳樹無人花自落上聯和下聯配對(注意順序)春山一路鳥空啼日暖神州萬木榮47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錦江春色來天地2、對句式。練習:擬出對聯的下句或上句1、門前碧水環繞,____________2、___________,笑看風拂紅花
3、海到無邊天作岸,_____________4、發憤識遍天下字,_____________5、門前大路通南北,_____________屋后青山巍峨
靜聆雨潤綠草
江邊小店賣東西。立志讀盡人間書山登絕頂我為峰6、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短長無有482、對句式。練習:擬出對聯的下句或上句1、門前碧水環繞,_2004年高考仿寫對聯題浙江試題:請為圖書館的對聯補擬下聯。上聯:學問藏古今下聯:知識通(貫)中外492004年高考仿寫對聯題浙江試題:請為圖書館的對聯補擬下聯。河南、山東試題:掃千年舊習祖國江山好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甘肅、青海試題:處處春光好一代園丁樂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樹一代新風大地氣象新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家家氣象新九州桃李榮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50河南、山東試題:樹一代新風大地氣象新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家
04年四川、吉林題:24、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出下聯。第一題春暉盈大地——科學能致富——第二題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正氣滿乾坤勤勞可興家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5104年四川、吉林題:24、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廣西卷: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第一題①爆竹聲聲脆②滿園春色好第二題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祖國日日新神州面貌新52廣西卷: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春風福建卷:23、補寫下聯(平仄不論)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下聯:廣東卷:24、下面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請對出下聯。上聯: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下聯:求實謙虛為治學前提。丹霞南華梅關,皆為粵北名勝。53福建卷:23、補寫下聯(平仄不論)廣東卷:24、下面是一副對
1、概念: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
2、設問的基本特點:無疑而問。
3、設問的作用:設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思考。例如: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七、設問541、概念:七、設問54
1、概念: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就說蔣筑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問的作用: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八、反問(反詰)551、概念:八、反問(反詰)55設問與反問的區別:
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
形式: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寓答于問作用:設問是為了加強讀者印象,啟發讀者思考;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語意更加鮮明。
1、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2、誰說孩子來到人間只是索取?孩子帶給這個世界的幸福難道不比他們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嗎?56設問與反問的區別: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辭格的綜合運用:1、兼用
一個語句,從這個角度看用的是某種辭格,從另一個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種辭格。例如: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反對黨八股》)(比喻、引用兼用)57辭格的綜合運用:1、兼用(比喻、引用兼用)572、聯用:一個語句中接連使用了兩個以上的不同辭格。例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科學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擬人聯用)3、套用一個語句,從總的來看用了某種辭格,而分解開來看,其中又包含著其它辭格。例如:在那天邊隱約閃亮的不就是黃河?那在山腳纏繞不斷的自然是汶河;那拱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沮淶山等著名的山嶺。(《泰山極頂》)(排比中套用反問、比喻、擬人、夸張)582、聯用:(先引用、再排比、后擬人聯用)3、套用(排比中套用一、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深奧為淺顯;
3、化抽象為具體;
4、化冗長為簡潔。二、比擬的作用
1、色彩鮮明;2、描繪形象;3、表意豐富。三、借代的作用
1、以簡代繁;2、以實代虛;
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小結59一、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四、夸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2、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增強聯想;創造氣氛。五、對偶的作用
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六、排比的作用:
1、內容集中,增強氣勢;2、敘事透辟,條分縷析;3、節奏鮮明,長于抒情。60四、夸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高考專題復習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61高考專題復習1修辭在高考中如何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3、通過仿寫、擴寫、變換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考查。5、通過作文進行考查。62修辭在高考中如何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比喻比擬借代排比對偶夸張設問反問往年高考考查的八種修辭手法2007年新增加考項:反復63比喻比擬往年高考考查的八種修辭手法20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2、結構: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64一、比喻1、概念:2、結構:4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代。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65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例如: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狀”和“之”字形,兩者的形狀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點的問題,不具備構成比喻的第二個條件,也不是比喻。(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66例如: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4、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于”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例如:①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國母親。④我的朋友——書籍。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①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②他愛捅馬蜂窩,所以有人的愛他,也有的人恨他
。674、比喻的種類:(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如: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了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②淺顯易懂。如:小石頭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戰勝大的。③表達感情。如:地下“烏龜”(坦克)亂爬,頭上“烏鴉”(飛機)成陣。68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86、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輕快。②人民群眾的工作干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豪情奔放,勢不可擋。③大水一來,可真比老虎還厲害,莊稼、房子、家俱一掃而光,今天,我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沒有相似點喻體不當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厲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696、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
送沈子福歸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設問:詩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試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對友人惜別的心情比做遮攔不斷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化虛為實,想象奇特、新穎。詩歌鑒賞中的修辭手法70送沈子福歸江東答:用了比喻二、比擬概念:運用聯想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這種修辭格叫比擬。構成及種類:被比擬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比擬的人或事物叫擬體。根據擬體的不同屬性,比擬可分為擬人和擬物兩類。71二、比擬概念:運用聯想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1.擬人把非生物或生物當作人來表現,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聲情笑貌,使它們人格化。例如:①山歌向著高山唱,高山低頭把路讓。②可是,山頭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霧,又濃又濕,悄悄擠進門縫來,落到枕頭邊上,我還聽見零零星星幾滴雨聲。③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2.擬物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屬性。例如:①他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身子長在水里。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③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721.擬人把非生物或生物當作人來表現,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比擬與比喻的區別:比擬的重點在“擬”,是把人直接當物寫,或把物直接當人寫,把寫人的詞語直接描寫物,把慣用于寫物的詞語用來直接寫人。甲乙兩事物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比喻則不同。重點在“喻”,把甲物說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來代替甲物。甲乙兩事物一主一從。例①:住口,你這吠人的狗。(比喻)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擬人)例②:炮彈憤怒地向敵人飛去。(擬人)我們要謹防糖衣炮彈。(比喻)73比擬與比喻的區別:例①:住口,你這吠人的狗。(比喻)13比擬要注意問題1、必須有真情實感的流露。2、進行比擬的人和物必須有相近的地方,才能把物寫得像人,或把人寫得像物一樣。由于比擬是用擬體的屬性去表現本體,使本體臨時獲得擬體的屬性,因此愛憎的感情得以鮮明地表示,氣氛得以有力地渲染,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同時使語言真切、生動、形象、新鮮,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擬的作用74比擬要注意問題1、必須有真情實感的流露。由下面不用比擬手法的句子是:
A.煙囪發出嗚嗚的聲響,猶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風雨壓彎了的花草兒伸著懶腰,宛如剛從睡夢中蘇醒。
C.遠處林舍閃閃發亮,猶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蕩。
D.偎依在花瓣、綠葉上的水珠,金光閃閃,如同珍珠閃爍著光華。此例考查辨析修辭方法正誤的能力。比擬又稱擬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煙囪“哽咽”、B句的花草兒“伸著懶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閃閃發亮的“遠處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75下面不用比擬手法的句子是:此例考查辨析修辭方法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析:此詩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試分析此詩的修辭手法。76春夜喜雨(杜甫)析:此詩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24.請以“愛護動物”為主題,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一句公益廣告詞(20字以內)。(3分)
(2006年遼寧卷)以鳥為例:(1)呵護小鳥,放飛希望。(2)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合乎主題給1分,正確運用比擬修辭手法給2分。每超過一字扣1分)7724.請以“愛護動物”為主題,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一句公益三、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修辭格叫借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體,借體之所以能代替本體,是因為它們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還是實在的,而不是想象的。根據借體和本體的不同關系,將借代可以分為若干類。78三、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
借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來代替本事物。①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借特征來代替所要說的人和事物。②我買了一臺“康佳”——借事物的名稱代替該事物。③檣櫓灰飛煙滅——借部分代替全體。④新時代的雷鋒不知千千萬——借專名代一般人或事物。⑤他走進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借材料、工具代該事物。⑥讀點魯訊——借作者代著作。⑦于是大家替他們兄弟捏把汗——借結果代事物本身。(代擔心)79借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來代替本事物。19借代的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②簡潔、精煉。如:公園里的長凳上坐著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③靈活,不死板,給人以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80借代的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借喻與借代的區別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比與用來作比的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沒有相關性,因而本體、喻體之間即使沒有喻詞“像”也可以加“像”字,換成明喻。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替代所要表達的事物,本體與借體之間沒有相似點,只有相關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換成明喻。“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中的“完美的蒼蠅”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動的家伙。換成明喻,可以寫成“反動的家伙像蒼蠅”的形式。“百年積弱嘆華歲,八載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戰爭,“延安”代中國共產黨,這是用具體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換成明喻的。81借喻與借代的區別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比與用來作比的兩個古詩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終歲不聞絲竹聲”中以“絲竹”代“音樂”。③“門前冷落鞍馬稀”中的“鞍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
④“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82古詩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①“知否,知否?應是綠另外,古詩中還有許多例子,如:①“邊聲”通常是邊塞上引發人們悲愁的風聲、笛聲、馬的嘶叫等特聲響氛圍的借代。②“長安”原為漢唐的都城,后世也作為其它國都的代稱。③“陽關”“折柳”寄托離別。
④“鷓鴣”“杜鵑”寓有悲憤。⑤“石壕村”代窮苦百姓。⑥“長生殿”代統治階級……83另外,古詩中還有許多例子,如:①“邊聲”通常是邊塞上赤壁(杜牡)折戟沉砂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析:“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她們的命運代表了東吳國家的命運。“鎖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被曹操虜去,意味著東吳的敗亡。以“鎖二喬”借代東吳的敗亡,既顯得委婉,又顯得深沉,同時又能給人聯想與思考。84赤壁(杜牡)析:“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分別是夸張
夸張是有意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并對其加以擴大或縮小來表達強烈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
夸張的類型:擴大的夸張:窮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淚水里了。縮小的夸張:
這巴掌大的小山莊吸引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超前的夸張:
農民們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來了。85夸張夸張是有意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并對其加以擴大或縮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來速度像宇宙飛船,肯定能拿冠軍。稻田禾苗密又密,衛星掉下來也要把它彈到半空中
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苦干一個月,勝過兩個月。這句夸張因表述不明確,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
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86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選出下列沒有運用夸張的一項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還沒有止,屋外一切靜極了,靜到要聽出靜的聲音來。
B.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猶如幼小時候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點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為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
D.強不知以為知,見駱駝就說馬腫背,我真不懂得他們為什么要說這些昏話!B項的“子曰詩云”是借代舊教育的讀物。87選出下列沒有運用夸張的一項B項的“子曰詩云”秋浦歌(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析:愁生白發,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88秋浦歌(李白)析:愁生白發,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四、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2、排比的種類:(1)成分排比
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89四、排比1、概念:29(2)分句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3)單句排比
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90(2)分句排比30(4)復句排比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3、排比的作用: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奏鮮明,長于抒情。91(4)復句排比3、排比的作用:31排比的主要修辭效果是:第一,結構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對的整齊美。第二,往往重復某些詞語(提示語)來把各項連成一個整體,可以增強語言的旋律美。第三,排比的各項意義相關,語氣一致,而且排比的項數沒有上限,可以盡情發揮,增強語言的氣勢。因此,用這種方式來抒情,可以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用來說理,可以把道理說得深刻透辟;用來敘事,可以把事情敘述得周密詳盡;用來狀物,可以把形象刻畫得細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節奏和諧、情緒激昂、語氣通暢的效果,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量。92排比的主要修辭效果是:第一,結構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對的整齊美排比語段在高考閱卷中,如果考生能夠恰當地運用精彩排比段,作文一定會錦上添花。排比性語段一般有如下形式:事例式排比段比喻式排比段引言式排比段抒情式排比段人物式排比段93排比語段在高考閱卷中,如果考生能夠恰當地運用精彩排比段,作文排比精彩段落父母對孩子有著割舍不斷的牽掛,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可是,父母愛孩子,最重要、最起碼的是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雛鷹學飛時,老鷹冷漠的目光;真正的愛,是孟母擇鄰時的殷殷的期盼;真正的愛,是岳母刺字時的點點淚光;真正的愛,是大海航行中的一葉指南;真正的愛,是孤舟漂泊后的一片港灣;真正的愛,不是讓孩子去享受,而是要告訴孩子如何去生活。(《說說父母之愛》)94排比精彩段落父母對孩子有著割舍不斷的牽掛,哪翻開雜志美人多,扭開電視廣告多。拿起報紙套話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買本新書錯字多,出門辦事收費多。領導視察小車多,飯店吃飯公款多。大街來往著裝多,友人聚會名片多。下海經商騙子多,年頭歲尾檢察多。
排比舉隅95翻開雜志美人多,扭開電視廣告多。排比舉隅35擺出一副臭架子投機取巧鉆空子開會講話離譜子挖空心思撈票子對上匯報高調子邪惡面前裝瞎子脫離實際拍板子群眾批評裝聾子拉幫結派拜把子愛上新歡休妻子鬧不團結斗窩子嬌生慣養寵孩子遇到矛盾繞圈子嘴里成天冒煙子攀龍附鳳謀位子大吃大喝碰杯子96擺出一副臭架子投機取巧鉆空子36
反復: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意重復某些詞語或句子,這種辭格叫反復。反復分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兩種。1.連續反復連續重復相同的詞語或句子,當中沒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例:①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五、反復97反復: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意重復某些詞語或句子,這種辭格叫反2.間隔反復反復的詞語或句子,不是連續出現的,其間有別的詞語或句子使其間隔開來。例:①她嫁了,女婿是個清秀的人,我喜歡。她生兒子了,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我喜歡。他們倆高高興興當教員,和和愛愛相互對待,我喜歡。②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982.間隔反復反復的詞語或句子,不是連續出現的,其間有別的1、間隔反復往往與排比合用。從句式看是排比,從語句重復看是反復,這是兩種辭格的綜合運用。2、反復與排比的區別:反復著眼于詞語或句子字面的重復,排比著眼于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近、語氣一致;反復的作用是強調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強氣勢。3、反復和重復不同。重復是一種語病,使人感到內容貧乏,語言累贅;反復則是一種常用的積極表達手段。運用反復要注意的問題991、間隔反復往往與排比合用。從句式看是排比,從語句重復看是反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分析最后一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有何作用?答:運用了反復修辭,突出了詞人急于尋路回家,奮力劃船的情狀。100如夢令六、對偶1、概念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密切相關聯的一組短語或句子,兩兩對稱地組織在一起,這種辭格叫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2、對偶的種類從形式上看,對偶有嚴對和寬對之別。(1)嚴對又稱工對,即工整嚴格的對偶。要求相對稱的兩項字數相等,詞類相同,句式的語法結構相同,相對應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對應的字不用同一個字。如:律詩中的頷聯(三四兩句)或頸聯(五六兩句)。①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②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101六、對偶1、概念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密切相(2)寬對即要求寬松的對偶,它可以沖破一些嚴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寬了一些,只要結構上基本相同,音韻大致和諧即可,而且相對應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如:慘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從內容上分,對偶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三種。(1)正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同、相近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往往互相補充。如: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102(2)寬對即要求寬松的對偶,它可以沖破一些嚴格的要求,(2)反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反、相對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相反相成,對立統一。如: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②成事不足,敗事有余。(3)串對又叫流水對,即上下聯意義相承、相接的對偶。兩聯之間常為承接、因果、假設、條件、轉折等關系。如:①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承接關系)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因果關系)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假設關系)④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萬斤糧。(條件關系)⑤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轉折關系)103(2)反對即上下聯意義相反、相對的對偶。兩聯在內容上相反相對偶是漢語所獨具的修辭格,恰當地運用對偶,可獲得良好的表達效果。①由于對偶的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兩兩相對,從而獲得對稱美。②由于平仄諧調,節奏鮮明,悅耳動聽,從而獲得音律美。對偶的作用104對偶是漢語所獨具的修辭格,恰當地運用對偶,可獲得良好1、配對式
例1、1987年高考題:以“梨花院落溶溶月”為上句,下面四個句子中,哪個能作為下句與它組成對偶句?選出最恰當的一項()
A.柳絮池塘淡淡風B.榆莢臨窗片片雪
C.帶水芙渠點點雨D.丁香初綻悠悠云√1051、配對式例1、1987年高考題:以“梨花院落溶溶
給下面成語配對雪中送炭——非驢非馬——化險為夷——下筆成文——說長道短——守株待兔——旗開得勝——五湖四海——粗制濫造——山窮水盡——錦上添花不倫不類轉危為安出口成章評頭品足緣木求魚馬到成功萬水千山精雕細刻柳暗花明106給下面成語配對錦上添花不倫不類轉危為安出口成章評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芳草春來依舊綠玉壘浮云變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冬雪欲白千里草錦江春色來天地芳樹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園藝師考試壓力管理試題及答案
- 無錫光伏電站施工方案
- 混凝土穩管如何施工方案
- 2025年注會各科目復習時長試題及答案
- 生物檢測與微生物檢驗的融合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時間優化方法試題及答案
- 秘書性格與職業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應試能力試題及答案
- 江蘇彩色地面施工方案
- 微生物檢驗中的法律責任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知識產權全套課件(完整)
- 上春山二部合唱鋼琴伴奏正譜
- 《群英會蔣干中計》課件 2023-2024學年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
- 2024年地基基礎(基樁靜荷載試驗)知識考試題庫(供參考)
- 市級優質課一等獎《誰是最可愛的人》七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備課課件(統編版)
- 2024全新第五版FMEA培訓教材
- 電信電源專業應急預案
- 人工智能在智能工廠中的應用
- 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減值研究 -以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運動會運營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 雷達原理(第6版) 習題及答案匯總 丁鷺飛 ch01-ch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